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4813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docx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哑调研考试试题1126

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选科调研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人教版必修l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身份认同。

人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

社会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需要语言。

商贩用语言叫卖商品,教师用语言教授知识,医生用语言探查病情。

俗语“三寸舌胜过百万兵”,就是指语言发挥出的极致的交际作用。

当然,中国文化更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交际生活中人们为界定社会关系也需要语言。

《论语》中有“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提醒人们在交际生活中要了解对方。

中国人素来注重说话的场合和彼此的关系,以界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精神生活中人们思考推理、认知外界需要语言。

“话不说不明,灯不挑不亮”,没有语言,概念没有依托,推理进程很难进行。

语言是认知成果的储存场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

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也需要语言。

《荀子》云: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良言价值无可比拟,千百年来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

文化生活中人类创造、记载、传播文明更需要语言。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态。

今天,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语言在加强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共同的语言身份将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

小说《最后一课》中,面对母语教育权利被剥夺,法语教师说: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钥匙。

”语言是把民族凝聚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是使民族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人类既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

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书写和描述。

语言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把人类同周遭世界联结在一起,把人类的精神世界联结在一起。

人类的一切生活无不跟语言相融相连,正如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

“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

”生活里的语言灵动活泼,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

语言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精彩。

(摘编自黄彩玉《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一切生活都跟语言相融相连,语言能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等。

B.“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充分说明中国人很注重说话的场合。

C.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表现。

D.《最后一课》中法语教师的话说明语言能把民族凝聚起来,使民族充满生机活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论证了“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中心论点。

B.文章从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来论述语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C.文章在论证中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的主要有俗语、名人名言等。

D.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是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各段间是递进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俗语“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就是指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思考推理需要语言。

B.相对于注重说话的场合以及彼此的关系,中国文化更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

C.异地相逢的老乡也能得到社会归属感和心理慰藉,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身份。

D.人类生活在语言世界中,人的社会生活和喜怒哀乐、概念推理等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7日讯——昨日,境内领先资产管理机构华夏基金和全球投资管理行业领导者、养老金领域专家富达国际宣布建立独家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将在目标日期基金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进目标日期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双方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能充分发挥华夏基金的本土投研领先优势和富达国际丰富的全球养老金投资管理经验,强强联手,为投资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产品和服务。

近日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正式获批,其中有9只都是目标日期基金。

目标日期基金是一种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时点,根据不同生命阶段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配置,帮助投资者构建一站式养老金投资的产品。

晨星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美国目标日期基金规模累计达到8800亿美元,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市场规模和占比最大的养老类基金投资品种。

作为养老金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富达国际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包括目标日期基金在内的退休方案。

为香港、德国和英国的缴费确定型养老金计划以及跨国公司提供投资管理和行政服务,还为日本、挪威、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缴费确定型养老金计划提供投资方案。

此次战略合作,富达国际将以研究顾问的形式充分发挥其在全球成功发展目标日期基金的经验,为华夏基金目标日期基金的策略和发展提供建议。

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表示: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养老金市场的快速发展,并十分希望参与其中,支持这一市场继续健康成长,并帮助中国投资者更好地实现退休目标。

根据我们近期和蚂蚁财富一起发布的首份《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中国年轻一代大体上对退休生活表示乐观,但对于实现他们的退休目标来说,他们的准备还远远不够。

这份调查也突显了投资者教育和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在年轻一代退休准备中的不可或缺性。

我们相信,通过此次与华夏基金的合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在全球范围内积累的目标日期基金领域专业经验。

我们在中国的养老业务发展策略独树一帜,我们相信对于中国投资者行为的深入了解将是我们长期成功制胜之道。

近期与华夏基金和蚂蚁财富的合作都将会为我们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摘编自《华夏基金与富达国际强强联手开启养老新时代》)

材料二:

(摘编自《富达国际及蚂蚁财富·2018中国养老前进调查报告》)

材料三:

老龄化已经是日本社会经久不息的话题,甚至被称为“国难”。

老龄化问题是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极为深远,老龄化不仅导致劳动力短缺、消费低迷、通货紧缩、地方凋敝等严重后果,最为直接的表现之一还有养老的困境。

随着老龄化的高涨,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缴纳的人越来越少,难以为继,开始领取年金的年龄越来越晚,而金额却越来越少。

这样,老年人的生活也面临很大压力。

由于日本的养老金制度无以为继,所以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延期支付养老金的法案。

按目前的法案,每3年提高1岁,到2025年时,满65岁才能够领取养老金。

由于并非所有老人都有经济实力入住老人院,因此,越来越多的单身老人“孤独死”,化为白骨后很久才被发现。

为了解决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不足以及养老金入不敷出,日本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其中一项是促进老年人就业。

总务省的统计显示,老年人就业人数连续13年增加,达到770万人,创历史最高。

就业者总数中,老年人比例达到11.9%,创历史新高。

而老年就业者中,每4人中就有一人是非正规就业的职员和从业人员。

部分男女表示乐于从事非正规就业的主要理由是“希望在自己合适的时间工作。

”日本的老年人就业率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

(摘编自《日本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困局》)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调查对象中,56%的年轻一代和50%的非年轻一代尚未为养老储蓄,巳开始为养老储蓄的,50岁及以上的人占比最大。

B.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尚未开始为养老储蓄做准备,这可能会带来储蓄目标不足的风险而导致出现一些养老问题。

C.非年轻一代调查对象更趋向于选择“政府养老金”作为养老收入来源,占比最大,年轻一代调查对象则不然。

D.在调在对象中,选择“退休后至少兼职工作”作为养老收入来源的年轻一代和非年轻一代,人数是一样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标日期基金是经过实践证明,很受投资人欢迎的一种养老金投资产品,以投资者退休目标日期为目标时点,根据不同生命阶段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配置。

B.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认为,中国养老金市场发展迅速,中国年轻一代大体上对退休生活持乐观态度,但对实现退休目标的准备还不够。

C.随着老龄化的高涨,日本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日本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但仍然没有什么成效,这警示我国应该对老龄化问题予以足够重视。

D.日本老年人就业人数连续13年增加,日本老年人就业率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日本老年就业者中,25%的人是非正规就业的职员和从业人员。

6.解决“社会老龄化,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有哪些有效途径?

请结合材料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欢乐行程(节选)阿来

阳光照亮起伏的山峦,蜿蜒的河流,孤零的村庄和覆盖这一切的白雪。

野鸽群在天空中往复飞翔,搅起一个巨大的欢快声音的漩涡,在春天里分群的鸽子聚集起来,这样不知疲倦,在清冽的空气中欢快飞翔。

阳光照亮格拉的脸。

格拉与母亲相依为命,格拉是个很野的孩子,村里人说是没有父亲调教的缘故。

次多则是有父亲而且调教很好的典范。

可是次多不快乐,格拉快乐。

格拉那张脸平常污垢很多,十天半月才会洗上一次。

次多是一个大家庭的孩子,家里富裕。

这种家庭严谨、节俭,这种家庭出身的人往往精明强干。

但次多的一切却和家里人相反。

现在,次多像平时一样拉着架子车来了,那样忧郁,那样沉默。

车上装一袋胡豆,胶皮轮子压过积雪咕咕作响。

等格拉吃完东西,次多已经把他那一袋胡豆弄上车了。

于是,两人上路了。

新雪那么光洁,那么明亮。

平常老实巴交的次多沉静的忧郁的眼睛那么闪闪发光,平常紧闭的嘴微微张开,有点惊喜的样子。

鸽群仍在天上飞舞,要等阳光融化了积雪,它们才能降落到翻耕过的土地里找寻食物。

但它们好像不为积雪是否来临所焦虑,那样子奋力地凌空飞舞,在天地间抛撒欢乐的音符。

“看哪,次多!

”次多回过头去,看到大路上只有他们自己的脚印与车辙。

现在,他们感到了故乡村庄的偏僻,宁静。

就是他们,两个乡村的孩子,拉着重载的架子车从村子里出来,去三十里外的镇子刷经寺。

用胡豆去换大米。

一只野兔从路中间跑过。

看到人来就躲进了柳丛。

它拼命把脑袋往雪里钻,柳树落尽了叶子,变得那么稀疏,它高高撅起的屁股就暴露无遗了。

次多从腰带上拔出弹弓,攥紧一团雪。

雪团准确地弹射在它的屁股上。

“吱哇!

”兔子叫了,往柳林更深处窜去。

兔子无法在冬天的柳丝中掩藏行踪。

它窜到哪里,哪里枝条上的雪就簌簌下落,纷纷扬扬。

次多笑了。

“你笑了。

”格拉说。

次多又笑了一下,脸上肉又僵住了。

四野寂静无声。

格拉大声呼喊自己:

“嗨——,格拉!

”却听到次多说:

“天天下雪就好了。

”“你说话了,次多,”格拉高兴地说,“你还笑了。

”次多想:

是啊,我笑了,我说话了。

而在那个大家庭里,长孙也和长子一样处于一种隐忍的地位。

“次多,嘿!

”“嗯。

”“晚上我想你不会来呢?

”“你叫我是要来的。

”“真的?

”“真的。

”“你不嫌我和阿妈是人人都看不起的?

”“不。

我还怕你恨我们家呢。

”前面是一段陡峭的上坡路。

车子上去,又后退;上去,又后退。

最后是格拉用肩膀顶一只轮子往前一圈半圈,用石头支住,再去顶另外一只轮子。

终于上了坡。

两个孩子在雪地上仰天躺下了。

喘过气来后,格拉说:

“我们真行。

”次多又笑了。

路上经过几个村子。

遇到的成人都给他们以很高的礼遇,那就是和他们像面对大人一样地交谈、问候。

他们说:

看哪,天一下雪心里就好过一些了。

又是一段陡峭的上坡路。

这次,挣扎许久,把好大一片雪踏成了泥泞,他们还是在原来的地方。

后来是分成两次才把胡豆拖上坡去,擦去满脸汗水,才问:

“先就怎么没有想到呢?

”然后就放声大笑了。

这次,两人是同时开始笑的。

只是次多笑得很沉静,格拉笑着笑着就躺在了地上。

格拉把脸埋进雪里,抬头时就留下一张脸在雪地里。

他说:

“次多,看我雪中的脸,跟水中的不一样啊。

你也来留一个吧。

”次多就趴下,把脸平平地印向雪地,格拉还在他后脑勺上加把劲,按了一按。

车轱辘在身后吱吱作响。

进了镇子,两人换了豆子来到百货公司,次多在文具柜台前站住了。

隔着玻璃是一柜子乐器,中间一大盒紫色的竹苗。

次多的腰就弯下去,鼻尖一直碰到玻璃上。

次多喜欢吹笛子,他熟悉各种乡间民歌的曲调。

但他那支笛子已经开裂了,格拉就给次多买下了一支。

用了一块三毛钱。

次多说:

“苗膜。

”声音很小。

格拉听到了,又为他买了笛膜和一束红色的丝线穗子。

“吹一下新笛子。

”次多就给新笛子挂上红色的丝线穗子,给笛子上膜。

格拉说:

“聪明的伙计上车吹吧。

笛声一路在化雪后变得滋润的山野间飘荡。

将要入冬的山野竟有了初春时的那种气息,融化的雪水甚至把有些封冻的河面上的冰重新破开,露出一汪汪平静的绿水。

美丽、静谧,那么地接近天空。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格拉与次多家庭出身不同,这也让两人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点:

前者生活贫困,但很快乐;后者富裕,但平时沉默拘束。

B.小说多次写到鸽群在天空中飞舞,欢快地飞翔,在天地间抛撤欢乐的音符,这映衬了格拉与次多两个人的快乐。

C.在换大米的路途中,次多用弹弓将攥紧的雪团弹射在兔子的屁股上,让兔子吱哇叫,这反映了孩子好玩与活泼的天性。

D.格拉买笛子、笛膜与红色丝线穗子给次多,但次多没给格拉买一点东西,这说明格拉真心对次多而次多对格拉则不然。

8.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

(6分)

9.小说标题《欢乐行程》有何作用?

试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夏四月,公北救刘延。

荀攸说公曰:

“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

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

”公从之。

绍果分兵西应之。

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

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

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

遂解白马围。

绍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

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

“可五六百骑。

”有顷,复白:

“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

”公曰:

“勿复白。

”乃令骑解鞍放马。

是时,白马辎重就道。

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

荀攸曰:

“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

”绍骑将文丑将五六千骑前后至。

诸将复白:

“可上马。

”公曰:

“未也。

”有顷,骑至稍多。

公曰:

“可矣。

”乃皆上马。

时骑不满六百,大破之,斩丑。

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公还军官渡。

绍进保阳武。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

绍谋臣许攸来奔,说公击琼等。

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

琼等望公兵少,出陈门外。

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绍众大溃。

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

公收绍书中,得许都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

至是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B.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C.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D.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不说、避忌的意思,我国古代常在人的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B.字,人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某种关系的称呼。

C骑,文中是骑马的意思。

如《鸿门宴》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官渡,位于河南省中牟县,曹操曾在此以弱胜强打败袁绍,史称官渡之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年少机警。

曹操年少时机警有谋略,但放荡不羁,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大家都不看好他,只有乔玄、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

B.曹操善于纳谏。

曹操北上救刘延时,兵力不如袁绍,他听从荀攸诱敌分兵的建议,袁绍果然分兵西应,曹操日夜兼程直奔白马,最终大破敌军。

C.曹操胆识过人。

在延津南面,敌人的骑兵很多,属下建议撤回辎重守卫军营,曹操说这是诱敌之计,不能撤回去,他最终抓住战机,以少胜多。

D.曹操宽宏大度。

袁军全面溃败后,曹操从收缴的袁绍的信件中,得到了一些许都和自己军中的人给袁绍的信件,他却把这些信件全部都烧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5分)

(2)良、五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有美堂暴雨[注]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注]1有美堂,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左眺钱塘江,右瞰西湖。

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赐梅挚诗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来。

欧阳修曾作《有美堂记》,时人也纷纷吟诗作文题吟此堂。

《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秋作,苏轼时官杭州通判。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突出了作者所处地势很高,因而所见的暴雨,与平地所见不同,为下文做铺垫。

B.颈联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金樽”指代西湖,这两句诗绘声状形,想象奇特。

C.尾联中诗人突发奇想:

用泉水浇醒李白,让他看奇景,请他写出珠玉般的诗篇来。

D.全诗以雄奇的笔调、精妙的语言摹写了诗人在有美堂中所见到的暴雨急至的情景。

15.请结合诗句赏析诗歌额联。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两句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表现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几句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作歌明志,悲壮的唱词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计下来的丈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更是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

但是,近些年,在城市改造的大潮中,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老街老巷,摇身一变成为光鲜亮丽的商业街。

这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可是由于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导致许多历史街区千城一面,不仅景观雷同、生态混乱,而且还夹杂着不少的假古董和伪民俗。

在过去的城市更新中,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进行更新,而历史记忆常常被漠视甚至淡忘,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当代城市更新中的遗憾。

我们知道,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带来了生机,政府所追求的“老城市新活力”梦想似乎也不再遥远。

但遗憾的是,即便在貌似更加人性化的“微更新”过程中,城市记忆的流失依然。

其实,城市更新的目的,说到底是保持城市的活力,延续城市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说,()。

比如,童年时代街边的小吃、屋顶的飞鸟、门前的花香、唢呐的声响,这些个体记忆的碎片汇聚在一起,就是城市的历史。

可以说,没有记忆的人生命是残缺的,没有历史的城市也不过是一群无根的建筑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立性尊重粗枝大叶严厉

B.独特性尊敬粗制滥造严厉

C.独特性尊重粗制滥造严峻

D.独立性尊敬粗枝大叶严峻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过去的城市更新中,我们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进行更新,而历史记忆常常被淡忘甚至漠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当代城市更新中的遗憾。

B.在过去的城市更新中,我们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进行更新,而历史记忆常常被淡忘甚至漠视,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中的一大遗憾。

C.在过去的城市更新中,我们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进行更新,而历史记忆常常被漠视甚至淡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中的一大遗憾。

D.在过去的城市更新中,我们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进行更新,而历史记忆常常被漠视甚至淡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中的一大遗憾。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除了硬件,更在于活力和生命力

B.城市的硬件,除了活力和生命力,更在于文化和历史

C.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除了硬件,更在于文化和历史

D.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除了文化和历史,更在于硬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夏天,很多人怕出汗,①。

其实,适当地锻炼,有利于体内汗液排出,帮助祛除体内湿气。

不过,②,夏天应该少做一些运动强度太大的锻炼,比如,踢球、打篮球等;早晨或晚上太阳下山后,到公园或绿地散步、打拳、做操、跳舞等,均为较好的锻炼方式。

此外,夏季应避免日晒过多,外出前注意做好防晒准备。

天太热,③,既能让人感到清凉,又能净化空气,如家中放吊兰。

21.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60个字。

(5分)

7月5日,山西省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山西大学的专家对德岗遗址进行现场考察。

专家们称,对于史前人类来说,为了更好地保暖,采用群居的方式生活,居住的空间都比较狭小,究竟137平方米的“豪宅”是干什么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弩研究员分析说,根据火塘和门道相连的位置关系,这座房址应当不是用于居住,有可能是当时的部落首领议事聚会或举行特殊仪式的场所。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频频发出最洪亮的声音:

“嫦娥四号”代表全人类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高铁上路,彰显了科技的力量;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和平与智慧;精准扶贫,关注民生,是中国的承诺;面对美国贸易战,发出“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霸气回应······

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新时代的青年,阅读材料后,对于自身的成长,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或者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