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4234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docx

03喷射砼作业指导书

一、项目简介

北京至霸州铁路地处华北地区的北京市、河北省。

本线途径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固安县、永清县和霸州市,线路全长76.58km(不含新机场站),北京市范围33.43km(不含新机场站),河北省范围43.15km。

京霸五标段正线里程范围为DK80+007.56~DK93+032.71。

二分部承担施工范围:

DK88+006~DK90+700段内区间、站场正线和站线、联络线、粮库专用线、工区走行线(其中京保上行联络线至JBSLDK95+059.24、改京九联络线GHLDIK94+000-GHLDK94+600)的全部道路改移、路基、框构桥和涵洞、明洞及其他运营及生产建筑物等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在临近既有线附近施工及地面电力线未拆迁高施工机械无法施工地段,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路基基础加固。

2、材料要求

1、喷射混凝土采用水泥应符合《铁路混凝土施工工程验收补充标准》的规定。

2、喷射混凝土采用细骨料应符合铁路混凝土施工工程验收补充标准》的规定。

对于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细骨料,每400m³或600t为一批,不足400m³或600t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检一次。

3、喷射混凝土采用粗骨料应符合铁路混凝土施工工程验收补充标准》的规定。

对于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当时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

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块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mm,骨料级配及采用连续级配。

按重量计含泥量应小于1%,泥块含量应小于0.25%。

喷射混凝土用的骨料级配如下表:

喷射混凝土粗骨料通过各筛径的累计重量百分率(%)

骨料粒径(mm)

0.15

0.30

0.60

1.2

2.5

5.0

10.0

15.0

5-7

10-15

17-22

23-31

34-43

50-60

78-82

100

4-8

5-22

13-31

18-41

26-54

40-70

62-90

100

级配曲线图

4、喷射混凝土掺加外加剂进场时,必须按批对减水剂、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进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和其它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同一厂家。

同一批号、同一品种、同一生产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50t为一批,不足50t也为一批。

每批抽检一次。

三、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简介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采用JZ-5或ZSP-6D型湿喷机,喷射混凝土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后再喷射混凝土。

喷射作业应分片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进行。

喷射砼分初喷、复喷两次达到设计厚度。

初喷混凝土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复喷应根据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和一次爆破药量分层、分时段进行喷射作业,以确保喷射混凝土的支护能力和喷层的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终凝后3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喷射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喷射时先给风、再开机、后送料;结束时先停机、后关风;喷射时工作风压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的压力要求。

喷射混凝土根据混凝土中掺入料的不同可分为喷射(普通)混凝土、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和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湿喷机的风压是0.2~0.4Mpa。

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

侧壁不应大于15%,拱部不应大于25%。

4、喷射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

1、喷射混凝土前应对受喷面进行处理。

2、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喷层厚度是评价喷混凝土支护工程质量额主要项目之一。

施工中往往发生因喷层过薄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厚度。

3、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

4、检查空压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是否满足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

5、检查输料管是否完好。

6、检查作业区内是否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7、检查速凝剂的泵送及计量装置性能是否完好。

五、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1、施工步骤

1)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上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

2)挂Φ8的钢筋网,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混凝土的附着力。

喷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

3)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

4)采用湿喷机进行喷射砼施工。

喷射砼分段、分片自下而上顺序进行,每段长度不超过6m。

喷射时,喷嘴正对受喷面作均匀顺时针方向螺旋形划圈转动,螺旋直径20~30cm,以使砼喷射密实。

5)喷射作业应分片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进行。

喷射砼分初喷、复喷两次达到设计厚度。

湿喷砼要求初喷厚度控制在3cm以上,复喷砼时应达到设计厚度要求。

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6)喷射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喷射时先给风、再开机、后送料;结束时先停机、后关风;喷射时工作风压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的压力要求。

2、各种掺和料喷射混凝土施工要求

(1)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

1)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做初期支护时,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确定喷层厚度;应满足围岩的地质条件、变形量级和工程类型要求的韧度指标。

喷层厚度不宜大于150mm。

2)用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钢纤维,应考虑喷射工艺特点确定其参数;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

2、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施工

1)喷射混凝土中的合成纤维宜采用聚丙烯纤维,合成纤维长度宜为19mm;合成纤维掺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或以1.2kg/m3作为参考。

2)搅拌时间宜为4~5min。

搅拌完成后随机取样,如纤维已均匀分散成单丝,则混凝土可投入使用,若仍有成束纤维,则至少延长搅拌时间30s才可使用。

3)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F20,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

4)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拌和水灰比宜为0.35~0.45。

5)合成纤维加强混凝土是机械作用而不是化学作用,加入时不需要附加水和改变原来的混凝土配合比。

6)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同普通喷射混凝土一样采用湿喷工艺。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气温低于+5oC时不得洒水养护。

3、施工流程图

碎石

混凝土搅拌机

水泥

水泥

混凝土运输车

高压风

混凝土湿喷机

速凝剂

喷头

受喷面

六、施工注意事项

1、一般要求及注意事项

(1)喷射混凝土的性能、回弹率、粉尘浓度应符合国家现行《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的规定,初期强度应满足施工需要,即3h强度达到1.5MPa,24h强度达到5.0MPa。

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

(2)喷射混凝土因施工方法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要求其性能不同,应以试验喷射确认配合比的选定。

(3)喷射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的强度、厚度及其与岩面粘结要求。

喷射混凝土强度宜采用制作试块进行抗压试验,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为8~13cm。

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

(4)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混凝土宜采用自动计量配料、强制搅拌机拌合,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喷射作业宜采用喷射机械手作业。

(5)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

(6)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7)喷射混凝土的一次喷射厚度可按喷射部位和要求厚度确定,边墙掺速凝剂时为70~100mm,拱部掺速凝剂时为50~60mm。

(8)初喷混凝土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复喷应根据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和一次爆破药量分层、分时段进行喷射作业,以确保喷射混凝土的支护能力和喷层的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终凝后3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9)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30min。

(10).喷嘴宜与喷射面垂直,其间距宜为1.5~2.0m;喷嘴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喷层厚度均匀。

(11)喷射在岩面上的混凝土表面应无滑移下坠现象。

当表面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现象时,应及时清除重喷。

(12)喷射完成后应检查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粘结情况,可用锤敲击检查。

当有空鼓、脱壳时,应及时凿除,冲洗干净进行重喷,或采用压浆法充填。

(13)如发现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架住时,及时清除。

(14)突然断水或断料时,喷头迅速移离受喷面,严禁用高压风或水冲击尚未终凝的混凝土。

2、在有水地段进行喷射作业时,采取下列措施

(1)喷射时,先从远离出水点处开始,再逐渐向涌水点逼近,将散水集中,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向导管逼近喷射。

(2)当涌水严重时,设置泄水孔,边排水边喷射。

3、喷射砼检验标准

(1)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并用喷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侧壁5cm、拱部7cm。

4、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喷射混凝土平均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2)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

(3)喷射混凝土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

七、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

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应责成专人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异或损坏时,应立即修整加固。

2、当发现已锚区段的围岩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时,应立即在该区段增设加强锚杆,其长度宜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

3、当喷射混凝土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趋失稳的围岩,或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容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宜用钢架支撑进行支护。

4、对开挖后自稳程度很差的围岩,应采用超前锚杆和挂网喷混凝土进行临时支护。

5、当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应于量测后一小时内通知现场负责人,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地段待避。

6、浅埋隧道施工时,应控制拱顶的最大允许沉降量,并对洞内拱顶和地表布置的测点定时观测,发现洞内和地表位移值等于或大于允许位移值,以及地面或洞内出现裂缝时,应视为危险警告信号,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订处理措施后再行施工。

7、在不良地质隧道中采用喷锚支护时,应有钢架支支撑备品,以应急需。

8、应把喷层的异常裂缝作为主要安全检查内容之一,经常进行观察与检查,并作为施工危险信号引起警惕。

9、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分级负责,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

开展安全技术教育,确立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开展定期安全教育活动,实现施工人员持证上岗。

认真建立安全教育台帐,实行“一人一卡”,使安全教育不留死角。

10、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活动,现场张贴安全生产标语和警示牌,建立安全管理台帐。

同时,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消灭安全隐患。

11、在喷射砼分项工程开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使施工人员熟悉安全措施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2、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13、施工用电,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防雨设门配锁,并安装漏电保护器,通电前,要检查电线是否漏电和破损现象,一经发现及时处理和更换。

所用电线不得与脚手架直接接触,应用木条或绝缘垫隔开。

14、严禁上下双层施工。

洞内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15、施工运输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驶,不开英雄车。

严禁酒后和疲劳驾驶。

八、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

⑴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地设置专职安全检查员,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

⑵制定各工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施工程序,加强对桩机操作员的管理,施工机械由专人持证上岗,严禁串岗作业。

⑶严禁违规操作,不得违章指挥。

⑷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

⑸施工材料堆放有序,不侵入运输通道道施工界限。

⑹施工机械的转动部分有安全罩。

⑺配电箱开关有操作指示和安全警示。

(8)机械定期维修,确保作业安全。

⑽危险品必须严格管理,其存放、运输、使用均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⑾临时设施及变压器等供电设施,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并增设屏障、遮栏、围栏、保护网。

凡可能漏电伤人电器设备,均设置接地装置或避雷装置,并派专业人员检查、维护、管理。

⑿做好管路的调查保护工作,联系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2、对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进场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混凝土操作手严格按操作工序进行喷射作业。

加强喷射混凝土的养护,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

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洞口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场合应有防冻保暖措施;在结冰的层面上不得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不应低于+5oC;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

九、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1、严格按施工组织、工期要求组织施工,并在施工中不断优化施组,确保工程在可控状态下进行。

2、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大储料力度,确保不因雨天而影响工程进度。

上足劳动力,确保工程不间断施工。

3、掌握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不因天气变化而影响工期计划。

4、加强技术交底工作,严肃施工纪律,严格执行施组和各项施工措施及进度计划。

5、配足各种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6、根据施工计划,各种机械及时进场,满足生产需要。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创造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为顺利施工、确保工期创造有利条件。

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文明施工措施

(1)按照文明工地建设的有关要求,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树立铁路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

(2)临时设施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安全卫生,禁止随意搭设。

(3)喷射砼用料砂、碎石、水泥、外加剂和周转料应分类别、分规格、分品种堆放,放置整齐,标识齐全。

(4)施工场地要清洁卫生,排水畅通。

施工运输车辆要文明行驶,礼貌开车。

(5)施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到有序开展,工完料尽,及时恢复平整场地。

(6)设置必须的安全警示牌。

(7)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遵守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职工的管理教育,与当地政府携手共建文明工地。

2、环境保护措施

(1)凡对环境有污染的废物,如生产垃圾、废弃材料等,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和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后,在指定的地点排放、堆放、掩埋或销毁,不得污染当地水源和环境。

(2)注意夜间施工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应先发安民告示,取得当地居民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3)工程完工后,认真组织清理施工现场,拆除临时建筑,临时租用的土地立即归还复耕,做到完工时料尽场清。

(4)施工时,若遇到地下管线及文物时,应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采取一定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十一、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项目队成立职业健康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各项目分队设立工地医务所,配备必需的现场检测、检验、治疗设备及药品。

主治医生承担临床病人的诊治,卫生防疫专业人员负责工地日常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工地食堂、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及工地劳动卫生监督检测,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协助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发生的传染病及时报告。

2、保障措施

(1)劳动保护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在施工中,加强行政管理,搞好劳动保护工作;利用工地板报、宣传栏、班前点名等形式加强劳动卫生防护知识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施工管理者加强监督,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坚持佩带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上岗作业,并建立奖惩制度;建立工作时间的限制和休息时间,规定休假制度,从时间角度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采取各项劳动安全与卫生措施,从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施工前与施工技术人员密切联系,使施工组织措施符合劳动卫生保障要求。

合理组织劳动力,严格按照劳动定额组织施工。

在实际施工中,由劳动卫生保障中心负责劳动卫生保障工作的监督与落实,必须强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施工顺利完成。

(2)视施工需要、施工场所中危害因素和劳动安全与卫生要求,合理配备足够、齐全的劳保防护用品;选择齐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雨衣、雨靴、手套、防护口罩、面罩等,既要使用方便,又要对危害和危险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选购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保证质量,选购时应审核其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在使用前用简易方法进行质量检察,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劳保用品必须提前采购,配置充足,统一发放。

3、通风与防尘

(1)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

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粉尘容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2mg,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2)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

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3)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的最小风量,每人应供应新鲜空气3m3/min,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时,供风量不应小于3m3/(min.kw);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设计应根据坑道长度、断面大小、施工方法、设备条件等综合确定,施工通风宜采用压入式或混合式通风并辅以射流风机,有条件时宜采用巷道式通风;隧道施工通风的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不应小于0.15m/s,在分部开挖时坑道中不应小于0.25m/s,但均不应大于6m/s;通风机的功率与通风管的直径应根据隧道独头掘进长度、运输方式、断面大小和通风方式等计算确定;隧道施工应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并按规定时间测定作业区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施工人员均应佩带防尘口罩。

(4)隧道掘进应采用空压机供风,空压机的功率应能满足同时工作的各种风动机具的最大耗风量的要求;空压机站应设在洞口附近,空压机站应有防水、降温和保温设施;隧道工作面风压不应小于0.5Mpa,其高压风管的直径应根据最大送风量、风管长度、闸阀等条件计算确定,风管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要求。

十二、施工用主要设备

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场地条件和公司设备能力投入主要设备有:

装载机、混凝土喷湿机

十三、质量检验

对喷射混凝土的厚度、表面平整度满足规范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十四、机械操作安全

1、一般要求

(1)启动前应将离合器分离或将变速杆放在空档位置,确认机械周围无人和无障碍物时,方可作业。

(2)行驶中人员不得上下机械和传递物件;禁止在陡坡上转弯、倒车和停车;下坡不准空档滑行。

(3)停车以及在坡道上熄火时,必须将车刹住,刀片、铲头落地。

2、装载机

(1)操纵手柄应平顺。

臂杆下降时,中途不得突然停顿。

(2)行驶时,须将铲头和斗柄的油缸活塞杆完全伸出,使铲头、斗柄和动臂靠紧。

3、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技术要点

⑴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相关规定。

⑵电缆接头不许埋设和架空,必须接入线盒,并固定在开关箱上,接线盒内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⑶所使用的配电箱必须符合JGJ46-88规范要求的电箱,配电箱电气装置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⑷开关箱的电源线长度不得大于30m,并与其控制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

⑸所有的配电箱、开关箱必须编号,箱内电气完好匹配。

⑹所有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应装置二级漏电保护器。

⑺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设施必须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线电气设备设施必须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