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5940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

北大清华冲刺高考语文押题卷

2010年北大清华冲刺高考押题卷(五)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liàng晾晒踉跄靓妆量体裁衣

B、màn曼妙漫笔瓜蔓慢条斯理

C、tà挞伐拓本排闼纷至沓来

D、gōng肱骨供认女红觥筹交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暴光萤火虫察颜观色装潢

B、画像结骨眼钩心斗角督查

C、文身协奏曲坚苦卓绝树阴

D、缘分名信片惺惺相惜家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办公软件市场已经从原来微软一枝独秀,逐渐走向国内外产品分庭抗礼的局面.

B.2008年斯诺克超级联赛落下战幕.在决赛中,奥沙利文行云流水般的完美表演让球迷大呼过瘾,其出色的单杆成绩令人乍舌.

C.真正受人民爱戴的党的好干部总是要为人民牟取利益,而不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同一些不法商贩进行权钱交易,坑害百姓.

D.尽管他多次回避各大媒体记者的采访,但在节目的最后记者仍强调指出,作为分管领导的他是不可能推托责任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鸟巢”“水立方”自从竣工以后,全国各地的游客就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先睹为快。

B、一些地方官员,高高在上,目无法纪,贪污腐败,假公济私,权力过分膨胀。

对于这样的官员,政府应该给他们戴上紧箍咒。

C、在高调宣布打开发射窗口十几个小时后,美国部署在太平洋上的一艘巡洋舰20日在众目睽睽之下发射了一枚导弹,并“一弹中的”,击毁了太空中的失控间谍卫星。

D、香港娱乐界的常春树沈殿霞因患肝癌病逝后,香港的许多报刊杂志都对“开心果”的一生作了追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限用塑料袋能令行禁止吗

它们随风飘舞,装扮了树木,点缀了河流。

它们把手指勒得紧紧的,与腿脚碰撞。

据估计,中国每天使用30亿只塑料袋。

但是,如果政府能做到令行禁止,对这个国家有害的这种薄塑料袋很快将成为过去。

根据在2008奥运到来之前宣布的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中国自6月1日起禁止生产超薄塑料袋。

理论上讲,中国应该更容易转到布料和竹子等做成的篮子,因为许多消费者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放弃使用,许多中国人对它们记忆犹新。

但是,中国以前推出的相关禁令都不是那么成功,批评者认为塑料袋禁令只不过是一种宣传招式。

近几年,北京先后对塑料包装材料、一次性木制筷子、塑料餐盘以及酒店客房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宣布禁令,但不到几个月各项禁令都变得形同虚设。

环保主义者说,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思维定势,动荡的文化大革命致使大多数公共利益观念荡然无存,而如今人们正一头冲向财富。

但业内专家认为,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塑料袋政策制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实施的问题。

“小小的塑料袋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中国塑料》杂志总编辑说,“这是检验政府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金石。

”例如,禁止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而不是要求厂家通过强度测试,这种规定有可能造成中国使用更多的塑料。

其他人说,规定的许多细节尚未敲定,包括对违反者如何惩罚及对较厚塑料袋的定价。

此外,如果政府真想改善其资源利用和城市环境,就应鼓励塑料循环。

一些人认为,这项新政策的出台可能是出于对奥运前的形象和高油价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对环境的关注。

北京的一名鱼贩说:

“不论在中国还是国外,塑料袋都很方便,大家的习惯改不了。

塑料袋还要用200年。

然而,中国“绿家园志愿者”负责人指出,人们总是不愿改变,但最终会习惯的,“许多人抱怨,这需要一些时间适应。

但中国人这么多,我们的资源又少。

这对于地球也是必要的。

(选自《环球时报》)

5、下列对中国限用塑料袋原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先后对塑料包装材料、一次性木制筷子、塑料餐盘以及酒店客房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宣布禁止,但形同虚设、死灰复燃。

B、2008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限用塑料袋是出于对奥运前的形象考虑。

C、它们随风飘舞,装扮了树木,点缀了河流。

中国每天使用30亿只塑料袋。

D、中国人传统上喜欢由布料和竹子等做成的篮子。

6、对“这是检验政府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金石”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止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而不是要求厂家通过强度测试,这种规定有可能造成中国使用更多的塑料。

B、老百姓限用塑料袋后,习惯难以改变,生活极不适应,怨声载道。

C、2008年6月1日禁令实行后,政府如何监督?

对违反者又将如何处罚?

D、习惯成自然,一时难改变。

对于使用过的塑料袋,可采取焚烧和填理的办法解决。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限用塑料袋完全能做到令行禁止,对中国有害的塑料袋很快将成为过去。

B、中国人喜欢使用塑料袋的原因是它方便生活,人们早已习惯了。

C、人们难一改掉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完全是因为思维定势。

D、小小的塑料袋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中国将自6月1日起禁止生产塑料袋。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

“何如?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倚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故分其地为五:

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

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榖城。

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夜溃围南出直:

同“值”,当,趁

B、田父绐曰左绐:

欺骗

C、吾闻汉购我头千金购:

悬赏征求

D、乃持项王头视鲁视: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今君乃亡赵走燕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忍杀之,以赐公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然今卒困于此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10、下列句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仅凭二十八名骑兵被几千汉军骑兵追杀,眼看大势已去,但霸王仍不失末路英雄的悲壮本色,他愿意为诸位将领快速地结束战斗,并且认为一定能胜它三回。

B、选文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观,脉络清晰。

尤其对项羽这个形象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千载而下,仍觉虎虎有生气,历历如在目前。

C、项王死后,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只有鲁县不降服,汉王考虑到率领天下之兵去讨伐它会被认为是不守礼义。

为了恪守礼义,汉王就让鲁地的父兄主动投降。

D、清代周亮之说:

“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

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

……”可见垓下之围中人物的作歌是凭空想像,可有可无,对塑造人物形象没有大的作用。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2分)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12、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3分)

②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2分)

③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3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马令《南唐书·党与传下》:

“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

”试分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艺术表现方法上的妙处。

(4分)

(2)、古人认为,“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灵异不凡。

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请找出“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眼”,并加以简析。

(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5分)

(1),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3)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5),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人》)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

永远的唐诗宋词

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

读小学时,就能把课本上所有学过的诗词倒背如流。

还从父亲的书箱里“偷”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整整抄完了四个大笔记本。

虽然大多不解其意,每一次读起来还是那么专注。

清风徐来的夜晚,和父亲铺起凉席睡在地坪上,比赛看谁背得唐诗宋词多,有一回竟然赢了在老家有“酒鬼”和“诗鬼”之称的父亲。

为此,我一丝不苟地得意了很久很久。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于是,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

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的那一份痴迷和眷恋。

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想象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感谢诗歌。

感谢它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

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

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颊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

“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

唱罢归来酒未消。

”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

箫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着,心爱的人儿跳着欢快的舞蹈,叫怎能不想再做一回多情的公子?

独爱唐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

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

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在中学校园里读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中一片空白。

今天,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再来读它,便渐渐悟出一些意蕴来。

想当年,晏殊徜徉在小园的香径上,借着老酒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又怎能知道千年之后的我能读到它?

又怎能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去品味、去咀嚼它?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沧桑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了,这就是所谓的缘分了。

好不容易觅个闲时,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

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

归隐于一片“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在燕子对月亮的喃喃细语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

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作为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唐诗和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她也必定使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怀旧的一瞥。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

永远的唐诗宋词,永远也读不尽……

15、作者称喜爱诗词的父亲为“诗鬼”。

其实,在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在诗歌领域里由于有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获得了美称。

请从本文所涉及到的诗人中任选4个,写出他们的别称。

(2分)

()()()()

16、“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道出了阅读唐诗、宋词的情景;而“月照唐朝雨落宋朝”也很形象地说明了唐诗宋词的不同特点。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唐诗宋词的区别。

(4分)

17、文中关于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有一段细节描述,请谈谈这一名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4分)

18、作者认为唐诗宋词是“永远”的,对唐诗宋词固守着一份痴迷和眷恋,请说说其中的原因。

(6分)

19、文章最后一段讲: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

”请根据原文回答“读”的具体内容。

(6分)

六、(15分)

20、为下面的文字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4分)

一个广东人到北京旅游,上了公交车,他掏出10元钱对售票员说:

“见过没,见过没!

”售票员不理他,这个广东人于是不停地说:

“见过没!

见过没!

”售票员忍无可忍,从包里掏出一张100元大钞票,对广东游客说:

“你见过没?

见过没?

”最后才弄明白,这个广东人要去“建国门”。

21、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5分)

为了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日前,市黄梅戏剧团将②派出由二十名青年演员组成的③演出队伍,奔赴大别山区进行④慰问演出。

演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乡村街道、敬老院、和⑤学校,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⑥节目。

通过⑦这次演出,拉近了青年演员与群众的距离,也使演员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必须删去的是;不能删去的是否。

22、仿照下面的句子,再造两个句式一致、意思与语境相吻合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

(6分)

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的果实;当圣洁美丽的雪野悄然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收获。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苗得雨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根据诗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CA、靓:

jìngB、蔓:

wànD、供:

gòng

2、CA、颜—言B、结—节查—察D、名—明

3、AB、“行云流水”指文章或歌唱自然不拘泥;C、“牟取”指不择手段地获得私利,这里应用“谋取”;D、“推托”指借故拒绝,后面跟原因,不带宾语,应改为“推脱”。

4、CA、中途易辙,偷换主语,属语序不当。

“鸟巢”“水立方”自从竣工后怎么样,未接下去说,却用“全国各地的游客”另起一句。

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语应置于主语之前,可将“自从”调到句首。

B、搭配不当。

“紧箍咒”是咒语,能念不能戴。

D、不合逻辑,种属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

“刊”即刊物,包括“杂志”;“报刊杂志”可改为“报章杂志”或“报刊”。

二、

5、CC项的描述,实际上说的是环境的污染问题。

A、只能说明中国以前推出的相关禁令没有得到执行。

B、注意倒数第二段中有“可能”一词,同时也是“一些人认为”的。

D、文章第三段有“理论上讲”、“更容易”等限制。

6、D文中无据

7、BA、文中第二段是假设语气。

C、是“部分原因”。

D、是超薄塑料袋。

三、

8、D视:

同“示”,给……看

9、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就/竟然C、把/因为D、在/向

10、BA、对“快战”一词理解有误,“快战”意即“痛痛快快地打仗”。

C、“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意即“因为鲁人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

D、场面悲慨淋漓,再让人物作歌,歌辞又那么的悲壮,起到了渲染气氛,突出项羽慷慨悲壮一面的作用。

四、

1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12、

(1)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

项王眼泪一遍遍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2)项王渡过淮河,能跟上的骑兵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3)(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

“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

”马童这时才正面对着他,于是指给王翳说:

“这就是项王。

13、

(1)它的妙处不仅仅在于写景,而在于它以象征(比兴)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出来。

春风吹皱了池水,更搅乱了思妇的心。

丈夫远出,迟迟未归,心中的挂念自不必说。

以景寓情,情景相生。

(2)闲。

开头的由景入情,引出了思春的少妇。

接着一个“闲”字,把她眼下过着的那种无所事事,闲得无聊的生活揭示无遗。

她无精打彩地逗着鸳鸯玩,漫不经心地将杏花放在手心上揉搓,这种似是无意却有情的动作,反映出她内心的惆怅和空虚。

14、

(1)三顾频烦天下计

(2)取之无禁(3)别有幽愁暗恨生(4)千里澄江似练(5)海上生明月

五、

15、王维——诗佛李白——诗仙(谪仙)杜甫——诗圣

李贺——诗鬼李煜——词帝

16、唐人常常是板着面孔写诗,一本正经地赋诗言志(严肃庄重);宋人常常是哭丧着脸写词,词中时常充满了泪水(细腻优美)。

(总的来说诗庄词媚)

17、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18、

(1)唐诗宋词能让人领略和汲取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

(2)唐诗宋词能展示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和境界之中一个个不羁的灵魂。

(3)读唐诗宋词能让人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使灵魂找到一个临时的寓所,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19、“用眼睛去读”指的是阅读背诵唐诗宋词;“用心灵去读”指的是借助唐诗宋词得以与诗词文人进行精神的交流,灵魂的沟通;“用人生去读”指的是经历世事沧桑之后更易感悟出蕴含在唐诗宋词中的丰富内涵。

20、《语言与沟通》

21、必须删去的是2、5、7;不能删去的是1、3。

22、示例:

当一轮辉煌的太阳隐退后,我们却欣赏到充满诗意的月亮;(3分)当童年的天真和稚趣离我们远去后,我们却拥抱了朝气蓬勃的青春。

(3分)

23、参考立意:

(1)伟大源自平凡,平凡蕴涵伟大;

(2)透过现象看本质;(3)要独具慧眼,不要被表象所蒙蔽;(4)要有一双善天发现美的眼睛。

附:

文言文翻译: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

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

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

”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

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

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

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

”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

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

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

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

“向左边走。

”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

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

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过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

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

“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

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

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

项王对骑兵们说:

“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

”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

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一名汉将。

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

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

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

项王问骑兵们道:

“怎么样?

”骑兵们都敬服地说:

“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

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

“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了。

希望大王快快渡江。

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

”项王笑了笑说:

“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于是对亭长说:

“我知道你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你吧。

”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

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

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

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

“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

”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

“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