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6662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要点

主要介绍季节性施工的一般知识,注重季节性施工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冬期施工、雨期施工的概念,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气象知识。

重点要掌握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同时,了解雨雪、严寒、酷暑、雷暴、大风对安全工作的影响。

1.概述

一般来讲,季节性施工主要指雨期施工和冬期施工。

雨期施工,应当采取措施防雨、防雷击,组织好排水。

同时,注意做好防止触电和坑槽坍塌,沿河流域的工地做好防洪准备,傍山的施工现场做好防滑坡塌方措施,脚手架、塔机等应做好防强风措施。

冬期施工,气温低,易结露结冰,天气干燥,作业人员操作不灵活,作业场所应采取措施防滑、防冻,生活办公场所应当采取措施防火和防煤气中毒。

另外,春秋季天气干燥,风大,应注意做好防火、防风措施;秋季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等流行性疾病。

任何季节遇六级以上(含六级)强风、大雪、浓雾等恶劣气候,严禁露天起重吊装和高处作业。

2、雨期施工的准备工作

由于雨期施工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大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具有突然性,因此应认真编制好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雨期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1.合理组织施工

根据雨期施工的特点,将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工程提早或延后安排,对必须在雨期施工的工程制定有效的措施。

晴天抓紧室外作业,雨天安排室内工作。

注意天气预报,做好防汛准备。

遇到大雨、大雾、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进行露天高处、起重,吊装和打桩等作业。

暑期作业应当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作业的场所应当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

2.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排水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施工工地排水畅通;

(2)应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沟;

(3)雨期应设专人负责,及时疏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3.运输道路

(1)临时道路应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mm的排水沟;

(2)对路基易受冲刷部分,应铺石块、焦渣、砾石等渗水防滑材料,或者设涵管排泄,保证路基的稳固;

(3)雨期应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应及时修好;

(4)场区内主要道路应当硬化。

4.临时设施及其他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应整修加固完毕,应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严防水冲人设施内。

大风和大雨后,应当检查临时设施地基和主体结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雨期前应清除沟边多余的弃土,减轻坡顶压力。

(3)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深基坑应当派专人进行认真测量、观察边坡情况,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6)大风大雨后作业,应当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塔身的垂直度、缆风绳和附着结构,以及安全保险装置并先试吊,确认无异常方可作业。

(7)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底应当高于自然地坪50mm,并夯实整平,留一定的散水坡度,在周围设置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脚手架。

(8)遇到大雨、大雾、高温、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

(9)大风、大雨后,要组织人员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如有倾斜、下沉、松扣、崩扣和安全网脱落、开绳等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

2.3雨期施工的用电与防雷

1.雨期施工的用电

(1)各种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选择较高的干燥处放置;

(2)机电设备(配电盘、闸箱、电焊机、水泵等)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电焊机应加防护雨罩;

(3)雨期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电杆有无腐蚀,埋设是否牢靠等,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4)雨期要检查现场电气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牢靠,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电线绝缘接头是否良好。

2.雨期施工的防雷

(1)防雷装置的设置范围。

施工现场高出建筑物的塔吊、外用电梯、井字架、龙门架以及较高金属脚手架等高架设施,如果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在表13—2规定的范围内,则应当按照规定设防雷装置,并经常进行检查。

施工现场内机械设备需要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表13—2

地区平均雷暴日(d)

机械设备高度(m)

≤15

≥50

>15≤d0

≥32

>40≤90

≥20

>90及雷灾特别严重的地区

≥12

如果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其保护范围按照60~计算能够保护其他设备,且最后退出现场,其他设备可以不设置避雷装置。

(2)防雷装置的构成及操作要求。

施工现场的防雷装置一般由避雷针、接地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

避雷针,装在高出建筑物的塔吊、人货电梯、钢脚手架等的顶端。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当为1-2m。

接地线,可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铝导线,或用截面积木小于12mm2的铜导线,或者用直径不小于ф18的圆钢,也可以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当保证电气连接。

接地体,有棒形和带形两种。

棒形接地体一般采用长度1.5m、壁厚不小于2.5mm的钢管或L5X50的角钢。

将其一端垂直打人地下,其顶端离地平面不小于50em,带形接地体可采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长度不小于3m的扁钢,平卧于地下500mm处。

防雷装置的避雷针、接地线和接地体必须焊接(双面焊),焊缝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或扁钢厚度的2倍以上。

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2.4夏季施工的卫生保健

(1)宿舍应保持通风,干燥,有防蚊蝇措施,统一使用安全电压。

生活办公设施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卫生。

(2)中暑

炎热地区夏季施工应有防暑降温措施,防止中暑。

1)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日射病,在临床上往往难以严格区别,而且常以混合式出现,统称为中暑。

①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一定时间后,如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软弱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这就有发生中暑的可能性。

此时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的休息后,症状可以消失。

②轻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如有下列症候群之一,称为轻度中暑:

人的体温在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有呼吸、循环衰竭的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微弱等。

轻度中暑经治疗,4—5h内可恢复。

③重度中暑。

除有轻度中暑症状外,还出现昏倒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

2)防暑降温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①组织措施: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实行工间休息制度,早晚干活,中午延长休息时间等。

②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减少与热源接触的机会,疏散、隔离热源。

③通风降温:

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挡阳措施等。

④卫生保健措施:

供给含盐饮料,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盐分。

(3)施工现场应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不得多人共用一个饮水器皿。

3.冬期施工

3.1冬期施工概念

冬期施工中,由于长时间的持续低温、大的温差、强风、降雪和冰冻,施工条件较其他季节艰难的多,加之在严寒环境中作业人员穿戴较多,手脚亦皆不灵活,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必须采取附加或特殊的措施组织施工,才能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3.2冬期施工特点

(1)冬期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安全事故多发季节。

(2)隐蔽性、滞后性。

即工程是冬天干的,大多数在春季开始才暴露出来问题,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不仅给工程带来损失,而且影响工程使用寿命。

(3)冬期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

这是由于准备工作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

往往有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跟不上,仓促施工造成的。

3.3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冬期施工前两个月即应进行冬期施工战略性安排。

(2)冬期施工前一个月即应编制好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3)冬期施工前一个月做好冬期施工材料、专用设备、能源、暂设工种等施工准备工作。

(4)搞好相关人员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

3.4冬期施工的准备

1.编制冬期施工组织设计

冬期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在入冬前编审完毕。

冬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确定冬期施工的方法、工程进度计划、技术供应计划、施工劳动力供应计划、能源供应计划;冬期施工的总平面布置图(包括临建、交通、力能管线布置等)、防火安全措施、劳动用品;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冬期施工各项安全技术经济指标和节能措施。

2.组织好冬期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应根据冬期施工的特点,重新调整好机构和人员,并制定好岗位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物资准备

物资准备的内容如下:

外加剂、保温材料;测温表计及工器具、劳保用品;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的表格、记录本;燃料及防冻油料;电热物资等。

4.施工现场的准备

(1)场地要在土方冻结前乎整完工,道路应畅通,并有防止路面结冰的具体措施;

(2)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保温材料等实物进场;

(3)生产上水系统应采取防冻措施,并设专人管理,生产排水系统应畅通;

(4)搭设加热用的锅炉房、搅拌站,敷设管道,对锅炉房进行试压,对各种加热材料、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蒸汽管道应保温良好,保证管路系统不被冻坏;

(5)按照规划落实职工宿舍、办公室等临时设施的取暖措施。

3.5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1)人工破碎冻土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

1)注意去掉楔头打出的飞刺,以免飞出伤人;

2)掌铁楔的人与掌锤的人不能脸对着脸,应当互成90度。

(2)机械挖掘时应当采取措施注意行进和移动过程的防滑,在坡道和冰雪路面应当缓慢行驶,上坡时不得换档,下坡时不得空档滑行,冰雪路面行驶不得急刹车。

发动机应当搞好防冻,防止水箱冻裂。

在边坡附近使用、移动机械应注意边坡可承受的荷载,防止边坡坍塌。

(3)针热法融解冻土应防止管道和外溢的蒸汽、热水烫伤作业人员。

(4)电热法融解冻土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此法进行前,必须有周密的安全措施;

2)应由电气专业人员担任通电工作;

3)电源要通过有计量器、电流、电压表、保险开关的配电盘;

4)工作地点要设置危险标志,通电时严禁靠近;

5)进入警戒区内工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6)通电前工作人员应退出警戒区,再行通电;

7)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8)当含有金属夹杂物或金属矿石的冻结土时,禁止采用电热法。

(5)采用烘烤法融解冻土时,会出现明火,由于冬天风大、干燥,易引起火灾。

因此,应注意安全:

1)施工作业现场周围不得有可燃物;

2)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在施工地点安排专人值班,务必作到有火就有人,不能离岗;

3)现场要准备一些砂子或其他灭火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6)春融期间在冻土地基上施工。

春融期间开工前必须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以取得地形、地貌、地物、水文及工程地质资料,确定地基的冻结深度和土的融沉类别。

对有坑洼、沟槽、地物等特殊地貌的建筑场地应加点测定。

开工后,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应当随时进行检查,深基坑应当派专人进行测量、观察边坡情况,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7)脚手架、马道要有防滑措施,及时清理积雪,外脚手架要经常检查加固。

(8)现场使用的锅炉、火炕等用焦炭时,应有通风条件,防止煤气中毒。

(9)防止亚硝酸钠中毒。

亚硝酸钠是冬期施工常用的防冻剂、阻锈剂,人体摄入10mg亚硝酸钠,即可导致死亡。

由于外观、味道、溶解性等许多特征与食盐极为相似,很容易误作为食盐食用,导致中毒事故。

要采取措施,加强使用管理,以防误食:

1)使用前应当召开培训会,让有关人员学会辨认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微黄或无色,食盐为纯白);

2)工地应当挂牌,明示亚硝酸钠为有毒物质;

3)设专人保管和配制,建立严格的出入库手续和配制使用程序。

(11)大雪、轨道电缆结冰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垂直运输作业,并将吊笼降到底层(或地面),切断电源。

(12)风雪过后作业,应当检查安全保险装置并先试吊,确认无异常方可作业。

(13)井字架、龙门架、塔机等缆风绳地锚应当埋置在冻土层以下,防止春季冻土融化,地锚锚固作用降低,地锚拔出,造成架体倒塌事故。

(14)塔机路轨不得铺设在冻胀性土层上,防止土壤冻胀或春季融化,造成路基起伏不平,影响塔机的使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3.6冬期施工防火要求

冬期施工现场使用明火处较多,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火灾,必须加强用火管理。

(1)施工现场临时用火,要建立用火证制度,由工地安全负责人审批。

用火证当日有效,用后收回。

(2)明火操作地点要有专人看管。

看火人的主要职责:

注意清除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

不易清除时,可用水浇湿或用阻燃物覆盖。

检查高层建筑物脚手架上的用火,焊接作业要有石棉防护,或用接火盘接住火花。

检查消防器材的配置和工作状态情况,落实保温防冻措施。

检查木工棚、库房、喷漆车间、油漆配料车间等场所,不得用火炉取暖,周围15m内不得有明火作业。

施工作业完毕后,对用火地点详细检查,确保无死灰复燃,方可撤离岗位。

(3)易燃、可燃材料的使用及管理:

1)使用可燃材料进行保温的工程,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护、巡逻检查。

人员的数量应根据使用可燃材料量的数量、保温的面积而定。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网络图,一般是将用火作业安排在前,保温材料安排在后。

3)保温材料定位以后,禁止一切用火、用电作业,特别禁止下层进行保温作业,上层进行用火、用电作业。

4)照明线路、照明灯具应远离可燃的保温材料。

5)保温材料使用完以后,要随时进行清理,集中进行存放保管。

(4)冬期消防器材的保温防冻:

1)室外消火栓。

冬期施工工地,应尽量安装地下消火栓,在入冬前应进行一次试水,加少量润滑油,消火栓用草帘、锯末等覆盖,做好保温工作,以防冻结。

冬天下雪时,应及时扫除消火栓上的积雪,以免雪化后将消火栓井盖冻住。

高层临时消防水管应进行保温或将水放空,消防水泵内应考虑采暖措施,以免冻结。

2)消防水池。

入冬前,应做好消防水池的保温工作,随时进行检查,发现冻结时应进行破冻处理。

一般方法是在水池上盖上木板,木板上再盖上不小于40—50cm厚的稻草、锯末等。

3)轻便消防器材。

入冬前应将泡沫灭火器、清水灭火器等放人有采暖的地方,并套上保温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