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457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烧结厂实习报告.docx

烧结厂实习报告

烧结厂实习报告

  篇一:

  实习报告陈恒志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一、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20XX年8月28日——20XX年9月5日

  

(二)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这次实习来到二铁总长烧结分厂,现有两台300m2烧结机。

该分厂有原料作业区、陪混作业区、烧结作业区、成品作业区、余热发电作业区、除尘作业区六个作业区构成。

  二、实习过程

  这是我们来到的第三个分厂,对环境已经很适应了,为以后的上岗做好了充分准备,每次来到一个新的分厂,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和原来一样,厂长把我们分成了四个小组,相互交换岗位,这样便于我们我们学习和便于管理。

厂长对我们很热情,满怀微笑的欢迎我们来到分厂实习,并要求下面一定要做好我们的安全问题。

同时让尽量满足我们的需求和尽可能的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

带我实习的前辈是各个区的作业长,师傅我非常和气。

他首先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分厂基本概况、即每个作业区的大体流程,然后又向我讲解了作为马钢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他有问必答,尤其是机器的工作原理的一些基本操作,他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说句心里话,我真的非常感激他对我的教导。

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

虽然实习不像正式工作那样忙,那样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觉得收获也不小。

在他的帮助下,我迅速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

  三、实习总结

  烧结矿与球团矿的比较

  烧结和球团都是粉矿造块的方法。

但它们的生产工艺和固结成块的基本原理却有很大区别,在高炉上冶炼的效果也有各自的特点。

烧结与球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原料条件:

球团和烧结对原料条件要求的主要差别在于粒度不同。

  1)球团对原料要求严格。

要求造球料粒度细(-200目大于80%),比表面积大,原料的品位要高,SiO2含量要少。

  2)烧结对原料粒度要求可粗一些,对原料的适应性强。

烧结原料中-150目粒级的应小于20%,一般SiO2含量要高于5%;可使用富矿粉和钢铁厂的其他副产品,如钢渣、炉尘、轧钢皮、焦粉等都可充分利用。

  2、固结成块的机理不同:

  1)烧结矿是靠液相固结的,为了保证烧结矿的强度,要求产生一定数量的液相(一般>25%),因此混合料中必须有燃料,为烧结过程提供热源。

  2)球团矿主要是依靠矿粉颗粒的高温再结晶固结的,要避免产生过多液相(篇二:

中南13级团矿新钢

  学院名称:

  实习项目:

  行政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实习报告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新钢烧结厂认识实习工程试验1303班(矿物)姚智尹0308130320甘敏黄柱成20XX年9月

  目录

  一、

  二、

  三、

  四、前言……………………………………2实习目的及要求………………………3实习准备………………………………4企业概况………………………………5

  新余钢铁集团简介………………………………………5

  新钢烧结厂简介…………………………………………7

  五、生产工艺流程…………………………9

  烧结生产工艺流程………………………………………9

  各烧结工艺流程设备及技术介绍……………………10

  抽风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13

  六、

  七、

  八、实习过程……………………………………15学习感受及心得体会…………………16附录

  附录1___新钢大事记………………………………17

  附录2___烧结过程中的基本化学反应…………25

  前言

  对于即将进入大二的我们来说,意味着开始接触和学习相关的

  专业知识。

可是选择团矿这个专业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对这个专业

  和这个行业知之甚少。

为了让我们以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学校特地为我们安排了这一次认知实习,让我们走进钢铁厂,切身感受钢铁的生产环境,零距离接触相关生产设备,学习钢铁生产的工艺和技术。

此次实习为期两个部分共17天,分布于上学期末和这学期初。

上学期末最后一个星期在学校初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和

  参观实验室,以便我们对开学后即将到来的实地实习有一定的概念。

第二个部分,由黄老师,甘老师和4位研究生学长学姐带领我们到新钢实地进行参观。

  因为学校的争取和企业的安排以及带领我们的各位老师学长的

  不辞劳苦悉心关怀,才让我们有了这样一次充实的体验,所以应该对学校和和带队的老师学长表示万分的感谢。

同时也要感谢新钢的师兄师姐的热情招待提供的宝贵机会,让我们感到十分亲切,给予了我们这次宝贵的实习经历,强有力的引导了我们日后的专业学习和择业观的树立。

  2

  实习目的及要求

  时间与地点

  时间:

  地点:

新余钢铁公司烧结厂

  性质: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到烧结厂进行的现场教学活动。

  目的

  通过现场的参观实习和实习过程中与钢铁厂的零距离接触,了

  解钢铁行业的当前现状及发展前景,初步认识团矿方向的主要特点,初步掌握烧结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知识,建立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组织管理基本印象,并烧结生产工艺、设备和组织管理等建立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后续学习专业理论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

  1.根据《认识实习大纲》的要求,了解现场烧结生产工艺主体流程及厂房布置等基本情况;烧结厂所用含铁原料、熔剂、燃料、种类及主要物理化学性能;现场工艺流程和设备主体设备名称;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等。

  2.通过专题报告、现场参观了解烧结厂生产组织情况。

  3.通过安全教育获取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养安全生产的观念。

  3

  实习准备

  第一部分

  在大一快要结束后的学术周期间,黄老师大致讲解了一些烧结球团的概念;并且给我们看了烧结厂生产的视频,当时因为没太仔细看,所以有些内容也不是很明白,但却激发了我对现场看实际烧结生产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我们去参观学校钢铁厂的模型,这使我在看过视频后的认识基础上对钢铁厂的大致布局有了初步的直观了解;接着黄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实验室,看到了我们日后将要做实验的各种设备,看到了烧结矿,看到过后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样一个小铁块是怎样烧成的?

真正的钢铁厂和烧结厂究竟是些怎样的布局,有拥有哪些大型工业生产的设备呢?

同样他们又是如何进行生产作业的,怎样控制生产,需要什么原材料。

这些问题让我们对这次实习产生了极大的期待,同时也需要我们查阅资料仔细思考,做实习前的准备。

  第二部分

  9月10日上午八时与校本部生物楼会议室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在实习大会中,黄老师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议中,黄老师就实习的目的,安排和注意事项作了详细说明,使我们明确了去新余钢铁厂实习的重要性。

同时,黄老师再三的向我们强调“安全第一”。

日后事情都没有我们的安全重要。

  4

  篇三:

烧结工艺实习报告

  烧结车间实习报告

  技术中心潘晶

  烧结工序在钢铁冶金工业流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自然界中高品位的天然块矿较少,所以破碎选矿成为提高品位的重要手段,但高炉冶炼对入炉粒度有严格要求,因此烧结工序首先的意义在于提高炼铁矿石原料的粒度,其次是提高冶炼性能指标,去除原料中的有害成分,稳定原料成分与质量,为高炉提供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烧结矿,同时减轻高炉脱硫的负担,另外,烧结的过程还可以消化冶金企业产生的大量粉尘和烟尘,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和利用与环境保护。

因此,在烧结的实习,不管是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还是对以后工作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现场学习以及师傅的教导我学到了很多,整理总结如下。

通过在烧结厂A区为期2个月的实习,我了解了整个烧结厂的工艺流程,其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料场烧结机

  图1

  ①A区翻车机工艺

  柳钢一共有5台翻车机,翻车机是烧结原料进入烧结厂的第一关口,柳钢95%的进厂原料都是由翻车机完成翻卸,翻车机翻卸一个车皮60吨原料只需要3min40s左右的时间,效率相对于人工翻卸提高了几十倍。

翻车机系统由拨车机,翻车机,迁车台,推车机四大机组成,分有自动,手动,机旁三种操作方法。

进厂的原料由翻车机翻卸至地下原料仓,再由地下皮带运送至料场的堆料机按品种不同进行一次堆料。

翻车机系统虽然工艺较为简单,但对烧结,炼铁的原料的保障有关键作用,翻车机系统是否运转正常,直接关系到整个炼铁工艺流程物流的连续性,也是料场原料管理的第一关口。

在这里我熟悉了每个设备的功能,学会了皮带跑偏的调整方法,以及车皮脱钩放气的操作方法。

  ②A区原料场工艺

  火车皮

  翻车机

  配料室

  图2:

皮带料堆

  A区料场主要负责为一烧2#360烧结机供应原料,进厂原料由翻车机翻卸后经地下皮带送至原料场,由堆料机按品种分堆堆放,取料机取料送至配料仓,配料室根据配比调节设定料仓下料流量完成配料,配料室每隔一定时间对配料比例进行监测,检测方法是在配料仓漏斗下方皮带上放置一个铁盒,经过料仓漏斗后取出称量,称量5次取平均值,如此可以确定不同种类的原料的比例,可靠又操作简单。

对于配比比例较大的矿种,为方便操作,也采用一样的取料方式,其重量乘以相应倍数即可。

由于原料价格不稳定,为了降低成本配料比例会因时而变动,下表是A区料场10月份配料比例:

  表1A区10月份中和矿配料比例表

  尽管如此,还是要求配好的矿粉TFe稳定率≥93%,SiO2稳定率≥98%,以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确保烧结生产的稳定与连续。

  配好的矿粉称为中和矿,中和矿由皮带运送至堆料机进行二次堆料,二次堆料采取平铺堆料,这样可以再堆料过程中把不同矿种进行充分混合,以使中和矿成分稳定,均匀。

A区二次料堆堆料时间大约为10天,可供烧结机10天所需的原料,约为11~12万吨。

在取料过程中,采取截取的方法,以保证取料的均匀性,由于在料堆两端成分极不均匀,所以取料时去除二次料堆两端的料。

在二次料堆取料后由皮带运送至烧结料仓。

由于整个料场是露天作业,粉尘极大,因此在料场有高压水枪对料堆进行喷水防止扬尘,同时在各个皮带头部区域也设置雾化喷水器以及机头密封罩,尽可能减少扬尘。

  ③一烧360m2烧结机系统工艺

  一烧车间总流程

  图3

  360m2烧结机及辅助设备

  柳钢一烧车间有2台360m2烧结机,1#烧结机于20XX年投产,2#机于20XX年投产,一台360m2烧结机烧结矿日产量约为万吨,日发电量达10~30万kwh,烧结机利用系数约为/m2·h,烧结台车长约90m,宽度约4m,由数节台车连接而成,台车运行速度约为/min,台车两侧挡板高度约700mm,台车底部铺有含铬耐高温的炉篦条,炉篦条间隙约为3mm。

台车底部南北两侧各有24个分烟道,抽风烧结过程中,自上往下运行的烟气从分烟道汇集到大烟道,大烟道的温度一般为145~175℃,大烟道的气体除尘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抽风的动力由抽风机提供,正常抽风负压一般为-13kpa左右,主抽风流量约30万m3/h。

烧结机头部的布料系统由梭式布料器,泥辊料仓,泥辊,泥辊挡板,七辊,拨料板以及松料器构成,泥辊料仓料位一般处于20~100t之间,泥辊转速根据操作变动,一般为40r/min左右,七辊转速一般固定为45r/min,机头布料系统分布如图4所示。

在机尾设有破碎单辊,把连结在一起的烧结矿破碎至合适粒度后经板式给矿机送至环冷机冷却。

环冷机是烧结矿快速冷却并回收烧结矿热量的设备,在环冷机底部通过鼓风机鼓风把温度高达800℃左右的烧结矿冷却至约200℃,回收的绝大部分热风供余热锅炉发电,一部分送回烧结台车机头保温炉,形成热风点火烧结,环冷机速度一般设置为/min。

烧结原料在一混加水,生石灰混匀,经二混制粒后由皮带送至梭式布料器,一混二混参数如表2所示。

点火炉设有两排烧嘴,气体燃料为焦炉煤气,点火温度约为750~1050℃。

另外,在烧结机头部及尾部均有除尘设备,包括重力除尘和电除尘设备,经处理后的烟气的固体颗粒含量可降至50mg/m3。

在筛分楼内共有4台振动筛分机,把烧结矿按粒度分为返矿,成品及铺底料。

  表2一混,二混参数

  图4机头系统分布图360m2烧结机工艺

  布料是烧结操作的关键一环。

首先梭式布料器的来回运动保证了料层在横向的均匀,其次通过泥辊转速可以调节下料速度,看火工一般是根据经验判断泥辊料的水分而调节泥辊速度,水分大,则颗粒较大,泥辊布料机下料不畅,料层会自动减薄,应适当加大泥辊速度。

根据料层表面的平整度来调节泥辊挡板的开闭度,如果某处出现拉钩,则可以增加相应处的泥辊挡板开度,以使料面平整。

铁料经泥辊布入七辊,铁料中较大的颗粒以一定初始速度经七辊表面滑落至松料器布入台车,松料器的主要作用是缓冲,防止料层压实而影响透气性,而颗粒较小的铁料从七辊之间的间隙直接布入料面。

由于七辊的作用,致使大颗粒铁料在偏下层,小颗粒在偏上层,有利于改善料层的透气性,同时也实现了粒度较细的焦粉的偏析布料。

铺底料仓在最前沿,因此从铺底料仓布入台车的铺底料在料层的最底部,为保证下部的透气性及防止铺底料被抽走,铺底料粒度要求≥5mm,铺底料层厚度为30~40mm。

经过布料系统后的料层在拨料板的作用下料面变得平整,使料层厚度均匀。

布料之后随着台车的运行而进入点火炉,点火炉有两排点火烧嘴,可以通过煤气阀以及空气阀门的开度调节点火温度,使其保持在750~1050℃。

一烧料层厚度约为650mm,由于厚料烧结自蓄热的作用,致使烧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