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628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3、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4、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拟人:

  1、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2、判断要点:

  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拟人的作用

  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

  三、夸张:

  1、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

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2、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3、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4、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四、排比:

  1、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3、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1)晏子回答说: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五、对偶:

  1、什么是对偶(又叫对仗)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3、对偶的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六、借代:

  1、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3、典型句子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七、反问:

  1、什么是反问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

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反问是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2、反问的作用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3、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八、设问:

  1、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3、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九、对比:

  1、什么是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2、判断要点: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3、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十、反复:

  1、什么是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2、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十一、双关:

  1、什么是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2、例如:

  李商隐的《无题》中有一句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春蚕吐丝的“丝”谐音相思的“思"

,就是双关的手法。

  十二、引用:

  1、什么是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明引和暗引两种。

  2、引用的作用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引(直接引用)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引(间接引用)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十三、反语:

  1、什么是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直白将就是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十四、联想:

  1、什么是联想

  也就是想象.

  2、联想的作用

  使事物生动化。

  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十五、通感:

  1、什么是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2、通感的作用

  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

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

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3、例如:

  晨钟云外湿"

(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

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十六、顶真:

  1、什么是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

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2、顶真的作用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

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

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十七、互文

  1、什么是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2、互文的作用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

“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十八、回环

  1、什么是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

  2、回环的作用

  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响水潭中潭水响;

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

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