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7409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20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框架剪力墙结构.docx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工程名称:

江苏XXX项目

项目编制人:

XXX

编制日期:

2018年05月7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和对策

第四章施工部署

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八章季节施工措施

第九章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第十章主要机具设备配备

第十一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十二章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第十三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第十四章降低造价技术措施

第十五章成品保护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1江苏XXX项目工程设计图纸级相关规范。

1.2主要图集、标准、规程、规范:

类别

名称

编号

平法钢筋图集

11G101-1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图集

11G101-2

桩基承台图集

11G101-3

10SG14-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11G329-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09G9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09G9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09G9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09G901-5

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

04SG33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

DB23/T1403-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23/902-2005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高层建筑筏型与箱型基础技术规范

JGJ6-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范

DB23/T360-2010

1.3主要法规: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法规文件汇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江苏XXX项目

2

工程地点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监理单位

6

施工单位

7

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

2.2建筑设计概况:

项目

内容

1

功能

住房

2

建筑总面积(m2)

14000m2

建筑

层数

地上

18层

地下

建筑

层高

1-18层

3m

3

建筑高度

±0.0相当于绝对标高

123.800m

基底标高

-3.3m

室内外高差

0.30m

建筑总高

59.5m

4

屋面

5

外墙面

涂料

6

内墙面

大白

7

内墙

分户墙大部分采用2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部分采用200厚陶粒混凝土砌块,户内分割墙采用100厚GRO板。

8

顶棚

现浇混凝土板,大白。

9

门窗

采用塑钢门窗,采用三玻门窗。

防水

室内

本工程中卫生间搂面普通卷材防水层两道。

屋面

采用一道隔气层级一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1

节能

保温

主体外墙

一层采用外刷130mm厚AS-800复合硅质建筑保温材料、二-三层采用外贴110mm厚苯板、四层-顶层采用外贴100mm厚苯板。

屋面

采用130保温板

2.3结构设计概况:

持力层土质情况

地下水位标高为-7.6-9M,不需降水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超流态灌注桩fka=3200kpa

基础类型

承台地梁

结构形式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抗震等级

四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垫层

其他

防水砼等级

C10

C30

电梯基坑P6抗渗混凝土

钢筋接头

型式

采用绑扎搭接

钢筋类别

Ⅰ级钢、Ⅱ级钢、Ⅲ级钢。

结构尺寸

钢筋砼剪力墙

200mm

楼板

100、120mm

第三章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和对策

3.1施工重点、难点:

3.1.1本工程东侧居民较多,必须加强文明安全施工措施,降低施工噪音,以防扰民。

3.1.2本工程为民生工程施工质量标准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

3.2施工重点、难点对策:

3.2.1施工重点、难点对策之一:

本工程东侧居民较多,为保证不扰民,做到文明施工,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1)选择低噪音机具进行施工。

(2)夜间照明用的镝灯和碘钨灯采取低照,并且在施工操作层满挂密目安全网,形成遮光带,以最大限度降少夜间对居民楼的光污染。

夜间不作业时关闭所有大型照明设施。

(3)振捣混凝土时严禁振捣钢筋和模板,必要时采用无声振捣棒,以降低噪音污染。

(4)教育职工不得敲打钢管、钢模板,尽量减少噪音。

(5)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早晚施工不大声暄哗,建筑物资轻拿轻放,不从上往下扔东西,并做好施工中的计划调控。

(6)用声级计随时测现场噪音级数,控制噪音不超过国家规定范围。

3.2.2施工重点、难点对策之三:

积极运用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的经验,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1)为保证钢筋不发生位移采取如下措施:

1)竖筋等间距、排距控制采取水平梯子筋,从竖筋内侧撑开,与竖筋绑牢,并注意两端起步筋(50mm)的位置准确。

2)暗柱钢筋位置采用在大模板上200—300mm之间绑扎定位带齿箍,与暗柱柱筋卡住绑牢。

3)在模板合模后、打混凝土前后,专职钢筋工要依据测量控制线,再次复核门窗洞口边暗柱钢筋保护层。

(2)为保证钢筋绑扎连接牢固绑丝不外露采取如下措施:

1)根据钢筋的不同位置确定绑丝的长度。

2)定位筋采用兜扣绑扎,十字扣用于中间部位,绑扎要求两扣半,最多不超过三扣,以防止绑丝过紧断裂。

3)绑扣扭头必须保证在水平筋的斜下方或斜上方,以防止返锈,绑丝端头一律弯向墙柱内。

(3)顶板绑丝在确保交叉绑扣前提下,上、下铁绑丝朝向板内。

(4)为保证模板在拼装时一定要严密,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2mm。

采用以下措施:

1)顶板模铺之前要挑选、卡方、量对角线,不符合要求的用平刨刨并刷漆封边,确保拼缝要求。

2)顶板的平整度采用墙体测量标高线控制,与模板接触面的木方两面用平刨刨平,以利模板固定平整。

(5)为保证门窗洞口、阳台的上下贯通采取竖向用激光经纬仪投测控制平面放线精度,外墙洞边在可能的条件下弹出竖线控制左右位置,并将门窗口模固定在一侧大模板上。

(6)混凝土拆模:

侧模拆除,以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即可拆模;楼板拆模考虑施工荷载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100%;外挂架提升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7.5MPa,经主管技术人员批准再拆除,拆除时不得损坏混凝土的棱角。

(7)部分门口过梁不能预制,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现浇。

现浇过程中要注意植筋需按规范要求并认真检查确保植筋质量,注意振捣要密实确保现浇梁能够满足荷载需求。

 

第四章施工部署

4.1工程目标:

4.1.1质量目标:

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诺,以领先行业水平为目标,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

观感质量得分率90%以上。

4.1.2安全目标:

(1)无因工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2)无火灾事故;

(3)无严重污染扰民;

(4)无重大交通行车事故。

4.1.3工期目标:

2013年04月15日-2013年12月30日

4.1.4现场管理:

(1)管理目标:

创建哈尔滨市文明安全工地。

(2)管理办法:

为加强公司工程项目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规范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标准化,确保 工程项目有序开展,有效树立公司品牌形象,满足地方政府及业主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适用于公司所有建筑(安装)工程文明工地的管理。

 

文明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 :

围挡、大门、标牌标准化,材料码放整齐化(定置化) 、安全设施规范化、生活办公设施整洁化、职工行为文明化、工作生活秩序化。

 施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施工不扰民、现场不扬尘、运输无遗洒、垃圾不乱弃。

努力营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

4.2管理组织机构:

4.2.1组织机构: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项目经理选派承担过大型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技术选派具有较高技术业务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技术人员担任。

项目经理部对本项目的人、财、物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布置,统一计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并认真执行ISO9002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确保本项目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通过我们科学、严谨的工作质量和项目管理经验,确保实现合同规定的工期和质量目标,现场管理创哈尔滨市文明安全工地。

项目部班子主要成员及各主要部室的职责:

(1)领导班子:

由项目经理、项目工长、项目技术员组成,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创优及现场文明施工等负全部责任。

(2)技术员:

负责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对关键工序编制施工方案,对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技术档案,组织材料检验、试验、施工试验和施工测量,检查监督工序质量,调整工序设计,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3)工长:

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制定生产计划,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组织安排,工程质量等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因素管理;负责各劳务分包和工程分包的协调管理。

(4)安全员: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工序质量日常监督检查工

(5)质检员:

负责现场施工过中的质量进行检查监督,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6)材料员:

负责工程材料及施工材料和工具的购置、运输,监督控制现场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情况等。

(7)资料员:

负责现场资料收集整理备案。

以上各成员在经理部领导下,统一协调,各尽其责,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4.2.2管理体系:

管理机制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

质量体系经认证并符合GB/T19002—1994idtISO9002:

1994标准。

4.2.3主要施工技术工人配备:

木工:

20人钢筋工:

20人架子工:

10人瓦工:

10人

混凝土工:

5人电工:

1人水暖工:

10人油工20人

总计:

96人。

4.2.4项目经理部下设作业队及分工:

(1)钢筋施工队:

负责主体钢筋工程的施工。

(2)瓦工作业队:

负责砌筑工程、抹灰工程、楼地面工程的施工。

(3)油工作业队:

负责油漆、粉刷工程的施工。

(4)木工作业队:

负责模板支护和维修。

(5)防水作业队:

负责屋面防水、厕浴间防水工程的施工。

(6)电气工程作业队:

负责管道预埋、管线敷设、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7)水、暖、通风工程作业队:

负责水暖安装、配件预埋,孔洞预留及管线敷设、水暖及通风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4.3施工部署:

本工程质量目标高,工期计划为259天,为保证基础、主体、装修均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施工,保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必须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合理安排任务、人力、资源、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

4.3.1总施工顺序上的部署原则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4.3.2施工工艺总流程:

土方开挖→超流态灌注桩→人工清槽→基础垫层→基础承台地梁→地下设备层→回填土→地上部分主体结构→墙体砌筑→专业安装→屋面工程→内外装修→室外工程→清理收尾→竣工报验

4.3.3施工工期上的部署原则——季节施工的考虑

根据总施工进度的安排,基础结构完毕后,及时进行回填土施工,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在保证安全施工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在冬季到来之前完整工程全部工作,避免冬季施工。

4.3.4为了确保工期和时间连续、实施立体交叉作业,本工程结构验收要同相关部门事先沟通并安排好时间。

4.3.5垂直运输:

本工程垂直运输设备按如下考虑:

在建筑物东南侧设置一台QTZ63固定式塔吊(塔臂50m),负责基础及主体结构模板、钢筋及零星混凝土的垂直运输;主体施工至六层时,在建筑物南侧设两座双笼电梯负责砌筑、装修材料垂直运输。

安装平面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4.3.6本工程结构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输到工地,三层以下由混凝土泵车输送至浇筑部位。

三层以上采用地泵输送。

安装平面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4.3.7本工程模板体系:

墙、电梯井、顶板、梁采用木模体系,由符合标准的木模板配木方构成,承台地梁采用砖胎膜。

4.3.8脚手架工程:

外脚手架1-4五层采用双排单干式落地式脚手架架,5层-屋面采用双排单干式悬挑脚手架,墙体砌筑及室内装修采用工具式脚手架。

4.3.9现场设一个木工加棚,负责模板及配件的制作。

4.3.10现场设一钢筋加棚,负责钢筋的加工制作。

4.3.11现场设一搅拌站,负责零星混凝土及装修砂浆的搅拌。

4.3.12现场设地泵(80)一台,负责混凝土浇筑工作。

4.3.13现场设施工电梯一部,负责上料工作。

4.3.14进行施工安排的时候,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季节施工的影响。

4.4施工准备工作:

4.4.1技术准备工作:

(1)项目技术员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

(2)根据《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质量策划,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特殊工序、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3)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

(4)做模板设计图,进行模板加工。

(5)认真做好工程测量方案的编制,做好测量仪器的校验工作,认真做好原有控制桩的交接核验工作。

(6)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4.4.2劳动力及物质、设备准备工作:

(1)组织施工力量,做好施工队伍的编制及其分工,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和操作培训。

(2)落实各部室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3)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间计划。

(4)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

4.4.3施工现场及管理准备工作:

(1)做施工总平面布置(土建、水、电)并报有关部门审批。

按现场平面布置要求,做好施工场地围墙和施工三类用房的施工,做好水、电、消防器材的布置和安装。

(2)按哈尔滨市及建设方要求做好场区施工道路的路面硬化工作。

(3)抓紧与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接洽,疏通关系,办理开工前各项手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完成合同签约,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合同内容,按合同条款要求组织实施。

4.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5.1给水:

(1)从建设单位指定位置接入水源,管径DN100,并做水表井。

(2)引管径DN32支管供搅拌机用水。

(3)引管径DN32支管,加截门。

用软管引至施工作业面,供施工生产用水。

4.5.2排水

(1)施工现场地面形成一定坡度。

雨废水有组织排至沉淀池。

(2)沉淀池定期清掏。

4.5.3用水量计算:

(1)施工用水量:

q1=k1ΣQ1·N1·K2/(8×3600)=1.1[(80×300+10×300)/3600×8])×1.5

=1.55L/S

q1:

施工用水量

k1:

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

Q1:

日工程量

N1:

施工用水定额

K2:

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按每日搅拌和养护砼量为80m3,每日砂浆用量为10m3计算。

(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由于现场不设生活区,故按如下考虑)

q2=p1·N2·K2/(t×3600)=(286×80×2/(6×3600)=2.11L/S

q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P1:

为施工现场人员总数

N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

K2:

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

T:

为高峰用水时间,按6小时计算

(3)现场消防用水量:

q3:

按施工手册取10L/S

q1+q2=4.51L/S

q1+q2

故总用水量Q=q3=10L/S

(4)管道选择:

d=(4q/1000πv)1/2=(4×10/π×1.6×1000)1/2=0.089mm

故管径选为DN=100mm

其中V为经济流速选为1.6m3/s

4.5.4施工临时用电: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布置施工临时用电的线路走向、配电箱的位置及照明灯具的位置。

电源电缆引下根据现场用电负荷确定电缆截面。

现场布置,均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本工程临时用电均从甲方指定的地点引入,并进入本施工现场的红线内,在红线内设总配电箱,从甲方提供电源位置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线引入总配电箱。

施工现场内配电方式采用TN-S系统,并在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一组,接地电阻小于4。

消防水泵的电源由总配电箱的上口接,不得经任何开关控制。

其他内容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4.5.5临时用电量计算:

(1)塔吊及外用电梯:

取Kx=0.3cosφ=0.7tgφ=1.02

Pj1=0.3×(80+30×2)=42KW

Qj1=Pj1×tgφ=42.8Kvar

(2)钢筋加工机械及木工加工机械:

取Kx=0.3cosφ=0.75tgφ=0.88

Pj2=0.3×(3×2+4×2+5×1+3×4+3+7.5+7.5)=14.7KW

Qj2=Pj2×tgφ=12.9Kvar

(3)各类焊接设备:

取Kx=0.35cosφ=0.45tgφ=1.98

Pj3=0.35×4×6=8.4KW

Qj3=Pj3×tgφ=16.6Kvar

(4)搅拌机:

取Kx=0.7cosφ=0.68tgφ=1.08

Pj4=0.7×5.5×2=7.7KW

Qj4=Pj4×tgφ=8.3Kvar

(5)震捣器(平板式、插入式):

取Kx=0.7cosφ=0.65tgφ=1.17

Pj5=0.7×(1.1×1+1.1×20)=16.2KW

Qj5=Pj5×tgφ=19.0Kvar

(6)气泵:

取Kx=0.65cosφ=0.68tgφ=1.08

Pj6=0.65×7.5=4.9KW

Qj6=Pj6×tgφ=5.3Kvar

(7)生活用电:

取Kx=1cosφ=0.8tgφ=0.5

Pj7=1×100=100KW

Qj7=Pj7×tgφ=50Kvar

取同期系数Kp=Ka=0.9

Pj(1-6)=0.9×(42+14.7+8.4+7.7+16.2+4.9)=84.5KW

Qj(1-6)=0.9×(42.8+12.9+16.6+8.3+19.0+5.3)=104.6Kvar

总负荷:

Sj={[Pj(1-6)+Pj7]2+[Qj(1-7)+Qj8]2}1/2

=[(84.5+100)2+(104.6+50)2]1/2

=240.7KVA

考虑变压器自身的损耗

Pb=0.02Sj=0.02×240.7=4.81KW

Qb=0.08Sj=0.08×240.7=19.24Kvar

Sb=(Pb2+Qb2)1/2=19.8KVA

系统总容量为计算总负荷+变压器损耗=260.5KVA

4.5.6施工现场防雷接地系统

施工现场防雷采用施工用的塔吊,在塔吊顶端设置避雷针。

利用塔吊的基础做为施工现场的接地系统。

 

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1施工测量:

5.1.1工程概况: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45.26m。

5.1.2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熟悉、校核施工图轴线尺寸、结构尺寸和各层各部位的标高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对照总图,现场勘察、校测建筑用地红线桩点、坐标、高程及相邻建筑物关系。

(3)测量仪器准备:

光学经纬仪(DJ2)一台带弯管目镜;有机玻璃十字接收靶;自动安平水准仪(DS1)一台;50m钢卷尺3个。

以上测量仪器均应在施工前检定合格,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4)测量人员配备:

测量工2人,质检员1人。

5.1.3建筑物定位放线:

(1)平面控制网建立:

1)B轴、J轴、1轴、21轴为已知确定位置轴线,根据平面关系,可以建立利用经纬仪和钢尺操作的平面控制网。

2)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布网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12",边长相对误差为1/15000。

3)距离丈量方法:

距离丈量采用I级钢尺,丈量时必须使用弹簧秤,并进行往返测量。

并考虑尺长、温度、倾斜、拉力等各项改正数。

具体公式为:

(考虑采用标准拉力,则拉力改正数不计)

式中:

L---丈量时钢尺读数t0---鉴定时标准温度

L0---实际距离a---钢尺线膨胀系数

L实---钢尺实际长度t---测量时实际温度

L明--钢尺名义长度h---两端高差

3)角度测设方法:

如图所示:

根据已知的起始方向,测设角度α:

用正倒镜法测出∠AOB1后,用经纬仪精确测设出∠AOB1=α1,α1与α的差为β,过B1点作OB1,并量取距离。

(2)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测设:

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布设4个临时水准点,组成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网,控制网的测量采用附和测法。

闭合差的要求:

L:

为附和线路长度。

(3)测设轴线控制桩:

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

5.1.4基础开挖放线:

由于建筑平面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距基础外边线较近,在基础开挖时,易被破坏,故在开挖基础时需引桩。

基础开挖撒线宽度不应超过15cm。

(1)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设计边坡及地面高程,分别测设出基槽下口(坡角)及基槽上口(坡顶位置桩),并沿上口桩撒出开挖边线,上口桩位允许误差+50mm、-20mm。

基槽下口桩允许误差为+10mm;开挖至接近槽底时,应及时测设坡角与3m×3m的方格网点标高,允许误差为:

±10mm。

(2)垫层上基础放线:

用经纬仪正倒镜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准将各轴线直接投测在垫层上。

5.1.5结构施工测量:

(1)结构竖向投测:

工程采用激光铅垂仪射向天顶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

在每个流水段内设四个内控点,控制点设在首层楼面上,采用200×200×10预埋铁板做控制点(加活动盖板保护)。

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均在控制点上方预留200×200方孔,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

激光铅垂仪设在首层控制点上对准接收靶引测至施工楼面。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