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4047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docx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

武功县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第1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诸子由于杜会影响巨大,历史贡献卓著,因此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特殊贡献。

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

这个排列有点难。

孔子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

孔子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

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因此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

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这就直接成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

中国文脉,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那种朴实的正气却颠扑不灭。

因此,孔子于文,功劳赫赫。

本来,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学上站在老子面前,谁知老子另辟奇境,别创独例。

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使每个汉字重似千钧。

在老子面前,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

这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

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比孔子晚了一百八十年。

在人生格调上,他与孔子很不一样,显然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

这在人际关系上好像是缺点,但在文学上就不一样了。

他的文辞,大气磅礴,浪卷潮涌,畅然无遮,情感浓烈,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

他让中国语文,摆脱了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连结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

文脉到他,气血健旺,精神抖擞,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调。

但是,与他同一时期,一个几乎与他同年的庄子出现了。

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礼法制度,也看穿了试图改革的宏谋远虑,因此对孟子这样的浩荡语气也投之以怀疑。

岂止对孟子,他对人生都很怀疑。

真假的区分在何处?

生死的界线在哪里?

他陷入了困惑,又继之以嘲讽。

这就使他从礼义辩论中撤退,回到对生存意义的探寻,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升。

他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甚至也低于孔子、墨子、荀子或其他别的“子”。

但是这种低,使他有了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问出一串串最重要的“傻”问题。

但仅仅是这样,他还未必能成为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

他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

这一下,他就成了那个思想巨人时代的异类,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

(节选自余秋雨《中国文脉》)

1.下列关于先秦“文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和孔子在文章风格上不同,在思想上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他们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着不同的特殊贡献。

B.纵观中国文脉,虽然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自孔子开始,它所形成的那种朴实的正气的基调却颠扑不灭。

C.孟子让中国语文,连结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其文辞,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他给中国文脉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调。

D.在文脉上,先秦诸子谁应领先,虽然排列有点难,但作者认为“老庄”超过了“孔孟”,而文学冠军当属庄子。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于文,功劳赫赫:

他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成为永久的楷模。

B.在文学上,孔子有太多的理由站在老子之前,但老子言少义深,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从而另辟奇境,别创独例。

C.在人生格调上,孔子保持着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与此不同的是,孟子在这方面有缺点,他显然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

D.庄子在文学上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他以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嘲讽人生,问出一串串幼稚的问题。

B.老子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

而庄子完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升,他是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

C.孔子虽然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但是也是他使中国语文陷入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

D.庄子与孟子是同时代人,庄子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

但是庄子对孟子的浩荡语气投之以怀疑,甚至对孟子的人生都很怀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万鞋墙

梁衡

陕北多山,千山万壑。

有村名赤牛,世代农耕,名不见经传。

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高,下决心搜集本地藏品,建起一农耕博物馆。

我前去参观,不外乎锄、犁、耧、耙、车、斗、磨、碾之类,也未有见奇。

当转入一巨大窑洞时,迎面一堵高墙,齐齐地码着穿旧了、遗弃了的布鞋,足有两人之高,数丈之长。

我问:

“有多少双?

”答道:

“13000双。

”我脱口而出:

“好一堵万鞋墙!

这鞋平常是踩在脚底下的,与汗臭为伴,与尘土、泥水厮磨,是最脏最贱之物,穿之不觉,弃之不惜,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今天忽然被请到墙上,隆重聚会,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顿然感到它的伟大。

不管什么鞋,都已经磨得穿帮破底、绽开线头,鞋底也磨成了薄片。

仔细看,还能依稀辨出原来的形状、针脚、颜色。

每一双鞋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从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种田、赶脚、打工等,一个长长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忆。

这鞋墙就像是一堵磁墙,又像是一个黑洞,我伫立良久,一时无语,半天,眼眶里竟有点潮湿。

在回县里的车上,大家还在说鞋。

想不到这个最普通的穿戴之物,经今天这样一上墙,竟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

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建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才发现脚上还穿着延安的布鞋,匆忙到委托店里买了一双旧皮鞋上路。

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北方农村的人一律穿自家做的布鞋,小时穿妈妈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

布鞋是维系农耕社会中的男女关系、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一根纽带。

我想,做鞋也成了农村妇女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学纳鞋底开始,一直到为妇为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她们一针一线地纳着青春,纳着生命。

遇孩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负担。

男人们很珍惜这一双鞋,夏天干活尽量打赤脚,出门时穿上鞋,到地头就脱下来,两鞋相扣小心地放在田垄上,收工时再穿回来。

每年农历正月穿新鞋是孩子们永远的企盼,也是母亲笑容最灿烂的时刻。

要说乡愁、亲情、家,布鞋是最好的标志。

鞋不但是人情关系的标志,还是社会进步的符号。

有人说,看一个人富不富,就看他家地上摆的鞋。

我是1963年进大学的,同班有一位从湘西大山里考来的同学,赤着脚上课。

老师问,为什么不穿鞋。

他说长这么大,就没有穿过鞋。

1968年大学毕业,按那时的规矩,我到内蒙古农村当农民劳动一年。

生产队饲养院的热炕,是冬季的晚上村民们聚会、抽烟、说事的热闹地方。

腾腾的烟雾和昏暗的灯光中,炕沿下总是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其中有一双就是我从北京穿来的,上面已补了13个补丁。

90年代我已在北京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那时的会议通知常会附一句话:

请着正装。

“正装”什么意思?

就是要穿皮鞋。

那几天在县里采访,虽还有许多其他内容,但脑子里总是转着那些鞋。

立一堵墙以之纪念,是人们常用的方法,最著名的如巴黎公社墙、犹太人的哭墙,还有国内外经常看到的烈士人名墙,但集鞋为墙,还是第一次见到。

鞋虽踩在脚下,不像帽子风光,却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记。

我们常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却很少人说到“游子脚下鞋”。

做鞋,首要是结实。

先要用布浆成“衬”,裁成帮,裹成底。

将麻搓成绳,锥一下,纳一针。

记得幼时,深夜油灯下,我躺在母亲身旁,是听着纳鞋底的刺刺声入睡的。

现在市面上已找不到人工布鞋了,那天我在县里托人找了一双,不为穿,是想数一下一双鞋底要纳多少针。

你猜多少?

2500针。

那堵鞋墙共有13000双鞋,你算一下,总共有多少针呀!

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想到脚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

鞋墙不朽。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品开头一段写赤牛村名不见经传和老高建起的农耕博物馆也未有见奇,以此来反衬“一堵万鞋墙”给“我”的惊奇感受。

B.第二段通过“隆重聚会”和“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这两个比喻,把无生命的鞋写活了,一个“请”字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C.以“赤着脚上课”反映出湘西的贫困,以“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反映出农村的落后,以“着正装”反映城市的富裕。

D.这篇散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手法,通过塑造“穿之不觉,弃之不惜”的鞋这个意象,表达了深刻的主旨,形成幽默的风格。

5.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

(5分)

6.作品结尾说“鞋墙不朽”,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作品以这句话结尾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据游戏咨询机构伽马数据估计,2017年第一季度,《王者荣耀》取得了55-60亿元的收入,估计占整个手游市场收入的20%左右。

与市场上巨大成功相伴而来的,是社会上的争议不断。

小学生沉迷游戏后刷爆家长的银行卡之类的新闻不断出现。

在社会关注之下,7月4日,《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上线。

系统推出当天,港股收盘时,腾讯股价下跌4.13%,市值蒸发151亿美元。

《王者荣耀》的防沉迷系统,被众多媒体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

目前,各大网络游戏厂商都制定了相似的防沉迷系统规则。

厂商

实名认证规定

防沉迷系统基本原则

网易暴雪

(1)创建游戏通行证必须输入本人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2)未满18岁纳入防沉迷系统。

健康时间(3小时以下)不做限制:

疲劳时间(3-5小时)游戏收益[注]下降为50%;不健康时间(5小时以上)游戏收益为0。

王者荣耀(腾讯)

(1)实名认证流程同上。

(2)未满18岁纳入防沉迷系统,对应措施分未满12周岁、及13-18周岁两档。

未实名认证的被默认为12周岁以下。

(1)每日此类账号累计登陆时长:

12周岁及以下用户不可超过1小时;13-18周岁用户不可超过2小时。

(2)所有未满18周岁用户,家长可以在“成长守护平台”关联账号,查询其游戏记录,自主设置游戏时间、消费额度,可以一键禁止子女继续游戏。

实际上,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所遵循的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已有超十年历史。

2005年到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部门发布了多个“游戏防沉迷”条例。

然而,以上政策执行得仍不到位。

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报告》,自2013年以来,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当年所有测评游戏中的占比却在下降。

而且,2016年没有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仍占到当年所有测评游戏数量的71%。

(摘编自《澎湃网:

防止小学生沉迷游戏,防沉迷系统是最佳方案吗?

》)

材料二:

《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网游用户数量达到5.66亿人,同比增长5.9%。

记者调查发现,从几岁的中小学生到40多岁的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

因为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同伴负面影响等种种原因,许多青少年愿意到网游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

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希望在网游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在现实工作中难以取得的成就感。

据一些游戏设计师介绍,企业内部对游戏设计的考评就是靠每日活跃玩家(DU)等指标,为了达到目的,游戏就会每天搞整点活动等,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

某些游戏厂商虽然推出游戏防沉迷系统,但通过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未成年人依然可以“畅游”该游戏。

因为网游后台没有核查申请人和玩家是否为同一人,实名制根本落不到实处。

以游客身份登录的,虽然系统默认为未成年人,但仍然可以凭游客身份充值买游戏装备。

(摘编自《凤凰网:

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亟须实行游戏分级制》)

材料三:

武汉市教科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说,防止沉迷网游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多培养孩子现实中的兴趣爱好,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应该进行管控和限制。

另一方面,作为游戏运营企业应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实名认证。

社会公众以及网络平台对涉及色情暴力的游戏及时举报。

同时,网络平台还应大力推荐、宣传积极向上并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

“扬清是激浊最有效的手段,当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吸引力的绿色游戏。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说,青少年受到网游的吸引,说明网游有强大的吸引力,文化需求的出口还不够。

为此,应建立有效的推动机制,把绿色游戏当成产业来做,并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推动更多的企业越来越绿色。

要用运动锻炼、兴趣爱好、绿色游戏等来占据青少年的闲暇时光,有效促进身心健康。

(摘编自《新华网:

网游在和我们争时间?

》)

[注]游戏收益:

指在游戏中取得的经验值和虚拟货币。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十多年前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就已经在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中推行。

B.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允许游客充值等行为,违反游戏防沉迷条例相关规定。

C.当前不少成年玩家沉溺于网游,其心理成因与那些青少年玩家有某些相似之处。

D.那些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的青少年,比较容易成为沉溺于网游的玩家。

E.大力推行绿色游戏,运动锻炼等有益活动,就能做到真正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

9.当前游戏防沉迷系统取得的效果欠佳,主要有哪些原因?

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叶义问,字审言,严州寿昌人。

建炎初,登进士第。

调临安府司理参军。

范宗尹为相,义问与沈长卿等疏其奸。

为饶州教授,摄郡。

岁旱,以便宜发官仓赈民,提刑黄敦书劾之,诏勿问。

前枢密徐俯门僧犯罪,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甚,俯乃袖荐书与之。

知江宁县。

召秦桧所亲役,同僚不可,义问曰:

“释是则何以服他人。

”卒役之。

通判江州。

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

宗元道九江,常先檄义问拘其舟,义问投檄曰:

“吾宁得罪,不为不祥。

”常先白桧,罢去。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枢密汤鹏举效桧所为。

植其党周方崇、李度,置籍台谏,锄异己者。

义问累章劾鹏举,有“一桧死一桧生”之语,并方崇等皆罢之。

又言:

“凡择将遇一阙,令枢密院具三名取上旨,则军政尽出掌握。

上闻金有犯边意,遣义问奉使觇之,还奏:

“彼造舟船,备嚣械,其用心必有所在,宜屯驻沿海要害备之。

”会主亮果南侵。

命视师,义问素不习军旅。

至镇江,闻瓜洲官军与敌相持,大失措,乃役民掘沙沟,植木枝为鹿角御敌,一夕潮生,沙沟平,木枝尽去。

会建康留守张焘遣人告急,义问乃遵陆,云往建康催发军,市人皆媟骂之。

又闻敌据瓜洲,采石兵甚众,复欲还镇江,诸军喧沸曰:

“不可回矣,回则有不测。

”遂趋建康。

已而金主亮被弑,师退,义问还朝,力请退,遂罢。

隆兴元年,中丞辛次膺论义问“顷护诸将几败事,且以官私其亲”。

谪饶州。

乾道元年,诏自便。

六年卒,年七十三。

(选自《宋史·叶义问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B.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C.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D.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的人称为进士。

B.教授,文中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与现在的“教授”不相同。

C.弑,古时候指臣子杀君主,部下杀上级,于杀父母,奸臣杀忠臣。

D.建康,即今天的南京,是吴、东晋等王朝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义问不畏权贵,坚守道义。

对于秦桧的亲友,他同等看待,令他们正常服役;受命拦截张宗元的船只,他却说宁可领罪也不做坏事。

B.叶义问关心朝政,尽心奉主。

他发现汤鹏举仿效秦桧结党营私,便上奏皇帝,弹劾汤鹏举;又提议皇帝改进选将方式,掌牢军政大权。

C.叶义问为官正直,关爱百姓。

任职期间,敢于向皇帝奏明宰相范宗尹做的不法之事;旱灾之年,又以便宜的价格发售粮食,救济百姓。

D.叶义问不熟战事,治军无方。

在其视察军队期间,了解敌情后惊慌失措,修筑无效防御工事;在军情紧急之时,竟决定撤退,遭到非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甚,俯乃袖荐书与之。

(5分)

(2)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秋水》。

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E.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15.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是知也。

(2)孟子认为作为大丈夫应有的气节是,,。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徐玉玉被骗事件曝光后,立刻引发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几乎天地同怒、人神共愤,民众普遍对骗子表达了疾首蹙额的痛恨之情。

②在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之后,子女更要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使他们能够好好享受生活,拥有美好的桑榆晚景。

③《格萨尔》被称为世界上唯一一部“活形态史诗”,这棵巨大的故事树还在艺人们的演唱过程中不断开宗明义,勃勃生长。

④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常常食不暇饱,只好饿着肚子上学去。

但他的母亲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继续念书。

⑤陈路在围棋上苦心孤诣多年,曾取得全国业余围棋大赛冠军;现在他将主要精力投到围棋教学上,希望让更多的优秀棋手走向世界。

⑥中国式放生已经将人们误导入一个形式的过程,这种乱象已经越演越烈了,基本上可以说,放生行为与放生者谋求的善,是分道扬镳的。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⑥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其决定性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导弹基地包含在探测范围内。

B.里约奥运期间,少数港人对未能夺金的内地奥运选手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情绪,甚至在网络上不断揶揄中国队。

C.今年参加活动的56位“北戴河新贵宾”的身份有着鲜明的特寺点,他们是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为主体的国内各领域优秀人才代表。

D.我们强烈希望日方恪守双方有关原则共识精神,冷静看待目前事态,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紧张和复杂化的行动。

19.下列是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拔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C.近来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加庆典,深表歉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

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

其意义又不止于此。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

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

21.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推断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欢乐颂2》是一部都市女性情感剧,因为它选取了五个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所以还原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受到观众的喜爱。

编剧通过角色的现实性刻画探讨社会转型期的女性如何寻找人生航向、如何生存与进步等问题,剧中不少台词措辞犀利,直戳现实,必然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这部剧必将最大限度地扩展电视剧在不同传播媒介上的影响范围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①选取了五个女性形象未必完全还原了当下的社会现实。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思想家孔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

“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文学家歌德:

“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批评家罗伯特·林德:

“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认真领会上面四句名言的含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选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或套作。

 

武功县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D(3分)

2.C(3分)

3.B(3分)

4.A(3分)

5.①从鞋墙联想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联想到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皮鞋上路的情形。

(1分)②想象农村妇女纳鞋的情景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等。

(1分)③这些联想与想象,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3分)[来源:

Z.xx.k.Com]

6.第一问:

鞋子所象征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代表的社会进步,所象征的乡愁、亲情、家等应永远缅怀,永远传承。

(3分)

第二问:

照应题目与开头,使作品结构严谨;揭示作品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万鞋墙的赞美之情。

(3分)

7.B(3分)

8.CD(5分)

9.①游戏厂商为了经济利益执行不力;②不少青少年希望在网游中寻求精神寄托;③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④家庭关怀、学校教育有所缺失。

(每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10.D(3分)

11.C(3分)

12.C(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