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81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小升初

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  )

A.热能B.化学能C.光能D.电能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节约能源的是(  )

A.使用声控灯B.用吸尘器除尘

C.使用节能炊具D.骑自行车上学

3.在春、夏、秋、冬四季中,邢台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

4.生物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动物,越冷的地方个体就越大,身体越接近(  )

A.圆形B.方形C.三角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轴不属于机械

B.剪刀不属于杠杆

C.定滑轮一般都固定在支架上

6.热水倒在(  )里面凉得快。

A.塑料盆B.铜盆C.陶瓷盆D.木盆

7.“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

A.太阳B.植物C.自然界

8.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炭B.天然气C.石油D.风能

9.罗伯特•胡克首次发现并命名为“细胞”的观察对象是(  )

A.一块洋葱表皮B.一颗食盐晶体

C.一块软木薄片

10.通过听和摸,我知道心脏的位置在胸口的(  )

A.左侧B.中间C.右侧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判断对错)

1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用我们的左眼对准目镜观察。

  (判断对错)

13.食物进入人体后,将先后经过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判断对错)

14.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生长高峰。

  (判断对错)

15.植物被看成是生态系统中的“清洁者”。

  (判断对错)

16.鸡能下蛋,所以鸡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判断对错)

17.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判断对错)

18.斑马身上的条纹可起警戒作用,吓退天敌。

  (判断对错)

19.滑轮组中定滑轮越多越省力。

  (判断对错)

20.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夏天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0分)

21.写出各细菌或病毒的名称。

  、  、  、  、  。

22.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与当地  和人们的  方式相适应。

23.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  。

24.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它是地球的  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  。

25.我国水电资源的70%集中在  (华北或西南)地区。

26.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它由电池、线圈和  组成。

要增加电磁铁的磁力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或  。

27.等体积的冷空气比热空气  ;热空气会  。

28.很多鸟类都有  的感觉,颜色可以帮助它判断物体的  和  。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

2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地球的哪种运动形式?

地球各种运动形式的周期约为多长?

  

30.要健康、顺利的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分析】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解答】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主要以辐射传热方式传递,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太阳光的能量形式,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2.【分析】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增强危机意识、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从多方面努力学习,加强对环境保护及节约能源方面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危机,了解节能环保对国家及个人的真正意义,真正树立起节能环保意识。

【解答】我国现在能源很紧缺,所以要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生活中的很多措施都可以节约能源,如使用声控灯,使用节能炊具,骑自行车上学,ACD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用吸尘器除尘不属于节约能源,浪费能源,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节约能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3.【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在春季和秋季,白昼与黑夜大致一样长。

【解答】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地球的回归线之间运动,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是夏季,白昼时间比黑夜长。

邢台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夏季。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形成了季节变化,白昼和黑夜的时长变化。

4.【分析】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解答】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

故选:

A。

【点评】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是动物生存的保证。

5.【分析】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

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

人们曾尝试将一切机械都分解为几种简单机械,实际上这是很困难的,通常是把以下几种机械作为基础来研究。

例如,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螺旋、劈等。

前四种简单机械是杠杆的变形,所以称为“杠杆类简单机械”。

后三种是斜面的变形,故称为“斜面类简单机械”。

不论使用那一类简单机械都必须遵循机械的一般规律﹣﹣功的原理。

【解答】轮轴属于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机械的其中一类,所以轮轴属于机械,选项A错误。

剪刀是杠杆,选项B错误。

定滑轮不随重物一起移动,一般固定在支架上,选项C正确。

故选:

C。

【点评】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及其特点即可正确解答。

6.【分析】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水温降的快。

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的慢。

【解答】热水倒在铜盆中,因为铜盆的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凉得快。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一般物体的特点是吸热快散热也快。

7.【分析】地球上的生命依靠太阳的能量生存,而光合作用是唯一能捕捉此能量的重要生物途径。

光合作用的字面意义为“用光合成”,光合作用生物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储存于分子中的能量用来驱动植物细胞中的各项工作,同时这些能量也可被各种不同的生物所利用。

【解答】太阳给地球带来了适合地球生物生存的适宜温度,更是地球获得能量的几乎是唯一的源泉。

如果没有太阳,甚至不可能有现实意义上的地球,即使有,也不可能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植物便不能出现和进行光合作用而生存,没有植物,动物就失去了食物链最基础的环节,也就无法生存,当然也不可能出现人类并生息繁衍。

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8.【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

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解答】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开发新能源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好处。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9.【分析】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解答】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于1665年发现的。

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后发现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而这个英文单字的意义本身就有小房间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并非另创的字汇。

故选:

C。

【点评】该题考查首次发现并命名为“细胞”的观察对象是软木薄片。

10.【分析】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解答】通过听和摸,知道心脏的位置在胸口的左侧。

故选:

A。

【点评】根据心脏在人体的位置作答,结合身体体验作答。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1.【分析】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解答】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但是依然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所以不要喝生水。

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点评】掌握微生物的分布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分析】1.调节亮度:

由暗调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2.将临时装片在载物台上适当位置固定好。

3.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自上而下的调节,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

4.左眼通过目镜观察视野的变化,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移,直至视野清晰为止。

5.如果在视野中没有被观察对象,可以移动装片,原则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如果不够清晰,可以用细准焦螺旋进一步调节。

【解答】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双眼同时睁开,左眼往目镜内注视。

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手捂住右眼或干脆闭上右眼,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

故答案为:

√。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观察方法即可作答本题。

13.【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解答】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

食物通过口腔、咽、食管、进入胃,食物会在胃内经过研磨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10个小时。

再然后进入大肠,在这里被消化的食物会被进一步吸收水份,从而形成固态的便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人体的消化器官,然后依据教材判断作答。

14.【分析】青春期我们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性发育成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好好学习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所作为。

【解答】人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在青春期。

青春期一般在12岁左右开始,18岁左右结束,在青春期内可以增长10﹣20厘米不等。

故答案为:

√。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青春期,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5.【分析】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消费者,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

分解者如蘑菇、蚯蚓、屎壳郎、霉菌蛆虫等。

【解答】根据食物链中生物的作用,植物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分解者扮演“清洁者”的角色。

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中生物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分析】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农作物被称为生产者;牛、猪、鸡等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谷物、农作物秸秆、小虫等为食的动物被称为消费者;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解答】鸡不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是食物链中的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

故答案为:

×。

【点评】根据食物链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定义作答。

17.【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现状的是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这使得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总体上资源紧缺,而且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解答】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较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5%.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故答案为:

×。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对照问题判断即可。

18.【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解答】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作为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

故答案为:

×。

【点评】该题考察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所不同。

19.【分析】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解答】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故答案为:

×。

【点评】掌握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即可作答。

20.【分析】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解答】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容易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当强风吹起尘沙,使得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

故答案为:

×。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沙尘暴,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题目内容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0分)

21.【分析】细菌的特点:

细菌非常微小,结构简单,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许多细菌可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生长,繁殖迅速。

它们飘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

病毒的特点: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

【解答】图一中的是大肠杆菌,每个细菌像个长长的杆子;第二个是链球菌,也是比较形象的;第三个是破伤风杆菌,是能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第四个是艾滋病病毒;第五个是“非典”冠状病毒。

相比较而言,病毒比细菌要小得多。

故答案为:

大肠杆菌;链球菌;破伤风杆菌;艾滋病病毒;“非典”冠状病毒。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菌和病毒的识别。

22.【分析】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解答】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是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故答案为:

环境;生活方式。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与环境相适应,才能正确解答。

23.【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解答】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

故答案为:

肺活量。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肺活量,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4.【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绕着地球公转一圈是一个月。

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解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总是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

故答案为:

月球;卫星;公转。

【点评】本题考查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5.【分析】我国天然水系分布不平衡: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资源分布地与资源消耗地相分离,加剧了地区水资源不足。

【解答】我国64%的煤炭资源在华北地区;水电资源70%集中在西南地区,而我国能源消耗地则主要在东部。

故答案为:

南方。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我国水资源分布,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正确作答即可。

26.【分析】电磁铁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和磁力大小,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有关。

【解答】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它由电池、线圈和铁芯组成。

要增加电磁铁的磁力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增加电池节数或增加线圈圈数。

故答案为:

铁芯;增加电池节数;增加线圈圈数。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认识。

27.【分析】冷空气下降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解答】等体积的冷空气比热空气重,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会上升。

故答案为:

重;上升。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热空气上升的认识。

28.【分析】鸟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有角质喙,没有牙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心脏为四室;体温恒定;卵生。

【解答】很多鸟类都有色彩的感觉,颜色可以帮助它判断物体的距离和形状。

故答案为:

色彩;距离;形状。

【点评】本题考查了鸟的特征,属于识记内容。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

29.【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自转的线速度快慢不一样,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最大,两极自转的线速度最小,两个极点上线速度为零。

【解答】“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反映的是地球自转,意思是说坐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一天中也运动了八万里。

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自转一周是24小时,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故答案为: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反映的是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自转和公转产生的不同现象。

30.【分析】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

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迭。

【解答】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一生中的关键时期。

青春期的健康状况往往会影响一辈子。

故答案为:

(1)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活动量增大,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

(2)强壮的体魄对我们一生都很重要。

所以要坚持体育锻炼。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要保持有健康的心态。

(5)与同学友好相处,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

【点评】掌握如何度过青春期即可解答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