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2129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docx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有人说刘、张二人是因为社会环境原因,在当时正值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既是当时新旧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人们思想意识形态复杂、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

以下内容是XX为您精心整理的新中国第一反腐大案观后感,欢迎参考!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1949年12月16日中午,毛泽东主席抵达莫斯科,开始访问苏联。

由于这次出访高度保密,所以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已出访苏联。

然而,就在毛主席出访前的11月中旬,中央军委某部截获了一份发往台湾国民党保密局的密电,报告了毛主席即将访苏的情报。

蒋介石深知毛泽东此行的意义,立即命令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要不惜一切代价,暗杀毛泽东,阻止这次出访。

针对毛泽东即将出访苏联,毛人凤和下属们开始紧张地谋划。

毛人凤决心制造第二次皇姑屯事件,炸毁毛泽东的专列。

而在北京,周恩来总理强调,密报毛主席访苏的国民党潜伏电台极其危险,要尽快破案。

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命令,马上成立北京潜伏台专案组,并要求每天把侦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向他进行详细汇报。

  当时掌握的全部案情资料仅有敌人密码电报的破译文和号称“0409”的特务代码。

军委某部破译“0409”可能是“郭、国、顾、巩”四个字之一。

专案组的同志马上开展全面侦查:

一是命令北京市各公安分局、派出所立即从户籍上查找“郭、国、顾、巩”四姓中与本案有关的可疑人;二是成立电讯侦查组,利用电讯监听台和测向车进行搜索,查找敌台。

然而侦查工作面临很多困难,一时都没有什么线索。

杨奇清命令从台湾给特务的经费入手进行调查,于是在北京的银行开始调查来自境外的汇款,但没发现线索。

而后,侦查员又到天津查汇,在天津的银行里侦查员们发现了三笔从香港汇到北京新桥贸易公司的可疑款项,留下的签字是北京新桥贸易公司计爱琳。

调查发现,计爱琳的真名叫计采楠,是北京新桥贸易公司的股东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计采楠只是帮助特务取款的人,并不是发报的特务0409。

那么,潜伏电台在哪里?

0409又是谁呢?

  一天,进行电话监控的侦查员得知一个重要消息:

计采楠正准备搞一次宴会,邀请了很多人。

专案组立即布置监控。

宴会上,侦查员们发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很可疑。

通过跟踪,侦查员发现他的住址在鼓楼东面豆角胡同33号院。

而调查发现,计采楠有一个弟弟,名叫计兆祥,住在北城的豆角胡同,而这就和侦查员跟踪的那个年轻人对上了号。

与此同时,电讯侦查组的同志根据截获的信号,发现0409发报的区域在鼓楼一带,而豆角胡同就在鼓楼附近。

这表明计兆祥十分可疑。

调查发现,计兆祥是国民党特警学校毕业的,受过搜集情报、潜伏、投毒、暗杀、收发电报等特种训练,根据在押的特务交代,计兆祥就是一个潜伏特务。

但计兆祥是否就是0409呢?

于是,侦查员对计兆祥的一举一动进行全面监控。

同时,电讯侦查组的同志们也夜以继日地工作,监听潜伏电台的一切活动,进一步搜索它的位置。

  一天,电讯侦查组截获破译了一份台湾“保密局”发给0409的密电:

“发兄黄金二十两已与商家谈妥,希以吴光宇名义洽领。

”通过电话侦听得知,计兆祥用吴光宇名义给一个商家打电话,要求抓紧办妥香港拨汇黄金的事。

至此,已经可以断定计兆祥就是“0409”。

但是,要证明计兆祥就是0409,只有这些还不够。

一天清晨,计兆祥骑着自行车离开家。

稍后,一个电业工人模样的人走进计兆祥所住的南池子附近的磁器库南岔7号院。

这个人是侦查员,通过查电表,发现计兆祥家的用电量比别人家多出几倍。

一天晚上,在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的办公室里,外线侦查组组长曹纯之正在汇报计兆祥所住的那个大院里其他人家的情况。

曹纯之说,住在计兆祥隔壁的人姓郑,是国民党时期的旧警察,现在是西单邮电局的电话维修工。

杨奇清说,这个人完全可以利用,通过他来了解计兆祥整个住房的设施情况。

另外在他的屋子里还可以安一个小灯泡,这样夜间计兆祥发报时,小灯泡受电波干扰,就会闪动。

  一切都依计而行,但一连几天都没有发现计兆祥活动的迹象。

莫非计兆祥不是0409?

得知情况后,杨奇清立即找来曹纯之和电讯侦查组的同志。

很快,计兆祥家附近的路上出现了一对夫妻,他们是电侦组的侦查员,怀里揣着监测仪器。

通过近距离监测,确定了电台就在计兆祥家里。

1949年12月6日晚上8点半,毛泽东主席到达北京火车站,他身穿皮大衣,头戴皮帽,在周总理和铁道部长滕代远的引导下登上专列。

此时,公安部正副部长罗瑞卿、杨奇清和铁道部公安局局长冯纪、铁道部公安局政治保卫处处长任远站在车门两侧,使别人从侧面无法看清毛主席登上了哪节车厢。

整个站台上异常肃静,毛主席上车前后没有一个外人看见,专列上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是谁乘坐这趟列车。

9点整,专列驶出车站。

此时,在专列将要经过的地方,戒备森严。

  毛主席专列向北奔驰的时候,北京潜伏台的案子也在抓紧侦破。

1949年12月7日,毛主席访苏的第二天,一个人来到北京潜伏台专案组,此人是接替杨奇清负责这个案子的李克农。

此时的李克农是中央社会部的部长,主抓情报工作。

根据专案组同志的汇报,秘密战线上的老将李克农对这个案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铁路线上,毛主席的专列一路向前。

而在北京,计兆祥正在抓紧活动。

经过跟踪,侦查员们发现,计兆祥所有的情报都是他自己搜集的。

关于计兆祥案的情形,专案组的同志每天都向李克农详细汇报。

根据这些情况,李克农对案情进行了总结,他的总结让侦查员们认识到此案非同小可。

李克农分析,计兆祥是敌人的万能情报员,集搜集情报、收发电报、密写通信、投毒、暗杀、焚烧等各种技术于一身,他是全能的,这叫全能情报员。

  1950年2月26日早晨7点35分,在北京磁器库南岔7号,侦查员们逮捕了计兆祥。

在沙发里,侦查员搜出美式2号左轮手枪1支,枪里还顶着子弹。

在床上搜出计兆祥发报用的密码本,在屋内的顶棚里发现了电台的天线以及其他特务活动的证据。

与此同时,侦查员还逮捕了为计兆祥领取并保管活动经费的他的二姐计采楠和其他从犯共十名。

1950年3月4日上午,在北京潜伏台专案组,计兆祥向侦查员们交代罪行。

  至此,他的潜伏特务生涯全部曝光:

计兆祥,又名计旭,24岁,北京人。

1949年1月密设电台,直属国民党保密局。

先后发报215次,收发报文稿字数达3万多字。

根据其关于北平南苑机场的情报,1949年5月4日,国民党空军轰炸了该机场,炸毁飞机4架,死伤24人。

而轰炸发生时,毛主席正住在香山,离南苑机场只有不到40公里的距离。

就在计兆祥进行交代的这一天的晚上,也就是1950年3月4日晚,毛主席的专列驶进北京火车站。

至此,毛主席第一次访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950年6月2日,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对计兆祥判处了死刑,执行枪决。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1952年12月的一天晚上,中南海毛泽东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周恩来抱着一份加急文件,神色沉重的走了进来。

当周恩来把文件放到桌上,毛泽东一眼就看到了首页上鲜明的4个大写字母“A”。

原来这是一份发自华北局的特急电报。

毛泽东一边看着电报内容,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站在一旁的周恩来缓缓地问道:

“主席,怎么办?

”毛泽东把文件拿起来又放下,却迟迟没有回答。

终于,他缓缓地点起了一根烟。

  被递到毛泽东桌子上的是一份来自华北局的紧急文件,由中共中央华北局、中共河北省委联名上送。

里面主要汇报了对两个高级干部刘青山和张子善惊天贪污案的调查情况。

在电报的最后,华北局向中央请示对刘、张的处理意见:

“为了维护国家法纪,教育党和人民,我们原则上同意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以死刑(或缓期两年执行),由省人民政府请示政务院批准后执行。

  原来,这是一份对贪污犯刘青山和张子善的处理请示。

一个贪污案,为什么让毛主席如此难做决定。

刘青山、张子善是何许人也,他们又是如何犯下惊天大案的。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盗用公款大案拍摄的故事片《新中国第一大案》,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进行党风党纪教育的形象教材,一部以史为镜、反腐倡廉的警世力作。

影片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的确留下了许多发人深思、令人警醒的问题。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党员,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过功绩。

但革命胜利执掌政权后,却认为自已征战多年,劳苦功高,该享受一下了!

于是便滥用职权,骄奢挥霍,终于堕落为人人唾弃的罪犯。

  刘、张贪污案发生于建国之初,此时,我们党不仅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严峻考验,更面临着“进京赶考”的执政考验。

尽管毛泽东对执掌全国政权后党内腐败和资产阶级腐蚀的可能性早已有所预料,并及时告诫全党防止“糖衣炮弹”的侵袭,但刘、张仍不幸被言中。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刘、张贪污案是当时党内不良风气的一个突出案例,事实上,建国初期党政军机关内部的腐败现象已呈现出蔓延趋势。

如果任由这种风气蔓延,党的执政基础势必会遭到动摇瓦解。

这也恰恰是刘、张贪污案暴露后,毛泽东对此案极为关注的重要原因。

严惩刘、张充分显示了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坚定不移端正党风的决心。

当前,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作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坚定不移、常抓不懈。

  刘、张贪污案所产生的强大廉政效应之所以能够延续多年,与毛泽东对两名高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严惩密切相关。

当年,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刘、张二人作出执行死刑的决定后,面对党内部分干部“枪下留人”的意见,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

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XX个,XX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可见,领导干部地位高、影响大,违纪违法的危害大,抓住典型严肃处理,其效果也大。

越是高级领导干部,他们中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越要严肃查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会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易发多发,特别是发生在高级领导干部中的腐败案件影响十分恶劣。

因此,惩治腐败要加大对领导干部违法乱纪案件的查办力度,对于他们的腐败行为要坚决打击制止、决不姑息迁就,使腐败分子思想上追悔莫及、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使抱有侥幸心理的人望而生畏、不敢腐败。

  从刘、张腐化堕落的主观原因看,主要是他们在解放后逐渐放弃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

刘青山就常说:

“老子们拼命打下了天下,享受些又怎样?

”张子善也时常以“英明领袖张专员”自居。

当前,大量腐败案件也充分表明,领导干部腐败行为的发生,首先是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出了问题。

因此,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基础,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把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种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乘机而入,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互相掺杂,社会思想文化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党员干部队伍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中青年领导干部缺乏严格党内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党性观念和政权意识不强。

只有加强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才能促使他们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保持高尚道德情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切实做到廉洁从政、秉公用权。

  刘、张二人腐化堕落有诸多原因,其中犹为突出的一点是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不严格,对刘、张二人缺乏有力监督。

河北省关于开除刘青山、张子善党籍的决议中指出,“他们在组织上除极力压抑民主、取消批评与自我批评、施行其家长制的统治外,凡是坚持党的原则,维护人民利益,对刘、张所为提出不同意见和反对他们的同志,莫不遭受其打击与排挤”,最终导致刘、张二人成为脱离群众监督、凌驾于党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

可见,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实的真理。

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这一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越是高级干部、各级党政“一把手”,越缺少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对高级干部和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因此,要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让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置于阳光之下,遏制其滥用权力牟取私利的机会。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

刘、张贪污案的查处极大地警醒了全党,震惊了世人,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起到振聋发聩、扶正祛邪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我们党对于反腐败的思想自觉与实践探索。

然而,此案的积极意义还不仅限于此。

刘、张罪行披露后,广大人民群众的迅速介入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政治实践,对迅速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意义。

反腐败斗争从根本上说,关系到如何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关系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和社会基础。

反腐败深得人心、深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历来是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渠道,积极开展群众信访、网络举报、电话举报、短信举报等活动,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同时,要依靠群众,但不搞群众运动,引导人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途径表达利益诉求,有序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维护正常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

  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即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是我们党在建国初期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探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

然而,由于该案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属于典型的“运动案件”,这种靠运动而不是法制的方式进行反腐一时看解气,但长期来看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政治秩序,阻碍了我国法制化进程。

因此,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迫切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才是反腐倡廉建设应予坚持的正确方向。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是我们在本周二的生产例会上观看的,讲述的是两个出色的革命英雄腐败堕落的经历。

在抗日战场上侥幸存活下来的他们,曾面对枪林弹雨,曾面临监狱里的严刑拷打,也曾到了断头台差一点进了鬼门关。

有人说刘、张二人是因为社会环境原因,在当时正值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既是当时新旧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人们思想意识形态复杂、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所以刘张二人随波逐流再加上本身位高权重,最终导致走上了中国建国时期最大的腐败之路,并且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从这个短片中我看到刘张二人在他们只手遮天的天津市他们所创建的独立王国中生活奢靡成风,挪用救灾物资为己用,吸毒嫖娼,经商等等不应该出现在共产党员以及抗日英雄身上的腐朽气息。

但最终邪不胜正,在一批正直的共产党员如天津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卢铁和天津地委三把手天津专属副专员李克才等人的积极努力下终于揭发了刘、张二人的贪污腐败罪行。

二人贪污钱财旧币亿元,按当时购买力,这些钱可以买一吨的黄金,买生活必需品粮食XX万斤,可见数额之巨大,若此款用于当时的抗美援朝战争可以买10架军用飞机,这将能够挽救多少英雄烈士的生命!

  为避免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片中要为刘青山的‘青’字换为‘清’,但是毛主席的话让我非常触动,毛主席说:

给刘青山这样的贪官换个‘清’字,他玷污了这个字,这个三点水不能加,我们要向国内外开诚布公的说,我们枪毙的这个刘青山就是贪污腐败的刘青山,是货真价实的刘青山!

毛主席坦荡为人的作风深深地触动了我。

  历史是一面镜子。

我国为什么能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遏制贪污腐败,主要是在“严”自上做了文章。

据薄一波回忆,在公审刘青山、张子善的大会召开之前,曾有党内老同志找到薄一波要他去向毛主席求求情,是否可以不枪毙刘、张二人。

当时主持全国“三反”工作的薄一波向毛主席反映这个建议。

毛主席说:

正因为他二人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决定处决他们。

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XX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在基层工作的我们应该更加了解基层人民的艰苦生活状态,当我们历练足够得到晋升后就应该想想基层,为基层谋福利,不能为一己私欲而至基层民众于不顾。

我们也是基层民众出身,就更加不可忘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道德积淀不会被腐朽之风打败。

我们在说出这些话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铭记历史教训不走覆辙之路,为中国清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