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2800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花钟.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花钟

第四单元观察与发现

在和煦的春风中,你曾观察过一朵鲜花的绽放吗?

在葱翠的树冠下,你曾观察过一只夏蝉的飞行吗?

在清澈的溪水中,你曾观察过一条鱼儿的游动吗?

走进本单元,我们体验到观察的乐趣:

不同的花儿开放的时间不同,若按开花时间依次种植,便拥有了“花钟”;蜜蜂能从四公里外的地方飞回来,是个认路小能手;小虾在缸中自在生活,但是搏斗起来非常激烈。

通过留心观察,我们不仅发现了大自然的奥秘,还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旨在引导学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旨在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准确判断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并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习作内容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花钟

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1.认识本单元27个生字,会写25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懂课文的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4.能体会并积累课文中生动、准确的词句,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

2课时

蜜蜂

课文以第一人称写法布尔所做的一个实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2课时

小虾

通过对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1课时

我做了一项

小实验

本单元习作安排的是向别人介绍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学习用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介绍实验过程。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

并尝试用修稿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2课时

交流平台

交流如何借助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滁州西涧》

2课时

词句段运用

学习例句中描述生活现象,提出思考问题的写法;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日积月累

唐诗《滁州西涧》。

13花钟

文本分析

《花钟》一文主要写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现象,并探究和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花朵分时开放的奥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为此,本设计以“花钟”为线索组织学生品读课文,通过“精细研读,品味花美”“自主合作,探究原因”“创设情境,感悟奇妙”等环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优美、写法的奇妙。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初步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注重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表达形式,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促使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2自然段的大意。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2.了解关于花朵开放时间的有趣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拟人句上在表达上的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1.锻炼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读好长句子,将课文读通顺。

3.理清本课条理,概括主要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鲜花图片,教师创设情境。

导语:

看,一枝枝迎春花正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美丽的栀子花绽开它们灿烂的笑脸,一朵朵菊花怒放于秋霜之中,梅花在风雪中飘来阵阵清香。

透过鲜花我们仿佛看到了时间的影子,鲜花与时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花钟》,一探究竟吧!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题目:

读了课文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你们能从文中找出什么是“花钟”吗?

预设:

花钟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提示初读要求。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圈出生字词。

(2)读通课文语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分组出示文中的词语,交流发现并掌握识记方法。

第一组词语:

淡雅艳丽苏醒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欣然怒放含笑一现

2放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这些词语虽然不带花字,却都描写了花。

②齐读词语。

注意“斗”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dǒu”,组词“星斗、斗转星移”。

③出示万寿菊含苞欲放和欣然怒放的图片,对比理解“欣然怒放”。

(花完全开放,愉快地盛开。

小结:

我们写作文时,要仔细观察,看清事物的特点,再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形容。

第二组词语:

淡雅、艳丽

①男女生各读一个词。

②再看看这组词,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③出示蔷薇和昙花的图片,辨析理解这两个词。

(颜色素净雅致的花可用“淡雅”来形容,颜色浓艳的花可用“艳丽”来形容。

④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淡雅”或“艳丽”的?

第三组词语:

干燥灼伤适宜吻合

①分组读、接力读,读准生字的字音。

②(课件出示沙滩图)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图中信息,识记生字“燥、灼、适”;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

第四组词语:

争奇斗艳芬芳一天之内万寿菊

苏醒强烈展示昆虫修建组成

①放声读一读,再观察词语中加点字的结构、字形特点,交流每个字的书写注意点。

②教师示范书写,或播放生字书写视频,点拨书写要点。

◆书写指导:

[芬]“艹”的横不宜太长;“分”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些。

[寿]3横间距均匀、长短不等,中间的横最短,撇起笔在竖中线,宜长;“寸”的竖钩起笔在横中线上。

[苏]“艹”的横不宜太长;“办”的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撇起笔在竖中线上,且向左下长伸,左右两点相呼应。

[修]“亻”撇短竖长;中间短竖不宜长;右上折文要写得舒展,下面3撇宜挺,走向一致,且依次渐长,间距均匀,纵向对齐。

[组]左稍高右稍矮,左右同宽。

“纟”的提托住上部;“且”左竖写在竖中线上,横折的横稍短,内横不写满,且间距均匀,末横稍长。

③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进行部分长句子的朗读指导,纠正字音,指导正确的停顿方法。

①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②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③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④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思考: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课文是如何给我们介绍花钟的吗?

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进行概述。

(1)出示花钟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对花钟的印象。

过渡:

瞧,这圆圆的花圃上,种植了各种各样的鲜花,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现在大致是几点钟。

你觉得这面花钟怎么样?

(很有趣,很神奇,修建花钟的人很有想法……)

(2)适时补充介绍“林奈花钟”的相关资料。

林奈花钟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它们受制于生物钟。

植物的生物钟可以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树根汁液的分泌、树叶的休眠等的生物化学活性。

鲜花按序开放也许是为了吸引不同时间活动的传粉者,如白天开花的植物吸引蜜蜂、蝴蝶和小鸟;夜间开花的植物吸引飞蛾和蝙蝠。

人们把他的这一发现称为“花钟”,花钟分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将其组成报道时间的时钟,另一种是将花卉组成钟盘,报道时间,又称园艺钟。

(3)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体会“花钟”的有趣。

2.再次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除了给我们介绍了花钟的小知识之外,还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1)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明确:

第1自然段:

写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第2自然段:

列举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种原因。

第3自然段:

写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花钟”。

(2)读一读课本上泡泡框内的提示语,找出这两句话。

学生找出后,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这两个自然段中(第1、2自然段),各有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

明确:

第1自然段: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下面的内容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第2自然段: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这个问句,起到激发读者兴趣、承上启下的作用。

后文进而归纳解释花儿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小结:

有的段落开头第一句或其中一句能概括该段的大意,这一句叫作“关键句”,也叫“中心句”。

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这种方法叫抓中心句/关键句法。

(3)试着把各段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填空: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留心观察后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并说明了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和人们利用这一特点制成了“花钟”的事。

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过渡:

植物学家修建“花钟”是受到什么的启示?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必须深入到课文中去探究和发现。

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1.学生继续搜集各种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比较一下谁搜集的资料更加翔实,为下节课的拓展活动作准备。

2.选择几个本课的生词写一段话。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体会课文的语言表达方法,在仿写句子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以及“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检查、评价,注意纠错并进行巩固。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再次梳理各部分的内容,明确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归纳“发现问题——揭示原因——实际应用”。

二、精细研读,品味花美

(一)认识花名。

1.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这些花是怎样陆续开放的呢?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指名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边读边画出花的名字。

(2)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种花?

分别叫什么名字?

(二)了解花时。

1.课文介绍了九种花开花的时间,读一读表示时间的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读书过程中的发现,教师相机指导。

明确:

①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早到晚把这九种花的开花时间写出来了;②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③有的时间后面加了“左右”,这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状况的准确表达。

3.小结:

作者观察得多细致啊!

他发现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的花开放的样子也不同。

(三)欣赏花开。

1.读一读:

出示由写花开的句子编成的一首小诗,男女生合作读一读。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绽开了笑脸

睡莲从梦中醒来

午时花开了

万寿菊欣然怒放

紫茉莉苏醒过来

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八点开花

昙花含笑一现……

2.画一画:

画出各句中描写花开放的词语。

3.品一品:

你喜欢哪一种描写花开放的方法?

为什么?

选择一种和你的同桌交流。

4.猜一猜:

同学们,花钟上就只有这几种花吗?

(不是。

)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还有许多不同时间开放的花儿。

)你还知道哪些花会在几点开放。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自由交流)

5.比一比:

如果把刚才的小诗全换成“午时花开花了”“夜来香八点开花”这样的句式,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小结:

写文章时要让笔下的动物或植物有人一样的动作、表情、生活,这样语句读来就会特别生动。

6.填一填:

(课件出示)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______________________睡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寿菊____________________紫茉莉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菊____________________昙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背一背:

背诵第1自然段。

三、自主合作,探究原因

1.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画出相关的句子。

指名回答。

明确:

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二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相机出示标红的句子并板书原因:

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

2.读读课文中所举的例子,引导学生体会“有……的危险”“左右”“往往”等词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用关联词“不仅……还……,不但……而且……,既……又……”把两个原因连起来说一句话。

4.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的?

明确:

依靠蜜蜂、蝴蝶等白天活动的昆虫授粉的花朵,会依次在白天开放。

如凌晨三点时,东方微白,蛇麻花开花;清晨四时,羊须草、牵牛花开花;清晨五时,野蔷薇开放;早上六时开放的是龙葵,七时蒲公英张开手掌……。

晚间开放的花朵则是以夜间活动的蛾类为授粉媒介的。

除昙花外,这类花还有晚香玉、夜来香等。

四、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出示课后“小练笔”,指导学生写话迁移。

(1)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可以用上书上的词语,也可以用上自己积累的词语。

(2)集体评议:

哪位小作家愿意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也来欣赏一番。

2.回家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花钟”。

学习制作花钟的方法,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开花的时间,并且按它们开花时间的先后顺序,把植物的名称记录在自己画的钟面上,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美。

(教学重点)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

(出示课件:

一个花钟,配上音乐。

(学生或陶醉,或惊叹。

师: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描绘一下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吗?

生1:

鲜花朵朵。

生2:

争奇斗艳。

师:

同学们说的词语都很美,老师想把你们说的词语连成一句很美的话读一读,可以吗?

(出示句子: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

)(教师美美地读句子)同学们能不能也这样美美地读一读呢?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句子。

……

师:

有谁能告诉我们,这个花钟上有哪些美丽的花呢?

生1:

这个花钟上有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紫茉莉、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教师依次将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

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些花是怎么开放的?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和文字相对应)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反复读读,想象它是怎样开放的。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

师:

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愿意来当花仙子,向大家介绍一下文中的花是怎么开放的?

生1: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

你知道万寿菊“欣然怒放”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1:

就是开得很大。

师:

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它是怎样开放的吗?

(生1两手做花含苞状,由胸前突然向上张开。

生2:

老师,我觉得万寿菊开放的样子就像我们过年时放的烟花一样,突然向外面爆开来,十分美丽。

师:

你的想象真丰富!

是的,万寿菊开放的样子就像突然绽放的烟花那样。

当你看着那绽放的美丽烟花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好吗?

(生2在教师的指导下再读这句话。

读到“欣然怒放”时声音提高。

师:

老师听出来了,这朵万寿菊正努力地绽放着,还有谁能让这朵花开得再大点儿,再美点儿?

(边说边做手势。

生3:

(面带微笑,充满向往地读)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生4:

老师,我觉得他读得很美,但如果配上动作就会更美。

(教师示意该生读,边读边配上动作。

该生读得声情并茂,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师:

让我们这些花仙子一起来“欣然怒放”一次吧!

请大家边读边配上动作,好吗?

(学生齐读。

赏析:

教师通过精美的课件,丰富生动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的境界。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的方式,对各种花的特点(包括花的外形、颜色、香味等)了如指掌。

正因为教师对教材有透彻的理解,才会对文本有独到的解读。

如:

学生欣赏了花的课件之后,他们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

”由此可见,他们的感受是零碎的,不完整的。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巧妙地一引:

“老师想把你们说的词语连成一句很美的话读一读,可以吗?

”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一个由词语到句子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头脑中对花的印象更加丰富、完整,同时训练了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这篇课文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都比较浅显简单,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并无多大难度。

为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并没有把时间过多浪费在理解课文内容上,而是将重点落实在了语言文字训练以及观察兴趣培养两个方面。

首先,我抓住了课文第1自然段中对于各种花开放时间及各自特点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借助图文对照的方式更加准确的体会了作者语言描写之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这样,他们便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效培养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其次,教师还让学生从植物学家发现“花钟”的过程感受“观察发现”的重要性,并由此自然激发自己观察更多植物、更多花的特点的积极性。

相信学习本课之后,学生们一定会产生想了解更多花儿开放时间的相关知识的兴趣。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朗读的引导效果较好。

第1自然段的语言很美,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花朵开放时,那神奇优美的瞬间,孩子们惊讶不已,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此时我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花朵开放的样子,孩子们读得很投入,都带着微笑陶醉的表情,做着优美的动作,他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品味着语言的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