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6632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docx

高频调频发射机接收机解析

目录

1.内容摘要...................................................................................................................................................2

2.设计目的...................................................................................................................................................2

2.1掌握调频发射机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频系统概念........................................22.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3.设计内容...................................................................................................................................................3

3.1完成调频发射机整机联调............................................................................................................33.2完成调频接收机整机联调............................................................................................................33.3进行调频发送与接收系统联调...................................................................................................3

4.设计原理................................................................................................................................................3

4.1FM发射机试验................................................................................................................................34.2FM接收机调试................................................................................................................................64.3系统联合调试.................................................................................................................................9

5.在设计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9

6.实验仪器................................................................................................................................................9

7.收获和体会............................................................................................................................................10参考文献.......................................................................................................................................................11

无线电对讲机是一种无线的可在移动中使用的一点对多点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使许多人同时彼此交流,使许多人能同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使许多人同时彼此交流,时听到同一个人说话,但是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人讲话。

这种时听到同一个人说话,但是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人讲话。

通信方式和其它通信方式有不同的特点:

即时沟通、一呼百应、通信方式和其它通信方式有不同的特点:

即时沟通、一呼百应、经济实用、运营成本低、不耗费通话费用、节约使用方便,经济实用、运营成本低、不耗费通话费用、节约使用方便,同时还具有组呼通播、系统呼叫、机密呼叫等功能。

还具有组呼通播、系统呼叫、机密呼叫等功能。

本课程设计了一款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半双工对讲机系统具有通信效率高,款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半双工对讲机系统具有通信效率高,所需硬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是实用性强的通信设备,所需硬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是实用性强的通信设备,在某些场合完全可以代替电话,无线电对讲机和其它无线通场合完全可以代替电话,相当实惠,相当实惠,信工具(如手机其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难以互相取代。

信工具(如手机其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难以互相取代。

无线电对讲机决不是过时的产品。

它还将长期使用下去。

随着经济的发对讲机决不是过时的产品。

它还将长期使用下去。

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关注自身的安全、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关注自身的安全、的提高,对无线电对讲机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的提高,对无线电对讲机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公众对讲机的大量使用,更促进了无线电对讲机和有线电话机一样成为人们喜爱量使用,和依赖的通信工具。

2.设计目的

2.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频发射机、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频系统概念。

2.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完成调频发射机整机联调。

3.2完成调频接收机整机联调。

3.3进行调频发送与接收系统联调

图19-1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系统框图

该调频发射、接收机组成原理框图如图19-1所示,发射机由音频信号发生器,音频放大,调频、上变频、功放等电路组成。

接收机则由高放,下变频、中频放大、限幅、FM解调、音频功放、耳机等部分组成。

4.设计原理

4.1FM发射机试验

1.将模块10的S1拨为“01”,即选通音乐信号,经U4放大从J6输出,调节W2使TH9处信号峰-峰值为200mV左右。

2.将模块10的J6连接到模块3的J2,将模块3的S1、S2均置1,调节CC1使J1端输出频率接近4.5MHz,调节W2和中周T1使波形的幅度为400mV左右。

3.具体连线框图如下:

测量的音频波形图

测量的调频波形图

与本振混合的波形图

经过功率放大后的波形图4.2FM接收机调试

音频放大波形图

测量的本振波形图

鉴频后的波形

解调后的波形

4.3系统联合调试

发射机实验中模块7的J3直接连到接收机实验中的步骤1中模块7的J8,接收机的本振共用发射机的本振,其它步骤不变。

即可完成调频系统发射,接收实验

联合调试调试时,调试时,将发射机模块十的S1置“1”选通音乐信号,模块三,选通音乐信号,S1、均置“。

调试接收机时,S1、S2均置“1”调试接收机时,先将频率为11.5MHz左右的信号接入小信号放大器,检测是否能接收信号。

若没有信号,接入小信号放大器,检测是否能接收信号。

若没有信号,则检查线路4连接是否错误,本振信号输入是否有误,查找错误继续调试。

连接是否错误,本振信号输入是否有误,查找错误继续调试。

若检测到信号则将正交鉴频后的信号连接到模块十的J1,经放大后输入到J1,耳机。

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完上述调试后进行试验,从发射机上发射耳机。

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完上述调试后进行试验,信号,用接收机的耳机接收,这个实验用的是生日歌的音乐,信号,用接收机的耳机接收,这个实验用的是生日歌的音乐,从接收的耳机中可以听到这个音乐。

做半双工对讲实验,一台实验箱既做发射,也做另一台实验箱的接收

5.在设计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在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实验中,接收端接收不到信号或信号不在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实验中,清楚。

针对这种情况,先要确定对话或接收是时是否按下了发射端的清楚。

针对这种情况,发射接收交换按钮;再检查是发射端发射不出信号还是接收端接收不发射接收交换按钮;到信号。

到信号。

若是发射端不行可按照中波调幅发射机调试的方法进行检查,并查看混频输出的波形;如果是接收端接受不了信号,先检查接并查看混频输出的波形;如果是接收端接受不了信号,收端用于解调的频率是否与接收端的载波频率是否一样,并用示波器收端用于解调的频率是否与接收端的载波频率是否一样,检查解调输入和输出端的波形,调出相对应的波形并且其输出波形与检查解调输入和输出端的波形,调出相对应的波形并且其输出波形与接收端的混频输出的波形一样。

接收端的混频输出的波形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FM发射机的载波频率左右,调制信号为话音或音乐;为11.5MHz左右,调制信号为话音或音乐;接收机的中频频率为4.5MHz。

发射端的载波与接收端的解调波要同频同相。

4.5MHz。

发射端的载波与接收端的解调波要同频同相。

6.实验仪器

1.高频实验箱2台

2.双踪示波器1台

7.收获和体会

有时自己认为自己已掌握的东西可能仅是一些肤浅的表面或总体的一个方面,甚至有时是错误的认识,而如果没有实地考察实践,体的一个方面,甚至有时是错误的认识,而如果没有实地考察实践,是无法发现这些问题的。

这次实习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很好的机会学习是无法发现这些问题的。

那些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对生产操作有了一那些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定的直观认识,对产品制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下面将此次设计的内定的直观认识,对产品制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下面将此次设计的内容,收获和体会大致的写下来:

第一、通过本次设计,知道了发射机的发射原理和接收机的接收第一、通过本次设计,原理。

调幅和调频机的相同点及其不同点。

原理。

调幅和调频机的相同点及其不同点。

第二、通过实习中的亲自动手,使我们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第二、通过实习中的亲自动手,践相结合,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践相结合,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概念。

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践相结合的概念。

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实际的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是不可分的,锻炼。

锻炼。

第三、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尤其是在调试的过程第三、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中,锻炼了自己动手能力,锻炼了自己动手能力,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的中波调幅发射机组装及调试和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课程这次的中波调幅发射机组装及调试和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课程设计主要目的通过设计并且调试基本的音频发送和接收原理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课程设计要求我们对调幅调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们的动手能力,组装,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装调的全过程,组装,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6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使我们对设计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使我们对设计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同时设计的过程使我获得了的实际生产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的过程使我获得了的实际生产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高频电子电路》王卫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