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8675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材北五味子.docx

中药材北五味子

中药材北五味子

别名:

北五味子、辽五味子

采收加工:

栽后4~5年结果,在8月下旬~10月上旬,果实呈紫红色时,随熟随收,晒干或阴干。

遇雨天可用微火炕干。

药用部位:

果实

产地:

东北、华北及河南

科:

木兰科

原植物:

五味子

植物情况:

落叶木质藤本

幼枝红褐色,老枝灰褐色,稍有棱角

叶柄长2-4.5cm;叶互生,膜质;叶片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3-5cm,先端急尖或渐失,基部楔形,边缘有腺状细齿,上面光滑无毛,下面叶脉上幼时有短柔毛。

花多为单性,雌雄异株,稀同株,花单生或丛生叶腋,乳白色或粉红色,花被6-7片;雄蕊通常5枚,花药聚生于圆柱状花托的顶端,药室外侧向开裂;雌蕊群椭圆形,离生心皮17-40,花后花托渐伸长为穗状,长3-10cm。

小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

种子1-2,肾形,淡褐色有光泽。

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五味子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以粒大、肉厚、有白霜、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

五味子药性:

【本经上品五味子味酸温。

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味酸、微苦、咸,气涩,入手太阴肺经。

敛辛金而止咳,收庚金而住泄,善收脱陷,最下冲逆。

咳嗽冲逆者,辛金之不敛也;泄利滑溏者,庚金之不敛也。

五味酸收涩固,善敛金气,降辛金之上冲而止咳逆,升庚金之下脱而止滑泄,一物而三善备焉。

金收则水藏,水藏则阳秘,阳秘则上清而下温,精固而神宁,是亦虚劳之要药也。

【产地】产高丽及我国山东陕西一带,江浙间亦有,有南五味北五味黑五味诸种,就中以北五味最良,子赤黑色,含有滋润,入药。

【性味】味酸(皮甘肉酸核辛苦,都具咸味,五味俱备)性温无毒。

【主治】五味子为肺虚咳逆上气要药,主敛肺滋肾,祛痰止咳,生津止渴,敛汗退热,治劳伤,补不足。

【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甄权】治中下气,止呕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

【大明】明目,暖水脏,壮筋骨,治风,消食,反胃,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

【好古】治喘咳逆,壮水镇阳。

【容川】五味子酸敛肝木,得金收之性,使木气不上逆,则水火二者皆不上冲于肺,其味酸而质润,囊大而中空,有肺中空虚之象,又生于叶间,其性轻浮,故专攻敛肺生津。

这是药能敛肝故能敛肺也。

性极沉。

【药征】主治咳而冒者也。

【灵胎】敛肺补肾。

【用量】普通五分至一钱。

大剂倍用。

【禁忌】咳初起脉数,有实火,及肝家有动气,肺气有实热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均忌。

五味子本兼滋补及收敛之长,故祛痰止咳治肺气虚而似实者,效倍之。

东垣曰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宜与干姜同治之,又五味收肺气,乃火热必用之药,故治咳嗽,有痰加半夏,喘加阿胶。

丹溪曰五味大能收肺气,宜其有补肾之功,收肺气即是除热,补肾即是暖水脏,故乃火热嗽必用之药,黄昏嗽乃火气浮入肺中,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敛而降之。

【炮制】五味子:

除去杂质。

用时捣碎。

醋五味子:

取净五味子,照醋蒸法(附录ⅡD)蒸至黑色。

用时捣碎。

表面乌黑色,油润,稍有光泽。

果肉柔软,有黏性。

种子表面棕红色,有光泽。

【性味】酸、甘,温。

【归经】归肺,心、肾经。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1.5~6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