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0767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docx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

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

适用专业班级:

14工程40班

2015年9月7日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1.实训目的

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本次实训。

实训是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化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建筑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过程与方法,重点掌握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有关施工测量技术问题,能编制道路施工测量方案,能比较熟练地独立完成道路工程施工所涉及的测量项目。

通过实训,培养学生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实训要求

①能对道路施工测量有完整的把控。

②能正确地制定道路施工测量方案;能运用相关测量仪器,按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方案的实施,并提供符合精度要求的成果以指导工程施工顺利的进行。

③强化测绘工作规程规范意识。

④巩固提高技术资料编写水平。

二、实训内容

(引入邛海湿地、新邛路或和会路具体施工实例引导学生兴趣及掌握要求)

1.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测量)附合导线要详细运用讲解,道路测量之必备,此节可向有能力及兴趣的同学讲解RTK在运用,GPS定位问题。

2.高程控制测量(四等水准路线测量)

3.中线测量(中桩测量),由测引放样,道路高程计算及控制。

(具体手算及放点在直缓点上不会,可教运用计算器或手机软件计算直缓坐标方法。

4.缓和曲线测设

5.中线基中平测量(传统水平尺量距测高,全站仪放样加测高程)

6.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绘制及放样。

7.纵断面图的绘制及放样(理论化学习)。

三、实训组织

1.组织机构

①由教师进行实训指导,班长配合管理,下设实训小组。

②实训小组由3-4人组成,设组长一人。

③每天工作具体安排由组长负责。

2.职责

①指导教师下达实训任务、协调班级和小组工作、控制实训进度和质量。

②班长负责协调班级和小组工作,向指导教师反馈情况,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③组长负责本组工作安排,组织并带头实施实训任务,做好考勤工作,填写实训日志。

④组员要服从实训安排,积极主动完成本组任务。

四、实训安排

1.实训时间:

2015年11月16日—12月20日。

共4周。

2.实训地点:

校内

3.实训主要过程

(1)实训动员、作业准备、仪器检校、落实实训计划、具体实例讲解,兴趣唤起。

实训理论讲解,学生控制网络理论理解检验。

----以确定具体组测设计划。

(2天);

(2)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测量)(2天);

(3)高程控制测量(四等水准路线测量)(2天);

(4)中线测量(中桩测量)(2-3天);(4b)控制理论的讲解,道路立于中线思想的介绍深入。

从而中线的数学计算模型建立及成果的获取。

道路卡西欧编程计算讲解,手机软件道路工程计算软件讲解。

从而学会计算器或手机软件计算出道路工程里需要一切坐标点的方法。

)(一周)

(5)缓和曲线测设(2-3天);

(6)中线基中平测量(2-3天)

(7)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绘制(2-3天)

(8)纵断面图的绘制(1-2天)

(9)资料整理(1-2天);

(10)机动时间(0.5天);

(11)编写外业资料及实习报告(课余时间)。

五、实训注意事项

1.实训之前认真阅读实训方案指导书,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严禁违章作业。

2.爱护仪器设备及公共财产,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严格遵守仪器使用规则,确保仪器的安全,避免发生仪器丢损事故。

3.各小组按实习内容精心策划好工作,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4.实训中要共同探索,相互协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

5.外业记录一定要按规定的格式记录,表头要填全,记录用绘图铅笔记录,字迹清楚,不得转抄。

如有记错,应进行划改,不得涂改。

6.实训结束时,每组上交一份完整资料(资料上注明小组成员,以及每个成员负责的具体项目内容),每人交一份实习报告、一份工程测量实训日志和横、纵断面图,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六、实训成绩考核

学生除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日记外,指导教师应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查,考查以笔试或口试形式进行,根据考查情况、实训日记、实训报告的质量,并结合实训期间的综合表现、组织纪律、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所占比例:

实训表现30%,实训报告质量40%,考查成绩20%,实训日记质量10%)综合评定,具体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制评定学生实训成绩。

优秀(85分及以上):

能很好地完成实训任务,达到指导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训报告能对实训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

在考核时比较圆满地回答问题、并有某些独到见解。

实训态度端正,实训期间无违纪行为。

良好(75分-84分):

能较好地完成实训任务,达到指导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要求。

实训报告能对实训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

考核时能较圆满地回答问题。

实训态度端正,实训期间无违纪行为,。

中等(65分-74分):

能完成大部分实训任务,达到指导方案中规定的主要要求。

实训报告能对实训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考核时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实训态度端正,实训期间无违纪行为。

及格(60分-64分):

完成了实训的主要任务,达到实训指导方案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实训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

考核中能回答主要问题。

实训态度基本端正,实训中虽有轻微违纪行为,但能深刻认识、及时纠正。

不及格(60分以下):

凡具备下列条件者,均以不及格论。

未达到指导方案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训报告抄袭别人、或马虎潦草、或内容有明显错误。

考核时不能回答主要问题或有原则错误。

未能参加实训时间超过全部实训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实训中有违纪行为,教育不改,或有严重违纪行为者。

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内容与方法

本次实训在校内进行,以校内自行车道(尽量选择包含平直线、弯道及坡道的路段)为根据进行测量。

弯道的超高和加宽在本次实训中不要求。

(可做简单讲解)

1.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四等水准路线测量)

3.中线测量(中桩测量)

4.缓和曲线测设

5.中线基中平测量

6.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绘制

7.纵断面图的绘制

二、实训内容指导

(一)平面控制测量

器具:

每组一台经纬仪或全站仪、钢尺一把。

做好记录(边长观察记录表、水平角测回法记录表),填写闭合导线计算表(成果表)。

方法与要求:

1.导线的布设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相应标准。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建立标志

(1)临时性标志(本次实训做临时性标志)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如图6-6所示。

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圆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

(2)永久性标志需要长期保存的导线点应埋设混凝土桩,如图6-7所示。

桩顶嵌入带“+”字的金属标志,作为永久性标志。

(3)导线点应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寻找,应量出导线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注明尺寸,该图称为“点之记”,如图6-8所示。

2、测角及其精度的评定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

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在闭合导线中,一般测内角;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

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距工作及其精度评定

(1)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2)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或50m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相对误差应满足要求。

≤1/2000

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要同时观测竖直角,供倾斜改正之用。

(3)导线的内业计算(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4、测量的技术要求

(1)选点与标定点位——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和便于量距。

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安置仪器。

(据实际情况,导线点个数应布设成4—6个点的闭合导线,已知点)

点位在泥地上应打下木桩,在混凝地路面上,可用红漆画出标志(尽可能靠路边设置,不防碍车辆通行)并写上点号。

(2)用全站仪进行光电测距,导线边长相对精度不超过

(3)采用测回法进行一个测回测量导线转折角,若导线编号按顺时针向编排,则右角为闭合导线的多边形内角。

若编号按逆时针向,则左角为多边形内角。

(4)内业计算

角度闭合差

,应小于60″

(n为角个数)

坐标闭合差

△x,

△y,

全长相对闭合差

应小于

表6-6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观测角

(左角)

改正数

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角α

距离D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Δx/m

Δy/m

Δx/m

Δy/m

x/m

y/m

1

2

3

4=2+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335°24′00″

201.60

+5

+183.30

+2

-83.92

+183.35

-83.90

500.00

500.00

1

2

108°27′18″

-10″

108°27′08″

683.35

416.10

2

263°51′08″

263.40

+7

-28.21

+2

-261.89

-28.14

-261.87

3

84°10′18″

-10″

84°10′08″

655.21

154.23

3

168°01′16″

241.00

+7

-235.75

+2

+50.02

-235.68

+50.04

4

135°49′11″

-10″

135°49′01″

419.53

204.27

4

123°50′17″

200.40

+5

-111.59

+1

+166.46

-111.54

+166.47

5

90°07′01″

-10″

90°06′51″

307.99

370.74

5

33°57′08″

231.40

+6

+191.95

+2

+129.24

+192.01

+129.26

1

121°27′02″

-10″

121°26′52″

500.00

500.00

1

335°24′00″

2

540°00′50″

-50″

540°00′00″

1137.80

-0.30

-0.90

0

0

-)

(二)高程控制测量(四等闭合水准测量)

1.器具

每组一台水准仪,水准尺1把,尺垫1个。

做好记录,填写四等闭合水准记录表观测手薄及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表。

2.方法与要求

(1)在测区实地踏勘,布设一条四等闭合水准路线(高程控制点可布设在平面控制点上),经过观测、计算求出各控制点的高程。

(2)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30m左右。

(3)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

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Lmm,L为线路总长(单位:

km)。

(5)测量的技术要求

①根据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水准测量。

②所有高差之和为闭合路线的闭合差,不大于40

mm,或者12

mm。

注意:

在外业选点时,水准点可以和导线点共用,每个小组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同选一个线路;不同的小组选同一路线上的不同的点进行测量,标清楚各小组的所属点即可)。

(三)中线测量

1.器具:

每组借领全站仪一套或水准仪一套。

作好记录,为测设曲线做准备。

2.方法与要求:

根据选定的道路中桩(交点桩等)测设交点桩之间路线右角,并计算转角,测设路线长度并根据长度给各个中桩编号。

即为里程桩。

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

即测设直线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

即为中线测量。

(1)交点的测设:

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用JD来表示。

等级较低公路:

现场标定。

本次实训采用低等级公路确定交点。

高等级公路:

测地形图——图上定线——实地放线。

按路线的前进方向,以路线为界,在路线右侧的水平角称为右角,如下图中所示的β1β2。

在中线测量中,一般是采用测回法测定。

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角值的不符值视公路等级而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20″;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为±60″。

如在容许范围内,可取两个半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2)转角的计算

当右角β测定以后,根据β值计算路线交点处的转角α。

当β<180°时为右转角(路线向右转)。

当>180°时为左转角(路线向左转),左转角和右转角按下式计算:

α右=180°—ββ<180°

α左=β—180°β>180°

由于测设平曲线的需要,测角组同时要在路线设置曲线的一侧把分角线的方向标定出来,在右角测定后,如图所示,测定β后,仪器处于盘右,瞄准前视ZD的状态,设此时水平盘的读数为,则分角线方向值(即瞄准分角线方向时水平度盘读数)应为:

α+β/2

测定相邻两个交点的距离:

直接用经纬仪视距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主要步骤见教材。

(3)里程桩的设置

又称中桩,表示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

分为整桩(每隔20m或50m设一个)和加桩。

设置里程桩的工作主要是定线、量距和打桩。

本实训中,以10m为整桩号。

加桩分为:

地形加桩、地物加桩、人工结构物加桩、工程地质加桩、曲线加桩和断链加桩。

(如:

改K1+100=K1+080,长链20m。

(四)缓和曲线的测设

缓和曲线及曲线在实际施工中放样如能到交点上进行且能找到合适的后视点对准仪器实为好事,实际施工中包括直线放样实很难。

1,找到JD及jd-1本身就是一系列的计算和导线布设问题。

且面对山川河川放样且及时检验时,此交点不能一直存在且保存,很多时候交点只是一个数字模型,无法体现在道路中无法安放仪器及后视。

如过山隧道,连续高架桥。

2,建议道路直缓曲只讲解理论或整体学习实训,学习坐标理论,学习道路测点坐标计算及运用为佳。

1.器具

每组借领全站仪一套,并做好相关记录,画出道路缓和曲线草图。

2.方法与要求

计算测设元素,并按照圆曲线测设的方法直接进行主点测设,并在实地标注桩号。

然后再相邻主点中间进行详点测设,同时标注。

车辆在曲线上行驶,会产生离心力。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辆将向曲线外侧倾倒,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和顺适。

为了减少离心力的影响,路面必须在曲线外侧加高,称为超高。

在直线上超高为0,在圆曲线上超高为h,这就需要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插入一段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至圆曲线半径R的曲线,使超高由零逐渐增加到h,同时实现曲率半径的过渡,这段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1)圆曲线主点测设:

曲线主点是起点(直圆点ZY)、中点(曲中点QZ)、终点(圆直点YZ)。

(2)测设元素计算:

当测得转角α,圆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ls确定后,即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曲线测设元素。

①内移距p和切线增长q的计算:

②里程的计算

ZH=JD-TH;HY=ZH+ls;

QZ=ZH+LH/2;HZ=ZH+LH;YH=HZ-ls

(3)主点测设

①架仪JDi,后视JDi-1,量取TH,得ZH点;后视JDi+1,量取TH,得HZ点;在分角线上量取EH,得QZ点。

②分别在ZH、HZ点架仪,后视JDi方向,量取x0,再在此方向垂直方向上量取y0,得HY和YH点。

③详细测设:

切线支距法

切线支距法是以直缓点ZH或缓直点H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利用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各点的x、y坐标测设曲线。

在缓和曲线上各点的坐标可按缓和曲线参数方程式计算,即

圆曲线上各点坐标的计算公式可按图写出:

(五)中线基中平测量

1.器具:

每组借领全站仪一套或水准仪一套,做好记录,填写水准测量手薄及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

2.方法与要求:

在定好中桩的路线上基平测量,在路线的附近的水准点,按照附合水准路线的方式,准确测得各水准点高程。

利用经过校核的附合水准路线上个水准点准确测得道路各中桩的高程。

绘制路线纵断面图(纵向比例1:

500,横向比例1:

50)。

精度要求≤20mm

(六)横断面测量

1.器具:

每组借领花杆、皮尺,记录数据,画出道路横断面图(用CAD、excel或者A4纸手绘均可)

2.方法与要求:

在已放样出中线的道路上,利用花杆、皮尺等工具测量横断面,在曲线段需用全站仪准确确定横断面大致走向或者与道路中线的夹角,准确测其横断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道路宽度20m,横向比例尺1:

500,纵向比例尺1:

50)。

(七)纵断面图的绘制

1.器具:

autoCAD或A4纸手绘

2.方法与要求:

竖曲线的设计在此次实训中不要求。

路线纵断面图是表示线路中线方向地面高低起伏形状和纵坡变化的剖视图,它是根据中平测量成果绘制而成。

在铁路、公路、运河、渠道的设计中,纵断面图是重要的资料。

如图所示,为公路纵断面图。

为了明显表示地势变化,图的高程(竖直)比例尺通常比里程(水平)比例尺大10倍,如水平比例尺为1:

2000,则竖直比例尺应为1:

200。

纵断面图:

(1)纵断面图的内容

纵断面图包括两部分,上半部绘制断面线,进行有关注记;下半部填写资料数据表。

①坡度与坡长从左至右向上斜者为上坡(正坡),向下斜者为下坡(负坡),水平线表示平坡;线上注记坡度的百分数(铁路断面图为千分数)。

线下注记坡长。

②设计高程按中线设计纵坡计算的路基高程。

③地面高程按中平测量成果填写的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④里程桩与里程按中线测量成果,根据水平比例尺标注的里程桩号。

为使纵断面图清晰,一般只标注百米桩和公里桩,为了减少书写,百米桩的里程只写1~9,公里桩则用符号O表示,并注明公里数。

⑤直线和曲线为路线中线的平面示意图,按中线测量资料绘制。

直线部分用居中直线表示,曲线部分用凸出的矩形表示,上凸者表示路线右弯,下凸者表示左弯,并在凸出的矩形内注明交点编号和曲线半径。

三、实训成果

实训结束后,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每个实训小组上交一份完整资料包括(按顺序用订书机装订即可):

(1)测量原始记录

(2)四等水准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手薄。

(3)四等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表格。

(4)水平角测量记录表格。

(5)边长记录表格。

(6)导线计算成果表。

(7)缓和曲线草图。

(8)施工放样测设数据原始计算、水准测量手薄。

(9)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

(10)横断面测量原始记录

(11)横断面图

(12)纵断面图

2.每个同学均上交资料包括(按顺序用订书机装订即可):

(1)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2)工程测量实训日志(用作业本记录即可)

(3)纵断面图

(4)横断面图

四、实习考核与平分

1、出勤率——按时出工和收工,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

2、测量认真,能思考问题,主动肯干,不懒散。

3、请假超过两天者(包括事假病假)实习无成绩。

4、实习纪律:

必须遵守指导教师的安排和规定。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专业: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在小组中负责项目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