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54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教案.docx

《机械制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图教案.docx

机械制图教案

公司名称:

单位:

部门领导:

编制:

 

XX年XX月XX日

机械制图第三版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8)

[课题编号]8-3?

[课题名称]投影法的概念三视图的形成。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3、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简单形体三视图的基础。

二、学习方法和养成教育

要掌握好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必须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和形成条件,让学

生在明确其形成条件的前提下,自己演示,自己归纳,真正理解“规律”是在特

定条件下的必然结果,避免死背教条。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勤于实践,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

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三视图投影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分析学生]

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比较直观,学生入门较易,但难在应用。

教学要求

最终落实到正投影法绘图能力上,经过反复观察练习,能提投影理论的理解和应

用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讲演结合、讲练结合,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

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平面图形画法、徒手画图。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提问教材P.41思考题,题3。

4、预习检测:

平行投影法的特点与应用;三视图是怎样形成的,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教学目标和要求。

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

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

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中心投影法、平等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

法)。

并交叉进行演示。

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物体的单面投影和表达局限性;

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形成),交叉演示三视图

的形成、三视图的展开过程和展开后各图的对应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演示三视图形成过程,通过演示进一步规范、明确三视图的形

成条件及在这一特定条件下各图之间位置关系、投影关系、方位关系的必然联系。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题集P.16,183-1、3-2、3-3各题练习。

四、小结(5,10分钟)

投影法的概念、三视图的形成。

五、作业

1、习题:

完成习题集P.193-4题练习。

2、思考题:

教材P.74思考题1、2、3、4。

3、预习:

教材P.47点的投影;归纳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9)

[课题编号]9-3?

[课题名称]点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巩固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掌握空间点与其投影标记,点的投影与坐标值的书写;3、掌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求作方法。

4、能够根据不同条件求出点的三面投影并能判断空间位置。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以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基础学习点的投影,通过点的三面投影的学习,进一

步巩固投影规律和提高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点的空间位置的判定。

[难点分析]

空间点对投影面的距离及其坐标的对应分析。

[分析学生]

1、在三视图的基础上,本次课的知识水平没有深奥难懂的地方,但点较之形体更为抽象,需更强的想象能力,本次课的主要目标通过对点的投影分析进一步提高空间概念,同时为线面的投影提供基础和方法。

随着本章课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练习也会随之提高。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

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平行投影法的具备是特点是什么,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区别在哪,

2、讲评作业,典型习题分析,巩固所学。

3、提问教材P.74思考题1、2。

4、预习检测:

为什么要研究点的投影,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

用什么表示空间点,点的三面投影和物体三视图的投影有哪些异同,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点、线、面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几何要素。

研究其投影规律及其求作方法是掌握投影规律,是树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正确表达物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手段。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空间点及投影点的标记;

2、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与坐标;

3、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作图方法。

4、点空间位置和两点的相对位置;

5、重影点的投影。

以上内容,教师要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和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明确点是机械零件或空间物体上抽象出来的一个几何元素,因而必然有其从属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演示法、观察法进一步理解投影规律的实质,进行有效的学习。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203-5题的练习,疑难问题学生讨论解决。

四、小结(5,10分钟)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点的空间位置和坐标和投影面的关系;求点的三面投影。

五、作业

1、习题:

习题集P.21,223-5。

2、思考题:

教材P.74思考题5、6。

3、预习:

教材P.53直线的投影;找出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0)

[课题编号]10-3?

[课题名称]直线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直线的投影特性和三面投影;

2、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和求作方法;

2、能根据投影正确判断直线段的空间位置。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学生自行演示观察,积累感性知识,自觉培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善于学

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教学重点]

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三面投影的求作方法。

[难点分析]

直线的命名与空间位置的判别。

[分析学生]

1、在学习点的投影的基础上,直线的投影入门不难,难点在于直线的空间

位置多样化,初学者对空间直线的各种位置、命名不易把握,容易产生混淆和初

记困难。

在教师讲授、演示的基础上,仍需学生通过自己借助于铅笔等直观道具

演示观察,来强化感性认识,同时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杆等。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

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15,10分钟)

1、简述点的投影规律,求作点的三面投影的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纠错。

3、提问教材P.74思考题5、6。

4、预习检测:

直线的空间位置有几种,直线段的投影特性是什么,点的投影和直线的投影有什么联系,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直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直线的三面投影

教师结合教具演示,讲授直线的投影特性和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讲授直线

的三面投影,指导学生自己演示、观察直线的三面投影,并讨论归纳其投影特性。

在讲直线的命名时,应引导学生分析直线空间位置及命名的唯一性,增强学

生的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2、直线三面投影的求作

教师讲授演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平行线、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的求作方

法,指导学生根据直线的投影特性,利用排除法快速判定其空间位置的技巧。

组织学生讨论,诱导学生归纳、掌握以下情况直线投影的求作方法:

已知直线两端点求三面投影;

已知二面投影求第三投影;

已知直线端点距投影面距离及两点相对位置求其三面投影;已知立体图,从中度量画出直线三面投影。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233-6的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直线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画和该直线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

习题集P.24,273-6各题。

2、思考题:

教材P.74思考题7。

3、预习:

教材P.56平面的投影;演示并观察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1)

[课题编号]11-3?

[课题名称]平面的投影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2、熟知投影面平行面、垂直面和一般位置面的空间位置和三面投影特性;3、能根据己有知识归纳出各种位置平面的命名规则和投影的求作方法。

4、能较熟练地求作各种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并快速判断其空间位置。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由体及面,观察归纳物体上平面的投影特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平面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难点分析]

一般位置平面三面投影求作。

[分析学生]

1、有了直线投影的知识,学习平面的投影如上台阶一步一个脚印不会有困

难;难点是一般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要多花些力气;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能力通过练习可以达到;

3、在学习中不断会有一些学生感到困难,通过教师引导、辅导,同学间互

相帮助等方法,使这些学生迎头赶上,不掉队。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

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10分钟)

简述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投影的方法;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提问:

教材P.74思考题7。

预习检测:

当平面垂直投影面时,其投影是什么,当平面倾斜投影面时,其

投影面积变大还是变小,这种性质称为什么性,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和要求。

机械零件都可看成是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几何体中平面立体则

由平面组合而成,学习平面的投影为学习平面立体的投影打基础。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让学生对投影面平行面、

投影面垂直面和一般位置面的三面投影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其投影特性。

该部分内容,可建议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教

师关注差异,因材施教,重点、难点点拨。

指导学生根据各面命名想象空间位置继而结合投影特性确定三面投影。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28题3-7

(1)(5)各小题的练习。

四、小结(5,10分钟)

归纳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和判定方法;平面三面投影的求作方法和技

巧。

五、作业

1、习题:

完成习题集P.28,303-7各题练习。

2、思考题:

教材P.74思考题8。

3、回顾归纳点、线、面的投影和求作方法,提高作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预习:

教材P.60-基本几何体(棱柱、棱锥);了解其三面投影。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2)

[课题编号]12-3?

[课题名称]基本几何体

(一)(棱柱、棱锥)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棱柱、棱锥的三面投影和视图的画法;

2、能较熟练地运用积聚性和辅助线法求作棱柱和棱锥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3、能正确标注棱柱、棱锥的尺寸。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提

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难点分析]

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分析学生]

1、在掌握平面投影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知识水平不应有困难。

2、能力水平不应有困难,要通过多做练习来达到熟练的目的;3、注意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讲演结合、讲练结合法、归纳提升。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

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简述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征,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提问:

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的三面投影有何不同,如何根据两面投影判定其空间位置,

预习检测:

什么是平面立体,曲面立体都是由曲面围成的吗,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和要求。

机器零件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体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主要讨论圆柱、圆锥的视图分析,并通过分析,熟练掌握其三视图的读、画和标注方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棱柱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棱柱的三视图和投影分析、棱柱三视图的画法步骤、利用特殊位置面具有积聚性的特性求棱柱表面点的投影和对棱柱进行尺寸标注。

讲解时一定突出棱柱和棱锥三视图的特征,尽可能使其典型化,公式化,同时,可以扩展以下棱柱的变形体,如V形柱、T形柱、凸形柱等等,拓展学生的感性积累和空间想象力,举一反三,创造性的学习。

2(棱锥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三棱锥的三视图分析;三棱锥三视图的作图步骤,交叉演示正三棱锥的三视图及其作图步骤。

以棱锥为例,讲解辅助线法求点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自行对四棱锥的三视图进行投影分析,教师点拨解答难点。

对棱柱和棱锥的三视图进行分析比较,巩固所学。

学生徒手抄画教材例题,强化对棱柱、棱锥投影特性的认知和掌握。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及表面求点方法。

五、作业

1、习题:

习题集P.31,333-8各题

2、思考题:

试以正三棱柱为例,说明用积聚法求点的投影的方法。

3、预习:

教材P.65-圆柱、圆锥及球;了解形成特点。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3)

[课题编号]13-3?

[课题名称]基本几何体

(二)(圆柱、圆锥)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圆柱、圆锥的三视图特征和视图画法;

2、会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和在它们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启发学生从圆柱、圆锥的形成着手来进行投影分析,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

然,自觉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的视图特征、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难点分析]

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分析学生]

1、具有学习本次课应有的知识水平基础;

2、具有学习画曲面立体视图和求它们表面上点的投影的能力水平基础;3、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时注意指两头(优秀的、后进的学生)带中间(学

生)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

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求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简述以正三棱柱为例,用积聚性求点的投影的作图方法。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圆柱和圆锥等回转体都是机器零件上应用最广的基本几何体之一,本节课主要讨论圆柱、圆锥的视图分析,并通过分析,熟练掌握其三视图的读、画和标注方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圆柱、圆锥、球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利用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圆柱、圆锥的形成、三视图分析和作图步骤及表面求点的方法。

讲解形成过程,重点掌握回转轴线、母线、素线等基本要素及概念。

引导学生自行对圆柱、圆锥的三视图进行进一步分析归纳,教师点拨解答要点难点,以学定教,达到熟读、能画、会标的教学要求。

在视图分析,熟知圆柱表面和圆锥表面的投影性质的基础上,利用表面性质(有无积聚性)确定适当方法求作立体表面上点的三面投影。

2、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在黑板上进一步演示讲解作图步骤和方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画图练习,巩固所学。

学生进行习题集P.323-8题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圆柱、圆锥的视图分析和画法及表面求点的作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

完成习题集P.333-8题。

2、思考题:

教材P.749。

3、预习:

教材P.70-球、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4)

[课题编号]14-3?

[课题名称]基本几何体(三)(球、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球的形成、三视图分析和视图画法;

2、会画球的三视图和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启发学生从球的形成着手来进行视图分析,结合对球的观察,将感性认识和

理性分析结合起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球的视图分析、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难点分析]

球的视图分析和表面求点。

[分析学生]

前承圆柱、圆锥的视图基础,球三视图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是对三个视图三个等径圆的不同位置的理解的

掌握。

基本体尺寸标注规范简单,易于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

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圆柱、圆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表面点的求作方法;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简述辅助线法求圆锥面上点的投影的作图方法。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球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利用网络课程演示讲授球的形成、三视图分析和作

图步骤及表面求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自行对球的三视图进行分析归纳,达到熟读、能画、会标注的教学

要求。

在视图分析,熟知球表面的投影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利用辅助线法求其表面

上点的三面投影的方法。

2、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在黑板上进一步演示讲解作图步骤和方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画图练习,巩固所学。

学生按教材例题进行练习,加深理解的掌握。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球的视图分析和画法及表面求点的作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

完成习题集P.34自测题一。

2、思考题:

教材P.7410。

3、预习:

教材P.75-轴测图(平面立体的正等图)。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