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5521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教案.docx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

第1节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2)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

压强的计算及单位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风光片:

金色的海滨。

松软的沙滩。

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

几乎寸步难行。

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观察教材中P29两幅精美的图片:

小小的蚊子可以把口器插入人的皮肤,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2、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

[生]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蚊子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人的皮肤中?

[师]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

[师]当我们要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也可请一名同学演示,感觉)时。

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生]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

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

师]同学们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不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

作用点在地面或墙面(接触面)上。

[师]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板书]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

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

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

[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

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

[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

用的力差不多大。

可用笔尖扎得很痛。

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

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

[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

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

同学们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

最后进行交流

第一组:

把压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

分别在桌面上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腿陷入沙子里的情况。

第二组:

先将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再将桌面朝下放在沙子上。

[师]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

两组实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变量法。

[师]大家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什么规律吗?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压力越大,压力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压力效果越不明显。

[师]现在,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板书]压强的计算公式: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

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

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例题]将教材中例题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强调:

(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

(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

[师]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是不是可以解释教材开头两幅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生]蚊子虽然很小,力量不会太大,但它的口器非常尖,和皮肤的接触面积很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压强就会很大,因此能插入皮肤。

[生]骆驼虽然身体庞大笨重。

但它有四只大脚掌,踩在地上时,地面上单位面积上受的力即压强不会很大。

因此,即使在沙漠行走也不会陷进去。

[师]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

因此生产、生活中。

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

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31的四幅图。

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同学们一定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例子。

大家可以互讨论。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个很薄的刃。

这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不论是钉子还是图钉做得很尖,这也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载重的大卡车上装有许多很大的轮子,滑雪者的滑雪板做得又宽又长,这些都是为了减小压强。

[师]请同学们从举出的这些刨子中。

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生]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改变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

用改变压力的大小改变压强。

3、小结(板书)

(1)压力:

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不是重力。

(2)压强:

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单位是Pa。

(3)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增大受力面积,压强减小;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

压强增大;减小压力,压强减小。

第2节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能利用液体的压强特点来解释简单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液体压强的具体应用。

本节从液体的流动性和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和特点,又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

利用物理模型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液体压强的定性计算。

连通器是液体压强的典型应用,通过三峡船闸的实例可以使学生明白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压强,他有什么物理意义?

(2)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压强主要是固体的压强,那液体有无压强呢?

3、推进新课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演示实验)

仪器介绍:

塑料瓶。

现象描述:

液体从容器的侧面流出,越往下液体喷的越远。

现象分析:

有水珠从侧面喷出。

教师:

液体喷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引导得出结论:

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由于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其流动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教师:

我请一些同学来举例生活中可以说明液体有压强的例子。

学生:

塑料袋中装水,瘪了的矿泉水瓶中装水会鼓起。

学生:

压入水底的木块会浮起来。

(2)液体压强的特征

教师:

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还看到一个现象,底端的液体喷的比较远,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

仪器介绍:

橡皮膜,橡皮管,水桶,微小气压计。

实验原理:

液体有压强会使橡皮膜发生形变,从而使橡皮管中的气体流动,导致U形管中的液面发生变化,压强越大,液面差越大。

观察现象:

1.在同一高度,将探头分别转向四个方向,橡皮膜发生形变但形变程度一样。

2.将探头再深入水中橡皮膜形变越大。

3.将水换成盐水后在同一深度橡皮膜形变较大。

现象分析:

实验结论: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2.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越大。

3.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深度的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大小

教师:

我们说液体的压强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那对于某一密度已知深度已知的液体中压强多大呢?

学生:

能不能使用上节课学过的压强公式呢?

教师:

上节课我们所学的压强公式是压强的定义式,所有的压强都可用它来计算,液体压强也可以。

不过我们计算液体压强时经常使用它推到出来的一个公式:

p=ρgh。

有没有同学能够告诉我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

由于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算出由于重力产生的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

p=F/S=G/S=ρShg/S=ρgh

学生做课本上的例题,并得出液体压强与底面积的大小无关的结论。

(4)连通器

教师:

如果我们把微小气压计上的橡皮管去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其实我们这样做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连通器的结构:

上段开口,下端相连的容器。

连通器的原理:

统一液体压强同一高度压强处处相等。

教师:

大家思考一下在现实生活中,连通器有什么实际的应用呢?

学生:

工地测平,三峡水闸,自动喂水机。

板书设计

第3节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水银压强计和空盒压强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多媒体演示实验,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难点:

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

教具准备

抽气机、玻璃管、一只空杯、马德堡半球、塑料片一张,饮料一瓶,自制饮料一瓶,空可乐瓶一只,胶头滴管一只,红水、大小试管、广口瓶、熟鸡蛋。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教师演示“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教师:

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呢?

启发:

虽然我们看不见管口有物堵住它,但管口附近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没有呢?

学生:

有大气。

教师: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了大气压强。

2、大气压强的存在

(1)活动:

a把空可乐罐用橡皮塞塞住罐口,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b在空可乐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出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

引导学生对实验做出现的现象进行解释。

c因为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后,罐内的压强减少,罐外的大气压作用,使可乐罐变瘪了。

d热空气温度降低,压强减少,但瓶外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对瓶有一个向内的压力。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原因:

由于大气具有重力。

3、大气压的大小

教师:

大气压确实存在,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

大气压的大小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该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下面我们跟随科学家的脚步来测量大气压。

托里拆利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说明、数据读数和分析,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中的水银柱。

当大气压发生变化的时候,水银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

从中说明水银压强计的原理。

4、大气压的变化

教师:

大气压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地理上学过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压会随之降低,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

不知道。

教师: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大气压的产生是由于大气有重力。

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教师:

大气压还会随着什么变化而变化呢?

学生:

天气。

教师:

不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到胸闷的原因。

其实大气压的变化还会改变一些物理量,例如沸点、熔点。

板书设计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知道流体具有流动性特点;

(2)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初步了解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计立足于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与总结,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科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科学的现实性;

(2)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领略科学的美妙与和谐,体验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探究验证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过程。

2、难点:

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来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这节课以前我们学习了压强的一些知识,其中主要是液体的压强和气体的压强,其实气体和液体有一些共性,哪位同学能说出是什么共性?

生:

气体和液体都没有一定的形状。

生:

气体和液体都不是固定的,可以流动。

师:

对,正因为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我们将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板书:

流体:

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课本想想做做)

师:

飞硬币的周围有没有流体?

硬币跳跃与流体流动有没有关系?

生:

[有理由的猜想]有流体,肯定与流体流动有关,因为硬币跳跃时周围空气是流动的,不用嘴吹气的时候,硬币不动。

师:

流体压强与流体流动速度会不会有一定关系呢?

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2、新课教学

(1)导入探究课题

师: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将一个漏斗口向下放置,漏斗口放一个乒乓球,能否让乒乓球悬在漏斗口而不掉下来呢?

师:

同学们,我把乒乓球放在伸平的手掌上,并把乒乓球放在口向下的漏斗中,请看(说完,松开手掌),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

乒乓球掉下来了。

师:

现在,我用嘴通过漏斗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手。

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乒乓球被吸住了,学生掌声……]

生:

乒乓球吸上去了。

师:

这不是魔术也不是杂技,其实我们都能做到,只要不断的吹气,让空气流动起来就行。

生:

[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展示]学生演示实验成功。

师:

流动的流体的特点跟静止的气体和液体不一样。

刚才的实验就跟流体压强有关。

想弄清原因吗?

我们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师:

[引导]如图

(1)所示,乒乓球为什么在漏斗下方不会掉下来,我们分析看看,乒乓球能在漏斗下方不会掉下来,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竖直方向除了受到重力以外,一定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

未吹气时没有这个现象,当吹气之后才产生这种现象,同学们再猜想看,这个压力可能会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

[猜想]可能压力与流体是否流动有关。

生:

[猜想]可能压力与流速的大小有关。

师:

很好,我们发现,流体在流动时才导致现象的产生,说明这个压力跟流体的流动有关,但是,流体的压强与流体流动速度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呢?

生:

猜想可归纳为:

流速大压强大;流速大压强小;流体压强与流速无关,只与流体流动不流动有关。

师:

[再引导]我们猜想这种关系无非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另一种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反而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反而大。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3、升力的产生

师:

同学们要弄清楚飞机为什么能升空,请各位同学先阅读课文第45页“飞机的升力”部分的内容,思考下列几个问题,5分钟后要求同学们回答:

(1)飞机的机翼有何特点?

(2)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下空气流速是否相同?

(3)试分析机翼的升力又是怎样产生的?

先由学生回答,再引导学生总结:

师:

机翼的形状有何特点?

生:

机翼上方是弯曲的,机翼下方大致是平的。

师:

其上下机翼表面空气流速会不会相同呢?

生:

不会。

师:

很好,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决定了机翼上下表面流动的空气流速是不同的,右图(6)表示机翼周围空气的流向。

师:

机翼的升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

由于上方的空气要比下方空气行走的距离较长,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变小;与其相对,机翼下方的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致使机翼上面比下面气流速度快。

结果上面气流对机翼的压强比下面气流对机翼的压强小,这一压强差就是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的原因。

师:

[引导]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板书):

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下方空气流动的快慢不同,机翼的上下方产生的压强差产生的]

板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

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

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答,压强小:

机翼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