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工作措施(共4页)23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48452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德育工作措施(共4页)23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级德育工作措施(共4页)23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级德育工作措施(共4页)23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级德育工作措施(共4页)23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级德育工作措施(共4页)2300字.docx

《班级德育工作措施(共4页)23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德育工作措施(共4页)23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级德育工作措施(共4页)2300字.docx

班级德育工作措施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文化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是次品,思想道德品质差的学生是废品。

”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告诉我,要想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必须突出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到位了,班级德育计划的实施就会得心顺手。

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呢?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组织学生制定班级德育总体目标。

  想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必须制定适当的目标。

目标可以分为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

目标设定必须是具体的、现实的、可行的,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因为具体的目标比空洞的、笼统的说教更有激励作用。

  班集体的目标可以由班主任和班委会事先设定,然后再由全班同学讨论、补充,最后确定一个可行的、易操作的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行动的方向,是一个集体形成向心力的核心所在,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任何人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存在,如果没有正确的目标,人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目标指向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

实验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非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说,当人们明确了可能达到的目标,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所以激励学生需要有一个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

例如体育课上的跳高,若要跳得高,必须以一定的高度为目标,有没有高度的要求,跳的高低是大不一样的。

很多人把目标激励比作摘桃子,我也喜欢这个例子:

桃子吊在空中,坐在地上举手可得不行;站起来便可摘到也不行,因为这样的目标缺乏“挑战性”,只有当跳起来方能摘到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说:

目标的设置要恰到好处,只有恰当的目标,才能具有激励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班级德育激励机制

  全班同学认可班级的奋斗目标以后,我们就应该激励同学们去实现这个目标。

当每个人对组织及其目标有了认同感,就会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形成个人乃至集体的内驱力。

这样,我们的班集体就能够实现目标,就会成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和谐的集体。

  人的需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按需要的对象分:

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本质特性的体现。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

它对于人来说,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其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影响更为持久、深远。

因此,我们针对人的需要的特点,也针对德育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可以给学生一点物质激励,但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使用赞美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德育评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而自我评价又是德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

任何人都处于一个评价环境中,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体系、评价体系之中。

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认识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

他人或集体对自己带有倾向性、经常性的评价,对个体自我认识有着极大影响,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增强自我管理的愿望和动机。

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思想评价,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真正使他们明白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自觉地运用校纪校规,班级制度来指导、约束和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可能自觉地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终形成同学们自主自立精神和自治自理能力。

  第三,全心全意关爱学困生,实现班级总体目标。

  对学困生曾有这样界定的:

在班级中不愿学习或不会学习、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

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可见,学困生主要是思想品德、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学困生的教育是实现班级总体目标的关键,是德育工作的难点。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我经常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切实做好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

  关爱学困生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人总是有差异的,总存在长处和不足。

我们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一个人,都会在不管多么优秀的群体里找到相对落后的个体。

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同时,我们还要具备科学的智能观——将是否聪明转化为如何聪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可取的一面;其次,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事实上每个学困生的自尊心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尤为重要。

我们帮助学困生不在于“补短”,而在于“扬长”,不但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还要善于诱发其闪光点,多进行正面教育、因材施教,促使他们把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他们多交流、让他们多活动。

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和学困生交流的契机。

例如:

本学期,我班的学生孙瑞杰天生好动,上课不停地左顾右盼,做小动作,不用心听讲,不做作业,一天到晚满不在乎,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有上进心,爱听表扬的话。

有一天上课时,他又在玩纸画,我走过去,拿起他的纸画看了看,问到:

“这上面的字写得这么好,是谁写得呀?

”孙瑞杰说是他自己写的。

我对他说:

“以后多练习,会越写越好。

”从此,我经常鼓励他,他也改掉了不少坏习惯,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总而言之,班级的德育活动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的:

方法是桥或船,没有桥或船,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我的桥或船就是这样,希望同行们多加指导,希望我们都能够拥有的最好的桥或船,建设和谐共进的优秀的班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