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观后感(共3页)13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52531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产党宣言》观后感(共3页)13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共产党宣言》观后感(共3页)13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共产党宣言》观后感(共3页)13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产党宣言》观后感(共3页)1300字.docx

《《共产党宣言》观后感(共3页)13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产党宣言》观后感(共3页)13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共产党宣言》观后感(共3页)1300字.docx

《共产党宣言》观后感

  

  敬爱的党组织:

  《共产党宣言》里面包含着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包含着对政党基本问题的回答。

而对于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我们,更需要加强对共产党历史的认识。

我认为,《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有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非常强的逻辑性。

这个逻辑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抽象的推理,而是与现实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现实出发。

它从工业革命把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开始,进而推断出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两大阶级;两大阶级对决的时候,工人阶级应该成立自己的政党,维护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争得民主。

这个逻辑非常准确地描绘了当时的现实,非常能打动人。

但是,我们思考今天的现实,就不能拘泥于那时得出的结论了,而应学习它的逻辑。

  《共产党宣言》的逻辑起点是,机器把人变成了奴隶、工具、附庸。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没有地位。

但是,我们知道,二战后整个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脑力劳动逐步占重要的地位。

这意味着,人成了生产力的主体,用强制性的奴役的方法,是不可能让人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的。

只能通过提高人的地位,包括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但人的地位的提高,就改变了过去人变成机器附庸的情况。

因此,脑力劳动推动下的科技革命给了我们一个认识问题的新的起点,也就是说,人由附庸、异化又开始向主体回归。

这对于我们重新思考政党、思考发展很有意义。

  比如说政党的组成人员。

当人的主体地位越来越体现出来的时候,人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无产者的身份上。

他们的政治地位、也包括经济地位的提高,使他们不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而成了中间阶层,成了小有财产的劳动者。

这样的人数量增加,就使我们看到社会发展的另一种趋势,即形成了中间部分越来越大、两头越来越小的“橄榄型”社会。

又比如说政党的功能。

政党既然要在这些千差万别、利益交错的阶级、阶层、集团之间纵横捭阖,又如何发挥它的功能呢?

肯定和过去泾渭分明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区别。

这又是个很大的问题。

  再比如说政党的目标。

共产党的目标是消灭私有制。

以往各种社会形态的私有制给社会带来的问题,确实是巨大的。

和私有制对立的是公有制。

但是,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公有制?

难道就是像斯大林时代实行那样一套公有制吗?

看来结论是否定的。

那么,这个公有制又是怎样的?

我们在探索,可以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当然,我们在探索,别人也在探索。

比如说,职能社会主义,就是对所有制进行解构的一种新的观念,一种新的角度。

你不能说这个东西完全没有一点道理。

我不认为这种认识已经到头了,但我以为,它说明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我们今天进行再思考的。

  还比如说政党的手段。

政党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有很多手段。

在当时阶级斗争相当尖锐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主要强调暴力手段,这一点我们应该承认,应予理解。

当时矛盾太尖锐了,阶级斗争势不两立。

你不用暴力,在统治阶级面前示弱,你就无法在斗争中占据强势地位。

发展到今天,还是不是这种情况?

暴力到底还有多少道义上的优势?

如果暴力已经失去了过去那种道义的力量,政党怎样达到自己的目标?

究竟什么是最好的手段?

  所以,我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学习《共产党宣言》的逻辑,它对我们思考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党活动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性。

不是《共产党宣言》告诉我们的结论,而是《共产党宣言》教给我们的世界观、方法论,才是今天应该予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