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085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练习题Word下载.docx

15.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________和________。

16.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

17.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系统设计说明书描述了新系统的________。

19.系统分解的三原则是指可控制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________。

20.________和________是结构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

21.MRP-II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 。

22.________ 和________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

23.人们通常用SA表示结构化分析,而用SD表示________。

24.信息使用能力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 和信息决策力。

25.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事务分析和________。

26.通常认为在系统设计中,________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27.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管理思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4个方面。

28.系统分析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上接________,下联接________,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9.企业系统规划方法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2.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是()。

A、系统说明书B、评审报告C、开发合同D、可行性报告 

3.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4.参加系统分析的人员不包括() 

A、系统分析员B、程序员C、系统设计员 D、业务人员和领导

5.系统设计时()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B、 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

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 D、按机构划分子系统

6.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

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 

 

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  

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

7.比较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B2C(或称B toC)是指( )

A、消费者之间的直接电子商务

B、企业与直接个人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D、以上都不对

8.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

A、战术级管理  

 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

9.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

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  

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

10.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A弱 

 B强  

 C独立  

D简单

11.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

A、可行性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 

C、系统调查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

12.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的描述工具中,用于描述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的是( )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判定表  

 D、判断树

13.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构成包括()

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管理科学 

C、数学  

D、以上答案都是正确的

14.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

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 

B、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C、简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 

D、逻辑测试法、物理测试法

15.对某公司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是否值得开发一个新系统的工作是进行( )。

A、系统设计 

 B、系统分析 

 C、系统初步调查 

D、系统详细调查

16.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A、系统分析报告 

B、系统设计说明书

C、可行性报告 

 D、用户操作手册

17.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1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B、总体规划位于系统分析之后

C、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相对容易的阶段

D、总体规划阶段应当包含数据流程分析 

19、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说明()。

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________________B、系统是什么

C、系统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D、系统如何实施 

20、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

A、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系统分析、运行维护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C、系统分析、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总体规划、系统评价

21、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

A、总体规划阶段________________ B、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________________ D、系统实施阶段

22、结构化方法中,数据流程图是()。

A、工程流程图的抽象B、业务流程图的抽象

C、系统流程图的抽象D、程序流程图的抽象

23、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为()。

A、辅助决策  

B、代替决策 

 C、执行决策 D、都不正确

三、判断正错(正确用 T表示,不正确用F表示)

1.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要解决系统“干什么”,同时也要解决系统“如何干”等问题。

2.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 )

4.系统切换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安全的是直接切换()

5.巧合内聚是指模块内各成份之间的联系紧密()

6.系统测试的目的就是要证明程序没有错误()

7.系统测试的重要原则是“先进行系统总体测试,再着手模块测试”( ) 

8.数据流图的子图与父图的数据流必须平衡( )

9.半结构化决策主要针对确定型的管理问题()

10.系统维护通常包括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和数据维护等内容() 

11.代码设计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12.数据流图的子图与父图的数据流必须平衡()。

13.业务流程分析是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 )。

14.系统测试的重要原则是“先进行系统总体测试,再着手模块测试”()。

15.任何系统均可具有网状结构,可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

16.BPR的过程就是企业信息化的过程( )。

17.信息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可用数学模型准确度量()。

18.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应通过数据流程分析构建()。

四、简答题

1.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

2.请画出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并说明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档。

3.简述系统设计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4.简述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5.简述信息具有的属性。

6.简述现行系统初步调查的主要目的。

7.系统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

8.什么是“耦合小、内聚大”原则,请简要说明。

五、应用题

1.某仓库管理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信息处理,请绘制其数据流图。

(1)保管员根据当日的出库单和入库单通过出入库处理去修改库存台账。

(2)根据库存台账,制作各种表格。

(3)需要查询时,只要给出查询条件,就可根据库存台账获得查询结果。

2.已知某系统的二级数据流图是正确的(如图2所示),请指出其一级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的错误,并改正。

综合练习题答案

1.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2.使处于其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努力工作

3.系统的生命周期 

4.控制耦合非法耦合

5.变换分析

6.计算机网络数据库

7.数据流 加工(处理)文件数据源或终点

8.技术上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可行性 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

9.详细设计

10.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11.耦合

12.MRP制造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 CIMS

13.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14.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15.事务分析变换分析

16.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现代化的管理

17.结构化方法 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18.物理模型

19.指可控制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

20.分解抽象

21.制造资源计划

22.分解抽象

23、结构化设计 

24.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

25.变换分析

26.模块

27.管理组织 管理方法管理手段;

28.总体规划系统设计 

29.确定研究项目的目的

二、单项选择题ﻫ1.A 2.D 3.D 4.B5.C6.B7.B8.B9.D10.B

11.B 12.A13.D14.B 15.C16.C 17.D18.A19. C20.B21.A 22.B 23.A 

三、判断正错(正确用 T表示,不正确用F表示) 

1.F 2.T3.T 4.F5.F6.F 7.F8.T 9.F10.T

11.F12.T 13.F14.F 15.F16.F17.F18.T

四、简答题 

1.答:

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对总系统而言要小的多,便于人们的分析和理解,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系统分解过程事实上是确定子系统边界的过程,每个人根据对系统理解的方式与角度不同,对子系统的划分将出现不同的结果,但通常的原则有三个:

(1)可控制性原则;

(2)功能聚合性原则;

(3)接口标准化原则。

2.答:

(画图略,请参见书中第98页,图5-6)。

从图中可看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档是(参见书中98页至103页的有关内容)。

3.答:

(1)系统设计的目的:

在保证实现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目标系统的简单性、可变性、一致性、完整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系统的运行资产和安全性,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实施制定蓝图。

(2)系统设计的任务是:

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3)系统设计的方法:

主要还是自顶向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但是在局部环节上,或针对某些较小的系统,可采用原型方法、面向对象等方法。

4.答: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5.答:

(1)普遍性。

这是第一属性,只要有事物的运动,就存在着信息;

(2)相对性。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观察者获得的信息量并不相同;

(3)转移性。

信息可以脱离事物而相对独立存在,并可以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转移。

(4)变换性。

信息可以由不同的载体和不同的方法来载荷;

(5)有序性。

信息可以用来消除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系统的有序性;

(6)动态性。

信息是有时效、有寿命的,它随着事物本身变化而变化;

(7)可转化性。

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及其他。

6.答:

主要目的是

(1)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加深对业务系统的理解;

(2)分析现行系统的优缺点,从而逐渐理解新系统开发的目标;

(3)对现行系统作出延用分析,判断有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

7.答:

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

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

数据和业务流程;

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

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

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

对所有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最优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8.答:

系统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将系统分解成为一些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

耦合和内聚这两个概念就是度量模块独立性、衡量模块划分质量的重要概念。

耦合表示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数据耦合、控制耦合、非法耦合等方式。

数据耦合是一种较好的耦合方式。

内聚是用来表示模块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联系程度的概念,有巧合内聚、逻辑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等方式,其中巧合内聚的性能最好。

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强,模块间尽可能独立,接口明确、简单,有适当的共用性,即满足“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

1.参考答案 

2.参考答案

存在的错误:

(1)外部实体“李四”改为“张三”

(2)数据流“原始数据”改为“原始单据”

(3)加工P1应该加入一条到外部实体“管理者”的数据流 

(4)加工P1到文件F1的数据流改为双箭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