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5807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最新】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蜡烛燃烧C.车胎爆炸D.食盐溶于水

2.“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

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为提高化肥的施用效率,应因地制宜,根据作物营养特点等施用化肥

B.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火力发电厂对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

C.为了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处理

D.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3.淮南牛肉汤是安徽美食的代表之一,成品汤味醇厚,鲜香爽辣,营养美味。

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  )

A.豆腐皮B.香菜C.牛肉D.红薯粉丝

4.下列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的气味B.

过滤除杂

C.

滴加液体D.

称量固体

5.1774年,科学家拉瓦锡加热氧化汞产生了氧气。

其中汞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HGC.原子的中子数为80D.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6.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

),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

分子

C.分子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6:

1D.若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则碳元素的为-2

7.下列实验中,描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甲烷燃烧时,产生黑色的浓烟

B.将

通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色

C.将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燃烧,火星四射

D.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浑浊

8.如图所示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在容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若“

”代表甲烷分子,则X是

分子

D.反应后容器的体积增大,主要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增大

9.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玻璃态的水仍然属于氧化物B.玻璃态水中的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

C.玻璃态水分子间的距离比普通液态水的小D.玻璃态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仍然相同

10.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g

物质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27.6

31.6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A.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将31.6g

溶于68.4g水可配制31.6%的

溶液

C.40℃时升高温度可将

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20℃~30℃之间的某一温度下,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二、填空题

11.众多家庭开始使用“扫地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扫地,而且简单实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品牌扫地机器人的轮轴成分为碳素钢,外壳的成分为硬铝,轮胎的成分为橡胶,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合金的是_____

(2)碳素钢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一种即可)。

(3)当机器废弃时,应将它收入垃圾桶的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4)根据扫地机器人的制造、使用情况,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

三、实验题

12.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装置C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小强想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应如何改进?

_____;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3)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要先预热,预热的操作方法是_____。

(4)小明要制取并收集少量干燥的CO2,除以上装置外,还需一个盛有_____(填“浓硫酸”或“烧碱溶液”)的洗气瓶。

(5)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

四、流程题

13.镁及其合金是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是60%的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骤如下:

(1)

的物质类别为_____(填“酸”、“碱”或“盐”);若试剂①为烧碱溶液,则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加人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

沉淀的方法_____,是在实验室要完成这种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漏斗外,还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_____,该仪器在溶解固体的操作中,作用是_____。

(3)已知蒸发

溶液的过程中,

会与水反应生成

和一种气体物质,该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的名称为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4.有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

(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同学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观察到A中黑色固体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不变色,则C中的现象为_____,以上现象说明原无色气体中一定不含_____,写出装置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若观察到A中黑色固体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由此现象,并不能确定原无色气体中有水蒸气,理由是_____。

(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本实验的不足是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_____。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通常显+2价,盐溶液呈蓝色;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主要操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_____

猜想一不成立、R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猜想二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溶液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相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

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猜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猜想三

将未经打磨的铝丝插入到R的盐溶液中

_____

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

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操作及结论有误理由是_____。

(拓展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告诉同学们,金属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一种气体。

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做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

(实验探究)小红和小敏针对自己的猜想,分别用如图装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1)小红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_____;否则不是

(2)小敏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_____;否则不是

(得出结论)查阅资料知,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六、计算题

16.将10.0g由木炭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只发生木炭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其中氧化铁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剩余固体冷却,称得固体质量为6.7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滴水成冰过程中,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车胎爆炸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食盐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2.C

【详解】

A、根据作物营养特点施用化肥能提高化肥的施用效率,故A正确。

B、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气易形成硫酸和硝酸,为减小对环境的污染,火力发电厂对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故B正确;

C、垃圾被焚烧后,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故C错误;

D、用秸秆制沼气,可以缓解农村的燃料问题和环境问题,故D正确。

故选C。

3.D

【详解】

A、豆腐皮中富含蛋白质,故A错误。

B、香菜中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故B错误。

C、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C错误。

D、红薯粉丝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图中漏斗下端较长部分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汞,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汞元素符号为:

Hg,故B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80,故C错误;

D、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为200.6,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6.D

【详解】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二甲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B错误;

C、二甲醚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6):

(16×1)=3:

8,故C错误;

D、在二甲醚(

)中,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

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

(+1)×6+2x+(-2)=0,x=-2,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

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7.D

【详解】

A、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甲烷燃烧时,不产生黑色的浓烟,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B错误;

C、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没有点燃,铁丝不能燃烧,故C错误;

D、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两种不同的分子参加反应,生成一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和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单质,故A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若“

”代表甲烷分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X是H2分子,故C正确;

D、反应后容器的体积增大,主要是因为分子数目增多。

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玻璃态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玻璃态的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微观粒子的性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B正确;

C、玻璃态的水的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所以分子间隔相同,故C错误;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玻璃态水与普通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

A、由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可知,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20℃KNO3的溶解度为31.6g,20℃将31.6gKNO3能溶于100g水形成饱和溶液,68.4g水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小于31.6g,不能配制31.6%的KNO3溶液,故B错误;

C、K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时升高温度可将KCl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

,20℃~30℃之间的某一温度下,两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

11.轮胎(橡胶)轮轴(碳素钢)或外壳(硬铝)混合物铁(Fe)可回收化学材料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合理即可)

【详解】

(1)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所以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碳素钢和硬铝属于合金;

(2)碳素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其中含有的铁属于金属元素;

(3)废弃的机器属于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

(4)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化学材料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合理即可)

12.锥形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2KClO3

2KCl+3O2↑用酒精灯的外焰对着试管的底部和中部,左右移动四至五次浓硫酸将装置B的导管口放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在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口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中,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解析】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加热试管时,要先预热,预热的操作方法是:

用酒精灯的外焰对着试管的底部和中部,左右移动四至五次进行分析;

(4)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5)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来检验进行分析。

【详解】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3)加热试管时,要先预热,预热的操作方法是:

用酒精灯的外焰对着试管的底部和中部,左右移动四至五次;

(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要制取并收集少量干燥的CO2,除以上装置外,还需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5)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来检验,所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将装置B的导管口放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在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口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中,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点睛】

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3.碱

过滤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盐酸

【详解】

(1)氢氧化镁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属于碱;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应采用过滤操作。

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在溶解固体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3)已知蒸发MgCl2溶液的过程中,MgCl2会与水反应生成Mg(OH)2和一种气体物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是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

1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和水蒸气(填化学式也可)

氢气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无尾气处理装置

【详解】

(1)观察到A中黑色固体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说明有还原性气体存在,没有水蒸气存在或生成,即原气体中一定不含氢气和水蒸气,则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则C中的现象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装置A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观察到A中黑色固体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还原性气体存在,有水蒸气存在或生成,有二氧化碳生成;C装置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由此现象,并不能确定原无色气体中有水蒸气,理由是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也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3)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15.

R丝表面逐渐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未经打磨的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会阻止内部的铝与R的盐溶液反应(合理即可)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导管口a处,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

燃烧的火柴放在导管口a处,若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则是

【详解】

做出猜想:

由于铝比铜活动性强,在猜想时不要再次打乱铝比铜活泼的事实。

可得猜想三为:

R>Al>Cu;

实验探究:

由于给出的实验结论是猜想一不成立也就是铜比R活泼不成立,所以正确的结论应该是R比铜活泼,所以对应的实验现象是R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信息提示中R形成的是+2价化合物,所以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CuSO4=RSO4+Cu;

猜想三正确,R的活动性大于铝,铝不能置换出R,所以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无明显现象。

交流反思:

认为丙同学的操作及结论有误理由是由于使用的是未经打磨的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会阻止内部的铝与R的盐溶液反应,导致结论不准确;

拓展探究:

(1)验证氧气需要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所以小红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导管口a处,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2)检验氢气需要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火焰,所以小敏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燃烧的火柴放在导管口a处,若气体燃烧丙产生淡蓝色火焰,则是氢气;否则不是H2;

得出结论:

查阅资料知,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16.

(1)3.3g

(2)80%

【详解】

(1)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6.7g=3.3g;

(2)设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x=8g;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答: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3g;

(2)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点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