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845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docx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

1.一定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

(1)所得混合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________。

【答案】

0.250

【解析】

【分析】

由溶液中含有0.0500mol次氯酸钠可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氯气过量,反应得到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详解】

(1)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时,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

OH—+H+=H2O,Cl2+2OH—=Cl—+ClO—+H2O;

(2)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可知:

n(Na+)=n(Cl-)+n(ClO-),n(Cl-)=n(Na+)-n(ClO-)=0.1L×3.00mol/L-0.0500mol=0.250mol,则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0.250mol,故答案为:

0.250;

(3)根据Cl原子守恒可知,n(Cl2)=

×n(NaOH)=0.15mol,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0500mol次氯酸钠消耗过量氯气0.0500mol,则与氢气反应的氯气为0.15mol-0.05mol=0.1mo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

2HC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

n(H2)=0.15mol:

0.1mol=3:

2,故答案为:

3:

2。

【点睛】

所得混合物冷却后用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说明氢气与氯气反应中氯气有剩余,溶液为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根据钠元素及氯元素守恒可知2n(Cl2)=n(Na+)=n(Cl-)+n(Cl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溶液中Cl-来源于氯化氢及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计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根据氢元素守恒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是解答关键。

 

2.

(1)室温时,在下列物质中:

①Na②Cl2③Na2O④FeCl2溶液⑤NaHCO3⑥蔗糖⑦NH3⑧NaCl晶体⑨HClO⑩Fe(OH)2

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用序号填写,下同)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Na2O2与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到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

【答案】③⑨③⑤⑧⑥⑦①④2Na2O2+2CO2=2Na2CO3+O22H++SO42-+Ba2++2OH-=BaSO4↓+2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a(ClO)2

【解析】

【分析】

(1)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主要包括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发生电离的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有大多数金属单质或存在有自由移动电荷的物质;根据物质特点结合定义解答;

(3)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到中性,除生成水,还应该生成Na2SO4和BaSO4沉淀;

(4)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利用氯气和冷的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

【详解】

(1)Na2O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HClO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 Na2O、NaHCO3、NaCl晶体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而导电,都是化合物,都属于强电解质;蔗糖、NH3,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是化合物,都属于非电解质;钠含有自由电子,氯化亚铁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都能导电;故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③;属于酸的是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③⑤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⑦;能导电的是①④;

(2)Na2O2与CO2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到中性,除生成水,还应该生成Na2SO4和BaSO4沉淀,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4)工业上利用氯气和冷的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点睛】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一些氢化物和一些有机物如蔗糖和酒精等;特别注意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且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也可能导电,如CO2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碳酸的缘故;另外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

3.Cl2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将氯气溶于水能形成氯气﹣氯水体系.

完成下列填空:

(1)氯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与电子排布式相比,轨道表示式增加了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中__描述.

(2)氢、氯、氧三种元素各能形成一种简单阴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__.

(3)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含氯元素的平衡关系,请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

__.已知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可能原因是__(一种原因即可).

(4)在氯水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选填编号).

ac(HClO)+c(ClO﹣)=c(H+)﹣c(OH﹣)

bc(H+)=c(ClO﹣)+c(Cl﹣)+c(OH﹣)

cc(HClO)<c(Cl﹣)

dc(Cl﹣)<c(OH﹣)

(5)ClO2是一种更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工业上可用ClO2与水中的MnCl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MnO2和盐酸,以除去水中Mn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配平)__.有人认为产物MnO2和盐酸会继续反应生成氯气,这种认识对吗?

__(填“对”或“错”),说明理由__.

【答案】3s23p5自旋方向Cl﹣、O2﹣、H﹣Cl2(aq)+H2O

HClO+H++Cl﹣、HClO

H++ClO﹣、Cl2(g)

Cl2(aq)夏季温度高,HClO易分解,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bc2ClO2+5MnCl2+6H2O=5MnO2+12HCl错MnO2和浓盐酸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氯是17号元素,其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若用轨道表示式来描述,则可以描述其电子的自旋方向;

(2)

相当于光秃秃的质子,

填满了前两层电子,而

填满了前三层电子,半径由大到小为

(3)首先氯气存在溶解—挥发平衡,即

,其次氯气还能和水发生可逆反应,即

,而

是一个弱酸,存在电离平衡

;夏季和冬季最大的区别在温度,我们知道

受热易分解,因此杀菌效果变差;

(4)a.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

,若要a项成立除非

,但是二者不可能相等,a项错误;

b.该项即溶液中存在的质子守恒,b项正确;

c.氯气和水反应得到等量的

是强酸可以完全电离,因此溶液中

的量等于生成的

的量,而

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因此剩余的

的浓度将小于

的浓度,c项正确;

d.氯水呈酸性,因此溶液中的

极低(室温下

),因此不可能出现

的情况,d项错误;

答案选bc;

(5)

作氧化剂,

作还原剂,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该反应得到的盐酸较稀,且没有加热,因此不太可能被

继续氧化变成氯气,反应在这一步就停止了。

4.氧化物X、单质Y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已知X是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Y是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X与水反应生成NO和一种酸,该酸的名称为________;

(3)Y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Y的水溶液具有____(填“漂白”或“酸”)性。

【答案】NO2硝酸漂白

【解析】

【分析】

氧化物X、单质Y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已知X是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X为NO2,Y是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Y为Cl2。

【详解】

⑴X的化学式为NO2;故答案为:

NO2。

⑵X与水反应生成NO和一种酸,3NO2+H2O=2HNO3+NO,该酸的名称为硝酸;故答案为:

硝酸。

⑶Y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Cl2+H2O=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说明Y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

漂白。

5.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

请回答: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l2H22Fe+3Cl2

2FeCl3Fe+2HCl===FeCl2+H2↑2FeCl2+Cl2===2FeCl3

【解析】

【分析】

B为黄绿色气体,应为Cl2,C为无色气体且与Cl2能发生反应,则C为H2,E为HCl;由反应③、④可以推出,A为排在H前面的金属,且A为变价金属,因此A为Fe,结合物质的相关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

B为黄绿色气体,应为Cl2,C为无色气体且与Cl2能发生反应,则C为H2,E为HCl;由反应③、④可以推出,A为排在H前面的金属,且A为变价金属,因此A为Fe。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Fe,B为Cl2,C为H2,故答案为:

Fe;Cl2;H2;

(2)反应①为Fe和Cl2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

2FeCl3,故答案为:

2Fe+3Cl2

2FeCl3;   

(3)反应③为Fe和HCl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答案为:

Fe+2HCl=FeCl2+H2↑;

(4)反应④为FeCl2和Cl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故答案为:

2FeCl2+Cl2=2FeCl3。

6.A、B、C、X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

请针对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回答:

若A、B、C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该元素在C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将A、C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的白色胶状沉淀。

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水中加入X物质,X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_________

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与C的水溶液混合后生成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与X同周期,同时A在X中燃烧,生成

白色烟雾,常温常压下C为白色固体,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若A为该元素的白色固体单质,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分子式为

,则

单质中含共价键数目为_________

,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B、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A为淡黄色固体,B、C的水溶液均为碱性,A溶于水后可与X反应生成C,常温下,X为气态酸性氧化物。

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答案】第三周期第ⅢA族抑制

离子键、共价键

【解析】

【分析】

A、B、C、X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1)若A、B、C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将A、C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的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A含有铝离子,B为氢氧化铝,C含有偏铝酸根,x为氢氧化钠;

①A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Al;加入X为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程度;

②A与C的水溶液混合后生成B,是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2)①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与X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为白色固体,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结构,同时A在X中燃烧,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磷,B为三氯化磷,C为五氯化磷,x为氯气;依据磷单质分子式为P4分析共价键数,三氯化磷是共价化合物,写出电子式;

②X与水反应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电解质;

(3)若A、B、C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将C加到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X产生,则A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x为二氧化碳;

①A为氢氧化钠使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据此分析化学键类型;

②C为NaHCO3,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

【详解】

若A、B、C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将A、C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的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A含有铝离子,B为氢氧化铝,C含有偏铝酸根,x为氢氧化钠。

、B、C中含有的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为Al,在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向水中加入X氢氧化钠是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抑制;

的水溶液含有铝离子,C水溶液含有偏铝酸根,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与X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为白色固体,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

结构,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白磷,B为三氯化磷,C为五氯化磷,x为氯气;

是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1molA单质中含共价键数目为6NA;B为三氯化磷,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三氯化磷B的电子式为

,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A、B、C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将C加到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X产生,则A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x为二氧化碳;

为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为共价键,属于A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

,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点睛】

解无机推断题常见思维方法:

①正向思维:

根据题设条件,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依题目的意思,按一定的层次结构逐步推理,从而得出结论;②逆向推理:

以最终产物(或题中某一明显特征)为起点,层层逆推,以求得结论;③猜想论证:

先根据题意凭直觉猜想初步得出结论然后将结论代入到题中去验证,若与题中所给条件、题意吻合,即为答案;④综合分析:

根据题设条件、过程产物、最终产物的特征、反应规律、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得出结论。

7.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NH4+、Mg2+、Cu2+、Ba2+、C1-、SO42-、CO32-。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无色澄清溶液,现分别取3份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a

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收集到气体1.12L(已折算成标准

状况下的体积)

c

加足量BaC12溶液时,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称量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27g,第二次

称量读数为2.33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实验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存在K+?

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Mg2+、Cu2+、Ba2+SO42-、CO32-NH4++OH-=NH3↑+H2O是

【解析】

【分析】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无色澄清溶液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Cu2+,Ba2+、Mg2+和SO42-、CO32-不能同时存在,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存在Cl-、SO42-、CO32-;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说明一定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NH4+、一定不含Mg2+;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得到彻底中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BaSO4、BaCO3,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CO32-,推断溶液中一定不含Ba2+,K+、是否存在依据离子物质的量结合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计算进行判断。

【详解】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无色澄清溶液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Cu2+,Ba2+、Mg2+和SO42-、CO32-不能同时存在,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存在Cl-、SO42-、CO32-;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说明一定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NH4+、一定不含Mg2+;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得到彻底中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BaSO4、BaCO3,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CO32-,推断溶液中一定不含Ba2+,K+、是否存在依据离子物质的量结合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计算进行判断;

(1)上述分析可知,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Ba2+;

(2)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SO42-、CO32-;

(3)实验b发生反应是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

NH4++OH-=NH3↑+H2O;

(4)题干信息可知,NH4+物质的量0.05mol,SO42-物质的量为0.01mol,CO32-物质的量为0.02mol,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假设溶液中一定含有K+,溶液中电荷守恒c(K+)+c(NH4+)=2c(SO42-)+2c((CO32-),c(K+)=0.2mol/L,溶液中可能存在Cl-,所以c(K+)≥0.2mol/L,即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K+。

【点睛】

破解离子推断题的几种原则:

①肯定性原则:

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

Fe2+、Fe3+、Cu2+、MnO4-、CrO42-、Cr2O72-);②互斥性原则:

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③电中性原则:

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④进出性原则:

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8.下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是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E是______(填化学式)。

(2)C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可作______剂。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

【答案】CaCO3消毒(或漂白)Ca(ClO)2+CO2+H2O=CaCO3+2HClO

【解析】

【分析】

B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应为CO2,则E为CaCO3,常见的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气体还有氯气,则A应为Cl2,由此可知C为Ca(ClO)2,F为HCl,D为CaCl2,G为HClO,H为O2,在实验室中用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Cl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关系用双线桥法表示。

【详解】

B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应为CO2,则E为CaCO3,常见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气体还有氯气,则A应为Cl2,由此可知C为Ca(ClO)2,F为HCl,D为CaCl2,G为HClO,H为O2。

(1)由以上分析可知E为CaCO3;

(2)C为Ca(ClO)2,该物质与酸溶液作用可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于消毒或漂白;

(3)反应④是Ca(ClO)2与CO2、H2O作用产生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CO2+H2O=CaCO3+2HClO;

(4)在实验室中用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Cl2,反应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在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Mn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MnCl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获得2e-,Cl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HCl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l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2×e-,用双线桥法表示为: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突破口为B、A以及G的相关转化关系,题目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应用,结合复分解反应规律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9.无色气体A在一种黄绿色气体B中可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反应生成气体C。

B与金属D反应可生成白色固体E,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浅黄色固体F,F与CO2反应可得到气体G,D与水反应可生成A,A在G中燃烧生成水。

推断出各种物质后,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

(2)由D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D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4)写出F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____。

【答案】NaCl2Na+O2

Na2O22Na+2H2O=2Na++2OH-+H2↑

【解析】

【分析】

无色气体A在一种黄绿色气体B中可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反应生成气体C。

可得出A为氢气,B为氯气,C为氯化氢,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浅黄色固体F,D为金属钠,F为过氧化钠,F与CO2反应可得到气体G,G为氧气,B与金属D反应可生成白色固体E,E为氯化钠。

【详解】

⑴根据以上分析得E为氯化钠,E的化学式为NaCl,

故答案为NaCl;

⑵钠在氧气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D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2

Na2O2,

故答案为:

2Na+O2

Na2O2;

⑶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D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2OH-+H2↑,

故答案为:

2Na+2H2O=2Na++2OH-+H2↑;

⑷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F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

故答案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