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247830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docx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2.幼儿园环境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狭义的幼儿园

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3.幼儿能力适应

能力适应是指儿童具备进入小学之后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学习、交往等各项能力。

包括学习上基本的听写能力、简单的背诵和复述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等学习能力;生活中基本的交往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在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问题;任务意识,能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

4.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5.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6.幼小双向衔接

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单方面地靠拢的问题,而是小学、幼儿园及家庭都向儿童靠拢,都要考虑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

7.教育衔接

教育衔接是指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

8. 家庭学前教育

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9.学前教育目的

学前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10.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

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11.儿童观

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的总称。

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所享有的地位和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和原因。

12.幼儿心理适应

心理适应是指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接受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当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13.行为情境理论

行为情境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

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处的环境。

其主要观点有:

(1)在相同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

(2)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

14.学前教育衔接

所谓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是指学前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

15. 社会学前教育

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在这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者是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如幼儿教师、保育员等。

16.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17.学前教育目的

学前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学前教育目的需要表述社会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和要求,指明学前教育要达到的规范性结果。

学前教育目的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学前教育活动的目标、确定学前教育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8.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是建构良好的环境、改善不良的环境,以期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要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

19.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20.区角活动

也称区域活动,活动区活动等,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整体活动范围分割成小区角活动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