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8405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71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5页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docx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

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

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夏朝统治维持了四百多年。

(2)后来商灭夏,商朝统治历时六百年左右。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西周分封制

(1)开始实施者:

周武王

(2)基本内容:

①分封对象:

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贵族等,成为诸侯。

②权利义务: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力役。

③主要封国:

鲁、齐、燕、宋、吴

(3)影响:

积极作用:

它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它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性:

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的壮大,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削弱。

3.西周宗法制

(1)含义: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

(3)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

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传,余子分封为诸侯;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②大、小宗关系:

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最高领袖。

(政治上,上下级关系;血缘上,兄弟关系。

③宗法等级:

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宗法等级。

④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

(4)意义:

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来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内涵体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注意:

当时尚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于秦朝。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

(1)原因:

①商鞅变法奠定秦统一的基础;②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③人民渴望国家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时间、策略: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远交近攻”策略

(3)顺序: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4)秦朝疆域:

东临东海,西到陇西;北达长城,南到南海;东北到辽东。

(5)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6)意义:

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始皇帝”的来历

(1)名称来源:

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为了加强统治,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子孙传承,永掌政权,创立了皇帝制度。

(2)特点:

①皇权独尊——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②皇位世袭——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

③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3)皇权:

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等;调动军队。

(4)影响:

被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前221年,秦始皇;1912年,宣统帝(溥仪)]

3.秦朝的三公

(1)“三公”职能:

①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

②太尉——主管军事(虚职)

③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等。

(2)“三公”制的实质:

三公相互牵制,从而集权于皇帝。

4.秦朝的郡县制

(1)建立过程:

春秋、战国,开始出现秦朝时,在全国推行。

(2)概况:

①郡:

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

②县:

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

③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

(3)特点:

①实行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③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深远)。

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影响

(1)建立:

秦始皇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2)核心:

君主专制

(3)影响:

A.积极方面: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对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推动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初步统治,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④秦朝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B.消极方面:

①皇权至高无上,容易导致暴政。

②地方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

③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失误。

④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县制、封国制并行。

郡国并行制,一度影响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大一统局面。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三省:

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2)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3)特点:

①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②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4)影响: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5)示意图:

 

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称“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

为了制约相权,又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权。

4.元朝的行省制度

(1)概况:

①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共设10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归中书省直辖,称之为“腹里”;

③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④行省以下分设路,府,州,县。

(形成省→路→府→州→县五级地方行政机构。

(2)行省图:

 

(3)意义: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地方省制的开端。

4.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世官制:

我国夏、商、周时期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

根据爵位的高低授以不同的官职,由于爵位可以世袭,这样就形成世官。

(2)察举制:

汉武帝时开始实施、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标准是道德学问和议政能力。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标准是门第、出身,不注重才能。

它使世家大族子弟垄断高级官职。

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该制度无法继续下去。

(4)科举制:

①概况:

隋朝开始实施的、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明清时期,演变成“八股取士”;

清末“新政”时(1905年),科举制废除。

②意义:

积极性:

①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该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局限性:

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创造意识的人,制约科技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

①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行使,正式废除丞相制。

②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

③过程:

明太祖朱元璋时,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归六部→秦以来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④影响:

一方面,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另一方面,导致皇帝丛杂政务集于一身弊端。

(2)设内阁:

①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导致皇帝丛杂政务集于一身。

②经过: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明永乐帝)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后来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③职能:

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④影响: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清朝设置军机处

(1)设置:

清朝雍正皇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

(2)职责:

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诏令。

(3)特点:

简(机构简单)、速(效率高)、密(决策封闭性)。

(4)评价:

不仅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而且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性:

①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多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2)消极性: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压制民主思想的产生,妨碍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脉络和特点:

1.概念:

(1)含义:

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部分。

前者指:

皇权至上,专制独裁;后者指:

地方无权,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

(2)基础:

①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②思想:

(最初)法家思想,(后来)儒家思想

(3)发展历程:

战国,萌芽→秦朝,开创→汉、唐、元发展和完善→明清顶峰

(4)两大矛盾:

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脉络:

(1)中央政治制度:

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

3.演变特点:

(1)中央:

君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2)地方: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A.鸦片战争

(1)时间、侵略国:

1840—1842年英国

(2)原因:

直接原因(借口):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3)过程:

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②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

③1842年8月,英国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

(4)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南京条约》

(1)内容:

①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赔偿2100万银元;

③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中国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2)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挑起国:

1856—1860年英国、法国(“英法联军”)

(2)目的: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主要事件: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4)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6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

(5)影响:

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A.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

1894—1895年

(2)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增强,积极对外扩张。

(3)过程:

①1894年7月,丰岛战役,日本挑起战端。

②1894年9月,清政府在平壤战役中失利,退回国内。

③1894年9月,黄海海战,但主力尚存,日本乘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④1894年底,日本占领了大连、旅顺,并进行旅顺大屠杀。

⑤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

(5)结果:

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B.《马关条约》

(1)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三国干涉还辽)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

(政治上)瓜分中国,(经济上)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3)影响: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相同点:

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③义和团发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3)过程:

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廊坊阻击战→被迫退回天津→占领天津→攻陷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设司令部于北京(这是侵略者第2次侵入北京)。

(4)结果:

清政府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①赔: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设: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使馆界就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拆: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④惩: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组织。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改: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立的过程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

二、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被迫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

1895年5月至10月,刘永福(黑旗军首领)、邱逢甲和徐骧(义军首领)等,率领台湾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台湾。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清政府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3)意义:

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热情。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1)义和团运动兴起与发展:

兴起: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深重。

19世纪末,山东地区的民族矛盾最为尖锐,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地区兴起。

发展:

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旗号进行斗争,清政府被迫采取“抚而用之”政策。

1900年春夏之间,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1900年夏,义和团进行廊坊阻击战,迫使八国联军退回天津;

在北京,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

(3)运动失败与意义:

失败: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途中,下令镇压义和团。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意义:

①是一场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②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1)九一八事变

①背景:

a.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立“征服满洲”的侵略方针;

b.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企图对外扩张来摆脱经济危机;

c.中国国共内战,给日本侵略提供可乘之机;

②概况:

1931年9月,日本炮轰东北驻军,占沈阳。

不到半年,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③结果:

东三省沦陷

④影响:

标志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①概况:

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卢沟桥。

不久,北平、天津失陷。

②影响: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国抗日战争开端。

2.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六周杀害的人数超过30万。

(2)“731”部队:

日本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731”部队,受害者三千人以上。

(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

A.防御阶段:

(1937.7-1938.10)

(1)淞沪会战:

(“八一三”事变后进行)

时间:

1937年8~10月意义: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期间进行)

重要战役:

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八路军115师)。

意义:

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3)徐州会战:

时间、指挥者:

1938年春李宗仁

重要战役: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的最大胜利,歼敌1万多人。

(4)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结果都失败了;

失败原因:

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而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但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B.相持阶段:

(1938.10-1945.7)

(1)枣宜会战:

1940年5月,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2)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

1942年1月,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随后,中国远征军开始入缅作战。

2.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

(1)概况:

中共领导敌后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是敌后抗战的指导中心。

(2)洛川会议:

中共1937年8月召开,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又称“人民战争”路线)。

(3)百团大战:

概况: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进行百团大战。

意义:

它是相持阶段八路军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1)根本原因:

日本扩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初步建立:

①1935年(华北事变时),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正式建立:

①1937年七七事变,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②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抗战。

③国共两党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

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作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4.抗日战争的胜利

(1)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2)胜利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

②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官兵的英勇作战

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海外华侨的支持

④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3)意义:

①它是近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它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④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1.背景: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地租剥削,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2)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加深。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4)受西方基督教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

2.定都天京:

1853年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天的南京)。

它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正式对峙11年,1853~1864年)

3.天京变乱:

(1)原因:

根本原因:

小家经济的分散性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直接原因:

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发生严重内讧。

(2)时间:

1856年秋

(3)概况:

最初,因杨秀清逼封“万岁”,天王洪秀全密诏韦昌辉、石达开回天京处置;

韦昌辉先期回京,杀死杨秀清全家并滥杀东王府将士;石达开回来后,斥韦滥杀无辜,险遭韦氏杀害;韦氏又企图加害天王,被洪秀全下诏诛杀。

最后,石达开不满洪秀全猜疑,带领十万精兵负气出走。

(4)危害:

天京变乱严重削弱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当时几个主要领导人都卷入其中,造成“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清军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进入艰苦的后期保卫战阶段。

4.《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的太平天国前期革命纲领

(1)目标:

为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内容:

①土地分配——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

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评价:

①革命性: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平均土地和一切社会财富),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

③落后性: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发展小农经济,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具有落后性。

5.《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建设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