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0482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docx

空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

目 录

1总则…………………………………………………………………………………………………2

2完好标准……………………………………………………………………………………………2

3设备维护……………………………………………………………………………………………3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0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12

6试车与验收…………………………………………………………………………………………40

7安全注意事项………………………………………………………………………………………40

 

1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山西建滔万鑫达10万吨/年空分装置空气压缩机组的维护和检修

1.1机组简介

空气压缩机组由沈阳透平机械有限公司公司制造。

主机由驱动汽轮机、压缩机低压缸、增速箱和压缩机高压缸等四部分组成,并通过联轴器串联而成,机组安装在同一个底座上。

机组装有调节、保安系统。

压缩机转子共五级叶轮,分三段压缩。

缸体为水平剖分缸体,轴端密封及级间密封均采用梳齿密封,径向轴承为可倾瓦块式滑动轴承,止推轴承为米契尔轴承。

汽轮机为杭汽中能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单层缸,下排汽的多级冲动凝汽式透平,水平剖分结构。

转子共有七级八个叶轮,首级采用复速级。

轴承采用圆柱式滑动轴承和米契尔型止推轴承。

压缩机和透平的联轴器均采用无键的液压装配膜片式联轴器。

2设备完好标准

2.1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1零部件的材料,加工精度等应符合图纸要求,不应有损坏和超限缺陷。

2.1.2转子尺寸偏差、动平衡精度,定期无损探伤检查结果、表面状况、形位偏差等符合技术要求。

2.1.3汽轮机的动、静叶片和喷嘴完好,其累计冲蚀程度不影响安全运行,不导致能耗的显著增加。

2.1.4缸体、转子、隔板、密封、轴承等主要零部件没有任何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各部件装配间隙和保安系统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和检修质量标准。

2.1.5机组的基础、机座稳固,各部位连接螺栓的安装符合技术要求;阀门、管件、支架、管卡安装合理,无异常振动。

2.1.6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且符合要求。

2.2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

2.2.1压缩机各段压力、温度及流量、汽轮机汽耗率、功率转速等技术参数均达到设计水平或满足满负荷生产的要求。

2.2.2调节系统、保安系统及防喘振系统性能良好、动作灵敏、准确可靠、能保证机组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

2.2.3油系统运行稳定,并能满足机组用油要求,油温、油压、油质符合标准规定。

2.2.4机组的振动值、轴位移值、轴承温度和回油温度低于规定值,稳定不波动。

2.2.5密封系统、真空系统严密度达到正常指示和无泄漏标准。

2.3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2.3.1检修技术资料应包括:

a维护检修规程和检修安全技术规程;

b检修任务书和主要的检修技术方案;

c检修记录和大修技术资料,包括主要零部件更换修复的记录、材料代用的记录、备件更换试用记录、零件缺陷故障记录、基础沉降检查记录、设备检查检验探伤记录、辅助设备修复更换记录、试车和开车记录;

d主要零部件、易损件的图纸、检修用图纸和图表。

2.3.3改造资料应包括:

a改造方案和改造施工技术方案;

b改造施工记录;

c试车及考核记录;

2.4设备环境清洁,无跑、冒、滴、漏

2.4.1设备、管道及其周围环境整洁,无油污灰尘、垃圾和水;必要的标志和铭牌齐全,照明良好。

2.4.2机组的保温、油漆完好。

2.4.3机组无跑、冒、滴、漏现象。

2.4.4设备操作所需的专用工器具、防护器材、安全设施摆放整齐,位置适当。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每日巡回检查一次,检查设备及各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听、看、摸、测等手段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以及有无泄漏现象。

记录现场指示仪表的指示值并要准确、整洁,记录存档备查。

3.1.2监视压缩机及汽轮机的振动情况(包括径向轴承振动、机壳振动、管线振动及基础振动)和轴位移变化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调整措施。

如危险情况不能消除,应停机处理。

3.1.3检查润滑油、调速油的压力、温度和流量,检查油过滤器的压差等,必要时进行调整和过滤器的切换。

检查各转动设备及主汽阀、调速阀、联轴器等需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及油脂量是否正常,必要时加以补充。

3.1.4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处理设备的跑、冒、滴、漏,必要时应停机处理。

3.1.5检查防腐、保温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

3.1.6检查油系统备用泵及备用设备的状态,应能满足快速启动的要求。

检查油路系统各阀门应在正确的开、关位置。

润滑油压、调速油压、主汽阀安全油压应稳定且符合设计要求。

辅油泵启动开关应在自动位置。

检查主油泵透平转数和调速器有无波动、调速器的油位和温度是否正常。

检查油箱油位是否正常且稳定。

检查油压调节阀阀杆有无抖动。

3.1.7安全保护系统应检查主汽阀挂钩是否牢固可靠,主汽阀手轮是否转动灵活,主汽阀支撑弹簧有无歪斜,阀体有无振动和异常噪音,阀杆有无抖动,有无蒸汽泄漏。

3.1.8检查汽轮机密封蒸汽压力是否正常,汽封抽气器的真空度、抽汽蒸汽和冷却水的压力、温度是否符合运行要求。

3.1.9检查汽轮机排汽真空度和排汽缸温度,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1.10检查调速器、油动机有无波动,调节阀有无抖动,气室内有无异常响声,销接部位有无变形,销子有无松动脱出。

3.1.11保持设备清洁卫生。

3.2设备定期检查

3.2.1润滑油系统检查

a每天检查油箱液位,每周排放一次油箱及脱气槽底部的积水,并视油质情况(水分和杂质)开启油净化装置。

b每月在油冷器出口取样对其运动粘度、水分、机械杂质、破乳化时间、酸值等指标进行分析。

每季度进行一次液相锈蚀试验,每半年进行一次氧化安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试验。

c每年大修前一个月对油品进行一次包括氧化安定性、抗氨性能、液相锈蚀在内的全面分析,以便决定大修中是否需要换油。

d若遇油质突然变浑或几个测振探头同时失效时,应立即对油品进行取样分析,并果断采取措施。

e定期检测辅油泵驱动电机的绝缘并达到有关规定。

f换油标准见表

项目

L-TSA46

试验方法

运动粘度(40℃),m㎡/s

44.10

GB/265

粘度指数

101

GB/1995

倾点,℃

-9

GB/3535

闪点(开口),℃

228

GB/3536

中和值,mgKOH/g

0.19

GB/4945

抗乳化度,(40-37-3mL,54℃),min

10

GB/7305

空气释放值(50℃),min

4.8

SH/T0308

氧化安定性,酸值达2.0mgKOH/g的时间,h

2171

SH/T12581

3.2.2油系统检查

a每月对辅油泵进行一次备用可靠性检查或模拟启动试验,检查自控开关应动作灵活,全部电器仪表元件符合要求,辅油泵能随时快速自启动。

b每月对油系统蓄压器氮气压力检查一次,若发现蓄压器胶囊密封性能下降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修理。

3.2.3机组运行监测

a每天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外,每月应根据监测数据和信号对机组进行一次全面分析和诊断,以指导机组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b每周对机组的轴承、缸体支撑点以及设备的基础、管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将检测数据送有关单位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办法。

c每年度大修前,对机组全年的运行情况做出总结性分析,为大修计划的编制提出科学的依据。

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故障

故障原因

处理措施

异常振动

1.轴颈或轴承故障

2.转子弯曲或不平衡

3.转子有裂纹

4.轴颈测振部位的机械跳动和电磁跳动过大

5.转子运转中心与缸体中心不一致引起气流激振

6.联轴器螺栓断裂,联轴器不平衡或其他故障

7.轴承座或轴承盖松动

8.润滑油进油温度、压力不正常,轴承间隙不合格产生油膜涡动

9.流道不均匀引起激振

10.缸体变形,汽封与缸体磨损

11.不对中

12.动、静部分摩擦;基础不均匀下沉或机座变形

1.处理轴颈、消除不圆度,如轴承巴士合金磨损或脱层应更换轴承

2.检查转子弯曲度,如轻度弯曲可以进行矫直处理。

消除转子上的结垢,处理其他引起不平衡的缺陷,作动平衡

3.停车更换转子

4.消除轴颈机械和电磁偏差

5.停车调整转子与缸体的同心度

6.更换联轴器螺栓;更换联轴器;联轴器作动平衡

7.重新紧固轴承座和轴承盖螺栓

8.调节油温、油压,必要时停机调节轴承间隙,或采用其他方式消除油膜涡动

9.除去流道上的结垢和异物

10.消除变形,修理调整汽封间隙,必要时更换汽封

11.重新对中,消除管道应力,必要时进行热对中

12.重新调整安装间隙,或更换部件消除机座变形,加固基础。

修复后应达到机组台板滑动平面冷、热态均无间隙

除上述原因外,汽轮机尚有如下原因:

13.暖机不当

14.气缸热膨胀受阻

15.蒸汽带水或水击

16.转子叶片固带、铆钉等损坏,叶根松动

17.调节配气系统故障,如阀杆断裂、进汽汽流不稳定引起自激振动

13.增加暖机时间,热态启动时按操作规程降低蒸汽温度和缸体温度差

14.消除缸体滑销系统卡涩,消除过大的阻碍热膨胀的管道外力,检测缸体热膨胀值

15.降低负荷,提高蒸汽过热度,如无明显效果应立即停车

16.停机更换转子,损坏转子送机械厂修理

17.停车更换调节阀杆

除上述原因外,压缩机尚有如下原因:

18.气流不稳定甚至喘振

19.叶轮出口中心与护压器入口中心不对中,使气流方向偏斜引起激振

18.检查压缩机运行是否接近防喘振线或已进入喘振区,按压缩机特性曲线进行操作,并留有足够的防喘振裕度

19.调整转子或隔板的安装位置,使叶轮出口中心与扩压器入口中心按图样要求对中

轴向推力过大、轴位移增加

1.长期超负荷运行

2.通流部件结垢压差增大

3.负荷剧烈变化

4.轴位移探头松动

5.级间密封磨损对于汽轮机尚有下面原因:

6.蒸汽温度压力突降,流量大幅度增加

7.热态开车时蒸汽温度与缸体温差太大

8.排汽真空度下降对于压缩机尚有下面原因:

9.开车压力上升过快

10.压缩机平衡盘密封磨损

对每一条原因都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如:

按设计工况操作不准超负荷;清除通流部分结垢;平稳操作;探头安装牢固,更换磨损密封等。

除此之外,还要密切监视止推轴承磨损状况。

在监视磨损状况时,要注意鉴别止推轴承真磨损还是仪表探头假指示。

如果是真磨损,往往伴随着轴承温度的升高,甚至径向振值也有所增加,而且是轴位移的两个探头指示同时增加。

如果判定是止推轴承磨损达到红灯报警应立即停车处理。

如果不能判定止推轴承磨损,有仪表测振系统问题的可能,就应减负荷查找仪表原因,查出并解决之后再加到正常负荷。

必要时停车处理,不允许在没有轴位移指示的情况下开车

轴承温度或轴承回油温度升高

1.温度计安装不当

2.供油情况不良,如:

油温过高、油量不足、油压偏低、油质不合格

3.轴承安装状况不良,如:

安装间隙不合标准;止推盘轴向跳动量过大;瓦壳背部紧力不够等

4.轴瓦损坏,如:

瓦块背部磨损或胶合,使瓦块摇摆性能降低;轴承乌金磨损、脱落或其他裂纹等

5.轴瓦工作状况不好,如:

过大的载荷、过大的振动等

6.汽轮机轴封漏气或密封蒸汽温度过高

7.齿轮箱大、小齿轮装配不当

1.重新正确安装

2.调整油系统,使油温、油压、油量正常。

分析油质,消除油中的水分(开净油机)滤除杂质,如其他油性不合格,必要时可部分置换或停车全部更换

3.重新检查安装情况,消除不合格标准之情况,必要时更换不合格零件

4.更换损坏零件

5.6.从操作上改善运行状况;消除过大的载荷和振动

7.重新检查装配情况,消除不当之处

压缩机喘振

1.运行点落入喘振区域或距离喘振线太近,防喘振欲度不够

2.入口过滤器阻塞,吸入流量不足

3.压缩机出口压力太高

4.系统减量或压缩机停车时放空阀未及时打开

5.防喘振装置未投入自动

6.升速升压过快

7.降速未先降压

1.按压缩机性能曲线操作,如发现压缩机特性线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应组织有关方面人员共同研究,从实际中找出特性线,确定正确防喘振欲度

2.检查入口过滤器,消除阻塞

3.调整系统压力

4.除注意人工操作外,确保联锁好用

5.经常检查防喘振装置是否处于自动状态

6.平稳操作,并作到升压先升速

7.降速应先降压

凝汽器真空下降

1.喷射泵嘴堵塞

2.真空系统漏气

3.冷却水温度高或凝汽器水侧结垢、堵塞

4.凝汽器液面高,淹没了列管

1.三个喷嘴同时使用或停喷射泵,清洗喷嘴

2.清除漏气部位

3.调整水温(凉水塔多开风机)必要时停车清除换热管水垢

4.及时开泵排放

3.4紧急停车

3.4.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打闸停车,并立即向总控及有关部门报告:

a机组转数超过危及保安器动作转数的上限,危机保安器不动作;

b机组突然强烈振动并且已证明不是仪表的假指示,不停车处理振动消除不了时;

c机组轴位移过大,并出现红灯报警以及推力轴承温度迅速升高;

d油系统突然故障造成供油不足,油压下降至停车值,低油压停车联动不动作;

e其它机械故障如:

机组内部出现明显的异声;联轴器螺栓折断、脱落或齿面损坏,轴承壳过热、冒烟,轴承损坏;管道破裂;密封大量漏气;控制系统失灵等情况出现时;

f汽轮机主蒸汽参数超限;真空度超限;汽轮机水击等情况出现时;

g压缩机喘振不能消除时;

h工艺系统发生其他紧急停车情况;

i机组失火而不能迅速扑灭时。

3.4.2紧急停车保护措施

a紧急停车时,机组操作人员应当按运行规程和有关规定采取措施,实现紧急停车,防止事故扩大;

b现场操作人员可手打危及停车阀或拉出危及遮断油门等方法实现紧急停车。

总控室用紧急停车按钮实现紧急停车。

实行紧急停车后要立即检查停车执行机构,如跳闸节流阀、调节阀是否关闭,机组转速是否下降到零;

c确认压缩机出口止逆阀灵活好用,避免高温工艺气体倒流;使压缩机反转损坏轴承、密封等。

同时检查压缩机出口,放空阀应快速全开;

d按操作规程完成停运后的正常维护工作。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表

项目

小修

中修

大修(月)

压缩机

临时停修

计划检修或大修期间

24

汽轮机

24

调节保安系统

36

油系统

24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内容

a对运行中振值或轴位移较高的轴承进行检查修理;

b对运行中温度较高的轴承及相应的上油管,回油管进行检查修理;

c消除各种管线的跑、冒、滴、漏;

d对运行中出现的其他故障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修理。

4.2.2中修内容

a包括全部小修项目;

b各径向轴承、止推轴承解体检修。

检查瓦量、瓦背紧力、推力盘粗糙度和端面跳动、转子总串量、定心串量、止推轴承工作间隙、瓦块乌金磨损或损坏情况,油封间隙等,对其中不和要求者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损坏件;

c检测各轴颈的完好情况并进行修理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d清洗各联轴器及螺栓;检查磨损情况,测量啮合间隙及轴向串量,联轴器螺栓应进行无损探伤;

e检查、清洗各缸体滑销;检查调整主要管道支架、弹簧吊架的受力状况;

f对汽轮机主汽阀、调速阀及其杠杆机构的连接部位应进行清理、检查、加润滑脂;

g检查主轴和调速器减速齿轮轴之间的联轴器的固定情况,检查调速器联轴器的磨损情况;

h检查超速脱扣装置的动作情况和飞锤与遮断油门之间的间隙;

i机组对中的复查与调整;

j清理、检修入口过滤器;

k主油泵及其驱动汽轮机解体检查;油冷器、油过滤器清洗,油冷器试压;

l机组进行油循环;

m如在运行中发现汽轮机缸内结垢严重,出力下降时,应根据情况减负荷或停车处理。

4.2.3大修内容

a包括全部中修项目;

b压缩机缸、汽轮机等全面解体检修。

也可以根据检修周期或与诊断情况解体上述各部分的一个或几个;

c各转子清洗除垢,宏观检查,形位状态检查,有关部位无损探伤;转子剩磁检查及探头部位的机械及电磁偏差检查;

d对于检修前振值较高的转子应进行动平衡试验或更换备用转子;

e清洗各级气封、平衡盘密封等,测量密封间隙和流通部分的装配尺寸,修理或更换损坏件;

f隔板、导流器、喷嘴环及内外缸除垢,应力集中部位着色检查;

g主汽阀(跳闸节流阀)、调速阀解体清洗、除垢、检查并调整间隙;

h检查调整汽缸与轴承箱的同轴度、水平度;

i缸体螺栓、主汽阀及进汽室法兰螺栓清洗检查并进行探伤;

j调速器、危机保安器,错油门、蓄能器等调节,保安系统解体清洗检测调速系统做静态试验;

k主辅油泵和主油泵汽轮机解体检查;辅泵电机检查修理;油冷器清洗试压;油箱、油加热器清洗检查;如油质不好应换油,油路系统视情况清洗,安全调节装置调试整定;

l机组除锈、防腐,气缸及蒸汽管线保温修补或更换;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5.1.1维修车间组织参加检修的人员学习本次检修的技术方案、检修作业指导书,使检修人员熟悉所承担的检修内容、检修标准,明确检修的重点和难点工作,针对特殊环境下的安全工作、风险评价做到心中有数。

此项工作最迟在检修前5天做完。

5.1.2维修车间根据检修方案的要求,在检修前一周准备好检修所需的工具、量具、起重机具、专用机具、备品备件、消耗材料、记录图表等。

5.1.3生产车间设备员最晚要在检修前15天填写完检修任务单,并送达维修车间。

维修车间的项目检修负责人在检修前5天到检修现场,同生产车间逐项交底,并作好必要的标记。

5.2解体前的工作

5.2.1办理检修工作票

a办理检修工作票。

检修负责人到生产车间设备员处办理转动设备检修作业票,对检修现场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

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削减措施,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进行检修作业。

b需要动火和用电作业时,由检修负责人按相关要求,到生产车间办理火票和临时用电票。

5.2.2拆除附属设施

a联系仪表工拆除机组的振动探头、温度探头和连线。

b拆去可能妨碍检修的各种附件、油气管线、护罩及一切易损件,并将所有开口用干净的塑料布捆扎好。

c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要整齐地摆放到指定位置,并用塑料布盖好。

5.3透平的检修

5.3.1拆卸程序

1.停机后,前汽缸温度降至120℃以下时允许拆除保温,降到80℃以下时才能进行其它拆卸工作。

2.拆下联轴器护罩、测量联轴器接筒串量,拆中间接筒,测量并记录轴端距离。

注意在拆卸之前做好联轴器内齿套与中间接筒合外齿轮毂装配相对位置的标记,复查对中。

详见“7联轴器的检修”的相关内容。

3.拆卸调速器与汽轮机前轴承箱盖的连接螺栓,断开所有与调速器连接的油管线,将调速器吊开,放在垫有胶皮的平地上。

4.测量记录止推轴承工作间隙,拆卸轴承箱上盖,分别拆卸主、辅侧止推轴承。

测量记录第一级喷嘴间隙和转子总串量后,将转子置于串量的中间位置。

5.按低压到高压的顺序拆卸汽缸水平结合面螺栓,拆去定位销钉。

6.用压铅丝测量径向轴承间隙及瓦背配合,拆下径向轴承上半部,安装起吊上汽缸用的导向杆,拴好并拉紧吊绳。

7.用顶丝均匀地顶起汽缸,缓慢起吊并检查导向杆有无卡涩。

起吊时应检查汽缸内部,确认上隔板不松脱、转子未随上缸提起。

整个起吊过程要不断检查起吊情况,保持上汽缸四角起吊高度一致,当上汽缸离开导杆后要防止其晃动。

吊出的上气缸应放在平整坚固的水泥基础上。

8.拆卸调速器的传动机构。

9.拆卸主汽门螺栓,吊出后放在垫有胶皮的水泥基础上。

10.拆卸调速阀汽室大盖螺栓,吊出汽室大盖及调速提板阀组件。

11.将上汽缸翻转,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枕木上,安放牢靠。

12.复装止推瓦,将转子推靠在工作面上,测量记录通流部分间隙、气封间隙和转子各部位的轴向、径向跳动。

13.将转子置于中间串量位置吊出转子,放在专用支架上。

注意不要损伤轴颈,用专用液压工具拆卸联轴器轮毂,注意记录轮毂在轴上的安装位置。

14.抽出上、下汽缸隔板。

15.拆卸径向轴泵下瓦及其它有关部件,注意封好下汽缸所有孔口,以防异物落入。

5.3.2径向轴承的检修

1.用压铅丝法测量轴承间隙

a.使用的铅丝直径应为0.3~0.35mm(比所测间隙大30%~50%)。

b.压紧后,用0.02mm的塞尺检查轴承壳体中分面和轴承座中分面,应无间隙且不错口。

c.测量两上瓦瓦块中部处的铅丝厚度,再乘以1.1,所得值为轴承实际间隙,应为0.18~0.23mm。

d.在瓦壳背部和轴承座中分面分别放置直径为0.1~0.2mm的铅丝,两铅丝压后的厚度差值,即是瓦背过盈量,应为0~0.02mm。

2.轴承的拆装

a.拆轴承盖中分面螺栓和定位销,用顶丝轻轻顶起轴承盖,然后吊开轴承盖。

b.拆开轴承体中分面螺栓,拆去径向轴承上部。

c.用抬轴专用工具轻轻将轴提起,提起高度以下半轴承体能刚好绕轴转动为限,且不得超过0.15mm。

将下轴承体绕轴翻转至轴颈上部拆去下部轴承。

注意:

不得在转子两端同时提起转子。

d.组装按拆卸的相反程序进行。

3.质量标准

a.多油楔圆瓦巴氏合金层无裂纹、剥落、气孔、脱胎、烧灼、碾压、磨损及拉毛等缺陷,巴氏合金表面不允许存在沿轴向的划痕和沟槽,周向划痕和沟槽的深度应不超过0.1mm。

b.用着色法检查瓦背与瓦窝接触情况,接触均匀,且接触面积不小于80%。

c.用涂色法检查轴颈与下瓦接触情况,接触均匀,且接触面积不小于80%。

d.瓦背部与瓦窝和轴承压盖接触且光滑无磨损,

e.轴承体剖分面应严密不错位,定位销不晃动,在轴承座内接触均匀严密,其接触面积大于80%,防转销牢固可靠,两侧油封巴氏合金层无磨损。

f.清扫轴承箱,各油孔畅通,不得有裂纹、渗漏现象。

4.注意事项

a.为了轴承与转子轴颈使接触良好,可在瓦量不超差并达到巴氏合金表面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修刮。

b.多油楔圆筒瓦更换时,应用红丹检查新装的下瓦与下轴承座的接触情况,新瓦在轴承座瓦窝内不得松晃,两侧间隙不大于0.03mm,防转销不高出轴承座中分面。

c.瓦块相互间的位置和方向不得调错,更换单个瓦块时应确保与同组瓦块厚度不超差。

5.3.3止推轴承的检修

1.止推轴承间隙的检查是在组装好上下缸体和主、副工作侧止推轴承组件及上紧轴承上盖后,通过前后串动转子来测量,其值为0.20~0.30mm,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与轴位移探头测得的止推轴承间隙必须一致,否则找出原因加以消除,并按规定调整好轴位移探头的指示零位。

间隙超差时,调整止推轴承非工作侧垫片。

2.轴承的拆装

a.拆去止推轴承座上盖及止推轴承壳体上盖。

b.拆去非工作侧止推轴承和垫片,并作好每个瓦块的位置记号。

c.装复止推轴承壳上盖和轴承座上盖,上紧中分面螺钉和定位销,串动转子检查揭盖前的转子半串量。

d.拆去全部上盖,拆去工作侧止推轴承和止推轴承前后油封。

e.组装按拆卸的相反程序进行。

3.质量标准

a.止推瓦块巴氏合金应无磨损、变形、裂纹、划痕、脱层、碾压与烧灼等缺陷。

b.止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