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5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docx

仿古建施工组织专业技术方案

贵州省清镇市职教城乡愁园旅游工程

何陋居、阳明小院仿古装饰装修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16年8月

湖北南峰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3

二、工程简况……………………………………………………………4

三、施工部署……………………………………………………………4

四、施工工艺……………………………………………………………6

五、质量标准……………………………………………………………16

六、成品保护……………………………………………………………42

七、文明施工、环境管理体系及措施…………………………………44

八、消防、安全管理措施………………………………………………46

 

一、编制依据

该工程依照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及国家建设工程和古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依据建设单位的图纸以及国家、地方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本施组,作为贯彻指导施工管理全过程的指南。

主要依据文件、文献:

1、清镇·乡愁贵州阳明小院室内装饰施工图、清镇·乡愁贵州何陋居室内装饰施工图

2、《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5、《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8、《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10、《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1、《建筑地面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古建筑营造法原》

13、《古建筑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

14、《中国园林建筑施工技术》

15、《古建筑彩画图集》

16、《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17、《清代古建工程油漆工艺》

1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木结构设计规范》

21、《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2、《木材物理力学实验方法》

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工程简况

本工程为贵州省清镇市职教城乡愁园旅游工程,其中阳明小院建筑高度为8.750m,建筑层次为门厅和贵宾厅为一层,其余建筑为二层;结构形式为砖木结构,二层楼面为不上人楼面,只作检修平台用;建筑面积为593m2,占地面积为595.61m2;何陋居建筑高度为7.83m,建筑层次为二层。

二层楼面为不上人楼面,只作检修平台用;建筑面积为394.7m2,占地面积为483.7m2,结构形式为砖木结构。

本设计采用传统工艺榫卯木结构框架,主材、屋面桁条、望板、斗拱、门窗等都采用衫原木及杉枋材。

杉木耐潮性强、表面光洁、纹理清晰、不易变形、虫蛀等特点。

三、施工部署

3.1技术准备

3.1.1由工程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瓦、木、泥、瓷粉各专业工长会审方案图纸,并根据图纸及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做好施工方案的交底工作。

3.1.2根据要求准备需要的测量仪器、实验工具、计量工具、规范、图籍、工具书、资料、表格等。

3.1.3在工程开工前,参加甲方组织的设计交底答疑会办理施工图纸的变更洽商。

3.1.4办理有关施工安全消防环卫治安等有关手续和证件。

3.1.5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按甲方要求派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现场交接的准备,其重点是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整准备,以使整个现场能符合我公司的布置原则及要求,这些工作拟在进场前全部完成。

3.2机具准备

进场后,对中、小型机具将按进场计划分批进场,设专人对其维修保养,并使所有进场设备均处于最佳的运转状态。

我公司现进场的有:

通利MJ104型木工圆锯机一台、MB105D单面木工压刨床一台、300型木工平刨床(MB503)一台、工力MJ344B型细木工带锯机一台、成信MLQ343台式平压刨木工多用机床一台、F120立式单轴木工铣床一台。

3.3材料准备

我公司将根据各专业工种的提料单,及时报送甲方验收、备案,并落实有关其他材料供应商报甲方审批,同时进行由我公司组织的采购工作,及时组织前期的周转材料进场,以确保顺利施工。

3.4人员准备

开工之前5天,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将全部就为,而施工人员将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并在公司内部备足各类专业的施工操作人员,配备木工30人,瓦工20人,泥工15人,瓷粉工12人。

3.5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主要分为人员组织、机械设备组织、材料组织、运输组织、协调组织等五部分,这些组织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整个施工的生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

3.6施工总体安排

施工部署是统筹工程生产要素,组织施工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包括施工段的划分、施工总体安排等因素,根据本工程规模、结构特点、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全盘规划本工程的工期及衔接、流水的关系,达到甲方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指标要求,为甲方提供最佳最满意的服务。

3.7施工总流程

施工总体流程是指导整个施工的关键路线,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根据本工程特点、规模要求工期,我们对本工程作出总体进度。

四、施工工艺

木结构施工工艺如下:

木构架制作、加工——材料检验——材料矫正—-—放样——加工----木结构组装-----结构校正-----防腐处理-----木结构涂饰。

1、木构架制作、加工

(1)、柱

操作要点:

选料应选用干燥的原始木材、根据柱高加榫长,再加适当的备长选取柱料.

放好八卦线后,将柱料放回地面,并使一面与地面成水平,支稳后用锛或斧子锛砍平直,再放十六瓣线,在柱身弹线砍去楞角,刨光划圆.

弹“升”线应按柱每高320㎝,侧脚为2.24㎝,即7/1000.

凿做榫卯时应先做柱头的馒头榫和柱脚的管脚榫,然后做大额枋银锭榫卯,卯深按柱径的3/4,宽按枋厚的3/10,卯的上口与下口宽窄不等,卯深的里面要比外面大,呈小喇叭形.

(2)、梁

操作要点:

a.根据梁的长、宽、厚要求选料,并加一定富余尺寸打截.

b.将打截好的荒料在场地上垫层起20㎝左右,支稳.用角尺按迎头垂直线画出梁的底皮线,再从此线向上量出梁的厚度,点画出梁上皮线,以迎头线为准,将各线弹在梁身,然后依线砍去荒料、刨光.

c.依迎头垂直中线,弹上梁的上、下两面中线.再向上按梁总高的1/10点画出熊背线.然后根据点画出的各线在梁身两侧弹上线,再把梁翻转摆正,把仗杆上的梁长、步架分位,点画到梁的正上面,用角尺过画到梁上,将梁两端桁位中线过画在梁的四面,首尾连接.以上所画的各线与梁顺身方向线成十字相交.

d.用桁碗样板在梁两端桁碗位画出桁碗.在桁碗下部依中线画出垫板榫卯线,然后在梁上皮瓜柱位置(与五架梁之间的间隙过小时,使用交金墩)画出瓜柱的管脚榫卯口和角背的栽销口.最后在梁下面两端画出与柱头馒头榫相交的卯口(即海眼),尺寸按柱径3/10见方.

e.梁上各线弹画完之后,即可用锯锯到桁碗里线稍过一点后,抬锯断肩,复弹上中线,在此中线两侧,按梁宽的1/4处各画一条线,留出2/4的鼻子位置,再用角尺以两侧桁碗尺寸画出横线,然后用凿剔出桁碗、瓜柱管脚卯口和栽销卯口,再用刨按熊背线倒圆楞.翻转梁,凿剔海眼.以上工序完成之后,把梁摆正,按照截线盘头锯齐,重画上迎头字线,最后用刨把梁楞角梢刮一下,在梁上皮写上此梁的编号、位置.七架梁制作完成,摆放一边以备立架.

(3)、椽

椽又叫椽子,均匀地排列在桁之上,与桁成正角相交,直接承受屋面重量:

每间房所用椽数为双数,椽档的宽窄随椽数,即“一椽一档”均匀排列。

制作方法(圆型椽):

按需要尺寸选料、打截、画迎头十字线、八卦线砍八楞、找圆做出金盘线后,再弹上顺身中线。

2.材料检验

在已经加工成成品构件的醒目位置,标注构件的位置、方向编码,并填写“构件制作检验记录表”,报请质量监理检验.质量检验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1)、用仗杆和样板检查构件的外形尺寸、榫卯位置、大小及做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2)、用卡板检查构件的特殊形状,如卷杀等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构件的编写是否正确,填写的件数是否一实物相符.

(4)、构件的构件的着重应注意以下方面:

梁、柱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方圆是否适度,起线是否顺直,有无刨、锤印等疵病.

桁(檩)条中线、椽花线是否正确清晰、通顺,表面是否浑圆光滑、顺直.

屋面板拼缝是否密实,表面是否平整,圆椽是否浑圆顺直,表面是否平整洁净,无刨印.

斗拱表面是否平整光洁,线条是否清晰流畅,棱角是否完整,无刨锤印,榫卯节点结合是否严密、坚实.

窗扇(框)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缺棱掉角,各式窗扇饰图案是否正确、线条是否清晰流畅自然,表面是否光滑,交圈是否整齐,拼缝有否严密,有无胶迹,各色栏杆、挂落,美人靠榫卯是否坚实、严密,料面是否整洁光滑.

以上检查符合要求,由监理理方检验后认定合格,并签署意见,这样方可安装使用.

3.材料矫正:

木结构制作工艺中矫正是关键的工序,是确保木结构制作质量重要环节。

对于各种型材,如变形超标,下料前应以矫正。

制作木结构的木材矫正应用平板机、打磨机矫正和人工矫正,矫正后木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

人工矫正木板时,应根据变形情况,确定锤击顺序。

4.放样:

放样应以施工图的实际尺寸1:

1的大样放出有关的节点,连接尺寸,作为控制号料、、剪切、铣刨、钻孔和组装等的依据。

样板上应标记切线、孔径、上下、左右、反正的工作线和加工符号(如、铲、刨、钻等),注明规格、数量及编号,标记应细小清晰。

放样应在放样平台上进行,平台必须平整稳固。

放样平台严禁受外力冲击,以免影响平台的水平度。

放样时首先应在平台上弹出垂直交叉基线和中心线,依次放出构件各节点的实样。

5.加工:

木材切割后为保证构件连接接触严密、平整和其焊接坡口的加工质量。

所以需要对切割后木材的边缘进行加工,以确保加工的精度。

边缘加工的宽度、长度、边直线度、相邻两边夹角、以及加工面表面粗糙度都必须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6.木结构组装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木结构安装的工艺流程为:

测量(标高、轴线)——就位准备——木柱吊装——校正并临时固定——柱最后固定——木梁吊装——就位临时固定——柱间支撑吊装——木屋架吊装——支撑吊装——檩条安装——面板安装等。

6.1安装准备

木结构安装前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构件的材质、规格及外观质量,查验零部件的技术文件(合格证、实验、测试报告以及设计文件、设计要求、结构实验结果的文件)。

所有构件,必须经过质量和数量检查,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办理验收、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安装。

6.2木结构吊装:

本工程采用15吨吊车进行安装,安装时应从一端开始吊装,在木架安装完毕后应将其间的檩条、支撑、偶撑等全部安装好,并检查其垂直度。

然后以这两榀木架为起点,向车间的另一段顺序安装。

应先立柱子,然后将在地面组装好的木架梁吊装就位,并进行与柱连接。

6.3木结构安装

木柱注意事项:

吊装前首先确定构件吊点位置,吊装时做好防护措施。

木柱起吊后,当柱脚距地约30-40CM时扶正,使柱脚的安装位置正确,缓慢落钩就位.经过初校待垂直偏差在20MM内,临时固定即可脱钩。

木梁吊装:

木梁吊装在柱子复核完成后进行,木梁吊装时采用两点对称绑扎起吊就位安装.木梁起吊后距柱基准面100MM时徐徐慢就位,待木梁吊装就位后进行对接调整校正,然后固定连接。

木梁吊装时随吊随用经纬仪校正,有偏差随时纠正。

墙面檩条安装:

檩条截面较小,重量较轻,采用一钩多吊或成片吊装的方法吊装.檩条的校正主要是间距尺寸及自身平直度。

间距检查用样杆顺着檩条杆件之间来回移动,进行校正。

6.3.1安装流程:

下架木结架上架木结架屋面木基层门窗工程

1.立架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必须会同木工负责人及质安员对各构件进行一次周密的检查该对工作,如发现误差及时纠正,查验构件规格、数量是否齐备,检查各构件卯榫是否做好,工程负责人和木工、架子工负责人还要研究决定立架方案及各工种的分工及配合要求,并按建筑类别、大小及复杂程度,安排好各工种操作人员,向参加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立架时,首先由架子工安古建筑的柱、梁枋等尺寸,定好架子高度,搭设安装架子,必要时完成一部分补搭一部分架子.立柱按先定柱后检柱,最后立角檐柱及山柱的顺序,依照编号将柱吊立好,并就好柱脚的管脚榫,临时捆绑在架子上固定好,然后将金、檐柱间的穿插枋吊上装好,再依小额枋、额垫板、大额枋的顺序吊装,吊完后进行柱子“草拔”,即初步找正。

随后将架的随梁枋吊装好,再装金柱上的金枋、金垫板,然后进行正式大木架拔正,拔正后用线锤吊线,立正,将各柱用支撑连接并撑牢,然后进行梁架安装。

3.铺正角椽前,要先在翘椽起点的两端钉在檐桁上,然后上搁直尺校对平直度,在中间部位钉1—2根,拉紧直线,按檐桁上用仗杆点好的“椽花”钉椽,钉望板一般从连檐处开始向铺顶。

椽档应做到均匀一致。

侧面垂直,钉置牢固,出檐椽与飞椽铺吻合紧密,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望板拼接应严密,表现基本平整。

4.木作工程中最后是门、窗、隔扇、栏杆、挂落的安装,门、窗、隔扇安装时要做到裁口正角,线条顺直,刨面平整,开关灵活,无回弹和倒翘,栏杆、挂落与安装时应嵌合严密,胶料胶清,应并用胶楔加紧。

6.3.2装修部分

6.3.2.1格扇的制作

6.3.2.1.1格扇的操作工艺顺序:

刨料→画线→制作→拼装

6.3.2.1.1.2格扇的操作工艺要点

(1)刨料:

刨料时先确定格扇的边梃断面尺寸。

隔心的仔边看现宽为2/3边梃看面,进深则为7/10边梃进深;隔心的棍条看面宽为4/5仔边看面,进深为9/10仔边进深。

绦环板的高为1/5格扇宽,裙板的高为4/5格扇宽。

各部的长度应根据格扇的设计高度和面宽来确定。

隔心棂条的长度还应由其的花格形式来确定。

(2)画线

边框:

格扇的自身宽度尺寸应根据柱间框槛尺寸,而且确定了每间安装格扇的数量之后才能肯定。

(3)制作:

格扇的边梃、抹头、仔屉、花格棂条的线画好,经校核无误后,便可进行锯割、凿眼、断肩、打槽、修正等工作。

(4)拼装:

一般应先将隔心拼好,然后进行曲做头缝榫或销子榫。

最后将抹头和绦环板、裙板一起来用上起下落法拼装。

6.3.2.2挂落的制作

6.3.2.2.1挂落的操作工艺顺序

刨料→画线→制作→拼装→安装

6.3.2.2.2挂落的操作工艺要点

(1)刨料:

挂落边框断面小面为看面,大面为进深。

由于挂落的花格是依柱间开间的大小,以基本式样反复变化相连,所以断料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画线

边框:

边框两上交角采用单榫双肩大割角,两旁框下端作钩夹形,画以如意。

上框作榫,旁框作卯眼。

花格:

花格的棂条画线应按具体式样而定,同格扇。

一般说来,丁字相交,采用半榫;十字相交,采用十字刻半榫;斜相交,按图形角度斜半榫;单直角相交,采用大割角,半榫。

花牙子常见的花纹图案有草龙、番草、松、竹、梅、牡丹等,应依设计图样画线。

(3)制作:

花棂条及边框制作要求同格扇,花牙子通常做成双面透雕。

(4)拼装:

一般应从中间向两旁涂粘胶拼,后再装上花牙子。

花格拼成后再三边拼上边框。

拼装完成后应校核外皮尺寸,并修正花格棂条与花牙子等交接处,打磨光滑。

(5)安装:

安装时,先将挂落试安于柱间枋子下,如挂落与柱子、枋子交接处有需要修正的部位,可用铅笔记上,并确定竹销固定的位置。

然后取下挂落,用刨略作修正,在竹销处钻孔,最后将挂落安上,在柱上钻孔,用竹销将挂落与柱子连接。

6.4安装校正

木柱校正:

木柱垂直度校正用经纬仪或吊线锤检验,当有偏差时采用千斤顶进行校正,标高校正用千斤顶将底座少许抬高,然后增减垫板厚度,柱脚校正无误后立即紧固,待木柱整体校正无误后再固定。

木梁校正:

木梁轴线和垂直度的测量校正,校正采用千斤顶和倒链进行,校正后立即进行固定。

在矫正过程中,不得损坏木材材料组织。

7.防腐处理

采用一种不宜溶解的水性防腐剂,在密闭的真空罐内对木材施压的同时,将防腐剂打入木材前卫。

经过压力处理后的木材,稳定性更强,防腐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霉菌、白蚁和昆虫对木材的侵害。

从而使经过处理的木材具有在户外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的卓越的防腐性能。

经过处理后的木材,非常适用于户外家具;国外已经普遍应用于经过庭院,户外地板、游艇码头、栅栏、公园椅子、花台等。

8.木结构涂饰:

8.1清除木材面毛刺、污物,用砂布打磨光滑。

8.2打底层腻子,干后砂布打磨光滑。

8.3按设计要求底漆,面漆及层次逐层施工。

8.4混色漆严禁脱皮、漏刷、反锈、透底、流坠、皱皮。

表面光亮、光滑、线条平直。

8.5清漆严禁脱皮、漏刷、斑迹、透底、流坠、皱皮、表面光亮、光滑、线条平直。

8.6桐油应用干净布浸油后挤干,揉涂在干燥的木材面上。

严禁漏涂、脱皮、起皱、斑迹、透底、流坠、表面光亮光滑,线条平直。

9.验收

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规范、结合古建传统工艺,按施工工序,自下而上施工,完成一道工序,会同业主、监理单位验收一道工序,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加强工种间的协调,同时认真做好防火工作,杜绝事故发生。

五、质量标准

5.1大木标准

大木选材标准

构件

类别

腐朽

木节

斜率

虫蛀

裂缝

髓心

含水率

活节:

数量不限,每个活节最大尺寸不得大于原木周长1/6。

死节:

直径不大于原木周长的1/5,而且2m长度内不多于2个。

纽纹斜率不大于12%

不允许(允许表面层由轻微虫眼)

不允许(允许表面层由轻微虫眼)

不大于25%

允许

活节,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cm长度上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1/3。

死节:

直径不大于20mm而且每2m中不多于一个。

纽纹率不大于8%

不允许(允许表面层由轻微虫眼)

不允许(允许表面层由轻微虫眼)

不大于25%

活节:

所有活节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cm内的尺寸的总和大于所在面的1/3榫卯部分不大于1/4。

死节:

直径不大于20mm且每延长M中不多于1个,榫卯处不允许有节疤。

纽纹率不大于8%

不允许

榫卯不允许其他部位外部裂缝和径裂不大于木材宽厚的1/3轮裂不允许

不大于25%

任何15cm长度内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1/3。

纽纹率不大于10%

不允许

不超过厚的1/4,轮裂不允许

不大于10%

任何15cm长度上所有活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圆周长的1/3,每个木节的最大尺寸不大于周长的1/6.死节不允许。

纽纹斜率不大于8%

不允许

榫卯处不允许,其他部位裂缝深度不大于檩径1/3(在对面裂缝时用两者之和)。

不大于20%

(重点占建圆椽尽量使用彬圆)

任何15cm长度上所有活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圆周长的1/3,每个木节的最大尺寸不大于周长的1/6.死节不允许。

纽纹斜率不大于8%

不允许

外部裂缝不大于直径的1/4,轮裂不允许。

不限

不大于10%

正身连檐任一面15cm长度上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面宽的1/3,翼角连檐活节尺寸总和不大于面宽的1/5。

不允许

不允许

正身连檐裂缝深度不大于1/4,翼角连檐不允许。

不限(制作时)

5.2柱类构件制作

5.2.1保证工程

1、柱子制作必须符合文物建筑传统操作规程规定或设计要求,其含水率必须进行检测。

2、柱子上下划盘头线时,必须跟线,如有升的柱子应按升线划线,没升线的柱子按中线划线,柱子中线、升线的位置必须准确,对面的中线平行不绞线。

柱跟的管脚榫须做圆榫,柱头须做馒头榫,要求方正有柳。

柱子榫卯的涨眼高厚尺寸为榫眼本身高厚的1/10。

5.2.2基本工程

1、柱子直径外形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基本浑圆、直顺、无明显疵病。

优良:

浑圆、直顺、无疵病。

检查数量:

抽查10%,但不少于3根。

2、柱子榫卯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开榫凿眼基本直顺、洗淌清秀无输根。

优良:

开榫凿眼直顺、洗淌清秀无输根。

检查数量:

抽查10%,但不少于3根。

3、柱子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工程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柱高(H)

±1/1000H

实测检查

2

柱直径(D)或截面宽(B)

±1/100D

实测检查

3

柱根、柱头平、榫眼底面和内壁平

±2

尺量与搭尺检查

5.3梁类构件的制作

5.3.1保证工程

1、梁(柁)的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文物建筑操作规程规定,梁柁制作应符合大木选材标准表的规定,其含水率必须进行检测。

2、梁的裹楞(圆慢楞)应按规定倒裹圆慢楞,严禁压楞或倒八字楞。

太平梁和扒梁榫必须做梯步榫,榫宽不大于扒梁宽的1/4,严禁将扒梁全部袖在檩里。

短扒梁搭置于长扒梁上时,其搭置长度应不大于1/2长扒梁宽,榫卯咬合部分宽不大于扒梁自身宽的1/5.扒梁抹角梁与檩相交,梁头外端必须压过檩中与檩的外金盘线齐。

3、挑尖梁、抱头梁、接尾梁与柱相交时,其榫的截面宽度不得小于自身宽的1/5,也不得大于自身宽的3/10,半榫长不小于柱径1/3,不大于柱径的1/2.

5.3.2基本工程

1、梁身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梁中线、平水线、抬头线、裹楞线等线条清楚,裹楞基本浑圆直顺。

优良:

梁中线、平水线、抬头线、裹楞线等线条清楚,裹楞浑圆直顺,无疵病。

检查数量:

每种梁抽查10%,但不少于2架

2、梁头制作应符合以下要求:

合格:

花梁头锋尖坐中不偏斜,锋面光平,曲线均匀,无明显疵病。

优良:

花梁头锋尖坐中无偏差,锋面光洁秀丽,曲线均匀顺畅,无明显疵病。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3、梁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工程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梁长度

±5

用丈杆或钢尺检查

2

梁截面尺寸

高度(H)

±1/30H

尺量检查

宽度(B)

±1/20B

3

角梁长度

±5

尺量检查

5.4枋类构件制作

5.4.1保证工程

1、枋类构件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文物建筑或文物建筑操作规程规定,其含水率必须进行检测。

2、枋子的各部节点榫卯制作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檐、金、脊枋的端头必须做燕尾榫,燕尾榫的长度以枋子所在位置的柱径为准。

枋子榫的两肩做法,可做抱肩或回肩。

3、承椽枋榫卯为直榫,榫长为柱径的1/4.椽窝位置要准确,椽窝径同椽径加举,椽窝深半椽径,凿椽窝时应按举架坡度凿成斜椽窝。

4、箍头枋枋头一端做银锭榫,另一端做箍头榫和霸王拳不得做假箍头。

穿插枋、跨空枋端头做透榫,必须做大进小出榫。

5.4.2基本工程:

1、枋子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刮刨光平直顺,不皮楞,中线、裹楞线准确,裹楞浑圆直顺,榫规矩整齐,无明显疵病。

优良:

刮刨光平直顺,不皮楞,中线、裹楞线准确,清晰,裹楞浑圆直顺,榫规矩整齐,无疵病。

检查数量:

抽查10%,但不少于3件。

2、承椽枋椽窝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椽窝位置准确,分档均匀,大小深度一致。

优良:

椽窝位置准确,分档均匀,口径大小、深度、斜度一致。

检查数量:

抽查30%,每一延长M至少选一点。

3、枋子的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基本直顺,无输根。

优良:

直顺、清秀、无输根。

检查数量:

抽查30%,但不少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