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0734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

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

1.关于连续系统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

连续系统LE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定义方法、Jacobian方法、QR分解方法、奇异值分解方法,或者通过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得到微分方程解的时间序列,然后利用时间序列(即离散系统)的LE求解方法来计算得到。

关于连续系统LE的计算,主要以定义方法、Jacobian方法做主要介绍内容。

(1)定义法

关于定义法求解的程序,和matlab板块的“连续系统LE求解程序”差不多。

以Rossler系统为例

Rossler系统微分方程定义程序

functiondX=Rossler_ly(t,X)

%Rossler吸引子,用来计算Lyapunov指数

%a=0.15,b=0.20,c=10.0

%dx/dt=-y-z,

%dy/dt=x+ay,

%dz/dt=b+z(x-c),

a=0.15;

b=0.20;

c=10.0;

x=X

(1);y=X

(2);z=X(3);

%Y的三个列向量为相互正交的单位向量

Y=[X(4),X(7),X(10);

X(5),X(8),X(11);

X(6),X(9),X(12)];

%输出向量的初始化,必不可少

dX=zeros(12,1);

%Rossler吸引子

dX

(1)=-y-z;

dX

(2)=x+a*y;

dX(3)=b+z*(x-c);

%Rossler吸引子的Jacobi矩阵

Jaco=[0-1-1;

1a0;

z0x-c];

dX(4:

12)=Jaco*Y;

求解LE代码:

%计算Rossler吸引子的Lyapunov指数

clear;

yinit=[1,1,1];

orthmatrix=[100;

010;

001];

a=0.15;

b=0.20;

c=10.0;

y=zeros(12,1);

%初始化输入

y(1:

3)=yinit;

y(4:

12)=orthmatrix;

tstart=0;%时间初始值

tstep=1e-3;%时间步长

wholetimes=1e5;%总的循环次数

steps=10;%每次演化的步数

iteratetimes=wholetimes/steps;%演化的次数

mod=zeros(3,1);

lp=zeros(3,1);

%初始化三个Lyapunov指数

Lyapunov1=zeros(iteratetimes,1);

Lyapunov2=zeros(iteratetimes,1);

Lyapunov3=zeros(iteratetimes,1);

fori=1:

iteratetimes

tspan=tstart:

tstep

tstart+tstep*steps);

[T,Y]=ode45('Rossler_ly',tspan,y);

%取积分得到的最后一个时刻的值

y=Y(size(Y,1),

;

%重新定义起始时刻

tstart=tstart+tstep*steps;

y0=[y(4)y(7)y(10);

y(5)y(8)y(11);

y(6)y(9)y(12)];

%正交化

y0=ThreeGS(y0);

%取三个向量的模

mod

(1)=sqrt(y0(:

1)'*y0(:

1));

mod

(2)=sqrt(y0(:

2)'*y0(:

2));

mod(3)=sqrt(y0(:

3)'*y0(:

3));

y0(:

1)=y0(:

1)/mod

(1);

y0(:

2)=y0(:

2)/mod

(2);

y0(:

3)=y0(:

3)/mod(3);

lp=lp+log(abs(mod));

%三个Lyapunov指数

Lyapunov1(i)=lp

(1)/(tstart);

Lyapunov2(i)=lp

(2)/(tstart);

Lyapunov3(i)=lp(3)/(tstart);

y(4:

12)=y0';

end

%作Lyapunov指数谱图

i=1:

iteratetimes;

plot(i,Lyapunov1,i,Lyapunov2,i,Lyapunov3)

程序中用到的ThreeGS程序如下:

%G-S正交化

functionA=ThreeGS(V)%V为3*3向量

v1=V(:

1);

v2=V(:

2);

v3=V(:

3);

a1=zeros(3,1);

a2=zeros(3,1);

a3=zeros(3,1);

a1=v1;

a2=v2-((a1'*v2)/(a1'*a1))*a1;

a3=v3-((a1'*v3)/(a1'*a1))*a1-((a2'*v3)/(a2'*a2))*a2;

A=[a1,a2,a3];

计算得到的Rossler系统的LE为――――0.0632310.092635-9.8924

Wolf文章中计算得到的Rossler系统的LE为――――0.090-9.77

需要注意的是――定义法求解的精度有限,对有些系统的计算往往出现计果和理论值有偏差的现象。

正交化程序可以根据上面的扩展到N*N向量,这里就不加以说明了,对matlab用户来说应该还是比较简单的!

(2)Jacobian方法

通过资料检索,发现论坛中用的较多的LET工具箱的算法原理就是Jacobian方法。

基本原理就是首先求解出连续系统微分方程的近似解,然后对系统的Jacobian矩阵进行QR分解,计算Jacobian矩阵特征值的乘积,最后计算出LE和分数维。

经过计算也证明了这种方法精度较高,对目前常见的混沌系统,如Lorenz、Henon、Duffing等的Lyapunov指数的计算精度都很高,而且程序编写有一定的规范,个人很推荐使用。

(虽然我自己要做的系统并不适用)

LET工具箱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这里就不列出了!

关于LET工具箱如果有问题,欢迎加入本帖讨论!

对离散动力系统,或者说是非线性时间序列,往往不需要计算出所有的Lyapunov指数,通常只需计算出其最大的Lyapunov指数即可。

“1983年,格里波基证明了只要最大Lyapunov指数大于零,就可以肯定混沌的存在”。

目前常用的计算混沌序列最大Lyapunov指数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1)由定义法延伸的Nicolis方法

(2)Jacobian方法

(3)Wolf方法

(4)P-范数方法

(5)小数据量方法

其中以Wolf方法和小数据量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普遍。

下面对Nicolis方法、Wolf方法以及小数据量方法作一一介绍。

(1)Nicolis方法

这种方法和连续系统的定义方法类似,而且目前应用很有限制,因此只对其理论进行介绍,编程应用方面就省略了

(2)Wolf方法

Wolf方法的Matlab程序如下:

functionlambda_1=lyapunov_wolf(data,N,m,tau,P)

%该函数用来计算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Wolf方法

%m:

嵌入维数

%tau:

时间延迟

%data:

时间序列

%N:

时间序列长度

%P:

时间序列的平均周期,选择演化相点距当前点的位置差,即若当前相点为I,则演化相点只能在|I-J|>P的相点中搜寻

%lambda_1:

返回最大lyapunov指数值

min_point=1;%&&要求最少搜索到的点数

MAX_CISHU=5;%&&最大增加搜索范围次数

%FLYINGHAWK

%求最大、最小和平均相点距离

max_d=0;%最大相点距离

min_d=1.0e+100;%最小相点距离

avg_dd=0;

Y=reconstitution(data,N,m,tau);%相空间重构

M=N-(m-1)*tau;%重构相空间中相点的个数

fori=1:

(M-1)

forj=i+1:

M

d=0;

fork=1:

m

d=d+(Y(k,i)-Y(k,j))*(Y(k,i)-Y(k,j));

end

d=sqrt(d);

ifmax_d

max_d=d;

end

ifmin_d>d

min_d=d;

end

avg_dd=avg_dd+d;

end

end

avg_d=2*avg_dd/(M*(M-1));%平均相点距离

dlt_eps=(avg_d-min_d)*0.02;%若在min_eps~max_eps中找不到演化相点时,对max_eps的放宽幅度

min_eps=min_d+dlt_eps/2;%演化相点与当前相点距离的最小限

max_eps=min_d+2*dlt_eps;%&&演化相点与当前相点距离的最大限

%从P+1~M-1个相点中找与第一个相点最近的相点位置(Loc_DK)及其最短距离DK

DK=1.0e+100;%第i个相点到其最近距离点的距离

Loc_DK=2;%第i个相点对应的最近距离点的下标

fori=(P+1):

(M-1)%限制短暂分离,从点P+1开始搜索

d=0;

fork=1:

m

d=d+(Y(k,i)-Y(k,1))*(Y(k,i)-Y(k,1));

end

d=sqrt(d);

if(dmin_eps)

DK=d;

Loc_DK=i;

end

end

%以下计算各相点对应的李氏数保存到lmd()数组中

%i为相点序号,从1到(M-1),也是i-1点的演化点;Loc_DK为相点i-1对应最短距离的相点位置,DK为其对应的最短距离

%Loc_DK+1为Loc_DK的演化点,DK1为i点到Loc_DK+1点的距离,称为演化距离

%前i个log2(DK1/DK)的累计和用于求i点的lambda值

sum_lmd=0;%存放前i个log2(DK1/DK)的累计和

fori=2:

(M-1)%计算演化距离

DK1=0;

fork=1:

m

DK1=DK1+(Y(k,i)-Y(k,Loc_DK+1))*(Y(k,i)-Y(k,Loc_DK+1));

end

DK1=sqrt(DK1);

old_Loc_DK=Loc_DK;%保存原最近位置相点

old_DK=DK;

%计算前i个log2(DK1/DK)的累计和以及保存i点的李氏指数

if(DK1~=0)&(DK~=0)

sum_lmd=sum_lmd+log(DK1/DK)/log

(2);

end

lmd(i-1)=sum_lmd/(i-1);

%以下寻找i点的最短距离:

要求距离在指定距离范围内尽量短,与DK1的角度最小

point_num=0;%&&在指定距离范围内找到的候选相点的个数

cos_sita=0;%&&夹角余弦的比较初值――要求一定是锐角

zjfwcs=0;%&&增加范围次数

while(point_num==0)

%*搜索相点

forj=1:

(M-1)

ifabs(j-i)<=(P-1)%&&候选点距当前点太近,跳过!

continue;

end

%*计算候选点与当前点的距离

dnew=0;

fork=1:

m

dnew=dnew+(Y(k,i)-Y(k,j))*(Y(k,i)-Y(k,j));

end

dnew=sqrt(dnew);

if(dnewmax_eps)%&&不在距离范围,跳过!

continue;

end

%*计算夹角余弦及比较

DOT=0;

fork=1:

m

DOT=DOT+(Y(k,i)-Y(k,j))*(Y(k,i)-Y(k,old_Loc_DK+1));

end

CTH=DOT/(dnew*DK1);

ifacos(CTH)>(3.14151926/4)%&&不是小于45度的角,跳过!

continue;

end

ifCTH>cos_sita%&&新夹角小于过去已找到的相点的夹角,保留

cos_sita=CTH;

Loc_DK=j;

DK=dnew;

end

point_num=point_num+1;

end

ifpoint_num<=min_point

max_eps=max_eps+dlt_eps;

zjfwcs=zjfwcs+1;

ifzjfwcs>MAX_CISHU%&&超过最大放宽次数,改找最近的点

DK=1.0e+100;

forii=1:

(M-1)

ifabs(i-ii)<=(P-1)%&&候选点距当前点太近,跳过!

continue;

end

d=0;

fork=1:

m

d=d+(Y(k,i)-Y(k,ii))*(Y(k,i)-Y(k,ii));

end

d=sqrt(d);

if(dmin_eps)

DK=d;

Loc_DK=ii;

end

end

break;

end

point_num=0;%&&扩大距离范围后重新搜索

cos_sita=0;

end

end

end

%取平均得到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

lambda_1=sum(lmd)/length(lmd);

程序中用到的reconstitution函数如下:

functionX=reconstitution(data,N,m,tau)

%该函数用来重构相空间

%m为嵌入空间维数

%tau为时间延迟

%data为输入时间序列

%N为时间序列长度

%X为输出,是m*n维矩阵

M=N-(m-1)*tau;%相空间中点的个数

forj=1:

M%相空间重构

fori=1:

m

X(i,j)=data((i-1)*tau+j);

end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