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4040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7章 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章电磁波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章电磁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  )

A.微波B.次声波C.超声波D.红外线

2.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的原理图。

图所示的四幅图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3.2019年3月19日,在临工科技中心展厅内,一名驾驶员坐在大厅的驾驶座上,通过5G网络轻松遥控远在100km以外的平邑矿山上的一台挖掘机(如图)。

5G网络传递信息靠的是(  )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红外线

4.2017年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代表﹣﹣中国移动面向世界演示了5G医疗应用场景和联网无人机场景,受到瞩目。

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  )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以上三者

5.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常见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无线路由器来实现的。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无线路由器是通过电磁波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送信息的

B.无线路由器是通过红外线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送信息的

C.无线路由器向四周传送信息的速度大于光速

D.无线路由器向四周传送信息的速度小于光速

6.以下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C.不可见光是电磁波,可见光不是电磁波

D.频率较高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较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太空中至少需要3颗地球同步卫星才能实现全球卫星通信

②微波炉是应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

③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风能、水能、太阳能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

④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因此要注意节约能源

⑤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建立了利用核聚变能量发电的核电站

⑥超导体材料应用在远距离输电上可有效节约能源;铜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

A.①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③④

8.下列设备或实验原理与图相同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9.“融合发展协同共治一一新时代新征程新动能”是2018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题,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  (选填“输电”“通信”或“导热”),光波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

10.手机的天线具有  和  两项功能。

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是通过  转接,实现连通的。

11.2015年百色市中考成绩可以通过手机等进行查询。

手机是通过  来传信息的,他消耗的电能是一种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12.美国发明家贝尔利用电磁转换的原理传送声音,制成最早的  ,是人类利用电流进行异地通话的开始。

早期的电话由话筒和  两部分组成。

13.如图,是动圈式话筒的结构图,人发声带动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随之振动……,它的原理是  现象;如果在图中线圈左端的两个引出端输入方向和大小不断变化的音频电流,膜片  振动发声(选填“能”或“不能”)。

14.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及时定位服务。

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

  传递信息。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光导纤维是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

15.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用手机拨打、接听电话或连接WiFi无线上网都是利用了  来传递信息;调成振动模式后,来电时电流驱动内部的马达产生振动提示来电接听。

能说明这个马达振动原理的是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

16.手机已经进入“5G”时代,所谓“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手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频率更高的  (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手机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元件是芯片,芯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由  (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制成的;智能手机传递信息的电信号采用  (填“模拟”或“数字”)信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7.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

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

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如图所示,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  的存在。

现将收音机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重复以上实验,却发现听不到收音机发出的“咔咔”声。

试分析:

(1)收音机放在真空玻璃罩中听不到“咔咔”声的原因是  。

(2)谢老师在一次乘坐镇江商业城的电梯时,发现性能完好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

(简述实验方法)

18.阅读材料并完成填空。

光纤通信

激光具有很高的亮度,一台大功率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亮度可达太阳亮度的107~1014倍。

激光通信与无线电通信类似,即先将声音和图象信号调制到激光束上,然后把载有声音和图象信号的激光发送出去,最后用接收装置把声音和图象信号检测出来。

科学家们研究利用激光进行光纤通信,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光纤是一种非常细的玻璃丝,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直径只有十分之几毫米,光纤由内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内芯由光速较小的物质做成,包层由光速较大的物质做成,光在内芯中传播,不断被包层反射回来,曲折前进,如图所示,这样,带有信号的激光就沿着光纤向前传播,容量大,不受外界条件的干扰,使激光通信能传播很远,并且能提高通信质量。

(1)激光通信的原理是:

  。

(2)光纤是一种非常细的玻璃丝,它由内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光在内芯中传播时,不断被包层  ,曲折前进。

(3)激光的光纤通信具有  等优点。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1月29日上午,世界首条商业运营氢能源有轨电车正式在高明上线启动,高明氢能源有轨电车示范线首期工程开通的范围为沧江路站﹣智湖站,线路长约6.5km,设车站10座,其中换乘站1座,平均站间距约640m,该项目运营车辆采用以氢能源为动力的100%低地板、铰接式现代有轨电车,采用3节编组,车厢内部宽敞,设有60个座位,车辆头尾两端均设驾驶室,可双向行驶,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

据介绍有轨电车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

氢燃料电池的原理,简单来说相当于一个“发电机”,即通过燃料电池内氢和氧相结合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源源不断为车辆供电,驱动有轨电车。

氢燃料电池发电,这一发电过程相当于电解水的逆过程,唯一的产物是水,因此做到了污染物“零排放”。

新型的有轨电车搭载了230kW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堆和大容量钛酸锂电池,两者配合为车辆供电。

有轨电车运行时,氢燃料电池作为牵引主动力,锂电池则在启动加速阶段提供辅助动力,车辆最高能以时速70公里持续运行。

每列车安装6个储气瓶,每瓶约储氢量3kg,续航能力可达100km。

车辆缓行、停站时,燃料电池为锂电池充电;制动时,锂电池回收制动能量,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混合动力,具有响应快、启动加速性能好、制动能量回收率高等突出优势。

(1)氢燃料电池发电,本质上是将  能直接转化为  。

(2)如果每节车厢设有高速WIFI(无线)服务,可在线分享照片、视频等,这是利用  来传递信息的。

(3)每瓶3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氢燃料的热值为1.4×108J/kg)

(4)这种新型的电车使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供电,供电5小时的电能有  度。

(5)相对于氢能源有轨电车,燃油汽车比较耗油且环境污染严重,目前高明区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如果每辆汽车每年耗油1.8t,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平均为30%,如果把内燃机效率提高1%,则每年每车可节约燃油  t(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五.解答题(共3小题,共41分)

20.科普实验题阅读《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当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

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能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小屋整体为金属制成,其中一个墙面为特殊的玻璃,即电磁屏蔽玻璃。

当我们身处小屋内,打开门时,手机显示有信号,能接打电话;当我们关上门后,手机显示没信号不能接打电话。

如果整个屋子是用金属制成的,当然在屋内不会有信号,可是玻璃并不是导体,却如何起到屏蔽的作用呢?

实际上电磁屏蔽玻璃是在玻璃的表面镀有多层金属膜,形成肉眼看不见的金属层,玻璃中间还夹有金属网,形成多层屏蔽。

当玻璃表面的金属膜、玻璃中间的金属网与小屋的其它部分一起构成了一个空

腔的金属导体,就起到了电磁屏蔽的效果。

所以手机就没有信号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电磁屏蔽玻璃是在玻璃的表面  ,玻璃中间还夹有金属网,形成多层屏蔽,起到了电磁屏蔽的效果。

(2)法拉第曾经冒着被电击的的危险,做了一个闻名于世的实验﹣﹣法拉第笼实验。

法拉第把自己关在法拉第笼里,当笼外发生强大的静电放电时,笼内却什么事都没发生。

如图所示的法拉第笼还可有效地隔绝笼体内外的电磁波,起到屏蔽作用。

你认为制作法拉第笼应选用

  材料(选填“金属”或“绝缘”)。

(3)一些歌剧院或音乐厅对墙壁进行了“特殊”处理,即使手机没有关机,在欣赏节目时,也不会铃声四起。

你能猜想工人对墙壁进行了怎样的“特殊”处理吗?

请根据文中内容提出一个方案。

21.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

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甲图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

声波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

波长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如乙图所示,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并且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

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

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在同步地球卫星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每个角落。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

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  产生振动,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  

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B.水杯琴

C.天坛回音壁D.超声波医学检查

(3)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变大,频率增大B.波速变小,频率不变

C.波速变大,波长变长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4)某一声波的波长为10m,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该声波的频率为  Hz。

22.如图所示是航天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的一幅卫星运行轨迹图,它记录了卫星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卫星绕地球中心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如:

在轨迹①通过赤道时的经度为西经157.5°,绕行一圈后轨迹②再次经过赤道时的经度为180°),设地球半径为R=6400千米,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43千米。

(1)卫星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2)请用纬度表示卫星上摄像设备能拍摄到的地表范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导航仪、地面端的中心控制系统、导航卫星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解答】解:

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微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的传播,掌握导航卫星的工作原理即可正确解题。

2.【分析】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

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

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解:

当人对着动圈式话筒说话时,它会产生随人的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即: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

A、此图中没有电源,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

B、此装置有电源,通电后,磁场中的金属棒会受力运动,故说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此装置中有电源,是电磁铁的原理图,即通电后,电磁铁有磁性,探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故C错误;

D、此图是奥斯特实验,即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记住:

发电机、动圈式话筒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带电动机的用电器、扬声器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带电磁铁的仪器利用是电流的磁效应原理。

3.【分析】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并且传播速度快,现代的移动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

5G手机也属于移动电话,5G网络传输信息是利用电磁波来实现的。

故选: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应用,知道广播、电视、移动通信都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4.【分析】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据此分析。

【解答】解:

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且传递信息的质量高、传输距离远,所以,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电磁波。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5.【分析】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WiFi在2.4Ghz频段工作,属于微波,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解答】解:

WiFi利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故A正确,B错误;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为3×108m/s=3×105km/s,故C、D错误。

故选:

A。

【点评】wifi、蓝牙、对讲机、子母机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都是利用电磁波传输的。

6.【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3)电磁波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保持不变,其速度与频率没有关系。

【解答】解:

AB、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错误;

C、不可见光和可见光都属于电磁波,故C错误;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保持不变,与频率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的传播及应用,属于基础题。

7.【分析】

(1)电视发射塔发射的超短波要靠中继站来传播,由图知,人们用通信卫星作中继站,只要有三颗这样的卫星,就能将电视节目传播到全世界;

(2)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

(3)风能、水能、太阳能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

(4)能量虽然守恒,但有些能量使用以后不可能再被利用;

(5)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的裂变;

(6)能被磁化的物质必须是磁性材料,例如铁、钴、镍等物质。

【解答】解:

由于超短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衰减等。

因此,人们用通信卫星作中继站。

目前,用3颗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故①正确;

微波炉就是用微波来煮饭烧菜的。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即微波炉是应用电磁波工作,故②错误;

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风能、水能、太阳能是新型的无污染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可直接利用且对环境的污染小,前景广阔,故③正确;

能量虽然守恒,但有些能量使用以后不可能再被利用,所以要节约资源,故④正确;

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的裂变,而不是轻核聚变,故⑤错误;

铜不是磁性材料,不可以被磁化,故⑥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8.【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

该装置中没有电源,发电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

由图可知,实验装置没有电源,若金属棒ab左右运动时,电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A、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符合题意;

B、B图有电源,是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D图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二者要注意区别开来。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分析】

(1)现代通信有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网络通信和光纤通信,每种通信的名字都是以传递信息的载体来命名;

(2)光波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解答】解:

(1)光纤网络是光纤通信的载体,因此光纤的主要作用是通信。

(2)光波属于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故答案为:

通信;属于;3×108。

【点评】知道光纤的作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0.【分析】

(1)手机能发出信号,也能接收信号,因此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受台。

(2)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比较简单,要与其它用户通话时要到固定无线电台转接,这种无线电台就叫基地台。

【解答】解:

(1)因为移动电话能发出信号,也能接收信号,所以移动电话天线的作用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

(2)移动电话可以对外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只是发射功率很小,它的天线比较简单,灵敏度不高,需借助于一组功率较大的固定电台(基地台)或交换中心来转接。

故答案为:

发射电磁波;接收电磁波;基地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移动电话、基地台的了解来作答,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11.【分析】

(1)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可以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如:

电能、煤气、汽油、柴油、酒精等。

【解答】解:

(1)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手机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电能不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需要消耗其它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获得,手机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需要消耗化学能,才能得到电能,所以手机消耗的电能是一种二次电源。

故答案为:

电磁波;二次。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二次能源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2.【分析】电话的发明家是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

1875年贝尔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

他最初把音叉放在带铁芯的线圈前,音叉振动引起铁芯相应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信号传到导线另一头经过转换,变成声信号,随后,贝尔又把音叉换成能够随着声音振动的金属片,把铁芯改作磁棒,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了实用的电话装置。

【解答】解:

电话最早是美国人贝尔发明的,是人类利用电流进行异地通话的开始;

早期的电话包括话筒和听筒两部分。

故答案为:

电话;听筒。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话的发明及构造,是物理学史的考查,难度不大。

13.【分析】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

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

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解:

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

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在图中线圈左端的两个引出端输入方向和大小不断变化的音频电流,电流的大小会引起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改变,会引起膜片振动发声。

故答案为:

电磁感应;能。

【点评】记住:

发电机、动圈式话筒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带电动机的用电器、扬声器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带电磁铁的仪器利用是电流的磁效应原理。

14.【分析】

(1)电磁波和声音都能传递信息,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解答】解:

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光导纤维的制备材料是二氧化硅,即玻璃丝,属于绝缘体。

故答案为:

电磁波;绝缘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导纤维的弹性和电磁波的应用,考查的是基础知识。

15.【分析】

(1)广播、电视和无线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转动,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解答】解:

(1)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当手机调成振动模式后,来电时电流驱动内部的马达产生振动提示来电接听,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图甲中没有电源,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是电磁感应现象;图乙中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故乙与马达振动的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

电磁波;乙。

【点评】本题以手机为背景,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电动机的原理等知识,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

16.【分析】

(1)手机是通过接收和发射电磁波来实现通讯的;

(2)芯片是半导体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

(3)数字信号不易失真,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手机的声音、图象信息是数字信号。

【解答】解:

(1)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手机芯片是由半导体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

(3)手机的声音、图象信息都是数字信号。

故答案为:

电磁波;半导体;数字。

【点评】本题考查手机通讯,半导体,是一道基础题。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分析】

(1)真空不能传声;

(2)金属对电磁波具有屏蔽作用;将手机放入金属盒内进行实验。

【解答】解:

收音机的周围存在电磁波,当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时,会产生“咔咔”声;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收音机放在真空玻璃罩中时听不到“咔咔”声;

(2)电梯是金属制成的,在电梯中收不到手机信号,是因为金属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将手机设置到响铃状态后放入密闭的金属容器内,试用另一手机呼叫金属容器内的手机,如果听不到金属容器内的手机声响,就说明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故答案为:

电磁波;

(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电梯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将手机设置到铃响状态后放入密闭的金属容器内,试用另一手机呼叫金属容器内的手机,如果听不到金属容器内的手机声响,就说明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了解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特点。

18.【分析】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题中所给短文找出;

解答这类题时,最好是先看清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短文。

【解答】解:

(1)激光通信先将声音和图象信号调制到激光束上,然后把载有声音和图象信号的激光发送出去,最后用接收装置把声音和图象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