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5200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docx

整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模拟竞赛试题

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电子设计竞赛

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模拟赛试题

参赛注意事项

(1)2013年8月5日12:

30竞赛正式开始。

(2)参赛者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

(3)每队严格限制3人,开赛后不得中途更换队员。

(4)竞赛期间,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在学校指定竞赛场地外进行设计制作,不得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流,包括教师在内的非参赛队员必须迴避,对违纪参赛队取消评审资格。

(5)2013年8月9日20:

30竞赛结束,上交设计报告、自行保成制作实物,等待测试。

简易信号跟踪监测仪(A题)

一、任务

设计一个以128×64LCD为显示屏为波形和参数显示装置的简易信号跟踪监测仪。

其设计原理框图见如下图1。

输入信号为幅度可变的函数信号,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连续变化或随机出现(频率跳变),跟踪将以最快速的速度跟踪并捕捉到信号(锁定),用参数和图形的方式显示信号特性。

参数包括信号频率、幅度(峰值)、信号类型(注1)、跟踪时间(从启动跟踪到显示波形和参数)。

●技术要求

(1)基本要求

1)信号频率范围:

100KHz—1MHz,最小步进1KHz,可设定。

2)信号输出幅度:

100mV—2Vrms(5.6Vp-p),误差≤5%。

3)信号跟踪时间:

200ms—20S(手动和自动跟踪)。

4)显示信号的参数。

5)显示被测信号的时域波形。

(注1)

(2)发挥要求

6)信号频率范围:

100KHz—10MHz,最小步进100Hz,可设定。

7)信号输出幅度:

10mV—2Vrms(5.6Vp-p),误差≤5%。

8)信号跟踪时间:

200ms—20S(手动和自动跟踪)。

9)显示信号的参数。

10)显示被测信号的时域波形。

(注1)

11)参数和波形迭加显示。

注1:

信号类型即显示被测信号的时域波形,需将输入信号直接接入AGC放大器(在信号输入端增加一个信号开关),需要考虑信号频率和AD变换器的转换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图中变频并不限制为一次变频,须根据实际方案考虑。

3:

图中低通滤波器也可采用带通实现,中心频率不限,带宽小于100KHz。

二、说明

信号源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的信号。

信号的手动跟踪是指信号源先随机设定好一个信号后,用按键启动搜索,直到显示正确的参数或波形。

自动跟踪是指在已跟踪到一个信号的情况下,改变信号源频率,仪器会自动跟踪到这个频率,并显示新的参数和波形。

迭加显示是指在屏幕上同时显示波形和参数。

图中A,B,C,D,E点需要设置易于测量的测试点。

评分标准

设计

报告

项目

主要内容

分数

系统方案

比较与选择

方案描述

5

理论分析与计算

显示方案描述

参数计算方法设计

自动量程方法设计

15

电路与程序设计

电路设计

程序设计

10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测试方案及测试条件

测试结果完整性

测试结果分析

12

设计报告结构及规范性

摘要

设计报告正文的结构

图表的规范性

8

总分

50

基本

要求

完成

(1)项

10

完成

(2)项

10

完成(3)项

10

完成(4)项

10

完成(5)项

10

总分

50

发挥

要求

完成第(6)项

10

完成第(7)项

10

完成第(8)项

5

完成第(9)项

5

完成第(10)项

10

完成第(11)项

10

总分

50

 

高效LEI)驱动LED电路(B题)

一、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高效IED驱动电路,驱动一个由5只白光IED(现场统一提供)串联组成的发光装置,要求点亮的IED无明显闪烁。

整体电路必须采用3.3V单路直流稳压电源供电,不得采用额外供电方式。

限定采用TI公司TPS61040作为DC-DC变换器核心芯片。

整个电路供电电源采用下图1方式。

二、要求

(1)开关S1初始为接通状态,可对电容C充电至3.3V.用单片机控制LED

发光管亮度。

流过LED的平均电流通过按键控制。

上电初始值为1mA,

变化范围为1mA-22mA可循环,步进为3mA,控制精度为士0.2mA,并尽

量提高控制精度。

(2)开关S1断开后,电路由电容C供电。

控制LED驱动电路,在保证LED

串上电流不小于0.5mA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对LED的供电时间。

电路

中不得采用容量大于4.7uF的其他电容。

(3)用单片机检测流过LED串的电流。

(1)、

(2)中当流过LED串的电

流在1mA-0.5mA之间时,单片机开发板上的LED指示灯熄灭:

当流过

LED串的电流大于1mA或小于0.5mA时,点亮LED指示。

(4)其他。

四、说明

(1)可以利用单片机内置PWM或外接DAC控制DC-DC变换器调节LED串的

电流.

(2)测试时,使用测试专用电容C及IED串.

(3)需按图中要求,电流表串接在LED电路中;电容C及LED串须留有接

线柱,便于测试时更换测试专用LED及电容器C.

(4)测试过程中,除了更换电容和LED串及按键外,不能更改硬件与接线。

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C题)

一、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中示波

器工作在X-Y方式;外加正弦信号的频率为1MHz左右,电压峰峰值为2V。

二、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组移相分别为0º、45º、90º、I80º的移相电路,完

成对外加正弦信号的移相,作为Y轴信号。

要求移相电路的增益为1,

增益误差不大于5%。

移相误差不大于5º。

(2)直接使用外加信号作为X轴信号(见图1的A信号),示波器显示的

X-Y图形正确。

(3)设计并制作一个2分频电路,完成对外加正弦信号的2分频,作为X

轴信号(见图l的B信号)。

要求分频输出为正弦信号,电压峰峰值

为2V,波形无明显失真;示波器显示的X-Y图形正确。

(4)设计并制作一个单位增益的程控移相电路,要求移相范围为0-45º:

移相的步进不大于15º,移相误差不大于5º,增益误差不大于5%。

相移值可以通过MSP430进行设置。

(5)利用要求

(1)中的移相电路组和要求(4)中的程控移相电路,组合

成一个移相范围为0-180º的移相电路,相移值可以通过MSP430进

行设置,移相的步进不大于15º,移相误差不大于5º,并能结合A

和B两种X轴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示对应的X-Y图形,要求X-Y图

形显示正确。

(6)能在MSP430的控制下完成0-180º的自动循环移相,并能结合A

和B两种X轴信号,在示波器上动态地显示X-Y图形。

要求X-Y图

形显示正确,循环移相周期大约为15秒。

(7)其他。

四、说朋

(1)题目要求

(1)中的0º、45º、90º、180º四个移相电路是独立的,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串联使用。

(2)题目要求(4)中的程控移相电路可采用变容二极管。

若采用变容二极

管方案,可通过DAC产生的电压来改变其电容值,实现程控移相。

(3)题目要求(5)中的0-180º,程控移相可采用如下方案:

0-45º的移相可以直接由要求(4)中的程控移相电路产生:

45-90º的移相可由要求

(1)中的45º移相电路与要求(4)中的程

控移相电路串联产生….;

135-180º的移相可由要求

(1)中的45º移相电路、90º移相电路

与要求(4)中的程控移相电路串联产生。

(4)题目要求(l)中移相电路组和要求(4)中的程控移相电路,都需要

提供测试端口。

(5)本题目的X-Y图形就是李沙育(Lissajous)图形的多种扩展。

比如,

假设X轴信号和Y轴信号分别为0.5MHz和lMHz的正弦信号,信号

电压峰峰值相等,在起始时刻相位相同,对应的X-Y图形,也就是

Lissajous图形,如图2所示。

(6)用相同方法可以做个3分频系统测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移动手机信号放大器(D题)

一、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移动GSM手机信号放大器,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中通过振子天线接收外部移动信号,通过电缆连接双向信号放大器,用于提高手机的信号接收能力。

二、要求

(1)设计GSM900MHz频段,下行935MHz-960MHz基站发移动台收,上行890MHz-915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2)外接天线与放大器间距离大于3米,同轴电缆。

放大器增益大于20dB。

(3)上下行信号隔离度大于20dB.

图1放大器逻辑框图

四、说明

(1)测试手机可以放在金属屏蔽盒子内测试,或用手机寻找实际弱信号场地测试。

(2)可以采用仪器测试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范围。

RFID读卡器(E题)

一、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RFID读卡器,能读写普通射频卡(13.56MHz)的序列号,示意图如图1所示。

收发器不能使用专用的读写芯片。

二、要求

(1)设计和制作RFID天线和无线收发器,频率13.56MHz。

传输能量给射频卡,并得到应答信号

(2)设计满足ISO14443的信息收发,正确读出卡内数据。

(3)进一步提高读写距离大于1厘米。

2.间接市场评估法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

另外,环境影响评价三个层次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分类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环境价值的衡量还可能是将来考试的重点。

四、说明

(1)不能使用专用读芯片或模块

(2)射频卡类型不限,只要能读出数据,可以用现成的读卡器测试。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F题)

(2)评价范围。

根据评价机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确定其相应的评价范围。

一、任务

C.可能造成较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设计一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物体在倾斜(仰角≤100度)的板上运动。

在一白色底板上固定两个滑轮,两只电机(固定在板上)通过穿过滑轮的吊绳控制一物体在板上运动,运动范围为80cm×100cm。

物体的形状不限,质量大于100克。

物体上固定有浅色画笔,以便运动时能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

板上标有间距为1cm的浅色坐标线(不同于画笔颜色),左下角为直角坐标原点,示意图如下。

 

6.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二、要求

2)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1、基本要求:

(1)控制系统能够通过键盘或其他方式任意设定坐标点参数;

4)按执行性质分。

环境标准按执行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2)控制物体在80cm×100cm的范围内作自行设定的运动,运动轨迹长度不小于100cm,物体在运动时能够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限300秒内完成;

1.法律(3)控制物体作圆心可任意设定、直径为50cm的圆周运动,限300秒内完成;

1.环境总经济价值的构成(4)物体从左下角坐标原点出发,在150秒内到达设定的一个坐标点(两点间直线距离不小于40cm)。

2、发挥部分

(1)能够显示物体中画笔所在位置的坐标;

(2)控制物体沿板上标出的任意曲线运动(见示意图),曲线在测试时现场标出,线宽1.5cm~1.8cm,总长度约50cm,颜色为黑色;曲线的前一部分是连续的,长约30cm;后一部分是两段总长约20cm的间断线段,间断距离不大于1cm;沿连续曲线运动限定在200秒内完成,沿间断曲线运动限定在300秒内完成;

(3)其他。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10

完成第

(2)项中连续线段运动

14

完成第

(2)项中断续线段运动

16

其他

10

四、说明

1、物体的运动轨迹以画笔画出的痕迹为准,应尽量使物体运动轨迹与预期轨迹吻合,同时尽量缩短运动时间;

2、若在某项测试中运动超过限定的时间,该项目不得分;

3、运动轨迹与预期轨迹之间的偏差超过4cm时,该项目不得分;

4、在基本要求(3)、(4)和发挥部分

(2)中,物体开始运动前,允许手动将物体定位;开始运动后,不能再人为干预物体运动;

5、竞赛结束时,测试用板(板上含空白坐标纸)测试时自带。

 

简易智能电动车(G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智能电动车,其行驶路线示意图如下: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电动车从起跑线出发(车体不得超过起跑线),沿引导线到达B点。

在“直道区”铺设的白纸下沿引导线埋有1~3块宽度为15cm、长度不等的薄铁片。

电动车检测到薄铁片时需立即发出声光指示信息,并实时存储、显示在“直道区”检测到的薄铁片数目。

(2)电动车到达B点以后进入“弯道区”,沿圆弧引导线到达C点(也可脱离圆弧引导线到达C点)。

C点下埋有边长为15cm的正方形薄铁片,要求电动车到达C点检测到薄铁片后在C点处停车5秒,停车期间发出断续的声光信息。

(3)电动车在光源的引导下,通过障碍区进入停车区并到达车库。

电动车必须在两个障碍物之间通过且不得与其接触。

(4)电动车完成上述任务后应立即停车,但全程行驶时间不能大于90秒,行驶时间达到90秒时必须立即自动停车。

2、发挥部分

(1)电动车在“直道区”行驶过程中,存储并显示每个薄铁片(中心线)至起跑线间的距离。

(2)电动车进入停车区域后,能进一步准确驶入车库中,要求电动车的车身完全进入车库。

(3)停车后,能准确显示电动车全程行驶时间。

(4)其它。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15

完成第

(2)项

17

完成第(3)项

8

其它

10

四、说明

1、跑道上面铺设白纸,薄铁片置于纸下,铁片厚度为0.5~1.0mm。

2、跑道边线宽度5cm,引导线宽度2cm,可以涂墨或粘黑色胶带。

示意图中的虚线和尺寸标注线不要绘制在白纸上。

3、障碍物1、2可由包有白纸的砖组成,其长、宽、高约为50cm

12cm

6cm,两个障碍物分别放置在障碍区两侧的任意位置。

4、电动车允许用玩具车改装,但不能由人工遥控,其外围尺寸(含车体上附加装置)的限制为:

长度≤35cm,宽度≤15cm。

5、光源采用200W白炽灯,白炽灯泡底部距地面20cm,其位置如图所示。

6、要求在电动车顶部明显标出电动车的中心点位置,即横向与纵向两条中心线的交点。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H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液体点滴速度监测与控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在滴斗处检测点滴速度,并制作一个数显装置,能动态显示点滴速度(滴/分)。

(2)通过改变h2控制点滴速度,如右图所示;也可以通过控制输液软管夹头的松紧等其它方式来控制点滴速度。

点滴速度可用键盘设定并显示,设定范围为20~150(滴/分),控制误差范围为设定值

10%

1滴。

(3)调整时间≤3分钟(从改变设定值起到点滴速度基本稳定,能人工读出数据为止)。

(4)当h1降到警戒值(2~3cm)时,能发出报警信号。

2、发挥部分

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主站控制16个从站的有线监控系统。

16个从站中,只有一个从站是按基本要求制作

的一套点滴速度监控装置,其它从站为模拟从站(仅要求制作一个模拟从站)。

(1)主站功能:

a.具有定点和巡回检测两种方式。

b.可显示从站传输过来的从站号和点滴速度。

c.在巡回检测时,主站能任意设定要查询的从站数量、从站号和各从站的点滴速度。

d.收到从站发来的报警信号后,能声光报警并显示相应的从站号;可用手动方式解除报警状态。

(2)从站功能:

a.能输出从站号、点滴速度和报警信号;从站号和点滴速度可以任意设定。

b.接收主站设定的点滴速度信息并显示。

c.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3)主站和从站间的通信方式不限,通信协议自定,但应尽量减少信号传输线的数量。

(4)其它。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

(1)项

22

完成第

(2)项

13

完成第(3)项

5

其它

10

四、说明

1、控制电机类型不限,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自定。

2、储液瓶用医用250毫升注射液玻璃瓶(瓶中为无色透明液体)。

3、受液瓶用1.25升的饮料瓶。

4、点滴器采用针柄颜色为深蓝色的医用一次性输液器(滴管滴出20点蒸馏水相当于1ml±0.1ml)。

5、赛区测试时,仅提供医用移动式点滴支架,其高度约1.8m,也可自带支架;测试所需其它设备自备。

6、滴速夹在测试开始后不允许调节。

7、发挥部分第

(2)项从站功能中,c中的“异常情况”自行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