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30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

《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坝特殊渗漏形式的危害及处理标准范本Word下载.docx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新修订/完整/内容可编辑

编写:

xxxxx

审核:

使用说明:

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土坝渗漏的特殊形式——坝肩山体渗漏的形成原理分析,阐述了坝肩山体渗漏的危害性及其处理的措施,为类似的工程问题提供可供借鉴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土坝坝肩渗漏处理措施

   

  一、土坝渗漏的类型及其成因

  土坝指以土料,或以土料为主,含有适量的砂砾料的材料,经过分层填筑、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根据土坝的材料特性,在土坝的运行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水,渗水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允许的,如规范规定:

当土坝的渗透系数小于10-5(-5标在右上位置)cm/s时,且坝内的浸润线低于坝后的排水棱体时,被认为是安全的,这是土坝正常的渗水,对土坝安全无危害的。

本文所要研究的渗水,是指渗透系数大于容许量,且对土坝安全形成危害的渗水,一般把这种渗水称渗漏,下文所提到的渗漏均指土坝非正常的渗水。

  土坝因为其土体颗粒之间的间隙,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作用下沿间隙发生渗漏,在坝背水坡形成出逸点,如渗漏量较大,坝体土料的细颗粒会被渗漏水带出坝体,形成空隙,随着空隙逐渐扩大,渗流量及渗流系数在不断的加大,在水压力作用下,当空隙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坝体随着失稳,这是坝体渗漏;

由于筑坝时对两岸山体的破碎带、裂隙、软弱夹层等的处理不当或不彻底等原因,在水库蓄水后随着水压力的增大,水体随着裂隙、破碎带、软弱夹层之间渗出,在坝肩或坝脚形成渗漏出逸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体不断将细颗粒带出坝肩外,形成渗漏通道,将危及坝肩的安全稳定。

  根据坝内渗漏通道的部位,土坝渗漏类型可分为:

  

(1)坝体渗漏。

水库蓄水后,库水进入坝体,以整个浸润线以下的坝体作为渗漏通道,参透水在坝下游坡面或坡脚附近逸出。

据渗漏通道的分布情况,又可分为坝体分散渗漏和坝体集中渗漏两种。

这种渗漏的原因是坝身的填筑密实度不能达到要求,渗透系数较大,可导致坝后坡的滑坡,严重的会导致溃坝。

  

(2)坝基渗漏。

水库水以坝基以下的浅层或深层的透水层作为渗漏通道,在坝脚或坝脚以外的地层的薄弱部位逸出,一般情况可使坝后形成沼泽化,严重情况渗漏由清变浑或冒水翻砂流出。

  (3)坝肩渗漏。

水库水的渗漏通道位于土坝的两侧坝肩,渗漏通道全部或部分位于土坝两端山体内,渗漏沿着坝肩山体存在着软弱带、破碎带等渗透,在下游坝坡面或离开坝脚的地面逸出。

当渗漏通道远离坝肩时,其路径一般较复杂,特别是部分或全部的渗漏水来自于山体自身产水时,这是土坝渗漏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其进行勘察或进行技术处理都比较困难。

  二、土坝渗漏的危害分析

  土坝的坝身填筑材料、坝基和坝肩都存在一定的透水性,加之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等原因,当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作用下,库水必然会通过坝身土体、坝基、坝肩土体或岩石的孔隙,或坝体与地基接触面发生渗水,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但是,渗漏水量超过允许范围,或者渗流逸出点太高,下游坡面将出现渗漏散浸等,对坝身安全形成危害,这就是异常渗漏现象了。

  不管是哪一种的土坝渗漏,其对土坝造成的危害是基本相同的,主要有:

坝坡塌陷、背水坡脚出现牛皮胀或造成滑坡、流土、管涌、坝坡失稳等,严重的会导致土坝溃坝事故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三、坝肩渗漏的处理措施

  根据土坝的渗漏原因,不管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渗漏,其工程处理的原则是“对渗漏通道前截后排、延长或截断渗漏通道”。

但各个土坝的处理措施是不相同的,工程处理措施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一般来说,对土坝渗漏的工程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坝前拦挡:

又分为面拦挡和点拦挡,面拦挡是在坝上游坡及坡脚线外一定中距离,铺填防渗截水铺盖、设置截水墙,以截断或延长其渗漏通道的入口,但这种方法往往施工难度和投资都较大,且要较大面积的铺设,需要对水库放空至死水位以下施工,效果才明显。

  点拦挡是在坝上游挖除坝肩山体的破碎带,重新回填防渗性较好的材料。

该方法只能用于破碎带(层)较浅较小,且渗流带分布明确的情况。

  

(2)坝内拦挡:

主要的坝内拦挡工程措施是灌浆。

目前对坝体、坝肩的灌浆技术都比较成熟,主要采用的灌浆方法是充填和帷幕灌浆,主要的浆液有水泥浆、水泥粘土浆、粘土浆及灌化学材料等,一般通过灌浆能达到防渗的预期效果。

  (3)坝后疏导:

在背水坡渗漏通道出口处,设输通排水设施,一般采用排水棱体、贴坡排水等方法降低背水坡的出逸点,特别是与坝体连接处将排水通过反滤层导出,留住坝体土料,加快排水速度。

  对于坝肩渗漏来说,由于其渗漏通道一般较为复杂,采用坝前拦挡的办法,很难查清渗漏通道的入口,且可能很分散;

采用灌浆的方法,又需要准确知道渗漏通道的立体位置,故最为适用的是采用坝后疏导的措施。

工程处理前应找到渗漏通道出口,被坝体覆盖的,也要挖开,然后通过排水管或排水廊道,把渗水引至坝后天然河床中,把渗水作无害处理。

  四、工程处理案例

  1.瀑布水库及建设概况

  瀑布水库是一宗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的中型工程。

正常蓄水位346m,相应库容3132万m³

水库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坝高51m。

该水库大坝1970年冬动工,1974年8月竣工,主要施工方式是组织大兵团人力作战,施工方法是人挑肩扛,水中填土的办法填筑。

1985年大坝背水坡左侧发生大面积滑坡,当时滑坡弧段高点为高程347.2m,低点为高程326m,滑坡发生后,于当年开始对坝体背水坡进行了加固处理,至1985年底加固工程结束。

  2.施工时现滑坡处地质处理

  在坝轴线上游侧坝基布置有两道砼隔水墙,在背水坡河床部分设有块石、碎石、河沙构成的反滤棱体,而在左岸后坡的120多米长的山沟不仅没有铺设导渗反滤设施,而且填土时也没有彻底清除湖洋田软基,施工时发现的地下水外冒也没有作导渗处理,给工程留下了隐患。

大坝左侧背水坡在库水位仅达342.9m(比正常蓄水位低3.1m,比校核洪水位低5.5m滑坡),发生滑坡,面积达2912m²

,滑坡最大深度达8m,总滑动土方达11648m³

,滑坡最宽处达60m,约占坝顶长度的三分之一,且在滑坡最深处的原山坡地基发现有泉水外冒。

  3.滑坡的主要原因分析

  

(1)坝址处左岸山体高大雄厚,植被良好,地下水丰沛,建坝前有较大的涌泉。

且坝后渗水受库内水位高低的影响不大,而受降雨的影响较大,可见坝后渗水并不主要是坝体渗水、坝体与坝岸接触渗水和绕坝渗水,而主要是坝肩山体渗水。

山体水渗到坝体内,因没有采取导排措施,引起山体渗水与坝体接触部位的水力坡降大于临界水力坡降,而产生渗透破坏,起先是带走个别细颗粒,然后是较大量的细颗粒被渗流挟带而走,由于颗粒流失,土的孔隙尺寸不断增大,继而带走较大颗粒,最后产生管涌。

图二后坡滑坡及加固平面布置图 

  

(2)左坝段背水坡120多m长的山沟没有设排水反滤设施,致使山体裂隙水、山坑泉水、绕坝渗漏水、坝基渗漏没能及时排除而滞留坝内,工程设计错误而形成了隐患。

2)据反映左坝肩山体脚原有两股泉水,土坝施工时只用环氧树脂堵塞泉眼和部分岩石裂缝,填土直接填在上面,没作导渗处理。

而裂隙水是无孔不入的,当时暴露的泉眼堵住了,水又可能另找出路,从其他的岩缝中渗出而注入坝体。

土坝施工时采取的措施不当而使土坝留下了隐患。

  (3)据原土坝施工人员反映,坝后坡左坝脚冲沟湖洋田软基础在施工中没有彻底清除,ZK10钻孔资料也表明,在孔深8.4m至8.65m为灰色湖洋田土,土呈水泥浆状,8.65至10.5m为沟中洪积层,层厚约2m为灰色沙壤土夹碎石。

在滑坡整治施工开挖时也发现,灰黑色湖洋田厚度沿冲沟走向由0.2m至0.8m,此层土腐殖质含量多,可见铁锈水渗出,但此层土中的水不易析出而形成相对不透水的橡皮土。

此层土以上的坝体不易下渗而滞留坝内,以致使坝体填土湿软,这些土以下的渗漏存在的承压水头作用于土层底部,减轻了填土的压重,对土坝稳定不利。

冲沟基础处理不彻底而形成了又一隐患。

  5.滑坡的处理措施

  

(1)清除左坝段背水坡坡脚冲沟的湖洋田软弱层,沿着冲沟沟底走向设置河沙、碎石、堆石、浆砌石廊道排水体,廊道两边侧墙每隔2米布置上中下三排排水孔,呈梅花形布置;

外围布设块石、碎石、河沙排水导渗体,在廊道靠土坝一侧每隔10m左右在原坝坡开挖后填河沙--碎石--河沙组成的导渗沟;

主要是为了将坝体渗漏通过导渗沟排入排水体,然后迅速排入廊道,集中排往下游河床。

  

(2)用直径80mm的铁管将左坝肩山坡处的两股山泉水导引入排水廊道。

  (3)在冲沟上游的公路上侧浇筑砼截水墙,拦截公路以上的山坑来水,待水集中后导出至公路排水沟排走;

在廊道最上端的进口处也设砼截水墙,将山坡渗漏、绕坝渗漏水截住后导入排水廊道排走。

  (4)放缓背水坝坡的坡度,后坡的三个分级的坡度由加固前的1:

2.25、1:

2.50、1:

2.75,放缓为1:

2.5、1:

2.75、1:

3.0,这增强了坝坡的抗滑稳定。

  五、结束语及建议

  土坝渗漏是土坝安全隐患之一,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处理措施的确定必须通过实地现场调查,有针对性、并结合工程袜子际地形条件,提出处理意见。

通过以上几宗水库的坝肩渗漏的处理,坝肩渗漏处理的方法以“截、堵、导、排”等措施。

目前全省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必须对土坝坝肩等的渗漏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碾压式土坝设计规范〈SL274-2001〉》20xx年出版

  [2]华东水利学院主编 

《水工设计手册〈第四卷土坝〉》水利水电出版社1984年出版

  [3]孙钊主编《大坝基岩灌浆》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年出版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EnterTheNameOfOrganization/Organization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