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4781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0.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10

阶段性测试题十 

(必修二 第二单元 评估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1·临沂)“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这个观点强调了新航路的开辟是(  )

A.偶然事件     B.必然结果

C.意外收获D.暂时成就

【答案】 B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是当时西方世界经济、社会、思想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若没有哥伦布等航海家去完成,也必然会出现其他的航海家,材料中观点体现了这一点。

2.(2011·南师附中)“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

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雄”是指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B.西班牙王室率先组织了海上探险

C.“发现”导致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

D.“壮举”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

【答案】 C

【解析】 1492年进行新航路探险的是哥伦布,排除A项;单个材料不能体现西班牙王室率先组织了海上探险,且在此之前已有寻找新航路的探险家,排除B项;1492年的“壮举”只是发现了美洲,起不到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的作用,排除D项。

3.(2011·北京西城)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

这种现象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答案】 A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题干中所述现象,故选A项。

4.(2011·临沂)16世纪以前,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

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

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

……16世纪的西欧出现通货膨胀。

这种现象(  )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答案】 D

【解析】 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的完成,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国际贸易得到发展,排除A项;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B项;通货膨胀并不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价格革命”,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5.(2011·盐城调研)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国家

总人口

(单位:

万人)

农村人口

百分比

城市人口

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美国(1850年)

约2300

87%

13%

A.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D.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答案】 D

【解析】 表中体现的现象是英国城市化程度最高,这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有关,D项正确;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与国内的城市化进程无关,排除A项;B项明显错误,排除;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而表中的时间是工业革命之后,排除C项。

6.(2011·临沂)世界博览会是对人类社会科技与文明进步的真实记录,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

190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

设想一下在这届博览会展出的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种类中,我们不能参观到的是(  )

A.电气产品如电灯、电话等B.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

C.化工产品如塑料、化肥等D.航天工具如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答案】 D

【解析】 航天工具如航天飞机、宇宙飞船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选D项。

7.(2011·山东实验中学)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城市化进程D.社会生活的变迁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资料是经济科技方面的内容,排除政治方面的A项;“殖民扩张与掠夺”与城市化、社会生活的变迁无关,排除C、D两项;综合材料可知B项符合题意。

8.(2011·临沂)下面是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财富分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

2%

36.5%

普通群众

80%以上

40%

A.社会分配实现共同富裕B.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C.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D.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

【答案】 C

【解析】 占全国人口2%的资产阶级与占全国人口80%的普通群众所占有的国民收入比例相近,这体现了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9.(2011·大连)有人说,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上述评价的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  )

A.客观性B.随意性

C.相对性D.时代性

【答案】 C

【解析】 两者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哥伦布发现美洲作出的评价,这体现了价值判断的相对性。

10.(2011·豫南)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

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

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

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 A

【解析】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广大妇女成为机器大生产下的劳动工人,为工作方便,衣着发生了变化,故选A项。

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对妇女穿着的影响,与女权意识增强、妇女思想解放无关,妇女远离故乡更不符合史实,排除B、C、D三项。

11.(2011·大连)“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

”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  )

①英国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

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③重商主义经济没落

④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与国家干预显然不符,排除④即可确定正确选项D项。

12.(2011·豫南)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对理性王国的憧憬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体现了①,“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体现了③,“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体现了②,“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体现了④,故选D项。

13.(2011·豫南)有学者说:

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

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

A.输入工业商品B.瓦解自然经济

C.输入西方文化D.开放通商口岸

【答案】 C

【解析】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故可被称为“先生”。

14.(2011·无锡)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 C

【解析】 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体现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这始于《马关条约》的签订。

15.(2011·盐城调研)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国内运输,发展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

A.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部分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 D

【解析】 “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体现了洋务运动部分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故选D项。

16.(2011·北京西城)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销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

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答案】 B

【解析】 中国出口的是“丝茶”等原料,进口的是呢、布、羽毛等工业品,这体现了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7.(2011·淄博)下图是上海外滩西侧的欧式风格建筑群。

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外滩建筑群形成于近代,是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

它突出说明近代上海具有怎样特点(  )

A.殖民主义色彩浓厚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崇尚西方建筑文化D.国际文化交流活跃

【答案】 A

【解析】 建筑欧式化,这体现了近代上海的殖民主义色彩。

18.(2011·临沂)《清末民初中外进出口贸易入超比率示意图》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情况,变化的原因有(  )

①辛亥革命前后,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提倡国货

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④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1905年到一战期间,中国的入超比例呈下降趋势,随着一战的逐渐结束,入超又逐渐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是造成第一阶段现象的原因,④是造成第二阶段现象的原因,故全选。

19.(2011·无锡)梁启超在《倡设女子学堂启》中写道:

“女子若受教育,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

……”这说明梁启超(  )

①重视男女平等

②认为女子受教育对家庭和社会意义重大

③仍受传统思想影响

④仍主张妇女做贤妻良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女子受教育是为了相夫教子、昌妇道,这不能体现梁启超重视男女平等,排除①。

20.(2011·盐城调研)1883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上奏折称:

“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恃其轮船、铁路之利,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之枢也。

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

”材料表明(  )

A.近代通信技术开始被中国人接受

B.清政府对西方科技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C.发展科技是近代民族复兴的首要途径

D.工业革命浪潮影响了沉睡的中国

【答案】 D

【解析】 孤证不立,材料不能说明近代通信技术开始被中国人接受,排除A项;同样,一个总督的观点也不能代表清政府对西方科技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排除B项;近代民族复兴的首要途径是实现民族独立,排除C项;材料中叙述的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奏折所述体现了中国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选D项。

21.(2011·南京1模)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

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

”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

①商品价格日渐下降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人们思想观念逐步解放④民众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B.①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入者价贵”等信息不能说明铁路使徽州的商品价格日渐下降,排除①即可确定正确选项C项。

22.(2011·合肥)下图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可见服饰变化(  )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B.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D.展示中国服饰由开放到保守

【答案】 B

【解析】 服装是时代的产物,必然折射出时代的变迁,B项正确;本题干扰项是D项,中山装与唐女装不具有可比性,不能得出中国服饰由开放到保守的结论。

23.近代文学家林纾曾写道:

“小脚妇,谁家女,裙底弓鞋三寸许。

下轻上重怕风吹,一步如万里。

”辛亥革命后,有的妇女唱道:

“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我不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滑不倒。

”这些歌谣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B.妇女地位提高

C.农业人口增加D.交通状况改善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还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例如,禁止妇女缠足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故B项正确。

24.(2011·湖南联考)“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

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清朝末年妇女的服饰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相继发生,对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

25.(2011·大连)清军入关后,清政府曾经多次下令禁止缠足,但屡禁不止。

19世纪末,不缠足运动却开展得轰轰烈烈,其原因是(  )

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②维新派人士的倡导

③新文化运动的影响④五四运动的推动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

【答案】 D

【解析】 抓住“19世纪末”的时间限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发生在20世纪初,故③④不符合题意。

①②是不缠足运动开展的原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4分,29题11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博览会中陈列着7000多家英国厂商的商品和几千家外国厂商的商品,最令人瞩目的是庞大的汽锤、运行不息的机车等技术产品。

材料二

时间

国家

名称

性质

会期

入场人数

特点

1878

法国

第三届巴

黎世界博

览会

综合

190天

1616万

展出爱迪

生发明的

留声机等

新产品

 材料三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办博工作,明确指出筹办和举办上海世博会是国家行为,不仅是上海的责任,也是全国的责任。

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上海的一个平台,更是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深厚文化积淀和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大平台。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历史条件。

(6分)

(2)材料二中展出的最新产品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2分)

(3)简要分析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影响。

(4分)

【答案】 

(1)英国较早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经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近代自然学的发展,促进了英国科技的发展。

(6分)

(2)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2分)

(3)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宣传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振奋民族精神,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分)

【解析】 第

(1)问应从当时英国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等方面概括;第

(2)问从材料中提示的时间以及“留声机等新产品”可以判断出该届博览会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社会由“蒸汽进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第(3)问应根据材料信息和我国改革开放及当前经济发展等方面加以阐述。

27.(2011·潍坊1模)(13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从国会收到的特许状条款,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

(1)据材料一,分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指出该公司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4分)

材料二 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

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

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归纳材料二中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概括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6分)

材料三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百分之九十,世界生产的百分之四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和技术转让的三分之一。

据统计,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跨国公司每年榨取的垄断利润,几乎等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

——《世界史》

(3)据材料三指出,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3分)

【答案】 

(1)性质:

既是商业公司,又是殖民统治机构。

(2分)

关系:

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分)

(2)因素:

开通运河、造船技术改进、铺设海底电缆、修建跨洲铁路、发展通讯技术。

(4分)特点:

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科技进步成为主要推动力。

(2分)

(3)角色:

垄断了世界经济;掠夺了发展中国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3分)

28.(2011·嘉兴)(14分)“近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主题,具体指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生活的城市化、世俗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中国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哪一事件后,中国被“轰”出了中世纪?

(1分)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四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1.3亿元左右。

而1912年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8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唯一的成绩。

清朝打倒了以后,我们固然扫除了一种民族复兴的障碍,但是等到我们要建设新国家的时候,我们又与民族内在的各种障碍面对面了。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3)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你赞同蒋廷黼的观点吗?

简要说明理由。

(5分)

【答案】 

(1)鸦片战争。

(1分)

(2)发展状况:

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

(4分)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4分)

(3)不赞同。

(1分)理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剪辫放足等法令使社会风气大为改观。

(答出任意两点给4分)赞同。

(1分)理由:

辛亥革命后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命脉仍受帝国主义控制。

(其他言之有理者也可给分,但不得超过4分)

29.(2011·潍坊1模)(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违逆的定格,谁违反了这一社会化了的定格,便被视为叛逆的行为,便会被社会所不耻。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封建社会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习俗的原因。

(2分)

材料二 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

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

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

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环志略》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6分)

材料三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

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

(3)据材料三,章太炎的征婚广告有什么特征?

(2分)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

(1分)

【答案】 

(1)原因:

小农经济;宗法思想。

(2分)

(2)观念:

自由;平等;法治。

(3分)

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

(3分)

(3)特征:

开始冲破封建婚姻思想的束缚;其择偶标准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2分)

特点:

中西文化交汇。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