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803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docx

某项目投标书技术标

兰州军区西安军需服务中心1号库加层工程

 投标书

(技术标)

 

陕西长安企业有限公司

二○○六年七月二十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基础工程的施工

(一)工程测量

(二)钢筋工程

(三)模板工程

(四)混凝土工程

(五)砌体工程

第三章钢结构工程的施工

(一)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二)施工准备

(三)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组织措施

(五)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六)工期保证措施

(七)安全施工措施

(八)文明施工措施

(九)竣工验收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兰州军区西安军需服务中心1号库房加层改建工程。

原有库房面积1024m2,空间高度10m,为增加库容,现在库房内增加钢结构加层。

基础为混凝土钢柱,现浇混凝土楼面。

本工程只包括厂房内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

工程建筑长度为47.4m,宽度为20.4m,高度3.9m,柱距6m,建筑面积936.35m2,抗震为八度设防,耐火极限为二级。

1.2结构概况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为原库房内改造的加层,加层墙体为非承重空心砖。

主要承重体系为Q345的H型钢。

1.3施工条件

工程计划施工工期40天。

为确保工期,应搞好项目管理,网络控制。

1.4本屋面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

98)

(5)《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2-91)

(6)《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GBJ82-91)

(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9)《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2001)

(10)《碳素结构钢》(GB700-88)

(11)《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699-88)

(12)《低合金结构钢》(GB1591-85)

(1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14)《碳钢焊条》(GB5117-85)

(15)《低合金钢焊条》(GB5118-85)

(16)《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1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0)《建筑施工手册》

第二章、基础部分的施工

一、基础施工阶段

在基础及主体施工阶段,最棘手的问题是场地狭小,因此,在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好场地面积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对现场生产所需的材料及周转材料进行使用限制:

要求严格按生产计划调拔材料,做到进场就用,不盲目进料;现场只作为钢筋加工场和主要成型材料的堆场。

二、主体施工阶段

主体施工阶段结构形式钢结构,主体结构施工的时间较短,为了保证总体进度计划按时完成,室内砖砌体及抹灰工程要提前插入施工,这就要求对主体结构部分提前进行分阶段验收。

三、装修施工阶段

本工程施工阶段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完成主体内外围护砌体的砌筑及全部抹灰施工。

(一)、工程测量

一、测量依据

1、工程总平面图及各平、立、剖面图。

2、有关部门移交的水准点及相应的定位图。

二、测量提供的内容:

1、各控制轴线。

2、水平标高点。

3、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数据。

三、准备措施

根据工程施工的需求,配备以下仪器设备:

激光型经纬仪和激光铅垂仪各1台,DS2800光学水准仪2台(均需在施工使用前送检测部门检验、校正,合格后方能使用)。

塔尺、50m钢板尺各一,7.5m钢卷尺若干。

20kg重特制线坠1个,直径0.

8mm钢丝150m,棉线及小线坠若干。

技术准备:

做好与有关单位的技术交接,获取含有己建和设计的全部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的平面图和管线位置的综合平面图或施工图中的总平面图,交接施工现场建筑红线、高程水准控

制点、桩位置及控制坐标。

收集建筑场地的测量控制网资料。

明确施工坐标与测量坐标的关系,收集计算出两者间的换算数据。

明确定线的精密要求,建筑物的主轴线,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度精度不低于20〃;建筑竖向垂直度允许误差,层间≤3mm,全高垂直度≤3H/10000,且不大于15mm;标高控制网限差为±5√nmm或±20√Lmm(n:

测站数,L:

测线长度(km),标高限差:

楼层间≤±3mm,总高≤±10mm;)

四、测量步骤:

1、根据建筑红线和施工控制网定出建筑物在两垂直方向上的控制主轴线,并由此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

2、定出建筑物各条轴线的位置,设立测量控制点,做好红

三角标志,永久坐标控制桩,并做好保护工作。

3、根据测量精度需求,进行必要的引测工作,设立必要的

引桩,并做好保护。

五、建筑物基础的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

1、平面控制:

由外部施工控制点向基础表面引测各控制轴线,再根据施工图详细尺寸,定出各构件位置。

2、高程控制:

利用给定的标准水准点,采用三等或四等水准,借助塔尺(分主副尺)进行高程引测,并设立标高引桩,建立起基础水准网,而后根据施工需要进行标高测定。

六、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考虑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对本工程的±0.000以下采用外控法,对±0.000以上采用内控法,根据当地城市导线点,一次性建立统一的平面施工控制网。

1、布网原则:

1)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2)控制点要选在拘束度不大、安全、易保护的位置,通视条件良好,分布均匀。

2、施工控制网的测控

1)控制点引测

根据当地城市高程点在场区内引测3个控制点,要求埋深1.5米,用混凝土浇筑并以钢柱作标记,测量高程作为工程定位放线依据,精度限差要求如下表:

等级

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

侧角误差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二等

1.0(km)

200(m)

±10(〞)

±20√n(〞)

1/10000

2)控制网布设

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沿距建筑物开挖线约1米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并埋设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0.5m,并浇注混凝土稳固。

3)内控制基准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主体部分采用内控法,用激光经纬仪竖向投测,基准点选在距轴线内偏1米的交叉位置,布设时要注意尽量避开混凝土墙柱。

4)内控基准点埋设方法

依据施工前布设控制网基准点将内控点埋设在首层偏离轴线1米的位置。

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焊牢。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每层在相应位置留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

5)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

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6)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定。

7)建筑坐标系的建立

为便于施工中测量数据计算,需要建立建筑坐标系,以控制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对应轴线建立建筑坐标系。

施工中的数据计算,放样工作均应以此坐标系为依据。

3、内控基点竖向投测

1)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首层平面钢板控制桩上,接收靶放在投测楼层面的相应预留洞口,架设好激光铅直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将光线投测到需投测层楼面,调整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适当挪动接收靶,把激光斑移至接受靶的“十”字交点上;转动J2-JD激光经纬仪照准部,调整接收靶激光斑转动的圆的圆心在接受靶的“十”字交点上,该轴线的一个控制点投测完毕,要求确保接收靶的最终位置不变,依次投测下一个点。

2)将检定合格的经纬仪架设在接收靶上,后视较长边,依次投测出轴线,然后在该投测面检查,校核后的主轴线、跨距及夹角须符合施工精度规范要求方可测定其它各轴线,依次测放出该投测面的所有轴线。

3)每一区域所有轴线、细部线测放完毕后,需进行自检,自检人员需另定其他测量人员。

七、高程控制网布设

1、高程控制网起始依据

高程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

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为了保证基坑底标高精度一致,为了便于施测及校核,沿基坑的每边布设1-2个控制点。

在控制点的设置位置,标明水准控制点的编号,并在旁侧用油漆注明相对标高。

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规定。

4、基坑标高的控制

土方施工清底在预留的10cm-20cm层面,每隔4-5m设水平桩控制基底标高。

5、标高竖向传递

标高竖向传递采用50米钢尺,加尺长、温度、拉力三项改正,每层均需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得超过3mm。

八、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仪器采用DJ2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2)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PC1500电算,电算成果需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测设要求

1)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层平面内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2)±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3)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各层建筑的测量质量要求。

3、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

为了准确反映该工程的实际沉降量及测量工作的整体性,必须在工程影响范围外埋设沉降观测水准点。

沉降观测水准点应埋设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应尽可能埋设在建筑物附近便于引测的地方,基准点宜不少于3个。

通视条件较好。

2)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设在标注▲的轴线交点的柱子或混凝土墙上。

为高质量的完成本工程沉降观测工作,必须做到连续观测并达到规范要求的测量精度,观测标志在施工期间不得被破坏是关键所在,为此,观测点标志采用内藏式,标志埋设时采用大直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直径70mm孔。

将直径58mm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有环氧树脂填充使其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量完毕取出外旋保护盖,即不影响原有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

3)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A、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观测仪器采用DJ2精密水准仪,配合因瓦尺作也。

采用相同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工作。

B、观测要求及测站观测限差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下表要求进行

等级

视线长度

视线高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二等

<50m

>0.3m

<0.5m

<3m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不超过下表的各项规定

等级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的差

二等

0.5mm

0.7mm

3.0mm

每次观测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所有测量作业均按照测量规范精度要求测量。

沉降观测成果及时提供给建设、监理单位,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反映,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

九、测量偏差的控制措施

1、施工期间由施工人员负责测量观测工作。

工作范围:

包括弹线定位、水平测量、垂直测量等。

2、对所用水平仪、经纬仪需进行定期校验,使误差值不超过规定值,在使用全过程中确保仪器设备完好。

3、观测时,扶尺员、记录员、观测员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扶尺员要保持水准尺竖直和稳定,观测员要操作细致,读数准确。

4、雨天、大风天气或周围有机械震动,应停止观测。

5、在沉降观测时,应采用“三固定”的办法来提高观测点沉降量的精确度,即在沉降观测中,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所用仪器和施工施测线路,镜位与转点,这样即可提高观测速度,又可提高观测精度,“三固定”法也适用于水平测量工作中。

十、质量保证措施

1、总则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鉴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志保存完好。

5)由业主提供的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并办理了交接手续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

2、质量管理责任

测量工作质量由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由其观测执行《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和细则文件。

测量作业人员做到100%自检要求。

3、管理要求

1)根据合同协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的测量放线工作,并保证质量。

2)提供所完成测量工作的最终成果及检查成果资料。

3)对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测量不合格品及时以书面形式反映到项目经理部。

(二)、钢筋工程

一、钢筋的进场验收和检验

进场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识,标识上必须写明此部分钢筋所用工程部位、对应配筋单号及其上的钢筋号。

进场钢筋由项目物资部牵头组织验收。

验收时要严格按相关规范、计划单及标识执行,不合格的钢筋坚决组织退场,并作相关物资管理记录和重新进场计划。

1、原材检验

钢筋进场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部门标准的规定抽样复试,经过试验,力学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进场钢筋必须认真检验,钢筋必须与所附原材质量证明书、原材试验报告单相对应。

在保证钢筋表面必须清油无损伤,不得带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和漆污等,钢筋端头保证平直、无弯曲的情况下,必须抽检送试验室检验,以保证钢筋的力学性能。

原材试验报告单的分批必须正确,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同冶炼方法的钢筋≤60t可作为一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冶炼方法而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的钢筋≤30t可作为一批,但每批应≤6个炉号、每炉号含碳量之差应≤0.02%、含锰量之差应≤0.15%。

原材复试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且见证取样数必须不少于总试验数的30%。

如不符合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时,应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试件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不得使用到工程上。

2、现场验收与储存

钢筋必须与所附原材质量证明书、原材试验报告单相对应。

其它钢筋应架空分规格集中码放,防雨淋锈蚀,其架空高度不应小于10cm。

钢筋码放场地应平整,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码放钢筋应做好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规格、产地、日期、使用部位等。

如果有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在工程上随便使用。

必须在经过去绣处理,到试验室进行试验以确定其力学性能,并降级或规定在某些部位才可以使用。

否则,要立即组织材料退场。

二、审图把关,确定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视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1、认真明确图纸的各项要求,熟悉图纸所采用的标注方式。

2、熟悉标准图集03G101的各项要求。

3、若钢筋过密,要提前放样,如梁柱节点、剪力墙的门窗洞口等。

4、悬挑构件的绑扎、钢筋接头的控制等。

5、抗震结构的要求如加强区、箍筋加密区、边跨柱头等。

三、钢筋加工

1、备料

钢筋在加工前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理干净。

调直钢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级和Ⅲ级钢筋不进行冷拉。

2、加工

钢筋弯曲:

Ⅰ级钢筋末端应做到180°弯钩,圆弧弯曲D≥2.5d,平直部分长度≥3d;Ⅱ级钢筋末端若做90°或135°弯折,Ⅱ级弯曲D≥4d。

Ⅲ级钢筋一般不做弯钩。

本工程为抗震结构,箍筋弯钩的平直长度为10d,弯钩的角度为135度。

3、螺纹质量检查

钢筋的端头螺纹规格应与连接套筒的型号相匹配,加工后随即用配套的量规逐根检测,在施工过程中由专职质检员以一个楼层为单位,按规范的要求抽样检验,当发现不合格的丝头时,应全部逐个检验,并切除所有不合格丝头,重新镦粗和加工螺纹。

验收合格后,再及时用连接套筒或塑料帽加以保护。

4、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钢筋加工后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不合格品,其平直部分可以改作它用,其弯钩部分严禁改用。

具体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四、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前准备:

钢筋绑扎前要放线,顶板钢筋绑扎前在顶板模上弹线、拉通线控制。

2、钢筋绑扎接头的错开、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的规定及构造要求等参见图纸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

3、施工工艺流程:

1)、柱子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

套柱子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钢筋→画柱子箍筋间距→绑箍筋

2)、粱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

①、模内绑扎:

画主次粱箍筋间距→放主次粱箍筋→穿主粱底层纵向钢筋及弯起钢筋→穿次粱底层纵向钢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粱上层纵向钢筋→绑扎主粱箍筋→穿次粱上层纵向钢筋→绑扎次粱箍筋

②、模外绑扎: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粱模板上口铺横竿数根→在横竿上面放箍筋→穿主粱下层钢筋→穿次粱下层钢筋→穿次粱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主粱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竿落骨架于模板内。

4、绑扎接头位置

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1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五、钢筋接头

本工程钢筋接头按照图纸的要求,机械连接时应接头的适用范围、构造和质量以及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9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1、施工工艺及要求

1)、工艺流程:

翻样→切割下料→液压镦粗→加工螺纹→安装套筒→调头→液压镦粗→加上螺纹→安装保护套→做好标识→分类堆放→现场安装→质量检查、验收。

2)、切割下料:

对端部不直的钢筋要预先调直,按规程要求,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因此刀片式切断机和氧气吹割都无法满足加工精度要求,通常只有采用砂轮切割机按配料长度逐根进行切割。

液压镦粗:

根据钢筋的直径和油压机的性能以及镦粗后的外形效果,通过试验,确定适当的镦粗压力。

操作中要保证镦粗头与钢筋轴线不得有大于4°偏斜,不得出现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缝,发现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割除,重新镦粗,不允许将带有镦粗头的钢筋进行二次镦粗

3)、液压镦粗:

根据钢筋的直径和油压机的性能以及镦粗后的外形效果,通过试验,确定适当的镦粗压力。

操作中要保证镦粗头与钢筋轴线不得有大于4°偏斜,不得出现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缝,发现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割除,重新镦粗,不允许将带有镦粗头的钢筋进行二次镦粗。

4)、加工螺纹:

钢筋的端头螺纹规格应与连接套筒的型号相匹配,加工后随即用配套的量规逐根检测,合格后再由专职质检员以一个工作班,按10%的比例随机抽样检验,当发现不合格的丝头时,应全部逐个检验,并切除所有不合格丝头,重新镦粗和加工螺纹,验收合格后,再及时用连接套筒或塑料帽加以保护。

5)、钢筋连接:

对连接钢筋可自由转动时,或不方便转动的场合,先将套筒预先部分或全部拧入一个被连接钢筋的螺纹内,而后转动连接钢筋或反拧套筒到预定位置,最后用扳手转动连接钢筋,使其相互对顶锁定连接套筒;对于钢筋完全不能转动,如弯折钢筋,或还要调节钢筋内力的场合,如施工缝,可将锁定螺母和连接套筒预先拧入加长的螺纹内,再反拧入另一根钢筋端头螺纹上,最后用锁定螺母锁定连接套筒,或配套应用带有正反丝扣的丝牙和套筒,以便从一个方向上,能松开或拧紧两根钢筋,以达到锁定的连接效果。

6)、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工程中应用等强直螺纹接头前,应具备有效的试验报告,并对工程中将使用的各种规格接头,均应做不少于3根的单向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应能发挥钢筋母材强度或大于1.2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施工中要注重对切割下料、液压镦粗和螺纹加工外观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别、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个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当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值,都能达到钢盘母材强度或大于1.2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时,该验收批为合格。

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为不合格,对不合格接头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或降级使用。

六、钢筋施工的质量控制

1、钢筋绑扎“七不准”和“五不验”

“七不准”

已浇筑混凝土浮浆未清除干净不准绑钢筋;

钢筋污染清除不干净不准绑钢筋;

控制线未弹好不准绑钢筋;

钢筋偏位未检查、校正合格不准绑钢筋;

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钢筋;

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钢筋;

钢筋加工未通过验收不准绑钢筋。

“五不验”

钢筋未完成不验收(以构件为单位);

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

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不验收;

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

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2、钢筋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尺寸控制是否准确及钢筋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创优检查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存在问题较多和不易控制的问题。

在钢筋保护层控制及定位措施上,可采取下列办法时行控制:

1)、采取预制砼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2)、柱子钢筋定位措施:

一般采用定位卡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定位卡套在柱筋顶端,用绑扣将柱筋紧靠在定位卡上,控制钢筋间距位置,下部用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3)、底板、楼板下层钢筋设置保护层垫块,具体厚度根据不同构件混凝土保护层而定,上层钢筋铺设马凳,防止钢筋塌陷。

3、主次梁相交防止面层筋超高做法:

(如下图)

 

4、箍筋要求及抗震要求

注意箍筋的加密区的位置、长度、箍筋间距、箍筋弯钩长度、平直长度以及支座内应有一道箍筋。

5、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允许偏差: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网的长与宽

±10

2

绑扎网眼

±20

3

骨架宽度、高度

±5

4

骨架长度

±10

5

受力筋间距

±10

6

受力筋排距

±5

7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8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绑扎骨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