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3674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docx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

04英语(师资方向)专业毕业作业(毕业设计)

 

题目:

以活动为主的小学英语课堂模式初探

 

学生姓名:

舒继

学号:

045070465

学校:

曲靖民盟职业技术学校

班级:

英专二班

指导教师:

吴美荣

职称:

讲师

作业时间:

二00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云南电大职业技术学院印制

二00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2

1引言3

2.树立以学生为主,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观念3

2.1积极探索以活动为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4

2.2组织活动,发挥活动效应6

3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6

3.1制定确实可行的活动目标7

3.2营造和谐、愉悦的语言活动氛围7

3.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能力7

结束语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摘要: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的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无疑也对外语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学习某种语言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该语言进行实际交际,学习英语也正是为了能运用它来完成交际的任务。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出:

小学英语教学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

因此,在小学课堂中开展活动教学法,切实培养了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关键词: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法;教学设计

 

1引言

目前,我们不少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现在新课标课堂中,依然会有意无意的使用传统的PPP教学发,这中传统的教学法,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法不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智力的发展、认知方式儿童的语言发展,使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厌倦心理,开始就不喜欢和英语打交道,想让他们继续学好英语更是难上加难了,英语的首要条件应该是让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教师可以认为语言的习得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完成。

[1]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一些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模拟表演。

如:

使用多媒体教学来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叫唱英文歌曲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爱上英语,自主学习英语。

同时,也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主意,加深印象,帮助他们持久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我们这样的初学者要尽量想方设法创造各种语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兴趣并轻身体验,如:

玩游戏等,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锻炼使用语言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实施,英语基础教育在课堂观念,课堂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树立新的英语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

2.树立以学生为主,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观念

教学,尤其是课程教学是课程最主要的实施途径,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新教学观念,实施与新的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将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则是知识的搬运工。

就英语教学而言,传授语言知识、讲解语法、训练语言的基本技能是英语教学的主旋律。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讲,学生听”已成为教学的固定模式。

这样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学指导纲要》也明确的指出: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课堂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初步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和语感、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建立起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纲要中

还指出:

“小学英语教学还要创建以活动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的重点是培养

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主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真正确立起“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观念,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入手,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英语教学的基本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语言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之一,以“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下大力气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英语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性,将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学习语言和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渠道,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使活动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运用的过程;改变过去的接受式教学,将英语教学从枯燥的讲解、死记硬背单词和机械训练技能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倡导学生在愉悦和自信的情绪中主动参与与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知识的能力,运用(英语)语言交流与合作能力[3]。

2.1积极探索以活动为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改革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我们摈弃以往的“在听中学”的单一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等多种学习方式。

通过多样的语言学习活动,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和接受式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语言、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能力。

“活动”本身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一般而言,我们将学生在学校和课堂里,从事的与学生有关的事都称为学习活动。

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活动”则是特指教师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所设计的语言学习活动,其特征为“直接体验,合作交流,全员参与”其组织活动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活动(2---6人为一组为宜)活动形式可以是讨论、交流、调查、绘画,也可以是游戏、竞赛、歌曲、动手制作等。

[3]如:

在课堂教学研究所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开发中心合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UNIT1中句型Igoto…?

时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调查活动。

例如:

学生A:

Howdoyougotoschool?

学生B:

Igotoschoolonfoot..

学生C:

Igotoschoolbybike.

学生D:

Igotoschoolbybus.

就这样要求学生和同桌或其它同学练习,然后根据学生上交作业可知学生对此句型的了解程度。

又如:

Unit1中句型Trafficlight,就可以让几个学生上讲台,教师手持卡片,座位上的同学看到老师手中的卡片做出相应的动作,具体如下:

教师手持:

RED红灯

同学们一起说:

RED

讲台上的同学就根据口令说:

STOP停

教师手持:

yellow黄灯

学生(全):

yellow

学生B:

wait

教师:

green绿灯

学生A:

green

学生B:

go

让学生交换角色反复练习,加深理解。

Unit2中句型I′mgoingtobuy…..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任务型购物。

如:

学生A:

How muchisit?

学生B:

It′stwoYuan.

学生C:

Ohitsveryexpensive.

学生A:

Howmuchisit?

学生B:

It′stwoYuan.

学生C:

It′sverynice,I′LLbuyit..

依照类型反复练习,让学生熟能生巧。

活动既可以用于呈现新知识做准备,比如,表演对话等,也可以用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例如:

在国家新课标六年级,教材unit3中whatareyougoingtodo?

就可以唱howcanIgettothezoo?

引出下文,活跃课堂气氛,但活动更多的则时操作,练习巩固,拓展阶段使用。

[4]

语言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更想学会运用语言,仅靠书本知识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正如我们不能靠啃书本学会踢足球一样,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一样。

因此,坚持以“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不但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

开拓学生的视野,树立学习信心,更重要的使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听听做做说说唱唱玩玩演演和读读写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参加于实践为主动的尝试于创造过程中逐步形成语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2.2组织活动,发挥活动效应

随着课堂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功效。

活动不仅是联系语言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的中介与桥梁,也是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载体。

因为每一个活动过程就是学生感知体验英语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过程。

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的空间和获取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交流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和发挥自身能力。

但我们对活动寄予的良好愿望在实际教学中并并不能轻易实现。

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动态过程,它要受到许多变项或活动变量的制约。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蕴含着许多不确性与关联性。

任何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或是活动组织形式上的不当,或是活动时机不适宜,或是活动任务的不确定,或是活动要求不明确都会对活动的成功产生影响。

为此,我们更应重视活动过程的优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和过程的优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防止活动的简单化和单一化,在活动的实际操作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3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建立学生是活动主体的观念,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开展活动的主要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建构知识的行为,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生作为学习者,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接受教师指导,而作为建构者,每一个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都依据自己不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活动的内容进行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进而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

[4]

要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把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贯穿活动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因为独立性是主体性的基础。

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真正看作充满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具有发展权利和需要理解的人,是有着个别差异和发展潜能的人,尊重学生独立的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同时,激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给方法使之能学;传输动力使之会学。

3.1制定确实可行的活动目标

任何有效的工作,都使于明确和确实可行的目标,语言活动也是如此。

实际上,实践活

动就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受到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感受语言能力的过程。

[5]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能有效的控制语言的全过程。

防止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活动的效益和质量。

虽然在活动的过程中包含着有关语言规律的传授,情感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但活动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了发展活动在语言实践中的功能。

让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中获得更多,更为有效的语言实践,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一方面要以课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挖掘语言中的活动功能,将活动的着力点放在学生语言素质的提高上,对学生进行素材进行多层次的开发。

[6]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准和适应能力,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情感和不同语言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侧重点。

因此,活动的目标要与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知识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活动的重点相适应。

任何过高过难的活动目标,会因无法适应而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过低过易的活动目标则会使无法发挥作用而失去本身的意义。

3.2营造和谐、愉悦的语言活动氛围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参与活动的动机和意识的诱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语言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和发展。

不仅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与能力。

而且取决于是否由一个适宜的活动氛围和环境。

[7]教师是心理氛围的创造者。

活动的氛围与教师的情绪、语言表情以及活动的形式和活动的内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赞赏的眼神、一句鼓励表样的话语都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愉悦感,产生活泼。

活动形式多样使活动本身充满乐趣。

由此可见,愉悦的活动氛围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既有益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的状态,又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

[8]强化学生的活动动机。

还有益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倾向,提高学生反应的敏感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更轻松愉快地参加语言实践。

3.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能力

语言使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使为了运用语言,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开展活动的最终目标之一。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不使是以身俱来的,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中经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

我们知道,语言的实践是一个量的变化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而要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化,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

由此可见,形成多样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9]

为了更好的发挥活动在语言实践中的作用,教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努力在语言实践中实现语言的实践性,交际性和活动性,积极创造语言的适用环境,有意识的增加语言实践的输入量,注意设置语言轰动的信息差,多角度的组织学生开展任务型活动,关注活动的信息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真实”的语言,努力学习和运用语言,而不是单纯的机械的重复语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的进行语言实践和语言交流,自觉的将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联系在一起,将语言形式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10]。

通过自身的只是重组,使语言技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活动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实践性、交往性、过程性、合作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其它模式不可代替的作用。

以活动为主的小学英语课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多样性的语言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上自始至终参与语言实践,处于动态的学习交流之中。

可以说,活动为我们的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将小学英语真正变成“HappyEnglish”。

 

参考文献:

[1]严谈如,金卫雄.新型活动课指导[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夏谷鸣.正确把握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走向中小学生外语教学,[J].2000(6).

[3]教育部.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长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4]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长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

[6]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7]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组委会.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论丛(第一辑)[J].2003.

[9]南京师范大学生.心理学[M].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1

[10]瓦.沙.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吴美荣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感谢老师对我的辛勤培育。

从论文的立题到实验的设计以及论文的撰写整个过程无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

她广博的学识,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灵活的思维方式,耐心细致的言传身教深深感染激励着我,将使我终身受益。

导师不但在学习上给予我耐心细致的指导,在生活中也给了我莫大的关怀,这份师恩我将终身难忘。

此外,我的论文也受到了全班同学的很多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