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69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精品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精品教案

第10课时比和比例

(1)

【教学内容】

比和比例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2.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比和比例、求比值及化简比等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教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

学生逐一说出一些知识后,教师揭示课题。

【归纳整理】

1.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出示表格,通过提问进行填空。

引导提问:

什么叫做比?

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比例?

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举例说明。

(1)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汇报时注意举例说明,并进行集体评议。

(3)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表格。

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

指名学生回答。

练习:

解比例:

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2.复习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提问:

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出示表格:

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组织学生认真填写表格,并议一议,相互交流。

用投影仪汇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教师举例:

5∶6=

=()÷()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

3.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

出示习题:

化简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请四名学生板演:

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做完后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说一说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

出示表格。

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不同之处

(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填写表格。

(2)学生互相议一议,互相交流。

(3)指名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板书:

4.复习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指名回答后,教师板书:

=比例尺

(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①比例尺1:

3000000表示

②比例尺20:

1表示

③比例尺

表示

组织学生先想一想,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指名说。

(多点一些基础较差的人说)

(3)巩固练习。

①求比例尺。

一条绿化带长350m,在平面图上用7cm的线段表示。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求实际距离。

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cm。

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学生独立作业后再集体订正。

答案:

①1∶5000②400km。

【课堂作业】

教材85页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独立作业,然后再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吧。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0课时比和比例

(1)

 

第11课时比和比例

(2)

【教学内容】

比和比例

(2)

【教学目标】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判断及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归纳整理】

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1)教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要点: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随着减少;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中,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两种量的积一定。

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板书:

正比例:

(一定)

反比例:

xy=k(一定)

(2)举例说明。

①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逐一指名说。

②每袋面包的个数与所装袋数。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组织学生审题并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逐一指名回答。

(3)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请指出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的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

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由学生做在草稿本上,再集体订正。

要求每一题都要说出理由。

答案:

正比例不成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正比例不成比例

(4)用比例知识解题:

大家回忆一下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概括:

①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③设未知数x;④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数);⑤解比例;⑥检验。

(5)教学举例。

①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3天修了1.5km。

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要求按照解题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

教师:

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

路程(工作量)和时间。

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正比例)

说明理由:

=工作效率(一定)。

题中的等量关系应该怎样表示?

全部工作量∶全部时间=3天工作量∶3天

由学生列出比例式,教师指名回答:

解:

设未知数x,解比例。

(过程略)

解完比例要求学生注意检验。

②师生共同完成教材第84页例4。

【课堂作业】

教材85页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教师指名回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1课时比和比例

(2)

正比例:

(一定)

反比例:

xy=k(一定)

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2.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3.设未知数x;4.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数);5.解比例;6.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