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78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000 td综合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350

≤45

2

悬浮物(SS)(mg/L)

≤70

≤20

3

氨氮(mg/L)

≤10

≤4.5

4

色度(倍)

≤80

≤30

5

硫酸根(mg/L)

≤6000

-----

6

氯根(mg/L)

≤3000

7

苯酚(mg/L)

≤5

≤0.3

8

甲醛(mg/L)

≤0.5

注:

pH为无量纲,色度单位为倍。

3、工艺流程图

4、工艺流程说明

(1)集水池:

废水通过输水管道进入集水池,由于工业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设置集水池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同时为后续生化系统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集水池内配置提升泵,用来提升污水以满足后续污水处理流程及竖向的衔接要求,提升泵采用潜污泵。

(2)膜格栅渠

膜格栅的设置是为了保护膜系统,用以去除污水中的纤维状、毛发类物质,以防膜丝被缠绕而造成损坏或膜污染。

截留的栅渣随厂区的其它栅渣一同处置。

(3)臭氧接触池

臭氧与膜格栅的出水同时进入臭氧接触池,在池顶安装尾气破坏器,以消除臭氧对环境的影响。

(4)生化组合池

生化组合池主要由缺氧均质池、好氧池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污染物。

在生化组合池内投加营养源,为废水生化提供充足碳源。

A.缺氧池:

主要作用将一些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污泥浓度,同时脱氮。

B.好氧池:

好氧中大量繁殖的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和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好氧池内设曝气器。

(5)MBR膜池

MBR膜池是利用膜对反应池内含泥污水进行过滤,实现泥水分离,同时强化系统生化功能。

一方面,膜截留了反应池中的微生物,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大大增加,使降解污水的生化反应进行得更迅速更彻底;

另一方面,由于膜的高过滤精度,保证了出水清澈透明,得到高质量的出水。

(6)催化氧化池

该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有毒有害物等特点,为保证出水达到出水标准,在膜处理单元后增加催化氧化工艺。

芬顿药剂投加装置安装于加药设备间内,用于对膜系统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7)污泥处理系统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副产品,也是必然的产物。

主要是生化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

应加以妥善处置,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本工程污泥处理系统构筑物包括污泥浓缩池、贮泥池及污泥脱水机房。

二、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调试人员

要求工作人员熟悉整个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掌握COD、SV30、MLSS、氨氮等监测;

掌握显微镜、溶解氧仪等仪器的使用。

2、生化池

池容分布:

A:

1430m3×

2;

O:

1760m3×

2。

3、菌种

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压滤脱水污泥90m3(含水量按80%计),本厂区5号线曝气池污泥600m3。

4、药剂准备

以现在水量3000m3/d计。

药剂主要为催化氧化药剂、膜清洗药剂和污泥药剂。

活性炭为粉末活性炭(200目)5吨。

催化氧化药剂采用FeSO4·

7H2O、双氧水、浓硫酸及氢氧化钠。

FeSO4·

7H2O,10吨;

双氧水含量27%,20m3;

氢氧化钠含量为50%,15吨;

废酸含量为98%,30m3。

膜清洗药剂主要采用次氯酸钠和柠檬酸。

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为10~30%,5m3;

柠檬酸为固体粉末,0.5吨。

污泥采用聚丙烯酰胺(PAM),0.5吨。

5、检查工作

(1)电气系统:

检查机组配电是否正确,接地是否牢固;

供电电源是否符合安装条件要求;

查地线是否接妥。

(2)整机部分:

检查成套设备管路是否连接好,检查机组上的各个设备和所有接紧固螺钉是否松动,各元气件连接是否良好。

(3)通电前,检查面板上的所有按钮都处于关闭状态。

(4)开机前,检查各手动阀在正确的状态,才能开机,检查设备,确保各设备正常完好。

(5)确定污水的来水情况。

(6)检查各设备的构筑物及设备的放空阀门使之全部关闭,各构筑物及设备的主管线的进水阀门、出水阀门全部打开,所有泵的进、出阀门全部打开。

(7)检查各泵的出水之间是否已经连接好。

(8)按下电源按钮,电源按钮灯亮,将电控柜“手动停止自动”旋至手动挡。

6、清水试车

清水试车是将整个系统内的介质为清水时模拟试运行。

包括手动单体试车、手动连体试车、自动联动试车。

根据有关标准对管道进行打压、构筑物满水试验。

若有渗、漏、透水时,应及时处理,保证试车正常进行。

(1)准备

A.将各水处理构筑物注满清水。

B.各阀门状态按工作状态调好。

(2)首先“手动单体试车”

A.将“手动停止自动”旋钮旋至“手动”状态

B.再按下“电源”按钮

C.然后分别手动点动各个设备的按钮,观察各机泵有无异样。

D.点动各机泵时,调节各自水泵出口阀门开启度,使各水泵出口压力表的读书要与设计扬程一致,才能保证各水泵的进出口流量达到设计流量。

(3)然后“手动联动试车’

A.使“手动停止自动”旋钮保持在“手动”状态。

B.保持“电源“按钮灯亮。

C.然后依次按工艺流程顺序按下各个设备的按钮,观察设备的联动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再进行“自动联动试车’

手动试车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各个设备旋钮弹起,然后将“手动停止自动”旋钮旋至“自动”档,然后观察下各设备在自动情况下的情况。

7、确定药剂投加量

取原水在实验室进行物化小试,测量小试前后COD变化,确定药剂最佳投加量。

(考虑到制药废水较复杂,取水样在实验室做其他试验,以确定加药品种及加药量)。

三、臭氧发生系统调试阶段

HK系列臭氧发生器分为空气源系统和氧气源系统,标准臭氧发生器由四大系统组成:

空气处理系统、冷却系统、电源系统、臭氧合成系统(或氧气瓶)。

臭氧发生器系统是一个由各种配套设备完美组合的完整系统,任何一个配套设备不完备,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操作说明

臭氧发生器运行前,参照臭氧发生器名牌数据,首先要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这可由系统自带的冷却水压力,流量和温度检测仪表的显示值获得。

确认这些参数正常后启动空气压缩机,打开通气管道上的阀门,通过检测系统对气量,气压和温度进行观察。

确认与名牌数据相符后,持续通气10分钟以上,除去臭氧管道内和臭氧电晕放电单元内的湿气。

然后起动臭氧电源。

即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臭氧发生器正常工作时,控制系统具有完备的参数检测和控制功能,不需要人式参与,您只需根据您的需要一次性调节好水量、气量等参数即可。

下图是我公司生产的一台5.5Kg/h臭氧发生器名牌数据,在此提供给用户参考。

2、维护保养

由于臭氧发生器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设备,国外通常采用由供应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的方式。

但由于费用较高,国内很少会采用这种有偿长期保养的方式。

所以在平时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小维护、小保养能够非常有效地延长设备的寿命,可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操作控制柜显示屏定期察看系统各个节点的压力、流量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如果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2)定期释放空气压缩机、压力罐的排泄水,保持进气干燥。

(3)监测臭氧接触池是否处于负压状态,严禁倒送水现象发生。

(4)定期检查尾气破坏装置的加热系统是否正常。

(5)及时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棉。

(6)定期校验监测仪表准确性,及时更换相关器件。

四、生化系统调试阶段

1、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阶段

(1)调试采用接种驯化同步进行的方式,在确定MLSS≥2000~3000mg/L后开始进原水驯化。

污水处理厂的二沉压滤脱水污泥90m3(含水量按80%计),在5天内污泥尽量均匀分配进池,其中每格池应均匀投加污泥。

掌握一级好氧池内的溶解氧分布情况。

第1天曝气24h;

第2天监测曝气池溶解氧,确定曝气与停机时间;

第3天开始进预处理后的原水,在前期预处理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时,可设临时泵通过集水池注入AO池,缺氧池内潜水推进器从开始投加污泥后24h连续运行。

闷爆2~3天后,开始对水样测SV30、MLSS等指标。

根据指标的数据以及镜检结果,做出继续闷爆,循环闷爆或投加基料的决定。

(2)具体目标是好氧池MLSS达到3000~4000mg/L,SV30(活性污泥30分钟沉降比)达到20%左右;

缺氧池MLSS达到4000~6000mg/L。

(3)缺氧、好氧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尽量不引进生产废水,采取静态调试,利用葡萄糖、酒糟、面粉等营养物质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每次投加酒糟、面粉控制混合液的有机物浓度在50mg/L左右。

(4)溶解氧控制:

缺氧池以维持系统内溶解氧(DO)在0.2~0.5mg/L左右;

好氧池中鼓风机不间断曝气,以维持系统内溶解氧(DO)在2~4mg/L左右。

(5)缺氧、好氧池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适量的磷营养物,需添加时按:

缺氧段C:

N:

P=200~300:

5:

1;

好氧段C:

P=100:

1(注:

按COD计原废水中N、P可忽略不计)。

注意:

闷曝过程中P的投加数量按计算数据的5倍投加。

(6)pH控制:

控制缺氧、好氧池内pH不低于7.0,低于应投加液碱或片碱。

在生产废水开始进入生化池后要注意对生化池pH监控。

(7)检测项目:

①COD;

②pH值;

③溶解氧浓度值;

④MLSS、MLVSS和SV30;

⑤微生物显微镜观察;

⑥氨氮等等。

根据现实情况利用配套设施对其中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8)负荷调高期,闷爆3天后视其情况先采用小负荷进水,最好是连续进水,进水流量按照20%进水,即:

1200m3/d,然后逐步提高负荷,即40%、60%、80%、100%,每个阶段根据污泥负荷及出水COD确定时间周期,一般为5-10d为一个周期,每个阶段校核污泥负荷Fw,确保污泥负荷低于设计负荷。

2、生化的完善阶段

在生化处理系统稳定运转后,将健全污水处理站生化段运行操作规程,强化运行管理工作,并通过技术培训,不断地提高操作人员污水处理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污水处理站运行切实做好控制、观察、记录与分析检验工作。

3、污泥性状异常及分析

异常现象症状

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曝气池有臭味

曝气池供O2不足,DO值低,

出水氨氮有时偏高

增加供氧,使曝气池出水DO高于2mg/L

污泥发黑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其与Fe生成FeS

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

污泥变白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

如有污泥膨胀,参照污泥膨胀对策

进水PH过低,曝气池PH≤6丝状型菌大量生成

提高进水PH

沉淀池有大快黑色污泥上浮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在死角处用压缩空气冲或高压水清洗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溢

SV>90%SVI>20mg/l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

投加液氯,提高PH,用化学法杀死丝状菌;

投加颗粒碳粘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

提高DO;

间歇进水

二沉池泥面过高

丝状菌未过量生长MLSS值过高

增加排液

二沉池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

微型动物死亡,污泥絮解,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OUR低于8mgO2/gVSS.h,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异常。

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物,或引进生活污水,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OUR<8mgO2/gVSS.h;

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

池温超过40˚C;

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

投加营养物或引进高浓度BOD水,使F/M>0.1,停开一个曝气池。

二沉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

OUR>20mgO2/g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

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或进水中洗涤剂过量

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

出水混浊,水质差;

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

水质成分浓度变化过大;

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

废水中含毒物或PH不足

使废水成分、浓度和营养物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

污泥过滤困难

污泥解絮

按不同原因分别处置

污泥脱水后

泥饼松

有机物腐败

及时处置污泥

凝聚剂加量不足

增加剂量

曝气池中泡沫

过多,色白

进水洗涤剂过量

增加喷淋水或消泡剂

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

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

降低负荷

曝气池泡沫

茶色或灰色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增加排泥

进水PH下降

厌氧处理负荷过高,有机酸积累

好氧处理中负荷过低

增加负荷

出水色度上升

污泥解絮,进水色度高

改善污泥性状

出水BOD

COD升高

污泥中毒

污泥复壮

进水过浓

提高MLSS

进水中无机还原物(S2O3H2S)过高

增加曝气强度

COD测定受Cl¯

影响

排除干扰

五、催化氧化系统调试阶段

1、配药说明

溶药池在用完后在切换到另一个池子,防止在有半池药剂的情况下配置,以确保药剂浓度保持不变。

2、加药量说明

(1)废酸,硫酸浓度约为20%,投加量以反应区内在线pH为控制参数,pH控制在4.0-4.5。

(2)硫酸亚铁,配置浓度为10%,即往溶药池投加1.2吨/池。

硫酸亚铁加入量=4×

水量Q/1000

按照水量Q=250m3/h计算,确定硫酸亚铁投加量控制在1m3/h。

在投加废酸时,可不添加硫酸亚铁。

(3)双氧水,浓度为27.5%。

双氧水加入量=0.20×

按照水量Q=250m3/h计算,确定双氧水投加量控制在50L/h。

(4)氢氧化钠,浓度为30%,投加量以反应区内在线pH为控制参数,pH控制在7.5-8.0。

(5)PAM,配药浓度为2‰,2处加药,投加点为催化氧化反应区和污泥浓缩池。

PAM加入量=2×

按照水量Q=250m3/h计算,正常情况下PAM投加量控制在0.5m3/h,具体根据絮凝效果控制。

(6)粉末活性炭,配药浓度为2%

粉末活性炭加入量=5×

按照水量Q=250m3/h计算,确定硫酸亚铁投加量控制在1.25m3/h。

3、系统出现问题采取的措施

(1)出水颜色较深,采取的措施:

①检查废酸及双氧水是否加入及加药量是否达到要求。

②检查硫酸铝是否加入及加药量是否达到要求。

③如果出水颜色发红,加大废酸的药量。

④如果出水颜色发绿,降低硫酸亚铁的药量。

⑤如果出水颜色发红,在加废酸无效的情况下,加大双氧水的药量。

⑥如果出水颜色发红,在前面措施无效的前提下,加大硫酸铝的药量。

(2)出水COD升高,采取的措施:

检查废酸及双氧水是否加入。

如果药量都按照设计流量加入,加大双氧水的药量。

(3)污泥上浮,采取的措施:

①如果污泥大量上浮,首先要检查污泥絮体,如果有部分小的污泥絮凝上浮,加大PAM的药量

②如果出现大絮体大量上浮,应减少双氧水的药量。

③沉淀池要定期进行排泥处理,确保出水SS达标。

采取上述措施一般一次只能采取其中的一个措施,且要0.5个小时能够看出效果,特许注意。

六、注意事项

(1)及时清理池面的悬浮物和漂浮物。

(2)调节池进口、调节池提升泵出口处两点每两个小时巡回检测定pH值并记录。

(3)每2个小时巡回检查调节池液位,根据进水量的变化和工艺运行情况,调节水量,保证运行效果。

(4)泵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应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

(5)鼓风机的通风廊内应保持清洁,严禁有任何物品。

(6)风机正常运行时,每1个小时巡回检查风机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流、油位、机温等。

(7)根据曝气池内的需氧量应及时调整鼓风机的风量(变频)。

(8)长期不适用的风机,应关闭出气阀。

(9)启动多台风机时需按顺序启动、运转严禁同时启动。

(10)每次启动风机时应开启排空阀再开启风机电源,等电流稳定后再慢慢关闭排空阀。

关风机同样。

七、人员培训计划

(1)培训人:

调试方各专业工程师;

主要的机、电、仪供货商。

(2)培训对象:

污水处理站操作人员

(3)培训目标:

操作人员应达到能具有独立操作能力及处理一般故障能力

(4)培训内容:

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

设备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以及日常运行过程中的简单维护和保养。

调试期间的规章制度、安全规定。

精心设计的培训和人员发展规划是污水处理站整体任务的一部分。

通过对员工进行理论技术上的培训,并在培训中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交流沟通,这对最终完成工作,提高个人技能及组织配合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效的培训是提高个人和集体组织和实施整体能力的一部分。

人员培训是个人素质提高和工作计划实施的基础,并且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只有技术不断进步才能够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

我们把本次培训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①污水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了解污水指标及检测方法,强化污水处理基础知识的同时,针对本污水工程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地进行污水的理论培训,使得运行管理个人掌握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为今后在工作中的高级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②现场操作培训

带领现场操作人员熟悉各污水处理单元,讲解各处理单元的作用,使操作人员能够独自分析污水指标对应的操作方法。

③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解决方案培训

调试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有现场技术人员商定后解决,并将解决方案和方法给操作人员讲解,锻炼操作人员的独立操作能力。

八、污水处理基本知识

1、CODCr

COD是ChemicalOxygenDemand,化学耗氧量,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测定出的化学耗氧量表示为CODCr。

测量方法:

GB11914-89

2、SV30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内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止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3、MLSS

MLSS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liquorsuspendedsolids)的简写,它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

MLVSS指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

测定方法:

测MLSS需要定量滤纸、电子分析天平、烘箱、干燥器等。

取100mL混合液用滤纸过滤,待烘箱中温度升到103-105℃之间的设定值后,将滤干后的滤纸放入烘箱烘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中放置半小操作时。

称量后减去滤纸重量,并且测滤纸的重量也要采用上述同样的步骤。

该实验必须严格按照上述操作,否则会有偏差。

4、NH3-N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5、微生物镜检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和丝状菌存在,游离的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和线虫。

可以说,活性污泥是一个广阔的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九、双方配合

为保证本工程调试的顺利进行,甲方乙方需要互相配合,以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1、人员配备

废水调试过程中,由甲方委派能够胜任该工作岗位的操作人员,人数为每班2~3人,主要负责工程巡检、设备操作、配药和压滤污泥等工作。

乙方委派调试技术人员,负责工程的现场培训、指导调试、制定计划和方案,对本工程做总体规划。

本工程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培训采取调试和培训同步进行的方式,以保证在调试完成时,工人已经具备独立操作能力。

2、污泥投加

工程调试初期,需要向生化池投加污泥,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和驯化,并逐渐增加废水的进水量,筛选适合分解该类废水的优势菌种,充分发挥生化池的生物降解能力。

污泥投加的具体参数为:

市政污水厂压滤后的污泥90m3(以污泥含水率80%计算);

本厂区5号线曝气池污泥600m3。

以上为设计参数,具体污泥投加量须根据现场MLSS和SV30的检测结果,以及污泥镜检情况再做调整。

3、药剂准备

现场药剂的准备以当前废水流量3000m3/d计算。

(1)淀粉:

固体粉末,8吨。

(配备酵母粉10公斤)

(2)碳酸钠:

固体,工业级,2吨。

(3)复合肥:

固体,1吨。

(4)柠檬酸:

固体(无色结晶颗粒或白色结晶粉末),含量99%,1吨。

(5)次氯酸钠:

液体,含量10~30%均可,5m3。

(6)硫酸亚铁:

固体,袋装,10吨。

(7)聚丙烯酰胺(PAM):

固体,阳离子,0.5吨。

(8)双氧水:

液体,含量27%,20m3。

(9)废酸:

液体,30m3。

(10)液碱:

液体,含量50%,15m3。

(11)活性炭:

粉末状,5吨。

其中,污泥培养过程中需要的药剂为前三项,须提前准备。

4、巡检

(1)调节池:

2小时巡检一次,检查提升泵是否运转正常,记录进水流量。

(2)臭氧间及臭氧反应单元:

2小时巡检一次,检查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吸干机和臭氧反应器是否运转正常,配电柜电流电压是否正常,记录进水进气的流量和压力,出水出气的温度。

(3)生化反应池:

①搅拌机每2小时巡视1次,观察运行指示灯是否开启,摸一下搅拌机是否震动。

②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2~4mg/L,2小时记录一次,根据读数及时调节出气阀门。

③好氧池pH控制在6.5-7.5,每隔2小时巡视1次,根据每天的检测数据确定是否投加碳酸钠。

④好氧到缺氧回流泵,每隔2小时巡视1次,观察回流泵是否开启,是否运转正常,管道是否有污水流出。

(4)膜反应单元

①膜池到好氧池回流泵,每隔2小时巡视1次,观察回流泵是否开启,是否运转正常,管道是否有污水流出。

②膜池液位每2小时巡视1次,液位不能低于膜组件顶端,不能露出膜丝,不能有污水溢出,若超出范围,自动调节改为手动调节,可通过调节产水泵、回流泵等调节水位。

③膜组件每周清洗1次。

④抽吸泵及曝气是否运转正常,每2小时巡视1次。

(5)催化氧化单元及终沉池

观察各投加泵是否运转正常,各加药储罐液位,记录加药量。

根据药剂量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