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3813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docx

最新大理散文随笔

大理散文随笔

大理散文随笔【第一篇】:

[岁月如歌]邂逅大理

人这一生,无非是脚步写春秋,从一个怀抱,流浪到另一个怀抱;从一个地方,辗转到下一个地方。

或是惊心动魄,或是漫不经心,漂泊的屐履橐橐作响,穿过一路风尘,赶赴一场又一场生命的约会。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命定的缘分,那么人与一座城的邂逅,又何尝不是受到冥冥之中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

这一刻,时空的坐标恰好重合于此,不偏不倚,不早不迟。

应该感谢沧海桑田的轮回此时极尽温柔,生若蜉蝣的悲哀暂被生命之绚烂所遮掩,此刻亦教人浑然不觉……

这时的你,腿脚尚健,以梦为马的痴念还残存在生活的罅隙中,偶尔如电光火石,照亮庸常的日子,成为生命的礼物。

谁知脚下黄土之中掩埋着几座城池的断壁残垣?

谁又知千年之后,这里是被掩埋成层层黄沙之下的一片缄默,还是沉没于茫茫沧海之中,化作一声叹息?

我来了,城犹在,正好还繁花似锦,人流如织。

再好不过。

也许你面临东非大峡谷或是塔里木盆地里大片胡杨林会有落泪的冲动,那是一种由伤痕和残缺带来的巨大震撼,是一种带有逼迫性、倾略性的美,就像是战场上咄咄逼人的劈斩迎面而来。

但大理给人的美感是温柔浸润式的。

大理若是美人,定然不是那种唇色殷红,眼线浓烈的,而是天然雕饰,淡妆素裹的,第一眼只觉好看,越看目光就越不想移开。

正如这里的白墙飞檐的白族建筑,并不怎样叫人震撼,但也绝不寡淡,细品之下,滋味渐长。

品味大理,是从线条流畅柔和的蜿蜒长路开始,在行云流水的车行感受中,大理的美如画卷般在两旁铺展开来。

路旁有树,因为四野开阔平坦,早春的树又未着绿叶,枝条集合交错,疏淡迷蒙,以写意的舒展姿态,拥抱蓝天碧野。

绿毯似的格子田色彩有浓有淡,间或缀以还未转绿的白草和芦苇丛。

远处,四面都是云遮雾绕的连绵山峦。

苍山是静默的百炼钢,云雾雪峰自有其绕指柔。

那是属于他们的缠绵。

柔情浸染过的汉子,用粗壮的臂膀将连成片的白色的民居,及其上空的人间烟火气一并揽在臂弯之中。

我们就在这水漫肺腑的温柔曼妙之中渐渐微醺了。

直到邂逅洱海。

洱海是大理最能将人唤醒的一种美的存在。

海的波澜壮阔和湖的安详恬静,洱海兼而有之。

洱海的美是包容性极强的,大到一脉山峦、一座古镇,一排客栈,小到一片树林,一块大石,一条堤坝,一丛青草,都能与她互为衬托,相得益彰。

随手一拍,都是明信片的即视感。

拍的人多了,那人也成为一道道曼妙风景。

人这一生,寻觅追随着美景,又何尝不是在自我找寻?

无非是要找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大理的风、花、雪、月,本来是顿号隔开的,是人用自己的的情怀将他们撮合,附会成“风花雪月”,风不再是亦劲亦逸的“下关风”、花不再是小巷深宅里若即若离的“上观花”,雪不再是云遮雾绕的“苍山雪”,月不再是如梦似幻的“洱海月”。

所以女孩们拖着的裙摆,编着彩带的长发,恋人们相牵的手,骑行者孤独的背影,房车浪迹天涯的车辙,都是自己的“风花雪月”,暂借一座城,肆意流泻。

不是不知道,浪漫本来只是一个心理量,只是,我们很难在钢筋水泥的牢笼,在案牍的墓葬里保持云淡风轻的心境。

此刻,我把浪漫挽在鬓角;此刻,我把风花雪月披在身上。

去大理的市场,会发现这里物产实在丰富,这与地理环境不无关系,但也离不开当地人民的勤劳能干。

我偶尔会看见几个皮肤黢黑,身材精悍的当地男子闲淡似哲人般站在街角,但我看见的女人却多高大壮硕,无一不是在劳作着的。

如果说大理当地的女人像沃野,朴实无华却又对家的昌盛,对城的繁华居功至伟,那么来大理追梦的女人就像蓝天,每一个人现在,或者未来都可以用飘逸的云为自己写一部浩荡史诗。

住在苍山脚下时,客栈老板娘白皙纤细,一袭红裙,可以抽着烟喝着红酒和我讲半夜的江湖风云,也可以挽起袖子炒一桌花花绿绿的可口菜肴。

仅有一面之缘的老板娘,高挑瘦削,黑衣长发,因为喜欢大理,贸然砸钱租下民宅经营客栈,生意难做,前途未卜。

但她用修长手指夹着烟,讲起这一切的时候,竟然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我在她眼里看到的是笑看风云变幻的从容淡定。

洱海边的小院里,老板娘和我一样来自湖南,熟稔以后,竟然像妈妈一样陪我逛了市场,带我买特产。

她裹着披肩在呼呼风中的样子,让我想起她们客栈里质朴典雅的茶具和温润的瓷器。

和她们的交集提示我思索:

我应该继续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行走在路上,最耐人寻味的风景原来是人。

我在大理,正值新春,农历正月,北国该是大雪冰封,南方很多城也是蜗缩在冷雨霏霏之中。

但作为春天偏爱的地方,大理早就春意盎然。

早开的油菜花已经摆开了金色方阵,一场呼之欲出的浪漫花事,即将被策划成一次来势汹汹的华丽兵变。

花和人一样,若能筑就似锦的梦一袭,香飘一季,也就无憾了。

荠菜也已经结籽,星星点点的小三角就是生命的勋章。

就算微如草芥,矜而不争,毕竟也要郑重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好吧!

大理再见!

下一站,我会是在哪里呢?

大理散文随笔【第二篇】:

印象大理

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短,还不去看看纯粹就是浪费生命。

现代化的交通,缩短了长沙到昆明的距离。

2015年7月15日我与英子怀着对彩云之南的遐想,轻装简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家出发,4个多小时后,就下榻于昆明的酒店了。

7月16日清晨,我不由得早起,外面的世界,哇塞,清、凉、蓝、爽!

这个时令来云南,我庆幸选择了雨天。

昨晚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我原本担心第二天会因为天气影响参观的心情,会到处像家乡一样烟雾迷蒙。

可能是因为空气的质量太好,可能因为云南的雨天有她固有的秀美柔和,清晨之时,已只有些许雨丝飘忽。

微风扑面,颇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快感。

天空虽然暂时还没湛蓝,但还是比较高远。

只见近处的苍山绿波流淌,白云在山间游荡,犹如不断地在为苍山更新围脖。

大理古城就是依托苍山,前朝洱海,静静地躺在那里几千年的一个华夏边陲古镇。

今天我终于可以去亲手揭开她的盖头,一睹她神秘的芳容。

据说,大理有四大美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这个成语就由此得来。

下关风,特点在于其风的神秘与强劲。

人迎风而行,风吹帽落于前。

说白了,与其特有的地势相关:

下关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长的山谷出口,连绵百里的苍山挡住了大气环流,冬春盛行的平直西风气流和夏秋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季风便通过这山谷进入下关,形成了冬春季节苍洱之间强劲的西风和夏秋之交的西南风。

执英子之手,徜徉于古城街道,虽是酷暑,却不由得产生“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的心旷神怡。

这应该是得益于昆明四季如春与这里特有的地势相结合吧。

上关花,上关是一片开阔的草原,鲜花铺地,姹紫嫣红,人称“上关花”。

上关花名称的得来是由于古时上关有一棵叫”朝株花”的奇花,它花大如莲,开12瓣,闰年13瓣,香闻十里,果实可作朝株。

大理气候温和湿润,“冬止于凉,夏止于温”,最宜于花木生长,“家家流水,户户茶花”早已传为佳话。

街道两旁各色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人游花海,脚步古城,花随流水转,铺面古香藏。

苍山雪在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人称“苍山雪”。

苍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达4122米,由于海拔较高,在峰顶异常严寒,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下晶莹洁白,蔚为壮观。

“阴岩犹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苍山雪景的宏博壮丽,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

在古城,这个时节可看不到,不过看到山间白云萦绕,来去悠然,不由得想起晏几道的诗句,如果在月光下,应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此时的心境,却与杜甫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颇为吻合。

看到白云倏忽,亦时而勃起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

洱海月,洱海有月的晚上,天上一个月亮白晃晃,水中一个月亮金灿灿,这就是“洱海月”的奇景。

行走古城稍微久一点,不免有点失落。

现代的浮华已经淹没了古城原汁原味的风采。

城里因为游人的涌入,已经不再是淳朴的民风,物欲横流的时代,到处闪烁着盯着你口袋的金灿灿的眼光。

本地的少数民族也已经开始汉化,连他们自己可能也不习惯穿着他们独有的民族服饰。

他们在这里也不可能用他们独特的语言,因为,这里已经是一个商业化的都市,保持民族特色,可能就意味着他们失去生存的空间。

大理的万种风情已不在古城:

尽管流檐古朴,尽管城堡依然。

物是人非的遗憾是无论花多少钱买多少纪念品换不回来的。

大理的吸引力在乡间,在田野上,在大山深处……

大理的风韵更在厨房,在节日里,在历经沧桑的民间……

舌尖上的大理!

有白族三道茶:

苦茶——甜茶——回味茶。

预示人先要创业,必先尝苦,然后可以苦尽甘来,最后得到启示,凡事要善于回味,总结经验教训,切记人生本来就应该先苦后甜。

风花雪月般的美食,首推“大理砂锅鱼”,以本地祥云生产的大砂锅,煮捕于洱海的鱼,上席时以菜叶铺垫的大盘衬垫,锅中沸滚,飘红映绿,色彩绚丽,清香扑鼻。

趁热食用,鱼肉滋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二推“弥渡卷蹄”,它以新鲜猪腿为主料,胡椒粉、草果粉、八角粉、茴香粉、红米、白酒、食盐等为配料,先腌后煮,精制而成,可用绵纸严密包裹好,悬挂起来,随吃随取,一次吃不完,可将其余部分重新包好悬挂,十月余色味不变。

令人想到朵朵金花俏丽的小脸蛋,不禁赞叹大理山美、水美、人美、情更美了。

三推“木瓜鸡”,四推“邓川乳扇”,五推“喜洲粑粑”,六推“鹤庆猪肝炸”。

服饰上的大理!

整个云南有53个民族,大理基本上都有,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服饰。

特别是每个民族的节日来临,他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可以说大理就是一个服饰文化之乡。

来大理,我跟随旅游团的方式错了。

以后有机会再来,就一定要亲自走进普通的老百姓家中,去看看他们独具特色的庭院,感受千古的人文;去和他们说说话,尽管听不懂,我也可以体会他们原本的直率纯真;去喝喝他们的茶,品味其中做人的底蕴;去看看小桥、流水、人家,领略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的自然上演。

我知道,我看得太浅。

从路边背着小背篓的少数民族老婆婆佝偻的身躯,我知道,他(她)们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但他(她)们依然能够坦然地面对困境,朋友来了,喝酒;朋友走了,喝酒……

大理散文随笔【第三篇】:

冬季不一样的大理

冬末之际走进风花雪月的大理古城,绚丽的花开洋溢春天的气息,恍惚置身在春天,一阵寒风掠过,告诉我还在冬天里。

风花雪月的大理古城就是这样春冬季相互交叠着,眼睛看到的是春之景,肌肤感受的却还有丝丝寒意。

偶然相遇,很多欢喜。

走进古城,走下车感受大理季风的热情,冬春风力最是强烈,不管你习惯与否,它总是不可抗拒的袭来,避之不及,只好迎面。

有寒意,也有温情,因为洱海屏障的作用,风温润不干燥,纯洁不带一粒尘土,所以风变得舒爽柔情。

遥望苍山,山顶白雪皑皑,那就是“苍山雪”。

明代杨升庵说它“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显其技”苍山雪景的宏博壮丽,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

苍山以雪而美,因雪而灵动。

古城的冬天花开热烈,热闹的花开让我欣喜的用手机留下美丽的发现,留下相遇之喜。

近距离走近花之城大理,感受冬天不一样的美丽。

置身古城没有风就没有冬天,且当在满目绚丽中欣赏冬天里的春天。

此时开放的花,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它们亦不知道我只是一个陌生的来客,偶然经过,偶然遇见,欣赏着,欢喜着,靓丽一个心情,美丽一段时光。

走进花之城大理,醉心花开的美丽。

花开花谢,四季不间断的花海把大理装点的魅力四射。

开在冬季的花最是艳丽,那些正开的花朵,形状如菊花,深红淡粉相间,相点缀相映衬,一块块镶在绿色丛中,是冬天里的一抹暖色,一抹亮丽,一份开心,一份欣喜。

大理的花海总让人留恋难忘怀,大理的花品种举世瞩目。

品种繁多,花色也就齐全,缤纷绚烂似乎赞不够。

大理的花海很多,百花争艳美得无法比拟。

其中最出名的是茶花,茶花彰显名贵之气,品种繁多花色艳丽,是大理的花中之王;最妩媚灿烂的是樱花花海,樱花的灿烂在三月;最浪漫的是熏衣草花海,最生机最阳光的是向日葵花海;最迷人的是郁金香,蝴蝶兰花海;最灵动的最智慧的是大理永远灿烂的金花。

大理的花海看不完,看不尽,让人目不暇接,让你看的醉心。

每一种花有不同的花期,花开一场接一场,让你总是遗憾,来不及遇上每一种花开。

百花把大理打扮得迷人沉醉,把大理装点的魅力无穷。

冬季的海,有些安静。

走进洱海之滨,欣赏高原明珠的美丽。

洱海是秀美的,包涵的,博大的,洱海有时安静,有时激越。

有碧波万顷的温柔静美,有秋水共蓝天一色的宁静祥和,有风卷浪涌激起千堆雪的壮观,有烟波浩渺的朦胧之美,有温文尔雅的内秀之气。

大理因洱海更加秀丽,妩媚,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献名邦大理又多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宽阔的洱海,是屏障净化空气,又是静心之所,面朝洱海,春暖花开,面朝洱海,让心宁静如海。

心烦之时,心乱之时,来看海吧,来这里安静,沉淀,找到出口,释然心结。

冬天的大理有不一样的魅力,春的踪迹依然可寻,春的身影亦可见,苍山的雪花,古城的鲜花,大理的金花,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蓝天映洱海,洱海映苍山,共同演绎着冬天的独特美丽。

大理的冬天洁白又艳丽。

大理的冬天凛冽又温情。

大理散文随笔【第四篇】:

悠然大理

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四景将大理古城烘托的是悠然自得,风情万种,上关的风让你飘然,下关的花让你醉心,苍山的雪让你悦情,洱海的月让你赏目。

“风花雪月”四景更是让大理古城既像一位柔媚韵致的美妇,更不失古朴、大气的帝王风范,悠然的大理美的让人向往,让人惦记,挡不住的诱惑,于是在03年刚过完春节,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早晨,我和老公孩子一家人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行囊,就踏上开往大理的火车,准备去一睹大理的风貌,一路上随着火车的汽笛声,碾过一路的炊烟,掠过满目的花红柳绿,女儿在父亲的膝上莺言笑语,而我独自在幂思,想那大理古城可有我夜夜梦想的那样通灵剔透,草长萤飞?

一路上心里千回百转,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然到达大理。

下了火车,已是午后,阳光媚媚的,风儿轻轻的,很是惬意,乘上车不一会儿就来到大理的古城门前,遥遥望去,古城门雄壮巍峨,古朴直拓,班驳的城墙上几许青苔历历在目,厚重的墙壁显示出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豪气,城门两旁绵延出去的城墙将古城团团围拢,似要将这一方水土这一方百姓好好保护,还要将古城中弥漫着的那一股仙灵之气聚拢起来,不让她飘然逝去。

看到高高的城墙,女儿早已按奈不住,飞也似的爬上城楼,摆出一个个“POSE”忙叫爸爸给她留影,我也随即登上楼顶,极目一望,顿觉眼前豁然开朗,整个古城在我的俯视之下,我就像插上了一对天使的翅膀遨游在蓝空,只见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远处苍山萦云载雪,白里点苍,银妆素裹、堆银垒玉的横亘在洱海西岸,苍山十九峰、十八溪就像亲密的兄妹一样蜿蜒在山峦上,每两座山峰之间都有一条小溪,山峰雄劲挺拔,直插云端,溪水清澈灵动,顺着山峰一路欢歌的奔流而下,扑进洱海的怀抱里,而洱海就宛如一轮新月,静静的仰卧在苍山脚下,竟成了群山之间的一块无暇美玉,洱海的水清澈见底,阳光下波光鳞鳞的水面耀的我有些眩目,一时竟不知自己此时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

遥望那苍山和洱海,一个豪气冲天,一个温宛秀丽,你枕着我的头,我踩着你的脚,活脱脱的不就是一对情侣在相依相傍吗?

正看得出神,忽见一位老奶奶来到我的身旁,手搭凉棚,极目远眺,一脸的凝重,满目深情的眺望洱海,我还未搭腔,老奶奶就自顾自的,但又好象在跟我说了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很多年前,南昭王的公主爱上了苍山十九峰的长兄,便跟随着爱人来到苍山上生活,但美丽单薄的公主却难敌苍山上的严寒,而她的爱人为了自己美丽的妻子竟不顾危险到寺庙里去偷御寒的袈裟,结果被发现,就被打入洱海,化为石螺,美丽的公主痛不欲生,最后化为一片望夫云,所以每年的农历4月15日,在洱海上,苍山前就会出现一道哀怨的望夫云,悲悲切切、期期艾艾的了望洱海中的丈夫,这时,洱海就会暴风骤雨,雷霆大惊,掀起惊涛骇浪让公主与自己的丈夫相会。

而我身旁的这位老奶奶也是年轻时自己的丈夫去出海打鱼就再也没有回来,而这位老奶奶也像那位公主一样年年都到这城楼上望穿秋水盼郎归。

听了这个哀怨的传说和故事之后,我竟不觉的潸然泪下,目送着老奶奶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能回味。

枕着洱海的波涛睡了一夜,第二天我们又乘车到了闻名遐迩的蝴蝶泉,来到蝴蝶泉边,只见不大的一塘池水静静的躺在地上,四周围着护栏,几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上下翻飞,据说当年这里的蝴蝶是钩足连须、首尾相衔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至水面,那景象蔚为壮观,而此时我伫立在水池边,心中又回印出小时候看的那部电影《五朵金花》,电影中金花和阿黑哥的那段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至今还让人回味无穷,也让这蝴蝶泉边的蝴蝶和大理这座古城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深入全国人民的心中,而片中女主人公金花的扮演着杨丽坤多舛的命运却让我想起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古话。

站在蝴蝶泉边,远远的就能看到大理三塔耸立在青天白日下,这座和西安大雁塔同为唐代建的名塔,矗立云端,云移塔驻,想当年多少皇帝在这里出家,它曾经是南昭国的象征,如今也是大理标志性的建筑和景点。

玩完几个景点后,我们应邀来到一家当地白族民居,白族民居很有特色,每一家都是方方正正的二层四合院,墙壁都是白底起花,一进院落,只见院子里开满茶花,花儿开的是艳丽无比,一朵朵比国色天香的牡丹还娇媚,主人热情的请我们品大理著名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第一道茶喝进去微苦,第二道茶喝了回甜,第三道茶喝了别有一番回味在舌间,这大理三道茶喻意人生就像这茶一样要历经生活的艰辛方能品得生命的甘甜,先苦后甜方为人生的最美景界。

尽兴的玩了三天之后,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的挥手和大理说再见,一路拜别那一幢幢白墙绿瓦的白族民居,坐在车上,只见一株株开得心花怒放的山茶花从我们的眼前飞逝而过,在眼前的一抹姹紫嫣红中我们离大理渐行渐远,只是脑海中永远的定格下了大理古城的那一片山山水水,经年挥之不去。

大理散文随笔【第五篇】:

云南游记(3)大理古城

再不懂风水的人看到大理古城所处的位置,也会得出这才真是风水宝地的感叹!

大理古城是白族聚集区所有房子都呈白色,飞禽走兽的房脊更颇显民族特色,而且都是坐西向东;后依百里之遥的苍山,前有百里之阔的洱海,脚下则是百里沃土的洱海盆地。

苍山19座山峰几乎一般高,自南向北似一条巨龙,大理古城就坐落在第10座山峰之下;18条山溪激流飞溅,第十条桃溪十一条中和溪十二条缘玉溪几乎贯穿古城。

洱海东面群山似扇形合抱,因此古城北六七十里处史称上关,南三四十里处史称下关即今大理市,进出古城唯此一条路可行,颇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险要。

大理古城曾是唐朝的南诏国和宋朝的大理国都城,唐朝虽强盛但与南诏国屡有战争,而且败绩居多,不知有多少中原将士血洒苍山洱海,因此有传说唐代为渡洱海伐南诏国有在西安操练水军之说。

宋朝特别是南宋,偏居今江浙两湖之间,加上北方金辽的战争与封锁,不得不大力发展经贸通商,和大理国交往甚佳彼此以理相待。

南宋王朝用瓷器丝绸下南洋通欧美构建海上“丝绸之路”,以黔川滇茶叶过大理国越横断山脉至青海西藏走出“茶马古道”,而这两条贸易通道则成为南宋政权维系150年的生命线,因此元朝忽必烈才欲吞南宋先灭掉大理国。

洱海是高原湖泊,周围又有群山阻隔,大量生腾的水气遇高山寒气成雾,阳光下便常似祥云缭绕,因此有说云南之称始于汉武帝,今距大理古城东南数十里处也还有祥云县之称谓。

汉武帝时统辖云贵川25县的叫益州郡,三国时属蜀国管辖,因此才有褚葛亮平叛七擒七縱孟获之说。

正因为西南民族众多且民风骠悍地形地貌植被又极其诡异险峻,褚葛亮才以攻心为上,这也使得至今西南许多少数民族还在奉供褚葛亮的牌位,自然这也与明清六百年的汉族统治有关。

今日的大理古城是明朝按唐宋时期的格局重建的,包括曾经的将帅府衙,我们也只能是坐电瓶车走马观花的浏览,若细觅精彩非一两日可行。

几条石板路顺山势而成,苍山溪水则急流四溅,两边唐宋风格犹存古色古韵,颇似天津的文化街老城厢。

导游讲两边店铺装饰物品虽多当地风格土特产,但经商者汉人居多,白族百姓大多以出租房产为生且相当富裕。

尤其是坐上感通索道上苍山跨过苍山大峡谷时,但见头上湛蓝的天空无一丝云,脚下峭壁耸立溪流如线,羊肠小道影影绰绰;洱海则象镶嵌在群山中的硕大宝镜银光闪闪,大理古城则似飞来仙境位置在正中间另人惊叹不已,能观如此之胜景此行无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