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69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VI设计 教学大纲.docx

VI设计教学大纲

《VI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60211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

36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增强对VI设计的认识,增强从概念思维到表现的能力,培养个性设计素质,掌握主要的设计流程及实际当中的运用操作能力。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与基本掌握企业形象设计(CIS)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理论系统、策划顺序、设计方法,通过典型作业训练和辅导,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商标标志设计能力和合作完成企业形象策划、设计能力。

二、教学学时分配

章次

各章名称

学时分配

讲授

实验(实训)

小计

第一章

VI基础认识

2

4

8

第二章

VI基本系统要素设计

4

4

8

第三章

VI基本要素设计

4

4

8

第四章

VI应用识别系统设计

2

4

4

第五章

VI应用系统设计

4

4

8

总学时

16

20

36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VI基础认识

(一)教学目标:

了解标志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国内外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重点:

初步认识VI设计的概况。

(三)难点:

掌握VI设计理论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内容:

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的含义及构成特点

、BI、VI之间的关系

设计的基本程序

实训项目一:

阅读和收集大量优秀标志设计作品。

第二章VI基本要素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标志的造型手法、功能及构图形式。

(二)重点:

了解标志设计的要素和主题。

(三)难点:

运用软件制作LOGO设计。

(四)教学内容:

1.命名

2.标志的设计

3.标准字体设计

4.实践标志设计

实训项目二:

设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对其进行简单的标志设计。

第三章VI应用要素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标志的造型手法、功能及构图形式。

(二)重点:

学习标志中色彩及标准字的基本运用。

(三)难点:

运用软件结合企业理念制作LOGO。

(四)教学内容:

1.企业标准字与标准色练习 

2.标志设计的实践

实训项目三:

利用多种表现形式练习标志设计。

第四章VI应用识别系统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掌握企业视觉要素的基本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内容最后完成各类识别系统的制作。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二)重点:

事务识别系统设计

(三)难点:

用品用具识别系统设计,活动识别系统设计,产品包装识别系统,广告识别系统设计,环境识别系统设计。

(四)教学内容:

1.关于VI应用系统设计的介绍

应用系统实例讲解

应用系统实践

实训项目四:

利用文字、表象及象征表象手法设计标志。

第五章VI应用系统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规划流程完善理论学习体系为市场调研做准备。

要求学生了解。

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VI手册的编制目的、形式、原则以及VI的管理与维护,掌握VI手册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VI手册的编制能力与实施能力。

(二)重点:

认识VI应用系统中的办公事务用品等内容。

(三)难点:

结合企业的形象,制作与之相匹配的VI系统。

(四)教学内容:

应用系统实践

2.办公事务用品、公关礼品设计

实训项目五:

利用多种艺术手法设计标志设计作业。

第五章VI应用系统设计2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自行根据客户要求,将相应的理念、概念、故事等非视觉语言的内容用平面设计语言表达出来,进行相应的创意设计。

(二)重点:

认识学习VI应用系统中的交通等系统的内容。

(三)难点:

掌握该系统里内容的制作。

(四)教学内容:

1.交通工具、职员服装设计

2.其他应用系统设计

3.企业吉祥物设计

实训项目六:

利用传统图案、吉祥图案、图案基础等元素设计企业标志。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考试。

五、推荐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

[1]柯勤杍,汪超顺,《VI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国.武汉),2006

[2]张建辛,荆雷,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设计学科教学丛书《CI战略的教学与设计》,

河北美出版社 

[3]陈青,企业形象策划之助手《VI设计模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4]杨仁敏,李巍,二十一世纪设计家丛书《CI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60204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

3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门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设计史的重要事件、代表作品以及人物,充分理解设计的概念,把握不同时期设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更要知道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所要具备的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上要联系当前的国内外设计形式阐述设计理念,同时要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并要多介绍优秀设计实例,在实践中印证理论,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知识素养。

二、教学学时分配

章次

各章名称

学时分配

讲授

习题

小计

绪论

设计概论绪论

2

0

2

第一章

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4

0

4

第二章

设计的发展

8

2

10

第三章

设计的分类

2

0

2

第四章

设计的心理与思维

4

0

4

第五章

设计批评

2

2

4

第六章

设计师的素质与技能

2

0

2

第七章

走向未来的设计

2

0

2

总结

复习总结

2

0

2

总学时

28

4

32

三、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设计概论这门课的基本特点;

2.能对设计和装饰专业有基本认识。

(二)教学内容:

简单介绍设计概论的课程内容。

第一章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设计、设计的内涵和设计的原则;

2.对设计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的定义;

第二节:

设计的范畴。

第二章设计的发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设计概念的产生;

2.进一步了解设计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了解各个设计运动或流派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

第二节:

西方古代艺术设计;

第三节:

设计与工业革命;

第四节:

西方19世纪的设计;

第五节:

现代设计运动。

第三章设计的分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各种设计类型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节:

产品造型设计;

第三节: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第四节:

服装设计;

第五节:

数字多媒体设计。

第四章设计的心理与思维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设计心理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2.设计思维介于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之间;

3.设计思维的创新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心理;

第二节第二节:

艺术设计思维。

第五章设计批评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设计批评对于设计发展的必要性;

2.设计批评的形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批评的标准;

第二节:

设计批评的理论;

第三节:

现代设计批评。

第六章设计师的素质与技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设计师的外在和内在素质;

2.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师的职业素质;

第二节:

设计师的职业技能。

第七章走向未来的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未来设计可能的趋势;

2.了解生态设计、绿色设计等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未来设计的走向。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五、推荐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使用教材:

《设计概论》陈正俊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

[1]《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2]《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3]《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新世纪出版社1996年版

[4]《工业设计史》何人可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60206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

7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外文基本字体的书写方法及创意字体设计的基本规律,能够根据文字内容独立完成字体创意绘写的全过程;了解字体与版式编排的基本方法;会运用字体设计简单的平面物,如标语、店面、海报、招贴等,使所学知识在相关课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字体设计能力,解决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二)基本要求:

字体设计课程是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学习和掌握字体设计正确的思维和方法,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视觉要素的设计法则,用现代设计理论来探索文字的点画结构、空间排列以及文字形态的组合,了解与之相关联的载体环境等诸多应用特性,并采用多种造型手段,设计出特定的空间上满足实用需要和符合视觉审美的文字。

二、教学学时分配

章次

各章名称

学时分配

讲授

实验(实训)

小计

绪论

字体设计绪论

4

0

4

第一章

中文字体设计

8

12

20

第二章

拉丁字母设计

8

8

16

第三章

字体设计应用

8

8

16

第四章

版式设计

4

8

12

第五章

字体与版式设计作品欣赏

4

0

4

总学时

36

36

72

三、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字熟悉字体设计的概念;

2.认识字体设计的重要性;

3.掌握字体设计的三个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字体与版式设计的意义;

第二节:

字体的分类;

第三节:

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章中文字体设计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中文基本字体的书写方法与中文创意字体设计的规律;

2.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字内容选择相应的设计形式进行创意设计。

(二)教学内容:

第二节:

汉字简史;

第二节:

汉字基本结构;

第三节:

印刷字体设计;

第四节:

创意字体设计;

第五节:

手写字体设计。

实践部分

(一)目的和要求:

1.练习中文基本字体的书写方法

2.掌握中文创意字体设计的规律。

3.能够根独立进行创意字体设计。

(二)实训内容:

黑体1幅、宋体1幅、创意字体2幅。

第二章拉丁字体设计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外文字体的种类与特点;

2.掌握常用外文字体的书写方法及变体的设计规律;

3.要求最少学会书写两种以上外文字体。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拉丁字母简史;

第二节:

基本字体设计;

第三节:

拉丁字母创意设计。

实践部分

(一)目的和要求:

1.练习常用外文字体的书写方法及变体的设计规律;

2.要求最少学会书写两种以上外文字体;

3.能进行外文字母的创意设计。

(二)实训内容:

外文基本字体与创意字体各一幅。

第三章字体设计应用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掌握字体应用的规范;

2.会设计字体更要绘运用字体;

3.能用运用字体设计出简单的平面作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字的属性;

第二节:

字体应用注意问题;

第三节:

文字的编排;

第四节:

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实践部分

(一)目的和要求:

1.能够熟练掌握字体编排的方法;

2.能熟练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字体设计。

(二)实训内容:

以字体设计为主设计两个标志。

第四章版式设计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基本原则及基本原理;

2.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点、形式法则和表现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版式设计的基本形式;

第四节:

版式设计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五节:

版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实践部分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字体的传统版面设计和自由版面设计的版面设计艺术;

2.了解照相排版、电脑排版的意义;

3.加强版面设计的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

以字体设计为主设计一张海报或为一份报纸进行排版设计。

第五章字体与版式设计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字体设计欣赏,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

2.掌握字体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观看教材中创意字体图例,播放经典平面设计作品。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考查。

五、推荐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使用教材:

《字体与版式设计》贾国军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

[1]《字体设计》余秉楠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2]《字体设计(第一版)》沈卓娅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图书版面的文字设计》王汀、张力平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书籍装帧》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60213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

7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书籍装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学生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和形式,熟悉书籍装帧的制作工艺过程,了解相关印刷知识。

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独立对书籍进行整体设计。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掌握书籍设计的主要流程和方法,注意避免思维模式的单一化。

二、教学学时分配

章次

各章名称

学时分配

讲授

实验(实训)

小计

绪论

书籍装帧设计绪论

4

0

4

第一章

书籍装帧概述,中外书籍设计历史

4

0

4

第二章

书籍设计的构成元素

4

8

12

第三章

书籍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原则

2

0

2

第四章

书籍的开本及装订

6

14

20

第五章

书籍装帧设计中诸要素的运用

4

0

4

第六章

书籍装帧的具体分类及表现方法

8

14

22

第七章

书籍外观和内涵之美

2

0

2

第八章

书籍装帧设计的探索和创新

4

0

4

总学时

36

36

72

三、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对于书籍装帧这门课有基本的认识;

2.了解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

(二)教学内容:

简单介绍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以及书籍作为信息载体的重要性。

第一章书籍装帧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

2.知道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三节: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中国书籍装帧历史;

第三节:

外国书籍装帧历史;

第四节:

现代书籍设计的现状及趋势。

第二章书籍设计的构成元素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书籍外观的构成要素;

2.掌握书籍书芯部分的构成要素。

(二)教学内容:

书籍外观的构成要素。

实践部分

(一)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不同材料、制作工艺的尝试,对书籍进行结构、形态的设计试验;

2.加深学生对书籍设计的深入思考,探索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

(二)实训内容:

通过选择可能的材料和合适的制作工艺,对书籍结构、形态进行创新设计。

第三章书籍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原则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书籍设计的流程;

2.掌握书籍设计的原则;

3.掌握书籍设计过程中的要点。

(二)教学内容:

1.书籍设计的流程;

2.书籍设计的原则;

3.书籍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要素。

第四章书籍的开本和装订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书籍开本的概念;

2.确定书籍开本需要考虑的因素

3.了解开本的各种类型及适用于哪种类型的书;

4.掌握书籍各种装订形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书籍的开本

1.纸张的开切方法

2.开本的类型

3.如何选择开本大小

第二节:

书籍装订形式

实践部分

(一)实践目的:

通过书籍封面、封底、护封及相关设计初步了解书籍设计的基本特点和一般方法。

(二)实践内容:

平装和精装书籍任选一种,或在“实训项目一”的基础上,为其设计封面、封底、护封及相关项目。

第五章书籍装帧设计中诸要素的运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书籍外部和内部的形态要素;

2.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书籍外部形态要素解析;

第二节:

书籍外部形态要素解析;

第三节:

各类装饰符号和信息元素。

第六章书籍装帧的具体分类及表现方法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不同书籍设计类型的表现方法并能运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科技类书籍;

第二节:

文学艺术类书籍;

第三节:

少儿读物类书籍;

第四节:

期刊类书籍;

第五节:

工具书类书籍。

实践部分

(一)实践目的:

1.加强对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理解;

2.掌握书籍设计的整体观念。

(二)实践内容:

在前一实训的基础上,进行扉页、内页、目录页、版权页及相关设计;对设计作品进行合理的材质、工艺选择。

第七章书籍外观和内涵之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体会书籍的外观和内涵之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书籍的工艺之美;

第二节:

书籍的秩序之美;

第三节:

书籍的意境之美;

第四节:

书籍的整体之美。

第八章书籍装帧设计的探索和创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体会书籍的书卷气;

2.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书籍的书卷之美;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再现;

第三节:

新媒体书籍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节:

书籍形态的创新和异化。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考查。

五、推荐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使用教材:

《书籍装帧》钱为群、靳晓晓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

[1]《书艺问道》吕敬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2]《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吕敬人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古代书籍装帧》杨勇德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家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60218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

7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课程对家具设计相关知识的讲授与相关设计课题的实践,使学生对家具设计这一设计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家具设计观念,把握“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具有进行家具设计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家具设计的造型设计方法与相关的材料、结构、尺度等基础知识;了解中外家具设计史中的经典设计;掌握家具的设计程序、设计思维及设计表达;并了解典型空间的家具设计要求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等内容。

二、教学学时分配

章次

各章名称

学时分配

讲授

实验(实训)

小计

第一章

家具设计概论

4

0

4

第二章

中外古典家具简述

8

4

12

第三章

现代家具设计及主要大师作品

6

4

10

第四章

家具的材料及结构

4

8

12

第五章

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

6

8

14

第六章

家具设计与空间陈设

4

0

4

第七章

家具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4

12

16

总学时

36

36

72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家具设计概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对家具和家具陈设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

2.明确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3.现代家具设计的四个新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家具的概念;

第二节:

家具设计;

第三节:

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现代家具设计的新趋势。

第二章中外古典家具简述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国古典家具所包含的时期,并且明确每个时期家具造型的特点;

2.学习外国古典家具所包含的时期,以及不同时期家具的造型特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典家具;

第二节:

外国古典家具。

实践部分

(一)实践目的

1.熟悉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的特点及区别;

2.了解明清家具对于现代家具的影响。

(二)实践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出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的特点及影响。

第三章现代家具设计及主要大师作品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现代主义家具萌芽时期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主要家具作品;

2.清楚从二战后到近现代的家具在不同国家有什么特点,并知道在这个时期有哪些影响家具设计的主要流派及他们的代表作。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主义萌芽时期的家具设计;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家具设计;

第三节:

多元化时代的家具设计。

实践部分

(一)实践目的

1.学会在各种情况下合理区分与称呼家具;

2.学会根据家具特征确定家具风格的方法。

(二)实践内容:

了解当地家具市场的家具种类与风格并进行统计划分。

第四章家具的材料及结构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明确各种不同材料家具的特征;

2.清楚不同结构家具的基本构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家具的常见材料;

第二节:

家具的常见结构。

实践部分

(一)实践目的

1.清楚家具各种常见的材料的特征;

2.了解家具常见结构构造。

(二)实践内容:

对实木家具、板式家具、软体家具仔细观察,分析框架结构、板式结构、滑动结构等的特点,并绘制其结构图。

第五章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对人体工程学和家具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

2.知道人体测量、人体尺寸和家具之间的关系;

3.能够很好的处理四类主要家具中的人体工程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简介;

第二节:

人体测量与家具设计;

第三节:

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实践部分

(一)实践目的

学会在家具设计中计算与确定各种家具功能尺寸。

(二)实践内容:

在教室,以本班同学为使用人群进行课桌椅的功能尺寸计算,并与教室的课桌椅尺寸对比分析,按计算结果尺寸进行课桌椅设计,设计要求绘制三视图和透视图。

第六章家具设计与空间陈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对家具和室内陈设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2.掌握室内陈设的类型和形式;

3.了解常见的几种空间陈设。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室内陈设概述;

第二节:

常见空间陈设。

第七章家具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理论部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不同书籍设计类型的表现方法并能运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前期;

第二节:

设计构思;

第三节:

结构设计;

第四节:

家具设计实践。

实践部分

(一)实践目的

掌握完整、规范的家具设计方案图、文、表的设计表达。

(二)实践内容:

根据学校学生宿舍的具体情况,设计一套家具产品,包括床、书桌、座椅等基本家具。

要求徒手绘画家具设计的主视草图、立体草图、理念草图、式样草图、结构草图。

详细完整的绘制家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