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中亭的建筑之美文学范文(共1页)5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56859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中亭的建筑之美文学范文(共1页)5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中亭的建筑之美文学范文(共1页)500字.docx

《古代文学中亭的建筑之美文学范文(共1页)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中亭的建筑之美文学范文(共1页)500字.docx(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文学中亭的建筑之美文学范文(共1页)500字.docx

古代文学中亭的建筑之美文学范文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不仅是停留休息、观赏景色的场所,而是从更高的层面润饰了这一建筑符号。

正亭从最初的实用功能为主过渡到美学理念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吉祥、美好、富贵、幸福的永恒追求。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亭建筑成为一种意象建筑的代表,是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园林建筑。

文字是记录亭文化演变的最佳途径,亭通过文学的解读被赋予了更深刻的象征意义,而升华为多元的文化载体。

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创造中,亭建筑成为物我交感、天人合一的媒介,生命的思考和创作激情由此产生。

  首先,我国古代文学中亭的美主要表现的是实与虚的结合,是一种含蓄之美。

这虚实之间饱含了浓烈的古典文学和文化意蕴。

  所谓的&;实&;指的是园林中亭建筑本身,亭作为单独的实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实用功能价值。

亭的历史十分悠久,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

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建筑沿袭了古代亭驿馆的功能,可用来接待南来北往的客人。

由于亭具有驿馆功能,因此也就成了南来北往的行人送别最好的场所,而且这种具有驿馆功能的亭一般在大路旁或江水边,这种环境容易使人产生离别的伤感。

同时,随着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建筑,除了关注亭的实用功能,也开始追求美的意境。

由此可见,亭建筑有了深层的美学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