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5817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docx

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

(一)声律启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声律启蒙》的相关知识,对押韵有初步认识。

2.基本懂得文意,初步了解其中典故的内容。

3.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节选的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背诵节选的内容。

4.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祖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

2.大部分学生能背诵节选的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模仿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解析词语:

  

晚照:

晴空:

  宿鸟:

鸣虫:

  天浩浩:

日融融:

  佩剑:

弯弓: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

 

2、根据注释,小组交流一起理解含义。

  

楼:

阁:

户:

窗:

  巨海:

长江:

泽:

  

岌岌:

淙淙:

  故国:

他邦:

  

3、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4、尝试背诵。

  

五、课外延伸:

对对子游戏:

地球上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漂亮多变的花草树木,可爱有趣的小动物。

我们都很喜欢他们。

我们还把他们编成了有趣的对子。

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二)笠翁对韵

教学目标

1.粗通文意,大体了解所含典故的内容。

2.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节选的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背诵节选的内容。

3.培养对祖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祖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

2.大部分学生能背诵节选的内容。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欣赏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1.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2.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

“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

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

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

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二单元诗词诵读

(一)

(一)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把握诗歌景与情的关系。

2.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欣赏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路漫漫在屈原脚下求索,诗悠悠在汨罗江畔飘零,秋雨是杜甫笔下的残梦,月亮是李白头顶的乡愁。

我们通过诗歌了解诗人,通过诗人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世界。

二、检查积累

1.学生背诵李白诗中的名句

三、学生介绍诗人李白及其有关写作趣事:

1.介绍李白

2.写作趣事:

黄鹤楼与凤凰台的故事。

四、朗读诗歌,反复读

五、翻译诗歌

六、分析鉴赏

1.“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诗歌能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2.提问、交流:

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3.小结:

一首优美的诗,其外是美丽动人的景,其内是深邃感人的情。

只有“景”和“情”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才能构成摄人心魄的意境。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二)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背诵古诗,积累古诗的知识。

2.通过学生熟读古诗、合作探究等过程,结合教师的指导,了解诗意,并熟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把握诗歌鉴赏方法及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欣赏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1.揭题。

出示古诗的题目,齐读题目,根据注释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依据工具书正确朗读古诗。

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懂的词语,并联系注释想想意思。

2.细读古诗。

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将图、注释与诗句对照,理解诗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赏读记诵。

让学生进行听、看、品、读一体的欣赏活动。

可组织学生聆听古诗配乐的朗读配音,同时结合插图,渲染出诗中的情景。

在品味的基础上,让学生尽情地读古诗,把他们获得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语音表情和动作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最后达到独立背诵。

4.古诗赏析

5.小结。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三单元魅力汉语第9课对联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诵读、积累对联。

2.初步理解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观看课件,感受过春节的热闹气氛。

  2.谈话揭示课题:

孩子们,过年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对联(教师指向张贴在黑板上的对联),学生齐读课题。

  3.以形象的对联入手,初识对联。

 

(1)抽学生读:

“春回大地,春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家新”。

读了对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认识对联。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张贴用红纸书写的对联,一副完整的对联包括横联、上联、下联,别看简简单单的对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了。

二、交流搜集的对联

1.小组交流搜集的对联。

 2.体会对联的特点。

(1)对联中有一些特殊的词语,如:

四字词、三字词分别体会含义。

 “爆竹声声”、“梅花点点”,读了这两个词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组词语是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的,在读中体会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什么?

(丰收的粮食、肥壮的牛羊)

  “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读好了这些词语,你想把它们送给谁?

(生:

我想把它们送给做生意的人,祝他们生意红红火火)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边读边体会,你感受到了什么?

(对学生的理解加以鼓励,教师不作具体讲解)

(2)对联必须具备的特点:

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三、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四、朗读指导

  1.配乐朗读。

(配上喜庆吉祥的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读文氛围,学生很容易入情入景地读好对联)

 

(1)配乐自由读。

 

(2)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对联进行朗读,并读给小伙伴听听,小伙伴读得好的,给他画上一面小红旗进行奖励。

 (3)抽学生读、评读、赛读。

 (4)男女生以对对子的方式朗读对联。

 2.按节奏朗读。

读好了对联,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下对联有什么特点。

 

(1)学生汇报:

两两相对,每句字数相等,根据前面的词语教学,学生很容易观察出对联中都藏有四个字的词语 和三个字的词语。

 

(2)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将对联分成“××××/×××”的节奏指导朗读。

(师:

我们读对联时,不仅要有感情地朗读,还应像古诗那样,读出对联的节奏,读出韵味)

 (3)教师引读,学生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3.游戏——对对联。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对联与黑板张贴的对联有什么不同。

(缺少横联)教师相机出示四句横联(辞旧迎新、欣欣向荣、恭喜发财、普天同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将横联添加在课文中的对联上。

  

(2)学生汇报并简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对对联。

五、拓展交流

 1.学生交流在课前搜集的对联。

 2.教师出示搜集的对联让学生朗读,进行拓展迁移。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10课谜语

教学目标

1.通过谜语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

培养猜谜的兴趣,寓教于乐。

2.了解谜语的组成、特点及类别。

3.了解谜语的发展过程、积累自己喜欢的谜语。

教学重点

及难点

了解谜语的发展,积累自己喜欢的谜语。

教学方法

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对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谜语》(板书课题)。

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谜语?

2.学生交流。

谜语:

是暗示文字、事物,让人猜测后知道答案的隐语。

 3.出示问题,小组讨论:

 

(1)谜语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谜语是怎样由来的?

(3)谜语可以分为那几大类?

(举例说明)

4.全班交流以上问题。

5.如何猜谜语?

(结合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来说明)

 ①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同桌同学的眼睛,你都能发现什么?

“上边毛,下边毛”指的是我们的睫毛,中间是我们的眼珠,是什么颜色的呢?

再看看是什么形状的呢?

那么它和我们遇到的葡萄像不像啊?

  前面的几句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把我们眼睛的最基本的特征都讲出来了,所以我们同学能很快猜出他说的是眼睛。

 ②“中间一颗黑葡萄”这句话,用了一个修辞方法,它叫做“比喻”。

就是把一样东西比做另一样东西,把眼睛比做葡萄。

当然两者必须有相似之处,就像眼睛和葡萄他们的形状是一样的,而眼睛是黑的,黑葡萄的颜色也是黑的。

下面我们请同学也模仿它的样子来造句子,运用一下比喻手法。

 ③“猜不着,请你对我瞧一瞧”同学们是用什么瞧的呢?

对了,是用眼睛,所以这句话给同学们一个小小的提示,大家发现了吗?

 ④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谜语。

这个谜语和上面那个很像,谁能做做小老师来分析一下?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同学们把小提示找出来了吗?

大家再来互相观察一下。

6.交流搜集的谜语。

(1)小组内互相猜谜语。

(2)全班交流、互猜谜语。

7.作业:

搜集自己喜欢的谜语10则,写在读书笔记上。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11课谚语与歇后语

教学目标

1.了解谚语与歇后语的来历、组成部分。

2.认识、积累谚语与歇后语。

3.体会谚语与歇后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的浓厚兴趣

2.形成运用歇后语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

多读多背,不仅可以丰富我们语言的积累,还可以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今天让我们在一次感受一下吧!

二、出示歇后语、谚语,朗读指导,感受语言的特点

1.谁来说一说,我们这次的语言属于什么呢?

(提示:

谚语、歇后语)

2.说说谚语、歇后语的特点

3.读好歇后语,首先得会读

(1)指名逐条练读。

(2)齐读。

4.如果带着一定的感情去读,就会读出味来

(1)引路:

芝麻开花--------节节高

A.怎样才能读好呢?

自己试着练读。

B.谁来带着感情来读一读?

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C.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好这条歇后语

(2)自由练读:

带着感情去读,读出那种味来

(3)反馈效果:

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

(4)集体练读。

5.读了这么多遍,你感受到歇后语还有哪些特点?

三、创设情景,课内积累运用

(一)积累所学的歇后语

1.比一比,谁背得快

2.同桌合作背诵。

3.谁愿意接受考验?

(投影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补全课本中的歇后语)

(二)运用所学的歇后语

1.刚才积累的歇后语你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吗?

下面进行情景填空。

2.课件出示题目。

四、语文活动,拓展运用实践

(1)分发纸条

(2)看谁写得多(3)限时答3分钟

(4)反馈与激励(5)看谁说得好

五、课后迁移,促进积累运用

1.小结

2.提供“作业自助餐”

(1)我会背

(2)我会查,开展课后阅读,积累更多的歇后语

(3)我会编,编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四单元古代都城第12课北京

教学目标

1、了解首都北京是祖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

2、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了解她的改革新貌。

3、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及难点

了解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了解其悠久的历史及其改革新貌。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参加一次特别的升旗仪式。

(出示课件:

大屏幕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录像)

2、你们知道这是在哪儿举行的升旗仪式吗?

(生:

是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的)

3、过渡: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她坐落在我们祖国的什么位置呢?

第一板块:

走近北京

二、大屏幕出示中国地图:

1、学生找出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

2、师边指中国地形图边介绍: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它的西北方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面临华北大平原和渤海湾”,所以,平常又说北京是“北依山险,南控平原”,位置十分重要。

3、关于北京,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信息)

第二板块:

欣赏北京

三、首都北京——祖国的心脏:

1、师:

同学们,人们都把首都北京比喻为我们祖国的心脏,为什么呢?

(大屏幕显示“祖国的心脏”)

2、我们首先到中南海去看看,(大屏幕显示“中南海”图)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南海的新华门。

这中南海是什么地方?

(生:

是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地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地。

3、(大屏幕显示“天安门广场”图)

师:

同学们,这儿是什么地方?

你能找出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各在天安门广场的什么位置吗?

4、(大屏幕一一出示天安门广场主要建筑物的图片)

(学生自己当导游,一一介绍天安门广场的主要建筑物:

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教师加以补充,并且相应地进行思想教育,如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进行不忘历史、热爱生活的教育。

5、小结,过渡:

同学们,举世闻名的中南海和天安门广场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使北京成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大屏幕出示:

全国的政治中心)。

除此以外,北京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6、(大屏幕出示:

全国的文化中心)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大学?

(大屏幕一一出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风景图)

7、师:

看到北京的这些风景优美的著名大学,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8、师:

北京除了有这么多的著名大学,还有哪些进行文化交流的地方呢?

(大屏幕一一出示中科研、北京图书馆、京剧等的文字说明,并且把书中的插图在大屏幕中展示出来。

9、过渡:

北京不但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她还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

(大屏幕出示:

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

师:

北京有哪些方面表现出她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呢?

(师生交流,大屏幕并出示文字说明。

10、小结:

同学们,北京在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人们称为祖国的心脏。

四、首都北京——历史悠久的古城:

师过渡:

北京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的重要,她已经有多久的历史呢?

曾经有哪几个朝代在北京建过都呢?

(学生回答)

师:

对,元朝、明朝、清朝等几个王朝先后在北京建都,达600多年之久,留下了许多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名胜古迹,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因此,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大屏幕显示“历史悠久的古城”)现在我们一起来游览北京的历史风貌。

仍然请你们来当小导游,比一比谁当得最棒。

1、大屏幕一一出示北京各名胜古迹的图片:

故宫太和殿、天坛祈年殿、颐和园、明十三陵等,学生当导游,一一进行介绍,教师加以适当的补充,并相应地进行思想教育。

2、师:

同学们,看到北京城有这么多的名胜古迹、风景胜地,你们觉得北京怎么样呢?

(学生谈感受)

第三板块:

向往北京

五、首都北京——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大都市:

师过渡:

是啊,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它那古老的风貌。

而改革开放使北京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一座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大都市。

1、现在我们来看在改革开放中首都北京在外贸方面的新面貌。

(大屏幕显示:

现代化的交通要道、中华世纪坛新貌、中关村高科技工业园图片,教师一一地进行简介。

2、刚刚我们已经看到了北京的改革新貌,你们觉得北京的变化大不大?

变得怎么样了?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3、2008年北京有一件什么喜事?

(第29届奥运会)你想对奥运会、对北京说些什么?

六、总结,情感升华(看《北京》录像,伴随优美的音乐旋律):

同学们,改革开放,使首都北京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在改革开放中,北京已经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腾飞起来了。

2008年辉煌的奥运会,使北京更加让世人瞩目。

我们骄傲,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自豪,我们有首都北京。

让我们大声对北京说:

“我爱你,北京!

”(大屏幕显示:

我爱你,北京!

七、作业:

请你制作一份“首都北京小档案”。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13课西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安城的历史,并对西安作为古都有一定的认识。

2.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西安城市的故事,并了解其辉煌的文化。

3.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产生对中国古都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

了解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了解丝绸之路的知识。

教学方法

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中华古都游”,进入第一站开放之都——西安。

(打开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西安,它大约在什么位置?

2.同学们说的很准确,中国的大地原点和国家授时中心就在西安,西安以及它的周边有着很多的旅游资源,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点击出现西安旅游)

3.是呀,西安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千年的辉煌,东方的神秘,熔铸着历史的古意,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西安。

二、探究、学习

1.在刚才的录像中我们看到是古老的西安,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2.秦始皇兵马俑以他那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阵容,旷代绝世的艺术造型,体现了西安的实力,也成为华夏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有着先进的文化和文明,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我们我们的繁荣和先进的文化带出去,再把别人的文明带回来,这就需要对外交流的使者,请同学们了解一下张骞和丝绸之路的故事。

3.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4.你还知道哪些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文化较交流的使者?

(介绍玄奘西游、马可波罗)

三、小结

1.开放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有了这种开放的精神,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商业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使得汉唐强大,世界闻名,作为都城的西安成为中国历史的博物馆,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西安各个景观的资料,谁愿意来汇报一下?

2.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这片神秘的土地,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这里拉开序幕,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缔造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如今西安已不再是我国的首都,但他在海内外还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国际友好交往不断扩大,我们相信西安的明天会更好!

如果你们对西安感兴趣,我们课后还可以去查询更多的资料。

3.让我们重温西安的神奇与美丽,结束我们的西安之旅。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14课杭州

教学目标

1、知道丝绸的特点、丝绸的用途、丝绸的生产过程。

2、了解杭州丝绸的历史、地位及杭州丝绸名牌——都锦生。

3、了解富阳的丝绸业的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感受丝绸带来的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

了解杭州曾作为都城的历史原因,感受杭州的美丽。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丝绸,知道丝绸的用途

1.师:

猜一猜老师这套衣服是用什么做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丝绸)

小组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来感受丝绸的特点。

(光滑、软、薄、华丽——丝绸的特点)

2.师:

根据丝绸的特点,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丝绸做的?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师:

丝绸做的物品真多啊!

归纳起来它有三大类。

(出示课件)

4.小结:

看了丝绸做的物品你有什么感觉?

师:

丝绸真美啊!

说到丝绸我们不得不提我们杭州的丝绸。

现在请小机灵带我们去“中国丝绸博物馆”了解杭州丝绸的历史吧。

二、了解杭州丝绸的历史,知道杭州丝绸的地位

(出示课件小机灵:

同学们你们好,我叫小机灵是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解说员,欢迎你们的到来。

1、介绍中国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和地位(出示图片资料及配音)

2、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回顾杭州丝绸发展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两代)

教师引导:

听了这段介绍,知道杭州丝绸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说明历史悠久。

杭州丝绸是中国丝绸的象征,谁知道当时的是怎样把丝绸远销国外的?

教师引导:

说到丝绸之路,你们有多少了解?

(出示丝绸之路的简图)

3、介绍杭州丝绸品牌——都锦生

教师引导:

说到杭州的丝绸史不能不提都锦生丝织厂。

要了解请同学们打开书本43页。

学生活动:

看教材有关的介绍,谈对都锦生的了解。

4、介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