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5480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docx

蒸压釜安装方案新整理

砌块#4蒸压釜安装

标砖蒸压釜部分供气管道更换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

2019年6月27日

一、编制依据

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2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3《石油化工换热器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2-95

1.4《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与验收规范》HGJ209-83

1.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

1.6《石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3505-99

1.7蒸压釜设备装配图

1.8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手册》及其它相关规定

二、工程概况

1.1该蒸压釜系※※※※生产用设备,蒸压釜产品编号:

R19-022-1由※※※※公司制造。

由※※※※公司安装。

1.2工程范围:

砌块2台蒸压釜吊装、就位。

1.3施工地点:

※※※※公司砌块生产线蒸压釜安装及标砖蒸压釜部分供气管道更换现场。

1.4施工主要参数:

设备类别:

固定式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品种:

反应压力容器(R)

安装型式:

卧式

设备型号:

R19-022-1

蒸压釜容器容积253.7m³,容器内径2850mm,容器长~41080mm,壳体重量83660kg,壳程介质为饱和水蒸气及冷凝水。

水压试验:

耐压试验压力2.19MPa;

安装内容:

吊装、就位;

由于设备超长、吊装受空间限制,原蒸压釜出砖广场距离不够,吊装前提前把西侧转运车间东墙拆除5米左右给设备留出可转运空间,

三、施工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机械、工程材料和施工人员进场。

搭建临时设施,进行施工现场布置。

办理开工审批手续,将施工方案、安装申请报告等报当地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审批。

技术准备:

图纸、资料、技术文件(包括设备清单,出厂合格证书等)应齐全,要认真阅读,搞清各部位的关系及技术、质量要求。

设备点件及质量检验:

设备在开箱时要按照设备清单,逐件查点,如发现缺件应作好记录,记录缺件的名称、规格、数量,并办好清点的移交文件。

在规格、数量点清的同时,应进行质量检验。

四、施工工艺程序:

图纸会审→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检查划线验收→垫铁安装→设备吊装就位→设备找正→零部件安装→交工验收

五、质量目标

验收合格,检测项目合格率达到100%。

六、施工计划

合同签订时间:

2019.06.05

交货时间:

合同签订、蒸压釜、更换管件到场后,乙方依次立即组织实施安装。

七、人员配备

严格按照业主方要求进行施工,指派力量充足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对安装项目进行安装、维护,并负责调试和对业主方人员进行操作及维修的技术培训。

安装人员按照施工进度逐步安排,特种作业安排专业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保证及时完工。

八、主要工机具

200t吊车2台、水平仪、吊链、千斤顶、滑轮、磨光机、切割机、喷枪、扳手等。

九、施工前注意事项

由于设备超长、吊装受空间限制,原蒸压釜出砖广场距离不够,吊装前提前把西侧转运车间东墙拆除5米左右给设备留出可转运空间,

吊装前考虑原设备位置处于道路南侧,距离可站吊车位置过远。

经公司经验丰富的起重师傅跟业主方多方沟通后,为确保安全吊装,决定使用用两台大型吊车(200吨以上)进行吊运。

十、施工组织和部署

项目部组织机构

 

 

十一蒸压釜吊运就位施工程序

1.1基础验收和放线

基础验收

蒸压釜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基础的复检和验收工作,除对基础的外形和相关尺寸检查核对外,对基础的内在质量也要进行了解和检查,以防止安装后因强度不够而返工,要求如下:

(1)根据图纸要求,检查预埋件、地脚螺栓孔的正确性。

(2)根据设计图检查基础尺寸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基础处理

(1)基础表面与柱脚底板的二次灌浆间隙不得小于50mm。

(2)基础表面应全部打出麻面,放垫铁处要凿平。

验收标准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允许偏差:

±20mm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允许偏差:

-20mm

基础平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20mm

基础放线

(1)蒸压釜基础的放线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及有关建筑的轴线、边缘线和标高线进行。

(2)复合验证确定的标高符合规范要求后,在易观测的柱子或墙上1米高度测出一条水平线,作为找标高的基准线。

附属设备标高也使用同一标高线,此水平的标高线应用红油漆做出明显标记。

(3)复测土建施工的蒸压釜基础纵向中心线,是否符合蒸压釜中心位置要求,并做出适当调整,使其符合设计要求,此线作为蒸压釜纵向基准线。

(4)做出蒸压釜横向基准线,此线用等腰三角形法使其与蒸压釜纵向基准线相垂直。

(5)以复核校对准确后的蒸压釜纵横基准线,作为蒸压釜安装的永久基准线,此两基准线应引出不易磨灭的地点做出明显标记,以备各安装程序校验使用。

(6)以纵横基准线为基准,划出蒸压釜各辅助中心线,用拉对角线的方法检查,校核放线的准确度,校核准确后的各线两端应做明显标记,以备安装调整时正确使用。

蒸压釜托运

由于设备超长、吊装受空间限制,原蒸压釜出砖广场距离不够,吊装前提前把西侧转运车间东墙拆除5米左右给设备留出可转运空间,

吊装前考虑原设备位置处于道路南侧,距离可站吊车位置过远。

经公司经验丰富的起重师傅跟业主方多方沟通后,为确保安全吊装,决定使用用两台大型吊车(200吨以上)进行吊运。

设备的就位

⑴设备在就位前应检查管口方位,内外表面污垢、铁屑杂物等应彻底清除。

⑵容器设备的就位用2台50吨千斤顶就位。

设备的找正找平

⑴设备的找正找平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进行,安装精度严格按有关规范及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控制。

⑵设备找正找平的方法:

平面位置用经纬仪找正;标高用水准仪;水平度测量用水准仪。

⑶找平后对地脚螺栓的要求:

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装前应除去油脂,丝扣部分应涂上机油;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紧密;拧紧螺母后,螺栓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是1/3—2/3;待一次灌浆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拧紧。

⑷找平后对垫铁的要求:

每在地脚螺栓应有一个垫铁组,且在不影响二次灌浆的情况下,尽量靠近地脚螺栓;每组垫铁一般不超过三块,一平二斜;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各垫一组垫铁。

垫铁组的放置采用压浆法,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边缘,平垫铁为10—30mm,斜垫铁为10—50mm,垫铁组进入底座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且每一组垫铁均应被压紧。

设备找平后,个垫铁组应用电焊点焊牢固。

十二、施工注意事项

1、安装前对本次蒸压釜安装的技术文件和零部件进行清点、检查和验收。

对于因运输而产生的危机正常使用和安全的变形或损坏的,必须进行进行修复和更换后方准安装使用。

2、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安装使用说明书以及总图,主要受压元件图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3、安装工作必须安装竣工图和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要求和规定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4、将釜体吊装于地基上,通过调整两端端部支座底板的高低,使蒸压釜两轨道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保证该面的标高处于设计的零标高位置。

5、待釜体找平后,将其余支座及底板放于釜体下方,连接地脚螺栓与底板,通过调整二次浇灌层使支座于筒体护板均匀接触。

6、将活动支座与筒体护板焊接,并清理底部杂物,使滚子能自由滚动。

7、将中间固定支座定位挡铁焊于釜体,使支座在轴向与釜体无相对移动。

8、二次浇灌地脚孔及二次浇灌层,并自然养护。

9、调整釜盖装置,通过调节摆动装置上部拉杆螺母,使釜盖与釜体法兰水平中心线高差不大于2㎜.调整釜盖装置上部压紧螺母,使釜盖与釜体法兰端面基本平行或允许下部间隙稍大些。

要求釜盖装置回转时无偏重现象,并于任何位置能停留。

10、清理和修磨密封槽内壁,涂石墨粉润滑和放密封圈,四周松紧均匀,然后合上釜盖。

摇动减速器转动釜盖,使齿互相齿合。

(密封垫选配宽度小于实际槽宽0.2-0.5㎜的密封圈,严禁使用油脂润滑!

11、受压元件焊接时临时吊耳和拉筋板等采用焊接性能相似的材料,并用专业的焊接人员采用相应的3.2焊条及焊接工艺焊接。

吊耳和拉筋板等割除后,留下的焊疤要打磨平滑。

12、安装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竣工图、技术资料及安装质量证明书和安装测量数据移交给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对设备及安装质量进行验收,确认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十三、质量保证

合同承包范围内的安装、维修项目的质量保证期:

项目安装、维修完成试运合格并出具验收报告之日起1个月,1个月内安装、维修项目因我方原因出现的故障,由我方负责维修并承担损失。

我方所安装、维修项目在调试结束并稳定运行一个月后,双方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验并就维修质量进行评估考核。

试运期内,我方接到业主方有关维修质量的异议的通知后2小时内做出回应,并安排专人前往处理。

质量保证措施:

凡参与该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我司《质量手册》,明确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用户第一的原则。

由质检部门下发质量控制点,检查人员要在每一个控制点进行停点检查。

部门对具有持证上岗要求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参加施工的各级人员,必须学习相关的国家和行业以及地方标准、规范,严格按其进行施工,从各从各方面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优质、高速、低耗创建优质工程满足用户要求。

严格按《质量手册》的各要素及程序文件和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质量控制,按质量评定标准实事求是评定。

施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内业、质检员、安全员认真学习有关规范、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严格技术复核制度。

轴线、标高测量员施测后,应由工长、质量员复核无误后,才能在建筑物上做出标记。

隐蔽工程应由监理、业主共同检查,合格签字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技术负责人要经常检查各种记录、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内业人员要整理好各种资料,工长做好施工日记、现场施工管理和各种施工技术资料。

施工前,由施工员、质检员、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交底应根据技术标准,施工工艺方法等特点加强针对性,且交底必须有文字记录及相关责任人的签字。

专职质检员必须持证上岗,在实施质量检查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有效性的原则,对已完成的质量鉴定,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干涉或更改,要充分发挥质量检查的权威性。

向施工班组提供的必须是检验合格的检测设备,所有计量仪器、仪表应有校验记录,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并保证其精度等级。

向施工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必须性能良好,安全可靠,无隐患,保证施工的需求。

每道工序严格“三检”程序,即自检、互检和专检,三检记录要整理归档,在通知建设单位等有关单位参加工序或隐蔽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必须完成工种三检检查,检查依据必须符合设计和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

施工班组在施工中配合专职质检人员认真检查施工质量,对自检达到要求后,由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质检员,以及甲方代表和监理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质量达到要求后,办理交接手续,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重要工序质量和隐蔽工程以及与兄弟单位交接工序要与甲方及监理共同进行复检。

合格后经签字方可移交。

做好用户回访工作,制订回访计划,由生产安全部组织有关责任人走访顾客单位,做好用户回访记录,以确认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同时根据回访记录,对存在的质量缺陷立即组织有关责任单位人员进行维修。

十三、吊装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安全责任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直接管理负有项目安全生产的项目安全负责任,并通过其他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安全工作,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体系见下图:

 

安全措施:

凡参加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均须熟悉本施工方案。

吊装前先清理现场障碍物,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操作。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吊装过程中整个现场由总指挥调配,各岗位分指挥应正确执行总指挥的命令,传递信号迅速准确,各负其责。

凡参加吊装人员均应熟悉统一的指挥信号,具体分工,明确责任,切实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设备吊装之前,应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操作。

施工时需要登高的工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

操作时系好安全带,并悬挂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起重作业管理:

a.起重机械

(a).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每天作业前的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和定期安全检查。

对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起重设备,应立即把缺陷上报以便进行检修处理,并保存检修档案。

(b).禁止使用起重机械移送人员;在必须进行施工作业的情况下,应在作业前制定详细可靠的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并按有关要求进行审批。

b.起重机具

(a).钢丝绳、吊钩、卡环、卸扣、绳卡等起重机具必须具有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b).起重机具的使用、拆除和移动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的规定。

c.起重作业人员

起重指挥人员、司索人员(起重工)和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并接受安全技术培训,经国家或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地方主管部门签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从事起重指挥和操作作业,严禁无证操作。

d.起重作业

(a).大型设备的吊装,应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并报有关部门审批,施工中未经审批人许可不得随意改变原方案和措施。

(b).起重作业前必须由技术人员向参加起重吊装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吊装作业人员必须熟知吊装方案、指挥信号、安全技术要求及起重机械的操作方法。

(c).进行起重作业前应逐级组织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项目负责人组织落实、整改,直至合格。

(d).大型设备吊装前,由总指挥签署“大型设备吊装起吊令”后,方可进行试吊和吊装作业。

(e).在起重作业时必须明确指挥人员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应佩戴鲜明的标志或特殊颜色的安全帽,当发指令时应使用标准的国际通行的信号;

(f).起重作业中,起重指挥应严格执行吊装方案,发现问题应及时与方案编制人协商解决。

起重指挥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

a).必须按规定的指挥信号进行指挥;

b).及时纠正吊装作业人员的错误行为;

c).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的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先将构件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

d).吊装过程中,任何岗位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向指挥者报告;

e).指挥吊运、下放吊钩或吊物时,应确保下部人员、设备的安全;重物就位前,不许解开吊装索具;

f).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g).起重作业中,起重机司机(起重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

a).必须按指挥人员(中间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

b).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

c).无法看清场地、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应停止进行起重操作;

d).在停工或休息时,不得将吊物、吊具和吊索悬吊在空中;

(h).起重作业中,起重工应遵守以下规定:

a).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并及时报告险情;

b).禁止随吊物起吊或在吊钩、吊物下停留;因特殊情况进入悬吊物下方时,必须事先与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起重操作人员)联系,并设置支撑装置;不得停留在起重机运行轨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