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3401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docx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

聊城光岳楼导游词

【篇一:

聊城光岳楼实践报告】

聊城光岳楼实践报告

光岳楼,也称为?

余木楼?

、?

鼓楼?

、?

东昌楼?

它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即公元1374年)。

在《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了中国十大名楼。

光岳楼是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

它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时期的代表之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极为重要地位。

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

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

之誉。

1.建造背景

明王朝建立初期,其北方的局势很不稳定。

为了防御蒙古族统治集团复辟,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从明洪武二年到五年,将筑土城改筑为砖城。

为?

严更漏而窥敌望远?

,报时报警,又用修城余木,建造了一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故初名?

余木楼?

又因此楼有鼓声报时,人们也称之为?

鼓楼?

明成化二十二年(即1486年),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

东昌楼?

明弘治九年(即1496年),吏部考工员外郎李赞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共登此楼,对该楼赞叹不已,?

因叹斯楼,天下所无。

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

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

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

?

此后,历代重修碑记中,一直沿用?

光岳楼?

此称。

2.建筑风貌

光岳楼为四重檐十字脊过街式楼阁,通高33米,由墩台和4层主楼组成。

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4棱台,高9.38米。

底边边长34.43米,上缘边长31.93米,总占地1185.42平方米,向上渐有收分。

台体的东、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设有一半券形拱门,券至台中心处成十字交叉拱。

四拱门相同,均面宽5.76米,拱脚直高2.90米,矢高

2.88米,券上方砌门额,南曰?

文明?

,北曰?

武定?

,东曰?

太平?

,西曰?

兴礼?

台顶边砌叠涩出檐砖三皮,上筑女墙,墙高1.12米,厚0.45米,楼以南向为尊。

南向拱门两侧各开一小拱门,形制与中间拱门相似,东侧小门门额用青石刻成,上书?

凤城仙阙?

,西侧刻

有?

阆苑瀛洲?

,分别由安跃拨和朱续罩题写。

据史料记载,安跃拨、朱续罩均为清代人士,由此可知,此二匾额均为后来维修光岳楼时所加刻。

西门为假门,只存形式,以求和东门相称。

东门则是登楼的唯一通道,门宽3.14米,拱角直高1.75米,矢高1.57米。

拱门内又另砌小券,门洞宽1.86米。

门内为一方室,东设踏跺,升4级至梯台。

楼台南壁设有一小窗,供通风采光之用,北转升37级至平台,再升15级达台面,共计56级。

梯井口上筑一敞轩,以防雨水侵入。

其建筑年代,似为清乾隆年间。

其位置恰在楼东之中轴线上,由于东门为主要大道,增其建筑以为标志。

敞轩面阔5间,进深3间。

明间、次间面阔皆2.30米,梢间仅0.67米。

梯井口占明、次3间。

梢间形成一周敞廊,柱间设槛墙,安吴王靠,可供登楼时休息之用。

敞轩不施斗拱,单檐歇山卷棚顶,轻巧明快。

在敞轩梯口处挂有当代书法名家启功所题写的?

共登青云梯?

木刻匾额,字体清秀,笔力遒劲。

台面墁砌,绕以女墙,东西两侧设有排水道。

四层主楼筑于高台之上,全为木结构,方形带廊,高24米,共有金柱192根,斗拱200朵。

第一层楼,地面比台面略高,呈正方形,四周砌以条石,面阔进深皆7间,明间面阔特大,为4.05米,次间、梢间较明间为小,自2.79米到2.90米不等。

尽间面阔最小,自1.75米到1.89米不等,系楼身之回廊。

楼本身平面面阔进深皆5间,用内外双槽柱,外加围廊,结构清爽明了。

楼身檐柱一周共20根,直径0.60米,全部包于厚达1.34米的砖墙内。

墙表面饰红垩,内侧无粉饰,露清水砖墙。

每面明间设板门两扇,无门饰。

冠门簪4个,中

为菱形,两侧为圆形。

楼面两次间开窗。

内槽金柱共计12根,直径亦0.60米,髹黑漆。

一楼门内北面,在明间檐柱与金柱穿插枋上设鲁班神龛。

龛内设塑鲁班神像,左右设小梯可供升降。

龛上方悬挂一?

巧夺天工?

木质匾额。

白底黑字,为溥杰所题,龛左右金柱上,木刻有原聊城县长孙桐峰撰文,蒋维崧重书的楹联一副:

?

泰山东峙,黄河西临,岳色涛色,凭栏把酒无限好,丛台射书,微分明志,人杰地灵,登楼怀古有余馨。

?

在一楼的东南门额上,各悬有木刻横匾一方,东为?

泰岱东来做翠屏?

,南为?

宇宙文衡?

第二层面阔进深仍为7间,而尽间尺寸更小,自1.16米至1.26米不等,实际上尽间系回廊,亦即平座部分。

该层于4面明间辟门,为直3道格门,两侧为方眼格窗,东西两次间为梯井通上下层。

金柱一周内以板壁围成一长方形室,其中又分为大、小间。

南向中间辟门,左右开圆窗。

仰视之上为空井,可见4层梁架。

此室过去为供?

文昌帝君?

之用,故名文昌阁。

据说,乾隆皇帝7次下江南,6次东巡,9次过东昌府,5次登光岳楼。

并多次住在文昌阁内,曾先后为光岳楼赋诗13首。

因此文昌阁也名?

乾隆行宫?

文昌阁门两侧,有著名史学家、书法家丰子恺题写的藏头楹联一副:

?

光前垂后劳动人民智慧无极;岳峻楼高伟大祖国文物永昌。

?

二楼四面檐下各悬挂四方木质长3米,高1.4米的匾额。

南面檐下悬有:

?

神光钟暎?

匾,为清康熙皇帝所题,边缘装饰有龙纹、玉玺,蓝底金字。

北檐下悬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为纪念光岳楼落成600周年而于1974年题写的?

光岳楼?

匾,白底黑字,气势磅礴。

东面檐下悬?

太平楼阁?

匾,为清康熙六十年(1721)?

字压天下?

的聊城籍状元邓钟岳所题。

在西檐下,悬有?

就日瞻云?

匾,白底黑字,为清代史学家解岗题。

由二楼两侧梯道升16级台阶到达第三层楼面。

第三层系暗层,实际是楼的结构层。

利用横木穿插,梁枋扣合,将自下直贯而上的12根金柱和20根檐柱从上端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更加牢固和稳定,故三层也是楼的主要框架。

该层面阔进深皆5间。

金柱与檐柱之间上端是梁架,与第二层贯通,所以暗层实仅3间。

?

当心间?

即楼之正中为空井,四周置栏杆。

柱顶设有显著卷刹。

此例与宋《营造法式》相符。

外檐拱科相连、梁柱相交,枋木相穿,结构紧凑而疏密得体,使建筑学、美学、力学、工艺学等在这座楼上得以充分体现。

第三层东次间由北向南上13级台阶抵第四层。

第四层为楼的最高层,共有柱28根,面阔进深皆3间,平面正方形,较其下诸层骤然缩小。

明间面阔5.66米,大于其它各层明间,目的是为十字脊加长,提高光岳楼的重心,使之在外观上更加雄伟。

明间设窗6扇,次间装冰纹圆窗。

中间为空井,四周设栏杆。

屋顶为十字顶,顶下正中悬垂莲柱,以八道斜脊分别置于三架梁及抹角梁之上。

楼脊为歇山十字脊,脊顶正中装有一座高3米,直径1.5米的透花铁葫芦。

【篇二:

聊城东昌湖、古运河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我是聊之旅旅行社导游员xx,首先感谢大家选择聊之旅旅行社!

~非常高兴,非常荣幸今天由我陪同您一起游览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聊城。

聊城古称东昌府,居鲁西,毗泰岱,临黄河,是一座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共同孕育的城市。

聊城因水而兴,水是聊城魂。

中华母亲河――黄河在聊城境内蜿蜒百里;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之多。

京杭大运河、徒骇河等多条河流穿城而过;在聊城40多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水域面积达到三分之一。

下面,请各位随我从明珠码头开始,泛舟水上,一起游览最核心也是最能体现水城特色的景区――东昌湖与古运河,亲身感受江北水城之秀美,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之幽邃。

朋友们:

我们乘坐的船已经缓缓启动了,首先我们游览的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

水域总面积6.3平方公里的东昌湖,烟波浩淼,环抱古城,河湖相连,城湖相依,形成了聊城“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格局。

这在全国独一无二,被清华大学作为典型案例收录在土木工程系教材中。

聊城又称凤凰城,在船的右前方,湖南岸有一个金凤雕塑,就是为了纪念一个凄美的传说而建。

从前,聊城一带曾是一望无际的梧桐林,生活着一对恩爱的凤凰,统领着百鸟、护佑着百姓。

东海一条黑龙欲将此地霸为己有,和凤凰打斗三天三夜。

公凤凰战死,母凤凰因腹中有蛋,暂时离去。

从此,黑龙在此安家,这里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

有一年,地方官见这里湖波荡漾,林茂花繁,决定在湖中建城。

夜里一只凤凰托梦给他:

“要建城,自有王东、王昌二人助你。

”原来,母凤凰自离开之后,因过度悲伤,虽生下两蛋,却未能孵化。

后与一个叫王成的人结为夫妻,生下王东、王昌兄弟。

母凤凰让二子帮助修城,目的就是寻机向黑龙报仇。

动工那天,一只凤凰引领着百只装满桩木、石块的大船驶向料场。

湖中城建好之后,人们为了纪念凤凰运料的功绩,就起名为凤凰城。

话说王东、王昌修城之际,正是黑龙探亲之时。

这日黑龙返回,见湖中城起,十分恼怒,立即兴风作浪,意欲毁城。

王氏兄弟跳入水中与黑龙搏斗,母凤凰叼下身上两根羽毛,化作利剑,刺向黑龙。

黑龙不敢恋战,逃往东海。

谁料黑龙逃走时扒出的水道冒出滚滚激流,使水面不断升高。

凤凰见状,在空中喊道:

“孩子,此水通海,难以堵挡,为了百姓,你们只好献身了。

”二王兄弟听后,先后钻入水下,用身子堵在了水道口上。

后来,人们为感谢二王兄弟,就取其名字,将凤凰城改称东昌城了。

各位朋友,前面船即将通过的桥,名叫六知桥。

明朝中期,东昌府有位礼贤下士、爱民如子、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知府,姓蔡,名兴同。

有一年发大水,河堤决口,平地划船。

皇帝拨下善款,命蔡知府与河院一起抗灾防洪。

后因治河有功,皇帝把抗灾剩下的银两开恩赏赐下来。

河院想私分钱款,就在自己的行署备好酒菜,请知府过来议事。

酒过三巡,河院提起分钱之事,对蔡知府说:

“这钱我们二人分了,也无人知晓。

”蔡知府说: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水知、河知,何来无人知晓?

此钱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

”回府后蔡知府即让师爷盘点账目,开列明细,邀地方士绅公议,将抗灾剩余的3万6千多两银子修建了南关和北关两座桥。

后人感恩蔡知府义举,将南关桥改称“六知桥”。

[船过南关桥后]过了六知桥,我们就来到了东昌湖的东南水域。

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几个小岛,是老百姓俗称的演武场。

水浒传中没羽箭张清调任东昌府之初,曾梦见自己在过吊桥迎敌时马失前蹄,跌入护城河中。

张清不习水性,眼看有生命之忧,这时一仙女从天而降,抛下一根红绳,将其拖到城东南的小岛之上,并教他训练水兵之法,留下偈语:

湖上练兵,遇江而止。

后来卢俊义率水浒诸英雄攻打东昌,被张清连伤一十五员大将。

幸亏宋江用计俘获

了张清,并劝其归顺水泊梁山。

此时,张清才知仙女之意。

后来因为水冲,小岛越来越小,清朝以后,就无人在此练兵了。

如今,这里草密水清,天气好的时候,湖里的乌龟就爬上来晒太阳。

在南城墙里,有一个不大的水面,多年来无论天气多么干旱、无论用什么器械取水,从未干涸过,这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龙潭。

当初大禹治水来到聊城,命人在南部开挖了徒骇河,在北部开挖了马颊河后,洪水很快下降了许多,却一直无法排完。

夜里,大禹趟水查看,来到徒骇河北岸时,见到一股暗流,顺暗流走出五六里路,发现了一股打着漩涡向上涌的水花。

大禹拎起泥沙袋抛将下去。

“呼啦”一声,水下飞起一条蛟龙,张牙舞爪扑向大禹。

双方斗至天亮,蛟龙向东飞去。

大禹将此事告诉了舜帝,舜帝赐其刻有镇蛟图的方石一块,告诉说那条蛟龙原是被赶出家门的东海龙王之子。

夜里子时,按照舜帝的嘱咐,大禹把方石投到漩涡处,只听几声闷雷过后,水花随即落下。

第二天,聊城一带洪水退下,大禹投石处却依然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水面,人们称作镇蛟潭或龙潭。

聊城水多,桥也多。

聊城的桥不但形态名异,而且都有着或传奇、或动人的故事。

前面这座连通东昌湖与古运河的桥,叫惊龙桥。

乾隆皇帝曾九次南巡,七次留宿聊城。

有一次南巡回程,艄公因贪看沿途风景一时走神,待船行至龙湾桥头,急忙转舵,龙船的颠簸使得正在与人下棋的乾隆皇帝离身前倾,差点跪倒。

乾隆大怒,急问何事?

随从忙跪奏道:

“皇上贵为真龙天子,何事不知?

不过是因下棋入迷,一时淡忘而已。

不过,东昌府这个地方,历来就不平凡。

当年圣祖爷在此闹龙街就遇到过活神仙。

刚才,您跪天、跪地、跪师亲,说明此地天有灵、地有德、水有韵、河有情。

岸上就是龙湾,何不上岸,将息几日。

”乾隆听罢称是,住进了光岳楼行宫。

这后面还有一段故事,暂且卖个关子,过会再说。

因为乾隆在龙湾桥受到惊吓,后人就称之为“惊龙桥”了。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了。

明清时期,得益于漕运的发达,聊城繁荣昌盛达400余年,这里“舟楫如云、帆樯蔽日”,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

当时,运河两岸仅有名有姓的商铺就多达3000余家。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这是有证可查的。

前面左手的这处院落,就是当时山西、陕西两省商人在此经商的“联络处与招待所”,里面砖雕、浮雕、透雕,天下三绝。

请各位上岸,到山陕会馆内游览。

看过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我们再次上船,继续运河之行。

据记载,明清时期,聊城运河两岸会馆林立,规模与山陕会馆差不多的就有8处,可惜如今只保留下这一处。

在运河开发过程中,我们聊城政府一方面注重保护原有的文物古迹,另一方面新建筑都是仿明清时期样式的,白墙青瓦,充满了仿古气息,与运河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成为聊城一道新的风景线。

之后,牧琳爱竭尽所能,

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并积极出钱为村里修路、为小学生配电脑,为医院捐献医疗设备、联系美国专家讲课?

?

老人先后被授予“中华慈善大使”、“感动中国新闻人物”等称号,成为一位活着的传奇。

每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牧琳爱老人总是说:

“我有一颗中国心!

大家再请看左手岸边,这些沧桑古朴的青石,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登岸的御用码头,老百姓称为“大码头”。

当年,康熙南巡、东巡路经东昌府时,都是从这里上下龙船。

运河两岸净街戒严,大小官员及地方显贵士绅,皆跪伏在地,恭迎圣驾。

附近还建有专门的接驾亭,万岁爷上岸后,首先来到亭内迎接官员们的叩拜,礼毕方才起驾进城。

其声势浩大,场面宏阔,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运河博物馆内,有复原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朋友们都知道,乾隆是比较有才的一个皇帝,也是相当自负的一个人,但他对开创清朝盛世的爷爷康熙还是比较尊敬的。

这不,前面左边就是乾隆皇帝南巡时登岸的小码头。

为了表示对康熙的尊重,乾隆特意让人另择吉处修建了一个码头供自己上岸用,而不是使用康熙登岸的大码头,老百姓称之为“小码头”。

说到乾隆呢,我们书接上回:

在惊龙桥受惊后,虽经随从百般劝解,乾隆却一直心怀戒意。

直到住进光岳行宫,酒宴过后,才有了几分诗兴。

凭栏眺望,乾隆被东南方向的一幅盛景吸引,随口问道:

“这是何方胜境?

”当得知这便是前朝状元邓中岳的庄园时,心中又来了气。

康熙十六年邓中岳应殿试赢得康熙“文章平平,字压天下”的御批。

人称风流天子的乾隆皇帝,自认书法最佳,却因一个“字压天下”,使他多年心中不服。

惊龙桥受惊,乾隆把一肚子的气都撒在了邓中岳身上,回京没几天,便以“奏不对称”的罪名罢了邓状元的官。

邓中岳,因字而贵,又因字而衰,饱尝人间五味,决意再也不让儿孙涉足官场了。

邓中岳死后,儿孙遵其遗愿,将棺木沉入水下深埋,大抵是隐喻半生的宦海沉浮吧。

各位朋友,前面这座东西方向的桥,叫闸口桥。

这里发生过许多故事,比较有名的是“今日无税”。

康熙年间,刑部侍郎任克溥告老还乡后,发现东昌府因连年遭受水灾,民不聊生,而苛捐杂税,更使百姓怨声载道。

任克溥三次上书,请求减免官税,赈济灾民,却未得到回复。

正当他忧心如焚时,京城传来消息,说皇帝南巡要路过东昌。

这天,康熙乘坐的龙舟行至东昌府闸口附近,突然触物搁浅。

康熙令人速派水工清理河道。

没多长时间,水工捞出一块刻有字迹的石碑。

随行官当即上奏康熙。

康熙问:

“上面刻有何字?

”任克溥近前跪奏道:

“启奏万岁,此碑胆敢阻挡龙舟,恐有缘由,还请皇上明察为好。

”康熙点头称是,走到碑前辩认字迹,随口念道:

“今日无税。

”任克溥急忙跪倒高呼:

“谢主隆恩!

”康熙问:

“爱卿,这是何意?

”任克溥答道:

“万岁体恤灾民,免去东昌赋税,我岂能不为家乡父老谢恩!

”康熙说:

“古碑显现,亦是天意,就照此办理吧!

”其实,这是任克溥冒着欺君杀头之罪预设的计谋。

他让家人探明了龙船到达东昌的准确时间,于头天夜里将石碑投入河道之中,故意让康熙来念。

东昌知府把“今日无税”碑立在了东关运河南岸,并修了牌楼。

从此,凡在此码头装卸货物者,均不纳税。

以至于在大码头一带形成帆墙如织、百货灿陈的景象,被誉为东昌古八景之一:

崇武连樯。

[船过闸口后]聊城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据考证,明清以来考中举人者323人、考中进士者71人。

闸口桥西不远处,就是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的宗祠家庙。

傅以渐是康熙的老师,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傅以渐自幼聪颖过人,经史过目不忘。

三岁能诵书,五岁熟记经史不遗一字,十岁撰写文章。

幼年家境贫困,作文苦于无纸,每起草于墙壁间,夜以香头照读,苦志力学,二十年如一日,攻读不懈,终成大器。

清顺治三年开科大考,傅以渐以进士及第一甲第一名,首夺大魁,位列清华。

傅先生治学严谨,精于考

究,学识渊博,道德文章为一时之冠,人尊之为“星岩先生”。

傅以渐是一位竭诚尽忠的贤臣良相,虽居官显耀,却仍以简朴无华而著名,深得顺治皇帝的器重。

别的文武官员都骑马坐轿上朝,他却以驴代步,往来于宫庭之间,一次,被顺治皇帝见到,特御笔亲作小照一幅,并题“状元归去驴如飞”,一时传为佳话。

后人借题演义,写下一首诗:

“阁老骑驴来玉殿,康熙引缰走在前。

若非太保展雄才,清鼎岂能安如山。

提及傅家,不能不提另一个人:

傅斯年。

这个名字,朋友们也许不是很熟悉,但“五四运动”大家都了解。

当年“五四运动”的游行队伍中,走在北京大学方队最前面、高举大旗的,就是傅斯年。

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人之一,曾先后任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是傅以渐的第七代孙。

如今,傅家祠堂修成了傅斯年陈列馆,著名的“仁义胡同”也在那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身去感受一下。

聊城南起龙湾,北至北坝的运河岸上,有多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槐树。

树下均有三丈见方的高台,人称“晒书台”,又称“赛书台”。

曾流传这样一个民谣:

“数遍四百四十四棵槐,不知何处赛书台。

赛书台?

晒书台?

是晒是赛后人猜。

”说晒书台,是与海源阁主人杨以增有关。

据说杨以增当运河总督的时候,从南方购了书,船运回东昌,途中受潮浸湿,上岸后先在槐树下晾晒,然后再运到海源阁收藏,故后人称之为“晒书台”。

说“赛书台”,是因为当年运河岸不仅是十里码头,更是人员密集的繁荣市场:

说评书的、唱鼓书的、演快书的等各路艺人在树下摆摊,竞相献艺,甚至唱对台戏,故后人称之为“赛书台”。

关于古槐下的高台,还有一个说法:

是与聊城的一个学子耿如杞有关,其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人送外号耿书篓子。

有年秋天,江南举子乘船进京赶考,桅杆顶端高悬锦旗,上书十个绣金大字“精读天下书,喜赴琼林宴”。

耿如杞本来也应参加科考,只因为父守孝,不能成行,看到江南举子有些轻狂,心中不服。

赶考船靠岸后,一位江南举子要在此晒书,请耿如杞让一让。

耿如杞也说要晒书,但却两手空空。

江南举子问:

“书在何处?

”耿一拍肚皮:

“在此。

”见两人较劲儿,周围就有好热闹的人激将,于是双方击掌赛书:

江南举子输了,落旗罢试;耿如杞输了,头顶香盘送江南举子进京。

双方你来我往,劈章摘句,均对答如流,围观者赞叹叫绝,双方也是暗自佩服。

这时,耿如杞要江南举子背诵《万年历》。

在同行的提示下,有一位过了关。

待这位举子让耿如杞复背时,耿由后向前,倒背如流。

刚刚背了一部分,忽听一举子喊道:

“仁兄打住!

恕小弟轻狂,小看天下,我等甘愿回船。

”言毕,同船工搬书上船,打道回府去了。

看着解锚的南船,耿如杞心感不安,连连叹道:

“侥幸,侥幸,我实不如人。

”原来,耿如杞并不能背下万年历,只是以惊人的记忆力,由后向前强背了一部分。

不打不成交。

后来,耿如杞与江南举子们互通书信。

下一个大比之年,他们在当年赛书台相聚,同舟进京,又同科及第,共登皇榜,成了相知相契的官场同僚。

故老聊城民谣云:

“天下文章装满船,赛书台上遇奇男,唇枪舌剑分高下,谁知命里是同年。

无论是晒书台还是赛书台,总之这里是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人们传说,学生们经常在这里走一走、转一转,成绩就会好上几分。

这也许只是传说而已,但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肯定能起到净化身心,提神醒脑的作用。

[廊桥处]各位朋友,前面这座桥雕梁画栋、飞檐走壁,恰似画廊一般,这就是聊城唯一的廊桥。

为什么在这里修这样一座廊桥,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清道光年间,有位孔氏女嫁到这附近、运河左岸的一个窦姓人家为妻。

一年闹水荒,婆婆和丈夫都被淹死了,只剩下公公与孔氏。

当时,孔氏刚二十岁出头,长相俊俏,性情温顺,有很多人前来向她求婚。

但是为照顾孤苦无依的公公,孔氏执意不肯再嫁。

这年初春,公公得了伤寒病,孔氏五更天就背着公公踏冰过河到北岸找大夫看病。

返回时,由于太阳照射,河冰松动,公媳二人都被陷到

并不深的河里。

孔氏费尽力气才把公公拖上岸,背起来继续往家赶。

到家后,孔氏急忙为公公擦湿换干。

不料正好被人看到,从此流言蜚语就传开了,孔氏当面遭唾弃,背后被人指脊梁,变得沉默寡言,声言要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

公公知道儿媳委屈,就找到在家为父母守孝的时任湖北按察使、海源阁的主人杨以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儿媳的嘉德孝行以及所受委屈如实倾诉。

杨以增经过调查了解,明白了事情真相,决心还孔氏女以清白。

杨以增先说通知府、由地方官出面,又由道光皇帝恩准,为孔氏建贞节牌坊。

但孔氏家里既无土地又无坟茔,牌坊无处可建,后来人们就在孔氏与公公落水的地方建了一座桥,桥上建木廊坊代替了石牌坊。

廊桥完工后,杨以增送来“清孝桥”匾一块,人们就把孔氏居住的街道称为:

清孝街。

由于杨以增的原匾早已丢失,所以至今廊桥的题名处仍是空白。

[看到铁塔时]现在我们的船正在向西行驶。

请大家看左前方的塔,这就是聊城三宝“古楼、铁塔、玉皇皋”中的宋代铁塔。

其实,这铁塔初建时,原本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墓塔。

后来,砖塔因遭到破坏,人们为了报答正果寺仁安长老的大恩大德,又在原塔基础上铸造了这座铁质舍利宝塔。

千年来,铁塔不仅成为聊城历史的见证,而且给聊城增加了诸多光辉。

后人把它列为聊城的八景之一:

铁塔烟霏。

明嘉靖进士许东望有诗为证:

绝顶摩云迥去雁,暮云倚树起鸣塘。

争春惨淡烟光里,蜃气分明出海洋。

说到铁塔,聊城还有一样闻名的食品:

铁公鸡。

被老舍先生誉为“聊城铁公鸡”的魏氏熏鸡,是北关魏永泰于清朝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创制的。

迄今已有近190年的历史。

当时的聊城紧靠运河,交通便利,商贾云集。

为便于扒鸡运销外地,魏家扒鸡店研制成这种能够长时期保存的熏鸡,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二月成批制作,供全年销售。

魏氏熏鸡选料精良,制作精细。

熏鸡选用外型丰满、肉多肥嫩、体重2至3斤的一年左右无病活鸡,先加工成扒鸡再在腹内装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药料,放在锯末烟上熏制而成。

经熏制的扒鸡水分少、皮缩裂、内外露、无弹性、药香浓,存放时间长,是过往聊城商贾游客争相购买的上等美肴和馈赠佳品。

[东昌湖、运河交汇处]在这里,湖河之水融汇在一起,运河蜿蜒向北流去,我们的船将离开运河再次进入了东昌湖。

[稍候]前面这片湖面夏天时遍布荷藕,是一处开放式的观赏公园。

皓月当空的夏夜,缕缕清香飘来,凉爽宜人。

湖内不仅荷莲遍布,而且苇草蓊郁,鸟禽栖息,花香鸟语,如诗如画。

公园内建有一凉亭,重檐攒尖,六角飞翅,双檐12脊皆饰卷毛兽,建筑精巧别致。

亭子的四周偎依湖水,荷莲、柱间设有坐椅,供人休息,晨昏四时,景色各异。

临亭建有水桥,连接湖岸,亭桥相依,颇具江南特色。

各位朋友请往南看,这座桥是不是很有特点?

对了,非常陡,不要说汽车,就是推自行车上桥,一般体力不济的也甭想上去。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座桥叫白玉桥,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避难处,名字也是朱棣定下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后,孙子朱允汶登基,改号建文。

仅仅7个月后,燕王朱棣就开始发难,攻打济南,久攻不下时,率兵占领了沧州、临清、馆陶等地,建文帝令山东参政铁弦率兵进驻东昌,阻击朱棣。

朱棣轻敌,上当中计,被围住一通厮杀,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朱棣边战边退,最后只剩下单身匹马,人困马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