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4576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

八年级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

  八历史上册易混点集锦

  中国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任何历史事件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只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性质才发生变化。

  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及条约对比:

  战争时间侵略国家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南京条约》开始、逐步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八国《辛丑条约》完全沦为

  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口岸简便记忆

  《南京条约》香港岛2100万元上海等五处五亿港元

  《马关条约》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白银二亿两重庆、苏州等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辛丑条约》无白银4.5亿两无前进宾馆

  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两次被攻占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发动,占领北京,烧杀抢掠,直接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为了攫取在华侵略权益,进一步瓜分中国。

  近代不同社会阶层发起的救国运动:

  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领导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学习西方政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学习西方政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中共的成立,是五四运动,因为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武昌起义、南昌起义:

①武昌起义,1911.10.10.,湖北武汉,又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推翻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南昌起义,1927.8.1,江西南昌,中国共产党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枪。

  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①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辛丑条约》③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①中共一大:

1921.7,上海,标志着中共的成立。

②遵义会议:

1935.1,贵州遵义,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中共七大:

1945.4,延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期间:

①局部与全面、初步形成与正式形成:

局部抗战开始是9•18事变,全面抗战开始7•7卢沟桥事变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正式形成;1944-1945年初局部反攻,1945年8月进入全面反攻

  ②四次事变:

1931.9.18日军发动的侵华事件,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爱国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7.7日军侵华,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8.13,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③三次战役:

抗战以来次大捷——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期间:

①战略防御、进攻、决战:

1946.6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夏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1948.9;1948.9三大战役的爆发—1949.4解放南京

  ②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京,基本解放华北全境;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0、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分析

  次国共合作:

1924国民党一大——1927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政变,是为了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而破裂,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七七事变后正式形成——1945日本投降,是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合作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1、不同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名称、根据地名称变化

  时期时间军队名称根据地名称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中国工农红军农村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日根据地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6——1949人民解放军解放区

  区分学校:

①京师同文馆: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②京师大学堂: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中国近代所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后来发展为北京大学

  ③黄埔军校:

1924年创办,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④北京大学:

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

  【训练平台】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

”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这座世界著名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B.英法联军c.德法联军D.美俄联军

  .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军队武器落后

  B.清朝封建制度腐朽c.清政府闭关锁国D.清政府的军事指挥不当

  .梁启超说: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北京大学的前身设立于

  A.洋务运动期间B.百日维新中c.辛亥革命中D.新文化运动中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人民群众未被充分发动B.帝国主义的破坏c.光绪帝被囚禁D.封建顽固旧势力的强大

  。

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当是

  A.武昌、南京B.天津、北京c.延安、遵义D.上海、广州

  有人说: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B.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0.下列事件中,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B.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D.五四运动的推动

  3.五四爱国运动为什么会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B.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c.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XX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中国建国后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次正式接触。

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

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为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其“局部抗战”是在哪一事件后开始的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

假如你在XX搜索引擎中输入“1940年”、“彭德怀”、“交通破袭战”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A、徐州B、连云港c、济南D、南京

  0、“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请判断这是什么战役

  A.卢沟桥战役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毛泽东曾提笔写道: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渡江战役

  2、关于中共“七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45年4月在延安举行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D.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

  3、1945年8月发生的事件不包括: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B.苏联红军出兵我国东北

  c.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D.日本在投降书上签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A.陕甘宁B.中原c.晋察冀D.东北

  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

  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中招练兵】1.某电视剧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1909年,①一个上海青年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②他听到大街上游行的学生在高呼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在报纸上看到京张铁路通车的消息。

④在京师大学堂门前拍照留念。

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帝制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923年,梁启超曾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关于西安事迹的知识卡片中错误的一项是【】]

  A.背景外有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内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B.经过1936年12月12岛,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呼吁抗日

  c.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积极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蒋介石被释放

  D.意义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十年内战结束,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6、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

“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经共事于【】A.北京大学B.京师大学堂c.京师同文馆D.黄埔军校

  【个人小结】1、我对上述12个知识点中的哪部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错误?

  这些题目我做错了哪些?

列下题目。

  做题目的时候我有没有翻课本,有没有看试卷上的知识点?

重做的话能否不看书全对?

  为自己打分:

我对这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A、几乎都不会B、只会做一小部分c、大部分都掌握了D、几乎没有不会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