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4537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docx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八年级音乐上学期课程纲要

平陌镇初级中学

课程名称:

八年级音乐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授课时间:

14

授课教师:

毛葵阳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八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保护。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

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同属一个世界(共2课时)

唱歌:

让世界充满爱

欣赏: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祭献之舞

实践与创造

第二单元雪域高原(共2课时)

唱歌:

走进西藏

欣赏:

阿玛勒火正月十五那一天

演奏:

翻身农奴把歌唱

实践与创造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共2课时)

唱歌:

唱脸谱

欣赏:

我不挂帅谁挂帅包龙图坐打开封府智斗浑身是胆雄赳赳

实践与创造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共2课时)

唱歌:

美丽的村庄

欣赏: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

嘎达梅林

实践与创造

第五单元椰风海韵(共2课时)

唱歌:

我的祖家是歌乡五指山歌

欣赏:

雨打芭蕉八骏马

演奏:

斗笠舞

实践与创造

第六单元冬之韵(共2课时)

唱歌:

踏雪寻梅

欣赏:

溜冰圆舞曲我爱你,塞北的雪

实践与创造

第七单元天南地北河南人(共2课时)

唱歌:

你家在哪里

欣赏:

天南地北河南人豫北叙事曲

实践与创造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综合实践课教唱实践

(二)学习方式:

集体学习,小组合作,自我展示

(三)课时安排:

每周一

(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组织学生成立课外的合唱团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的自我展示给他们划定ABCD四个等级。

(二)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

学生自评,互评作为参考,每个等级的学生不得超过一定的比例。

 

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

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啜子。

教学内容:

《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具:

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非典事迹B抗洪抢险C美国9.11救灾现场D希望工程)

2、师:

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B跟钢琴演唱歌谱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

(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

(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四)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

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

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2、提问:

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五)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

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

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B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

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

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

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

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六)教师小结,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探讨现代音乐的表现方式

2、学习爵士乐、摇滚乐在音乐上的基本特点,了解音乐对社会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过程:

一,感受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欣赏

1、导语:

让世界充满爱,歌声是美妙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所有的一切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实实在在得伸出自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在这方面有人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一同来走近他。

                         

2、介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WEARETHEWORLD》)背景及作者

(课件出示杰克逊地图片,及最重要的生平介绍)

师:

迈克.杰克逊(MichealJackson)是20世纪这100年间极具代表意义的摇滚歌手。

但我们记住他不但但是因为他在音乐上杰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一直致力于世界的慈善事业,建学校,收养孤儿……《同属一个世界》就是他在得知非洲遭受严重旱灾,上亿人面临饥饿与死亡威胁时,为援助非洲难民而作的歌曲,歌曲在推出一周就卖出了几百万张的销售业绩,后来又在英国和美国举行了长达16个小时,通过7颗卫星向世界上20多亿观众直播了为非洲难民举行的大型赈灾义演,演出获得了8500万美元的赈灾款……。

3、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①由学生有感情的分段朗诵歌词,

(课件出示:

根据歌词内容,选择每段歌曲的情绪)

A段叙述式的温情,柔缓

B段号召式的慷慨,激昂

C段无奈、忧伤——坚定、积极

学生有感情地分别朗诵A,B两段歌词

老师朗诵C段歌词:

当你贫困潦倒,眼看就要陷入绝境,你可要坚信不疑,不要灰心丧气……

问题一:

师:

这三段歌词中,两段前后是一致的,有一段是前后存在转折关系的,同学们刚才已经朗诵了歌词,找出那存在转折的一段,并说明你的理由.

 生:

第三段歌词是存在情感上的转折关系的,因为它前面是讲贫困潦倒,而后面是劝告人们面对困难依然要心存信念

问题二:

AB两段该怎么选择?

生:

(出现分歧)

分段欣赏AB两段,学生得出答案

 总结:

旋律为歌词服务,旋律的走向要与歌词紧密结合在一起

②完整欣赏

 课件播放1984年世界顶级45位歌手录制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现场MTV

③演唱风格:

典型的摇滚乐风格,自由、不拘一格,强调歌手的即兴发挥,和演员个性的张扬。

因此,在长达5分钟的同一曲调反复时,没有一句是完全重复的

④学唱B段:

A:

在老师带领下朗诵歌词wearetheworld,wearethechildren,wearetheoneswhomakeabrighterday,solet’sstartgiven

B:

老师带领下逐句,慢速学唱

C:

跟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二,聆听爱——欣赏《爱的奉献》

1、导语:

都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你能用几种语言来表示“爱”

     生:

中文——爱;英文——LOVE

 导语:

今天老师再教大家几种不同的语言共同表示爱

    课件出示:

    拉丁语amour;芬兰语:

RAK

2、导语:

表现同样主题的音乐作品可以以不同的风格呈现给我们。

象表现人类之爱,可以是刚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那样的激昂,高亢,也可以是温情默默的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三,课堂小结 

 通过视频欣赏,强化音乐对学生的听觉冲击,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歌手的热情及为帮助他们付出的努力

通过讲解及欣赏使学生对摇滚风格有所认识音乐无国界,表现爱的主题的作品更是如此

 让学生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深化本课主题——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学会给予

第二单元《雪域高原》(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走进西藏”短片欣赏。

2学习歌曲《走进西藏》。

教学重点

在观赏“走进西藏”音乐短片和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去领会、感悟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自己对藏族音乐的喜爱感情。

教学难点

用激情带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克服畏难的学习情绪。

教会学生用轻声假声唱高音部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

扎西德勒。

生:

(模仿)扎西德勒。

二导入新课

师边唱歌边跳藏族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然后,

师:

什么歌?

什么舞?

生:

《北京的金山上》;藏族舞蹈。

这是老师小时候就喜欢的歌舞,它一直让我梦想着有一天可以走进那个神秘的地方,现在,我们要走进西藏已经不是那么困难的事了,因为,今年暑假重庆已有了开往西藏的直达列车。

它,是很多重庆人渴望走进西藏的梦想得已实现。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走进西藏”。

提出课题:

第二单元《雪域高原》。

三利用多媒体,观赏“走进西藏”音乐短片。

在听着藏族那颇具特色的音乐和歌声中,观赏藏族人物服饰;风土人情。

建筑(房屋、寺庙);

雪域高原的风光等等。

使学生对西藏有一个较清晰的印象。

四学习歌曲《走进西藏》。

1老师完整地范唱一遍歌曲,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2放教学光盘,让学生听歌曲跟唱歌曲,以较快的速度学会歌曲。

3教唱齐唱部分。

注意让学生用轻声学唱,老师把歌曲降调教唱。

(人人都要求唱好)

4教唱领唱部分。

提示学生模仿老师开口和发声。

用轻声和假声进行练习。

鼓励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对此部分不做强求)

5跟着演唱示范进行和唱。

6跟着伴奏唱歌曲。

7老师或个别学生领唱,其他学生唱齐唱部分。

还可以让学生为这个部分伴舞。

五补充资料

1歌曲背景资料介绍:

《孔繁森》

2作者:

张千一简介。

六学习藏族的踢踏舞,完成“实践与创造”之三题。

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水袖”下次带到教室练习藏族舞蹈。

七评价、总结与下课。

 

《雪域高原》(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走进西藏》,背唱后半部分歌词。

2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

3欣赏《阿玛勒火》。

教学重点

藏族歌舞的学习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欢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地进行欣赏、演唱和舞蹈表演,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歌、乐曲的情感并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互相问好。

学生安静坐好。

二歌曲复习:

要求:

1再安静听一遍范唱。

2练习背唱后半部分。

3全班一起完成演唱。

要求高音部分用轻声、假声伴唱,合唱部分人人唱出来。

三大家学习跳藏族舞蹈。

1藏族舞蹈片段欣赏。

2老师示范和讲解基本动作。

3女学生拿出自制“水袖”进行练习。

男学生也尽量参与学习和练习。

4分小组进行展示。

老师多加鼓励,不要求学生动作有多美,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四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

1背景资料简介:

歌舞形式对文成公主的赞美。

2属于藏族民族歌舞“堆谢”中的“觉谢”一类的民歌。

具有舞蹈特点。

3简介“堆谢”:

A指产生于雅鲁藏布江上游一带的民间歌舞。

B分两类(降谢:

速度教慢,旋律抒情而悠扬;觉谢:

速度教快,旋律轻快而活泼)。

C伴奏乐器:

札木聂、笛子、扬琴、根卡、二胡等。

4《正月十五那一天》属于“觉谢”

5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

五欣赏《阿玛勒火》

1是藏族“囊玛”中的一首古典歌曲。

比兴手法。

寓意深刻,艺术性很强。

2“囊玛”简介。

一种从民间进入宫廷的音乐。

以歌为主,以舞为辅。

常在室内演出。

结构:

引子、慢板歌舞、快板舞曲。

伴奏乐器:

竹笛、扬琴、札木聂、根卡、胡琴和串铃等。

六完成“实践与创造”之五和六题。

重点是歌曲演唱(不要求一首歌唱完整)

七评价与总结,下课。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唱戏歌《唱脸谱》。

2        了解京剧的脸谱和行当。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去了解和学习京剧。

教学重点

模仿京剧的韵味学习《唱脸谱》,体会京剧唱腔独特的风格魅力。

教学难点

前半段歌词和末句歌词,对节奏的把握和京剧韵味的模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用京剧道白腔问好。

男生抱拳,女生道万福。

师:

大家好!

生:

老师好!

二道入新课

师:

刚才我们的问好用了什么?

生:

京腔。

师:

你们真能干,都知道是用了京剧腔问好。

那你们对京剧知道多少啊?

生:

我国戏剧的一种,称国剧。

师:

同学们对京剧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就是现在一点也不懂也没有关系,等我们这个单元上完,我相信大家对它都会有一个教细致的认识。

板书“第三单元《梨园金曲》”

三以观看“零点乐队”歌曲《粉墨人生》MTV来带出“祖先的玩意”、“脸谱”、“行当”等京剧术语。

接着欣赏各种脸谱,重点欣赏:

蓝脸、红脸、黄脸、白脸四学习歌曲《唱脸谱》

1师:

Pleaseopenthebooksandturnto24。

请听老师唱一遍歌曲。

2学生认真看着老师安静的听范唱。

3放歌曲动画范唱让学生感受和学习。

(1-2遍)

4教唱后办部分歌词。

重点放在结束句。

5齐唱练习此部分。

6教唱前半部分歌词,注意休止停拍。

让男生伴唱:

哇呀、、、、、、

7跟着录音一起通唱。

8女生唱前半部分,男生唱后半部分。

模仿老师加上动作。

9个别学生演唱展示。

表扬、鼓励性评价和加分。

10提出“戏歌”并做简单介绍。

五了解“京剧的行当”。

学生看书23页。

老师做简单介绍:

1依据人物的性别、年龄和身份、职业老划分。

2        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划分。

3        现在分为“生”、“旦”、“净”、“丑”四行。

4        在各个行当中,演唱的方法及演唱风格有异。

六评价、总结与下课礼式。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中国戏曲是世界艺术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为一体,表演程式和声腔体系独具一格。

新中国成立后,已有三百六十余个戏曲剧种。

作为中学生,对戏曲与戏曲音乐要初步懂得欣赏,能感受戏曲艺术的巨大魅力和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1、感受戏曲艺术的美,初步喜爱戏曲。

2、能哼唱一致两段戏曲唱腔。

3、认识京剧脸谱,知道行当的脸谱。

教学内容:

中国戏曲——京剧。

难点、重点:

通过观看京剧片段、京剧常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重点要唱会《唱脸谱》。

教学准备:

收录机、教学音带、京剧片段(VCD)、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两百多年历史。

它在继承宋元戏曲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行当与表演程式。

音乐上保存和吸收了徽剧、汉剧、昆曲、梆子戏的特点,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板式极为丰富。

2、观看京剧片段(VCD)。

1、京剧常识:

(1)京剧的行当:

生、旦、净、筹。

(脸谱展示)

(2)京剧的伴奏:

文场、武场。

(乐器展示并变听乐器声音)。

2、欣赏京剧唱段:

(1)都有一棵洪亮的心。

(红灯记)

(2)智斗。

(沙家浜)。

(3)唱脸谱。

3、学唱京剧《唱脸谱》。

(1)反复听唱。

(2)跟伴奏视唱。

小结: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和学唱,同学们能进一步喜爱我国的京剧。

课后记:

通过京剧片段的观看,同学们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时)

美丽的村庄

教学目标:

1、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大胆、自信的演唱

2、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旋律结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编创歌词并能把自己的创作与同学分享。

(从环境方面写歌词)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歌曲,编创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美丽风景图片

师:

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学们想不想高歌一曲?

(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赞美美丽风光的意大利歌曲《美丽的村庄》。

(二)新授课: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优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

第一段曲调活泼,描绘了村庄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孩子们而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第二段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了意大利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

3、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跟琴学唱歌曲曲谱

4、学生自己学唱歌词,自己体会并对歌曲作艺术处理

5、学生自唱。

展示自学成果

三、课堂活动

1、刚才我们学会了赞颂意大利乡村的歌曲。

其实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美丽而有特色的。

下面我们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美丽村庄的歌词的格式写成歌词,用我们刚才学唱的旋律唱出来。

 2、学生分组讨论,编创歌词。

3、小组或者个人展示创遍成果

4、师生点评

四、课堂延伸

1、小结:

同学们,从我们刚才的创作及表演活动中。

老师感觉到了同学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比如有的同学写到了……接下来同学们再欣赏两个画面(播放图片,一幅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为旅游胜地地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袋、随纸)大家看了这两个画面还能写出那么好的美景吗?

可见人类不好的行为导致了环境的被破坏,甚至由于环境的被破坏威胁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环境是需要每个人去维护、去爱护的,希望我们美每位同学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不良习惯,爱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2、布置作业:

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本课节的收获和感想。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动作将音乐加以再现。

 

3、 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画”这一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越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

 

2、 教学难点:

根据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哑剧并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提问:

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一些展览会啊?

去过哪些展览会呢?

 

 今天,老师将邀请你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

我们就将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点题,出示课件: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新课教学:

 

1、大家平时参观展览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用怎样的步伐速度呢?

(快速、中速、慢速)学生选择其一。

 

2, 初听《漫步主题》  

3、刚才大家听到的《漫步主题》是穆索尔斯基作品《图画展览会》中的一段音乐。

4、熟悉漫步主题后,我们将在它的旋律伴随下来欣赏图画展览会中展出的三幅作品. 

5、首先,第一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课件)

提问:

刚才这幅画面中有哪些建筑?

除此之外还看到了些什么?

(同学回答时肯定以大的建筑物为主,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画面中与音乐有关的内容,比如:

教堂、大门、欧式建筑、街道、欢歌的人群。

) 

6、分段播放音乐《基辅大门》,当听到音乐中提供了某些线索时立刻举手示意,并告诉大家是什么建筑?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适当引导,借用音乐要素引导学生答题。

A、庄严的颂歌,它像巨人一样宏伟和有气魄。

管乐器的合奏强调出它所有特有的气质——雄伟的城门,具有古俄罗斯的建筑风格。

 

B、虔诚而严肃的音乐形象仿佛是有人在

祈祷,祥和安宁的唱诗声和祈祷声,又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建筑?

 教堂 

C、听这一声声规整有序,有着金属质感的声音,它像是什么东西发出的?

 教堂的钟声

D、热烈辉煌的钟声,表现了古俄罗斯的节日气氛,在这雄伟的城门下,我们还能看到什么景象?

 节日里欢腾雀跃的人民 

7、听赏完毕小结,再次打开观看图片,对比音乐与绘画作品的吻合程度,强调在艺术领域中除了美术外,也可以用音乐的手段来描绘自然景物。

注意音乐还中隐约出现了“漫步主题。

” 

8、伴随着轻声的“漫步主题”音乐欣赏第二幅图片。

画面中有两个人物,请用词语来形容这两个人的特征。

请中间方阵的同学回答。

(消瘦、哀怨、贫穷、富有、肥胖、蛮横

9、这幅画中的两个犹太人,是作者哈特曼在1868年旅行时写生的模特儿。

其中一个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另一个贫穷、消瘦、哀怨。

  

10、请同学根据刚才听到的音乐来设计一段哑剧动作,三个方阵各派一组代表,看哪组能将音乐与图片中这两个人物的特征表现得最淋漓尽致。

(给2分钟排演,同时轻声播放音乐,教师到各组给以辅导) 

11、请中间方阵第一个上场表演,配合音乐开始部分,进行哑剧表演。

12、小组相互点评,教师点评各组优缺点,并给表演得最好的方阵加分。

 

13、听着轻柔的“漫步主题”音乐,我们来到今天要欣赏的最后一幅图画作品前。

图画作品的标题叫《牛车》. 

14、这最后一幅画先要请大家认真去听,继续利用分析音乐要素的方法对穆索尔斯基的这段音乐进行赏析,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哈特曼的这幅图画作品了。

15、完整播放《牛车》音乐。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聆听分析音乐要素中的乐器、音区、旋律、力度等特征。

 

16、音乐结束,请同学拿出纸张和笔,根据刚才的分析与欣赏,当场进行简笔绘画。

教师根据音乐要素对应呈现的画面给予点评,并请大家欣赏原作。

 

三、小结、

老师提问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师生讨论小结

第五单元《椰风海韵》(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体验高山族的风土人情,感受与其相关的音乐艺术文化。

2、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

3、积极参与民歌的聆听、演唱、伴奏等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注意有些乐句节奏演唱的准确性

难点:

用杵乐节奏方式来配合歌唱

教学过程:

一、歌曲教学

1、揭题:

这一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静静的来听这一首歌曲,感受一下情绪。

听后回答:

基本情绪,活泼欢快

2、按节奏教师领读歌词,你知道“祖家”是什么意思?

祖家就是高山族人民对家乡的称呼。

高山族人民为什么会称赞自己的家乡是歌乡呢?

小结:

高山族人民在黎明刚来的时候就开始唱歌,到了月亮上山了还在唱歌,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歌乡。

3、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高山族人民一起放声歌唱吧,感受这种每时每刻都有音乐环绕的美妙生活吧!

试着唱第一段歌词。

跟着音乐,学生跟唱。

教师伴奏,学生试唱。

在演唱过程中你感觉哪里唱得不够流畅?

我们发现,第三乐句比较难唱,老师来唱一遍,我们来唱一唱,四个字“月亮上山”唱一唱,然后第三句唱一唱,个别同学唱一唱。

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