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3837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睡眠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睡眠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睡眠问题.docx

《睡眠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睡眠问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睡眠问题.docx

睡眠问题

不同年龄的人的睡眠时间一样吗?

1

为什么会打盹?

2

打吨与年龄有关吗?

2

什么是“短睡眠者”?

3

睡眠质量的标准是什么?

3

健康者是否也有睡眠改变?

4

睡眠中为什么流口水?

4

如何培养自己的睡眠习惯?

5

怎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6

如何正确睡午觉?

6

什么是梦?

7

做梦都有哪些感觉?

8

为什么有的梦记得住而有些梦记不住?

8

不做梦是否睡眠质量就好?

9

为什么有些人会感觉整夜在做梦?

9

睡眠少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吗?

10

睡眠可以改善记忆吗?

10

睡眠少会影响免疫功能吗?

11

睡眠少是不是老化的标志?

11

睡眠可以美容健体吗?

12

哪种睡姿最健康?

12

孕妇睡眠应该选择怎样的姿势?

13

睡眠与寿命有关吗?

13

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是多少?

13

不同年龄的人的睡眠时间一样吗?

人的正常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正常新生儿除了哺乳和换尿布的时间以外,其余时间都在睡觉,每天睡眠时间约18~22个小时;l岁以下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在14~18个小时;1~2岁的幼儿每天睡眠时间为13~14个小时,白天睡眠时间减少,夜间增多;2~4岁的幼儿每天睡12个小时,睡眠模式逐渐接近成人;4~7岁的小儿每天睡眠时间在11个小时左右;7~15岁的儿童每天睡9~10个小时;15~20岁的青少年每天睡8~9个小时;成年人每天睡8个小时左右;老年人每天睡5~6个小时。

60岁以后的老人睡眠周期增加,深睡眠时间减少,浅睡眠时间增加,睡眠呈片断化,这是正常现象。

一些老人把上述这些正常的生理变化看成是衰老的象征或者认为自己得了失眠症,是不正确的。

适当的睡眠能使脑组织的血液相对增多,可以给脑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

有人将合适的睡眠理解为给充电电池“充电”,是一种“储备能量”的过程。

的确如此,经过睡眠可以使机体重新积聚能量,使一天消耗的能量以补充,并为次日活动储备充足的能量。

因此,睡眠是深度的休息状态。

不同的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

一般来说,一个人一生中每天需要的睡眠时

间大体一致,即睡眠多的人总是睡得多,少睡就会觉得疲乏;睡眠少的人总是睡得少,不会因为睡得少而无精打采。

这说明:

睡眠的好坏不在于睡眠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睡眠的质量。

为什么会打盹?

打盹是指一段短时间的睡眠。

对于成年人来说,打盹指的是那些有意无意的睡眠。

一般而言,打盹的持续时间少于夜间平均睡眠时间的一半。

打盹能使人的反应更迅速,头脑更清醒。

科学家研究证实,在持续长时间工作中,打盹的人比没有打盹的人工作出色。

因此,打盹被认为是一种自我补充精力的有效方法,打盹可以看作为成人补充夜间睡眠不足的一种方法。

打吨与年龄有关吗?

打盹与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

打盹是婴儿睡眠的特征之一。

学龄前期的儿童,白天打盹的次数明显减少,学龄期的儿童打盹的比率更少。

青少年和年轻人,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睡眠受到人为的控制,常常导致夜间睡眠时间减少,更多的人倾向于用午睡来补充睡眠,改善精力。

这种现象也称为“补充性打盹”或“替代性打盹”。

也有一部分健康成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并不缺乏睡眠,但几乎每天中午都打盹,这是一种“习惯性打盹”。

此外,一些从事无作息规律职业的健康成人,如倒班工人、跑长途的司机等都存在普遍的打盹现象。

6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打盹是其睡眠周期的一部分,这是因为他们的夜间睡眠不深或者是由于退休后白天的活动无拘无束,缺少外界刺激,所以比较容易打盹。

当然,夜间睡眠时间缺乏和人为地控制睡眠时间是导致打盹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打盹,它是健康成人睡眠一觉醒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外,过多和

不适时的打盹也可能是某些睡眠障碍疾病,如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的临床表现之一,应当及时到医院请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短睡眠者”?

在生活中,大多数成人的睡眠时间在7~8个小时之间。

科学家在人1:

7统计时发现,也有约25%左右的人正常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或明显增多。

将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是同龄人正常最短睡眠时间的75%者称为“短睡眠者”,这组人群多数在年轻时即出现短睡眠,并且持续终身,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我们已知的短睡眠者有拿破仑、周恩来、丘吉尔等。

短睡眠者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也有类似短睡眠的倾向,但至今科学家们并没有找到明显的遗传学依据。

心理学家发现,短睡眠者心理基本正常,少数有轻躁狂倾向,他们为人和蔼、乐观,非常能干,没有

忧愁。

不幸的是,人13'统计学发现,短睡眠者的寿命短于同龄人中的正常睡眠者,其机制不明了。

如果短睡眠发生在60岁以后,常常提示存在睡眠障碍或其他躯体障碍性疾病,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

睡眠质量的标准是什么?

睡眠是否充足,睡眠时间的长短并非是主要因素,关键是看睡眠的质量。

睡眠质量的含义是睡眠的深度和快波睡眠所占的适宜比例。

据统计,快波睡眠在睡眠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新生儿为50%;婴儿为40%;儿童为18.5%~25%;青少年为20%;成人为18.9%~22%;老年人为13.8%~15%。

如果达不到上述比例,则慢波睡眠中的浅睡期相对延长,睡眠的自我满意度就会明显下降。

在实际生活中,好的睡眠质量可以用以下标准来衡量:

①入睡快,在15分钟内能入睡。

②睡眠深、呼吸深不易被惊醒。

③无起夜或很少起夜,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

④起床快,早晨起床后精神饱满。

⑤白天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健康者是否也有睡眠改变?

正常健康者可以由于种种原因,发生睡眠改变。

一是暂时性失眠,例如在持续性脑力劳动后,脑过度疲劳,尤其是在晚间,用脑时间过长、过累,脑部处于兴奋状态,使之难以入睡,可直接影响习惯性的入睡时间。

即便能够入睡,也睡得较浅,噩梦不断或者容易惊醒。

当白天遇到棘手的事情,难以摆脱,越想越沉重,不能自拔,夜间也难以入睡,或者出现早醒。

二是睡眠过多,部分健康人睡眠改变可以表现为暂时性睡眠增多,多发生在白天过度疲劳的人,希望通过增加睡眠时间达到精力和体力的恢复。

他们可以连续数天,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多睡,虽然多睡,觉醒时仍有显著的疲劳感。

三是

夜梦增多,如果在家庭、社会或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快的事情或过度兴奋的事情,个体就可能连续几天夜梦增多,梦的内容可能与白天发生的种种事情相关,也可能无关,或者梦中出现惊险的场面。

以上这些情况,并非是病态,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注意心理上的调节,是可以完全恢复的。

睡眠中为什么流口水?

口水是由舌下腺、颌下腺、腮腺等唾液腺通过外分泌作用分泌到口腔的液体,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分泌1500rnl。

3个月的婴儿,由于饮食中逐渐添加了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口水的分泌会大量增加,同时婴幼儿吞咽功能尚未健全,闭口、吞咽等动作不很协调,口水就会流出来。

7个月左右的婴儿,由于萌出的乳牙对1:

2腔有刺激作用,唾液腺的分泌量增加明显。

随着幼儿的成长,唾液分泌功能和吞咽功能日趋完善,流口水现象会逐渐消失。

成年人睡眠中流口水可能与下面一些因素有关。

①口腔中存在食物残渣,容易发生龋齿或牙周病等而导致睡眠时流口水。

②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啃指甲、咬铅笔等导致前牙畸形,造成睡眠时流口水。

③体位的原因。

在侧卧位。

头偏向一侧时容易流口水。

出现流口水现象时,看看是否与上述因素相关,平El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如存在口腔问题。

及早到专科医生处检查治疗。

如何培养自己的睡眠习惯?

睡眠是人在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行为状态。

作为一个健康者,如何调节和培养自己的睡眠习惯,使之能适合自身的生理特点,适合自己的工作性质,保证身体

和脑部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生理特点,确定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时间分配。

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安排合适的入睡时间。

再次,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及自己实际的睡眠需要量,确定自己的睡眠周期,例如有人每天需要lO个小时睡眠才能保持精力充沛,有人每天仅睡6个小时即可精神十足。

一般而言,健康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5个小时,也不能多于10个小时,特殊情况除外。

最后,要根据工作、生活等突然性的变化,恰当、合理地调节自己的睡眠时间。

如果是暂时性的睡眠不足,需注意及时补充睡眠。

长时间占用睡眠时间,忽视睡眠时间的补充,就会导致睡眠障碍。

还应该注意,夜间睡眠不足,不必完全利用白天时间给予补充,最好

把补足睡眠的时间放在次日夜间,以免打乱自己的睡眠规律。

如果是从事班倒工作的人,更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休息和睡眠节律。

良好的睡眠规律很重要,要逐渐形成自己常规的睡眠习惯。

怎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证良好睡眠的前提条件。

①明确自己是早睡型还是晚睡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上床时间,有些人习惯12点以后上床睡觉,而有的人则习惯9点以前睡觉。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关键在于不管是早睡型还是晚睡型,早晨醒来都不要恋床。

②睡眠时卧室内光线要暗,温度、湿度适宜,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流通。

③睡眠前不要与人交谈,避免情绪激动。

④不喝刺激性饮料,不吸烟。

⑤睡前最好能用温水洗澡,特别是用温水洗脚能起到良好的助睡的作用。

⑥睡前不看或不听紧张、激烈、恐怖的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

⑦上床后,采取正确的卧位。

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为好,“卧如弓”,不要蒙头。

床褥、被子和睡衣应该舒适得体。

如何正确睡午觉?

正常人有3个睡眠高峰,分别在上午9时、午后1时和下午5时。

上、下午的睡眠高峰常因工作和学习繁忙而被抑制和掩盖,所以困乏感不明显。

午饭后,由于午休时间外界兴奋性刺激少,睡眠高峰随之袭来。

因此,安排适当的午睡既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又可以使脑细胞得到短暂的休息,缓解压力,恢复体力,从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午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失眠的人应该尽量避免午睡,因为午睡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加剧夜间失眠,进一步加重睡眠一觉醒节律紊乱。

(2)严格掌握午睡时间,合适的午睡时间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

短暂午睡后,人会感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

如果制造过浓的睡眠氛围,如穿

睡衣、盖暖和的被子、午睡时间过长,人体容易进入深睡眠期,醒后会感到轻微的头痛、全身乏力、精神不佳,不利下午工作和学习,也会直接影响晚上的睡眠时间及质量。

长时间的午睡,只适用于补足前晚的睡眠不足。

(3)午餐后不宜马上睡眠,因为这时胃内充满了食物,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待午餐结束15~30分钟后再睡。

(4)选择理想的午睡体位。

最理想的午睡体位是平卧位,因为平卧位可以使身体处于最舒服、最放松的状态,有利于解除身心疲劳。

趴着或坐着午睡对健康都不利。

(5)午睡的习惯要持之以恒。

午睡习惯应规律,如果有时睡而有时不睡,容易扰乱人体业已形成的生物钟,损害健康。

(6)午睡时应避免睡在风口上,胸腹部要盖些东西.以免受风寒。

什么是梦?

梦是正常人睡眠时周期性发生的具有特点的精神状态。

典型的梦的叙述应该包含有幻觉、妄想、认知异常、情绪变化和记忆缺乏等特征。

不同学者对梦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家斯奈德认为梦与现实情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者福克斯等认为梦是睡眠中发生的任何有视觉、听觉或运动觉的影像;卡莱斯等指出梦是任何伴随精神活动进展而出现的有感觉的影像。

1978年有学者认为梦是一种幻觉,并同时引起广泛的视觉反应.这些视觉反应有时甚至是怪异的或喜剧性的。

中国学者又是怎样认识梦的呢?

在《辞海》中,梦是这样定义的:

“梦是睡眠中大脑皮质兴奋未停止而引起的影像反应”。

上述这些有关梦的概念都不恰当。

现在,科学家已经证实梦产生于脑干而不是大脑皮质。

脑干发出的信号传导到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再对这些信号进行整合,最后形成的影像就是梦。

科学家斯奈德认为梦的定义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①必须是在睡眠中出现的一种复合体验。

②它是一种经过组织后,能让人产生知觉的影像,同时这种影像会发生进展或者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把梦看成为一种自然产生的幻觉,并且在睡眠中被当成事实而接受的幻觉。

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超过80%的梦是发生在快波睡眠,少于20%的梦发生在慢波睡眠。

梦具有“周期性”和“自发性”的特点,所谓“周期性”是指每个夜晚的梦都是间隔90~100分钟周期性地出现的;而“自发性”这个概念是指从心理学研究角度来看,梦是睡眠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

梦的定义还有待于学者们的不断完善和补充。

做梦都有哪些感觉?

梦中的感觉常常生动而具体,几乎所有的梦都以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为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在快波睡眠期,视觉系统在最大程度上被激活,而且只有在视觉的基础上,才会有其他一些感觉。

总体上看,梦中出现的内容中,最多的是视觉(100%),其他依次为听觉(64%)、空间位置觉(8%)和温度觉(4%),触觉、味觉和嗅觉较少出现。

虽然梦中可以出现惊恐或身体受到伤害感,但很少出现疼痛感觉。

即使是那些患有严重慢性疼痛的病人,梦中也极少出现疼痛感觉,这是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

科学家根据梦中的内容推测梦境是一个独立的状态,而不是白天体验的简单重复。

为什么有的梦记得住而有些梦记不住?

一般来说,一个人一整夜要做4~6个梦,但清晨醒来的时候常常仅记得较少的梦境,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做梦。

即使在做梦的时候将入睡者唤醒,当事人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刚刚体验过的梦境详细地描述出来。

科学家们认为,大约有95%的梦境是被完全遗忘了。

也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每晚做梦,能很生动、很形象地描述,甚至去联想或当作事实,影响和干扰了自己的睡眠。

那么为什么有的梦记得住有的梦记不住呢?

目前,学术界有4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梦之间相互存在干扰,新做的梦常常干扰前面做过的梦,虽

然一整夜有数个梦,但清晨醒来往往只记得醒来之前的最后一个梦,这个说法大致上符合人们做梦的体验。

第二种看法认为这是一种动机性遗忘现象,由于梦中出现了令人不愉快、担心和恐惧的事物,人们常不愿意去回忆,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人们的生活现实,基本被大家所否定。

第三种看法是基于认知心理学上的观点,学者认为做梦是在短期内完成的,在性质上属于短期记忆,而短期记忆如果不能及时复习或输入长期记忆中去加以存

储,自然会很快被遗忘,这种看法也是比较合理的。

第四种看法认为在梦中,人的记忆细胞的活性最低,所以很容易遗忘梦中的事情。

以上看法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道理,到底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要靠大家自己去分析评价了。

不做梦是否睡眠质量就好?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些阻断人做梦的试验。

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他的梦境继续下去,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如果整晚无梦,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升高的趋势。

同时,还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如焦虑、紧张、易怒、幻觉、记忆力下降和定向力障碍等。

显然,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我们肌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梦的睡眠常常是大脑受损或者患病的征兆。

痴呆儿童的有梦睡眠少于正常儿童;慢性脑病的老年病人的有梦睡眠明显少于健康老人。

如果长时间的无梦睡眠,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反之,如果长期噩梦连连,也是身体虚弱或患病的征兆。

为什么有些人会感觉整夜在做梦?

在睡眠门诊工作中,常常听到病人抱怨整夜做梦,连绵不断,严重时影响夜间的正常休息,导致病人白天经常打瞌睡、精力不足、注意力下降甚至记忆力减退,对梦产生恐惧,认为整晚做梦就是失眠。

事实上,这种

想法是不对的。

做梦是人们在快波睡眠期的正常生理活动。

由于正常人慢波和快波睡眠周期交替出现,我们每晚必然会做3~5个梦,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睡眠生理现象。

当你在快波睡眠期醒过来,就有可能记得你所做的梦,如果在快波睡眠期频繁醒来的人,每一次都可能是从梦中醒来,则会感觉自己整夜都在做梦,这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而已,其实睡眠已经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一般认为,越接近睡眠的后期(凌晨以后),快波睡眠持续的时间越长(10~30分钟),做梦的时间可能也会延长,因此,更容易记住的是最后一个梦。

有人说“我一闭上眼睛就做梦”,这种说法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

因为,我们人类是不能由清醒状态直接进入快波睡眠,必须先进入慢波睡眠然后再进入快波睡眠。

慢波睡眠的过程是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给了我们相对充分的睡眠时间,因此也就不存在“我一闭上眼睛就做梦”的情况。

睡眠少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吗?

睡眠少肯定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在慢波睡眠期,垂体的各种促激素分泌都增多,尤其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一种与人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的重要激素,它的分泌主要发生在慢波睡眠期,快波睡眠期和觉醒状态分泌减少。

生长激素的分泌与睡眠状态相关,不论是夜晚还是白天,只要进入睡眠状态,生长激素就会分泌。

生长激素促进儿童的生长作用显然与睡眠对身体功能的恢复有关。

慢波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加,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和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激素分泌逐渐减少,最终停止分泌。

因此,少年儿童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或者说是一定的睡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睡眠可以改善记忆吗?

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良好的记忆力。

睡眠不足可以引起神经衰弱,导致记忆力下降。

研究表明,让受试者记住10个没有特定含义的字母,然后观察睡眠对记忆力的影响,结果是:

一个人经过1小时的睡眠后,遗忘率为30%,8小时后遗忘率为44%。

相反,如果不睡眠,1小时的遗忘率就高达59%。

这是因为在睡眠期间进入大脑的外界刺激减少,使原先记住的东西能很快保存。

此外,快波睡眠中的做梦也是记忆信息的再现,对信息进行重新处理,可能形成新的神经联系,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与动作和行为相关的记忆与慢波睡眠中的第2期有关,而其他记忆功能与快波睡眠有关。

也有科学家提出,慢波睡眠的第2期仅与完成简单的动作行为有关,而完成较为复杂的和需要较多概念参与的动作行为的记忆还是需要快波睡眠的。

因此,科学家认为,快波睡眠与幼年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育密切相关。

快波睡眠可能是建立新的神经联

系的重要时间段,从而促进和巩固记忆活动。

睡眠少会影响免疫功能吗?

科学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种类的啮齿类动物在冬眠时,虽然某种病菌已经进入其体内,但动物在冬眠时并不发病,等到动物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才会发病。

在已经感染了某种病毒的冬眠蛇的血液中找不到病毒,但是一旦它苏醒,其血液中的病毒浓度就达到极高的水平。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动物冬眠时各个脏器的功能都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影响了病菌在其体内的感染性免疫应答。

科学家们又发现,较小剂量的睡眠药物(如苯巴比妥)也同样能抑制感染性免疫反应,而且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犯机体后,一方面激活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睡眠。

此外,许多免疫调节物质可以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而影响睡眠。

睡眠中,免疫功能会出现与睡眠相关的规律性的变化,免疫调节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含量也随着睡眠过程而发生变化。

相反,睡眠障碍也可以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而致病。

睡眠少是不是老化的标志?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使得人们常常通过在夜间加班来补偿白天时间的不足。

这种通过人为的方式缩短睡眠时间的方法,虽然令人敬佩,但却必须付出透支身体的高昂代价。

如果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出现睡眠不足的症状,如白天瞌睡增多、注意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疲劳乏力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健康明显受损。

从外表上看,皮肤变得晦暗无光,皱纹和白发增多等。

动物实验已经证实长期的慢性失眠确实加速整个机体的老化过程。

因此,如果你想青春常驻,就需要保证有良好的睡眠。

那么,怎样保持良好的睡眠呢?

首先,要保证睡眠的时间充足;其次,要保证睡眠的质量,而睡眠质量的好坏又与良好的睡眠习惯密切相关。

良好的睡眠能让我们达到醒后全身放松、头脑清晰、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的状态。

睡眠可以美容健体吗?

良好的睡眠能起到美容健体的作用。

科学家已经证实,睡眠时皮肤毛细血管开放,给皮肤补充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

此外,睡眠时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增加,促进皮肤的修复和新生。

保护皮肤的细腻和弹性,能起到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还有,睡眠时人体抗衰老酶的活性更高,能更有效地清除体内促发衰老的因子,保持皮肤的年轻状态。

所以说良好的睡眠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不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重视睡眠的美容作用,那么要保持容颜不老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充沛的睡眠是美容的必备前提,它可以使人精力充足、容光焕发,再好的化妆品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哪种睡姿最健康?

常言道:

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说明人的立、坐和卧都要有适宜的姿势?

睡眠虽然有不同的姿势,但不外乎仰卧、侧卧和俯卧3种。

对于不同的人应该选择不同的睡姿。

有心脏疾患的人,最好取右侧卧位,避免心脏受压而增加发病的概率。

心力衰竭和哮喘发作的病人,宜取半坐位和高枕位,这样的体位可以使一部分血液因重力作用,移至腹腔和下肢的静脉内,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充血,进而减轻呼吸困难。

坐位时膈肌下降,肺活量增加,也能减轻呼吸困难。

有胸腔积液的病人,应该取病侧卧位,这样就不会妨碍健侧肺的呼吸功能。

双下肢水肿的病人,睡眠时可以把双下肢抬高,以利于血液循环,减轻下肢水肿。

脑出血或有颅内压增高的人,应适当垫高头位,采用头高脚低的体位睡眠。

肺部疾病的人除了应该抬高头位外,还应该经常改变体位,以利于排痰。

饱餐后或患有肝病的人,右侧卧位较为适宜,有利于胃内容物排入肠道,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

质的吸收,有利于血液回流肝脏。

四肢疼痛的人,应避免睡眠时压迫痛处,可采取相对避免疼痛的姿势。

因此,无论正常人或病人都应该选择舒适或有利于病情的体位,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孕妇睡眠应该选择怎样的姿势?

孕妇睡眠姿势的选择主要考虑孕妇的生理状况和胎儿生长发育的要求。

正常情况下,孕妇应该选择左侧卧位,特别是中、晚期妊娠的孕妇。

因为80%的中、晚期孕妇的子宫是呈右旋倾斜位的,常常使右侧输尿管受压,易发生尿潴留,长期如此可致右侧肾盂积水和肾盂肾炎。

此外,右侧卧位可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孕妇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可直接压迫腹主动脉,使子宫供血量骤然减少,严重时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大脑功能,还能影响盆腔的血液循环。

俯卧位同样不适合孕妇,因为其直接压迫胎儿,影响胎儿的发育,严重时能导致流产。

由此可见,左侧卧位既符合孕妇的生理过程也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是孕妇睡眠的最佳姿势。

睡眠与寿命有关吗?

一项大型的研究表明,过短或过长的睡眠都能对人的寿命产生影响。

好的睡眠可以使人心身得到放松,消除疲劳,恢复旺盛的精力。

如果把人比为一部车,则睡眠就像是油,只有充足的油,汽车才能高速行驶。

人也只能在有充足的睡眠条件下才能健康长寿。

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是多少?

咖啡因是一种刺激物,有醒脑作用,能够减少总的

睡眠时间,咖啡因的作用时间持续14小时,这些物质见于咖啡、可可、可乐饮料和某些非处方药。

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估算如下:

饮料名称含量(mg)

焙磨咖啡(滤液)83

速溶咖啡59

无咖啡因咖啡3

茶27

可乐饮品15

牛奶巧克力(60ral)40

可可(非洲)6

可可(南非)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