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8913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6讲义第五章环境管理第二节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 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2.了解绿色学校应该具备的特点;了解绿色社区应该符合的环保要求。

3.增强环境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1.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态度

人类必须调整好人口、资源、环境与①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②可持续发展战略。

每一个人都应该③端正态度,改变自己的④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自觉地珍惜自然、⑤善待地球

责任

我们应该将爱护环境、⑥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

要加强环境保护的⑦宣传和⑧教育,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

倡导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⑨社会公益活动

思考

1.环境保护工作只要政府加强环境管理就能做好吗?

答案 不能。

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的,保护环境也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特别是青少年最大限度的认同、支持和参与。

因此,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化,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2.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

(1)行为准则:

采取⑩绿色生活方式、参与创建⑪绿色学校、参与创建绿色社区。

(2)绿色生活方式:

指⑫节约资源、减少污染,⑬绿色消费、

环保选购,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⑮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二、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1.青年学生应成为环境保护的⑯生力军。

2.以我为先,从我做起,做⑰绿色志愿者,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卫士。

思考

2.你认为青年学生应当如何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答案 积极参与当地环保活动,参加环保活动时注意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爱护环境。

3.举例说明哪些行为是家庭绿色消费模式?

答案 例如:

“穿衣”方面的绿色消费:

适当消费、节约洗涤、无磷洗涤等。

“住房”方面的绿色消费:

选用对健康无害无毒的装饰材料,选用带有环境标志的家电、节能灯和节水卫生用具等。

探究点一 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及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8)在京发布,本次调查显示,环境污染问题紧紧跟在“物价问题”和“食品安全”之后,关注比例为37.7%,说明环境污染已成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材料二 1994年第一个环保组织成立以来,全国的环保社团已经发展到将近2000个,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环境资源专业,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公民的环保意识日趋强烈。

(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的认识。

(2)作为中学生,为实现生态和环境的良性发展,应该做的是(双选)(  )

A.树立环保意识

B.参与环保活动

C.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产品

D.参加工作后再进行环保活动

(3)假如你发起成立学校的中学生环保组织,请拟定下一阶段的活动内容。

(不少于4项)

答案 

(1)观念的转变标志着人类重新审视调整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要我环保”反映的是政府的约束能力,没有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自主作用。

而“我要环保”,反映的是公众对参与环保的程度和意识的加强,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使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水养鱼”只重视经济价值,忽略了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往往造成环境的破坏。

“鱼养水”是一种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AB

(3)①倡议教室垃圾分类回收;②监督学校污水排放;③检查学校水管渗漏情况;④呼吁循环使用教材,节约用纸。

(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以环境保护特别是以公众参与这一热点问题为材料来考查相关知识。

(1)题,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与改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2)、(3)题,应从中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予以考虑,如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个人消费等方面。

公众参与的意义和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1)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

意义

原因

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对于环境、经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处理方法和行动方式的变革,体现人类追求效率与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只有有广大人民的参与,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完善,与公众参与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真正治理好环境问题,不仅要靠政府的高效率和国民的高素质,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推动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运动

公众参与使环境保护决策更加科学

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在于制约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确保政府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

可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的环保措施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增加环保审批的透明度,能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科学、民主的精神

(2)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季,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分布着烧烤羊肉串的摊点,旺旺的木炭火把路边的绿化树都烤黄了,让人不禁联想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诗句。

材料二 每年世界环境日的时候,环保志愿者们都走向街头进行环保宣传活动。

多数的人群对活动派发的礼品感兴趣,对环保知识却无人问津。

很多行人将志愿者们派发的宣传单随意乱扔,充分显示了群众环保意识的冷漠。

(1)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火烤焦了绿化树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众参与环保的基本态度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我们在参与环保的活动中,应抵制哪些不良行为?

(至少答4点)

答案 

(1)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2)城市绿化遭到严重破坏,降低了森林的环境效益,其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导致城市环境出现严重问题

(3)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4)①随地吐痰,随意向周围环境投放废弃物;②购买一次性商品;③浪费水、电、纸张等;④践踏草坪,乱吃野味、烧烤等;⑤在风景区乱涂乱画;⑥公共场所大声喧哗;⑦乱砍滥伐林木等不良行为。

解析 第

(1)题,两则材料均反映了当前环保行动阻力重重,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的现象。

(2)题,木炭本身就意味着森林被砍伐,而木炭火又烤焦了绿化树,更说明它使森林遭到破坏,降低了森林的环境效益。

因此从森林的环境效益的对立面来回答即可。

第(3)题,公众参与环保最基本的态度是爱护、保护环境。

第(4)题,注意本题中强调的是“抵制”“不良行为”,因而应从自身可能具有的不良行为来回答。

探究点二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

结合教材P85~87相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绿色生活方式?

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对环境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2)你认为公民应如何加强环境道德修养?

(3)创建“绿色学校”有哪些效益?

答案 

(1)绿色生活方式不仅包括消费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

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人类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我们倡导的绿色消费主要有三层含义:

一是消费者在消费前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和废品的回收利用,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重视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也会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能够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2)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3)创建绿色学校的效益:

①对于学校师生:

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

②对于学校管理:

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③对于环境:

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④对于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⑤对于教学:

学校可以获得实现“绿色学校”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

⑥社会影响:

学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学校有机会获得极高的荣誉奖励,并能向当地、全国和国际宣传和交流自己的经验。

⑦经济效益:

能够有效地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

1.个人环境道德行为示例

内容

行为举例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用电子贺卡替代纸质贺卡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少用一次性制品,少用塑料袋,自备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不买珍稀木材用具,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草,随手铲拾宠物粪便

2.家庭绿色消费模式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据此回答

(1)~

(2)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等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3)“绿色消费”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的一种时尚。

它可以带来哪些效益?

答案 

(1)A 

(2)B (3)缓解资源消费速率和减轻环境污染,造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创造“绿色市场”,推动环保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解析 第

(1)题,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消费行为和过程,不是指颜色。

(2)题,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会造成污染,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生产的都不是绿色食品,故选项B正确。

第(3)题,“绿色消费”是与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的“高消费”相反的一种消费理念。

1.公众参与是指(  )

A.公众依法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B.公众的环境权

C.社区号召回收废旧电池

D.公民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生产的权利

答案 A

解析 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广大民众参与的基础上的,保护环境也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最大限度的认同、支持和参与,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它们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为使《中国21世纪议程》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

A.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B.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

C.保持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D.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答案 B

解析 只有公众广泛参与,才能使《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具有最广泛的意义。

3.“绿色消费,环保选购”的行为准则有(  )

①认购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②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 ③选绿颜色包装 ④购买绿色食品 ⑤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 ⑥拒乘出租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⑤⑥

答案 C

解析 “绿色”不等同于“绿颜色”,“绿色消费”不等同于“不消费”。

故③⑥不正确。

4.环境保护要求每位中学生(  )

①讲究环境道德 ②树立环境观念 ③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 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加强个人环境道德修养是使个人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方式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和结果,认识个人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并能自觉地调整个人行为,改变各种不道德行为,使之适应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节能灯节能而不环保。

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节能灯里面含有汞蒸气和六价铬,还有铅、镉等重金属。

一旦破碎,1支含汞量为5毫克的节能灯就能污染多达50吨的地表水。

如果填埋处理,从填埋场释放出的一部分汞,还会以甲基汞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进入呼吸道和食物链,最终侵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

(1)节能灯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2)节能灯具潜在的汞污染隐患也自然引起了社会和节能灯具消费群体的强烈关注。

作为消费者,你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答案 

(1)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2)使节能灯使用寿命延长,少频繁地开和关;自觉投入到节能灯的规范回收处理行动中;破碎的节能灯,千万不要用裸露手接触;可以做好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节能灯对环境的危害等。

解析 

(1)材料中提到汞能进入地表水,这样会污染水和土壤;此外还有一部分汞通过以甲基汞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故还带来了大气污染。

故节能灯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有:

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2)作为消费者要认识到节能灯的危害,将节能灯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尽可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所以要延长节能灯的寿命,减少频繁地开和关;还要自觉投入到节能灯的规范回收处理行动中;破碎的节能灯,千万不要用裸露手接触;可以做好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节能灯对环境的危害等。

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公众参与是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和成功的关键。

据此回答1~2题。

1.北京某小学生倡议不寄贺卡、明信片,其目的主要是(  )

A.安心学习B.节约资金

C.避免土壤污染D.保护森林资源

2.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基本的组织

B.公众参与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

C.公众参与高消费会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经济繁荣

D.公众参与就是个人的参与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该倡议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森林资源。

第2题,人类要使自己的环境行为符合环境规律,在实施环境行为之前,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个人行为中,应积极倡导的环保行为是(  )

A.超市购物,使用便捷的塑料袋

B.高消费以支持经济发展

C.购买包装精美的物品

D.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  )

A.会刺激皮肤

B.会腐蚀下水道

C.会引起白色污染

D.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 3.D 4.D

解析 第3题,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高消费会使资源加速衰竭,在此消费过程中也会带来巨大污染;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D项符合环保要求。

第4题,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大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5.“绿色家庭”的正确做法有(  )

A.“绿色家庭”使用含磷洗涤剂

B.“绿色家庭”专水专用

C.家庭成员回家后要有正确的环保观念,外面的环境与己无关

D.“绿色家庭”尽可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答案 D

解析 “绿色家庭”的正确做法是既节约又环保。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绿色社区建设需要的是(  )

A.社区绿化带

B.污水处理设备

C.环保小分队

D.均为绿色家庭

答案 D

解析 建设绿色社区需要社区的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分类、节水节能、利用新能源等设施,也需要环保志愿者队伍和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的参与。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7~8题。

7.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8.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答案 7.B 8.A

解析 第7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洪涝、干旱、沙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移动,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会移至秦岭—淮河以北。

第8题,控制全球变暖关键是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公众可积极参与。

9.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产品”的概念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会造成污染。

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代码①~⑤填到A~E处,⑥~⑨填到F~I处。

①使用/重复用 ②原材料采集和处理 ③运输、销售

④废弃/再循环 ⑤产品的加工制作 ⑥商品 ⑦原材料 ⑧产品 ⑨废品

(2)以下环节中,最易对产品造成污染的是(  )

A.使用

B.加工制作

C.运输

D.原材料的采集

(3)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相悖的是(  )

A.使用无汞电池

B.产品多层包装

C.废品回收利用

D.完善质检体系

(4)为减轻和避免过多消耗能源带来的大气污染,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A—② B—④ C—⑤ D—① E—③

F—⑦ G—⑨ H—⑧ I—⑥ 

(2)B (3)B

(4)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解析 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尽量地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

生产加工制作过程最易对产品造成污染。

产品多层包装会导致新的浪费,与绿色消费相悖。

[能力提升]

上海低碳新城是上海世博会低碳理念走出世博后的新实践,将打造四类生态空间:

环形绿带、生态间隔带、生态保育带、生态走廊,集聚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废弃物处置、低碳水循环五大优势,2015年建成后这一城区的碳排放要比传统城区降低63%。

据此回答10~11题。

10.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碳经济就是指要减少煤炭的燃烧

B.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要降低能耗

C.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

D.低碳经济主要是约束企业行为,与消费者无关

11.低碳经济要求低碳生活,关于低碳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

B.低碳生活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减少能源消耗

C.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中不要用煤取暖

D.低碳生活要求我们不做剧烈运动,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量

答案 10.C 11.B

解析 第10题,“低碳”是为了减少能耗,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第11题,低碳生活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能源消耗。

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兴建的住宅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 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 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④公用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 ⑤隔音效果好,噪声低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和“隔音效果好,噪声低”都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生活污水是要集中处理的,公用绿地和停车场不能各占一半,还要建设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等,它们也不是绿色住宅的组成部分,而是属于绿色社区。

13.下列住宅(我国)布局能达到绿色光照、通风要求的是(  )

A.住宅区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

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

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西北方向

答案 C

解析 我国属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寒冷的西北风,因此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14.绿色学校是指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

某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

请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学校附近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往往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害气体,这种气体也是造成被称为“空中死神”的____________问题的元凶之一。

(2)该学校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其中可以放进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该学校打算在图中阴影部分建造一片小树林,请分析这片小树林的环境效益。

(4)请你为该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提几条建议。

答案 

(1)二氧化氮 酸雨

(2)玻璃 废纸 废塑料 废金属(任填两项)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减弱噪声,吸纳灰尘,杀灭细菌,美化环境等。

(4)使用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板;盥洗用水回收后冲厕所;使用再生纸制成的手纸;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洁用具;节约用水;进行环境教育,师生共同参与等。

解析 该题以“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1)题,考查汽车尾气成分及对环境的影响。

(2)题,考查垃圾分类。

第(3)题,小树林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净化、美化等改变局部小气候的作用。

第(4)题,结合教材内容即可作答。

15.世界环境日这一天,某城市所有公园全部免费开放,有人对其中A、B两个公园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见下表。

公园名称

面积(×104m2)

餐厅面积(m2)

厕所蹲位(个)

设计日容量(万人)

高峰时段人数(万人)

日总人数(万人)

A

125

3000

100

5

10

20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