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9093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docx

《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

200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00分)

  1、以下不属于国家已颁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A.《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B

  2、以下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为三类的是(  )。

  A.土壌环境

  B.地下水环境

  C.地表水环境

  D.声环境

  正确答案:

A

  3、以下废水排放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煤制甲醇气化炉废水

  B.烧碱废水

  C.合成氛工艺废水

  D.码头船舶废水

  正确答案:

A

  4、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下内容属于环评工作程序中“报告书编制阶段”工作任务的是(  )。

  A.向地方环保局提出环评拟执行标准的申请

  B.开展环境质量现状监測

  C.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D.预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正确答案:

C

  5、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总纲》中“工程分析”要求,所有建设项目均应分析其环境影响的实施过程阶段是(  )。

  A.设计阶段

  B.建设过程阶段

  C.生产运行阶段

  D.服务期满后阶段

  正确答案:

C

  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经估算模式计算出某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30%,占标率10%对应的落地浓度所处最远距离D10x为0.8km(厂界内),则该项目的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边长是(  )。

  A.二级、5km

  B.二级、1.6km

  C.三級、5km

  D.三级、1.6m

  正确答案:

C

  7、某建设项目有两个大气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经估算模式计算出该污染物占标率10%的落地浓度所处的距离(D10x分别是2.2km和5km,该项目的评价范围边长是(  )km。

  A.2.2

  B.4.4

  C.5

  D.10

  正确答案:

D

  8、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扩建项目,其污染源调查对象至少应包括(  )。

  A.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B.区域替代项目

  C.评价范围内所有工业污染源

  D.所评价的项目

  正确答案:

D

  9、某项目主要排放SO2、NO2,CO、CO2,TSP,PM10等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监測因子至少应包括(  )。

  A.SO2,NO、CO、TSP,PM10

  B.SO2.NO2,CO2.TSP,PM10

  C.SO2>NO2、TSP、PM10

  D.SO2.CO、CO2,TSP、PM10

  正确答案:

C

  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以下各监測期大气现状监測点位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

  A.各监測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測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測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B.所有监測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C.敏感点监測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測点位不变

  D.所有监測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正确答案:

A

1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其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可不包括(  )。

  A.各月的风向玫瑰图

  B.各季的风向玫瑰图

  C.各年的风向玫瑰图

  D.20年以上的风向玫瑰图

  正确答案:

C

  1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以下污染物属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測因子的是(  )。

  A.CO

  B.NO2

  C.NO

  D.氯化物

  正确答案:

B

  13、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級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学校、医院、居民区、污水处理厂、商用写字楼㊀以下预測计算点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

  A.学校、医院、居民区、污水处理厂、商用写字楼、最大地面浓度点

  B.学校、医院、居民区、预測范围网格点、最大地面浓度点

  C.学校、居民区、商用写字楼、预測范围网格点、最大地面浓度点

  D.学校、居民区、商用写字楼、污水处理厂、预測范围网格点

  正确答案:

B

  14、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級,6个监測点位的现状监測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分别是0.30mg/m30.20mg/m3、0.10mg/m3预測范围内的日平均浓度最大预測值是0,15mg/n3。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最大地面质量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应采用的最终质量浓度是(  )mg/m3。

  A.0.15

  B.0.25

  C.0.35

  D.0.45

  正确答案:

C

  15、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至少应附具的基本附图是(  )。

  A.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C.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D.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正确答案:

D

  1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以下参数均属于大气面源污染源调查清单的是(  )。

  A.面源起始点坐标、面源初始排放高度、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B.面源起始点坐标、面源污染物温度、排放工况、评价因子源强

  C.年平均风速、面源污染物温度、年排放小时数、评价因子源强

  D.年平均风速、面源初始排放高度、排放速度、排放溫度

  正确答案:

A

  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則地面水环境》规定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依据中包括(  )。

  A.污水排放量

  B.清洁生产水平的先进性

  C.污水防治惜施的可行性

  D.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

  正确答案:

A

  18、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污水排放量7500m3/d,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

  B.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C.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

  D.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正确答案:

B

  19、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1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  )个。

  A.3

  B.6

  C.12

  D.18

  正确答案:

C

  20、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其环境现状调查区内河流的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其水质现状调查的时期应包括(  )。

  A.枯水期

  B.枯水期、丰水期

  C.枯水期、平水期

  D.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正确答案:

21、某大型木材加工厂设有原木贮木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跆木场面源调查内容可不包括(  )。

  A.贮木场原木堆放面积

  B.贮木场原木堆放形式

  C.贮木场原木运输方式

  D.贮木场的地面铺装程度

  正确答案:

C

  2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能代表食品工业所排污水特征水质参数的是(  )。

  A.高锰酸盐指数

  B.氰化物

  C.石油类

  D.粪大肠菌群数

  正确答案:

D

  2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符合河流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是(  )。

  A.排污口上游可不设取样断面

  B.调查范围内取水口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C.调查范围内水文站附近可不设取样断面

  D.调查范围内河流支流汇入处均不设取样断面

  正确答案:

B

  24、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所有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均应预測的影响时期是(  )。

  A.建设期

  B.运行期

  C.服务期满后

  D.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

  正确答案:

B

  25、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污染源简化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

  A.棑入大河的两个排放口间距较大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

  B.排入大湖(库)的两个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

  C.排入小湖(库)的多个排放口不能简化为一个排放口

  D.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分别排放污水,不能简化为面源

  正确答案:

B

  26、预測无风时大湖的非持久性污染物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推荐的数学模式是(  )。

  A.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B.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C.湖泊推流衰减模式

  D.湖泊环流二維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正确答案:

C

  2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评价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时,适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的是(  )。

  A.DO的评价

  B.pH的评价

  C.水质参数综合评价

  D.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已经超标的情况

  正确答案:

D

  28、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同一噪声源在相同位置、相同时段測得的评价量中,大小关系必定成立的是(  )。

  A.最大声压级>最大A声级

  B.最大A声级>最大声压级

  C.最大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最大值

  D.A声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正确答案:

C

  29、某城市边缘未建成区规划先期建设一条城市主干路(中型工程),受其噪声影响的范围内,后期建设康复疗养区、居民住宅区、文化教育区等。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城市主干路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确定为(  )。

  A.—级

  B.二级

  C.三级

  D.低于三级

  正确答案:

A

  30、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某新建机场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以下符合其评价工作要求的是(  )。

  A-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三个阶段(投入运营后的近期、中期、远期),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预測

  B.对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引起的声环境变化进行定性分析

  C.绘制主要敏感目标等声级线图

  D.分析通往机场道路的噪声增量影响

  正确答案:

D 来

3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的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方法的确定依据是(  )。

  A.评价范围

  B.评价等级

  C.评价标准

  D.评价目的

  正确答案:

B

  3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矿山爆破施工作业环境噪声的測量量是(  )。

  A.A声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

  B.A声级及脉沖声级

  C.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

  D.线性声级及倍频带声压级

  正确答案:

C

  3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声环境》,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  )。

  A.影响噪声传播的建筑和地形分布情况

  B.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

  C.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调查结果

  D.环境噪声现状測量结果

  正确答案:

A

  34、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声环境》,为便于绘制等声级线图,一般采用网格法确定预測点,以下对等声级线精度影响最大的是(  )。

  A.网格形状

  B.网格大小

  C.坐标原点

  D.图例大小

  正确答案:

B

  35、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噪声在户外传播过程中的声级衰减,表述正确的是(  )。

  A.噪声频率越高,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越大

  B.噪声波长越小,空气吸收引起的袞减越小

  C.几何发散衰减量与声传播距离及声波频率有关

  D.几何发散衰减量与声波波长及频率有关

  正确答案:

A

  3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须纳入大型印刷厂扩建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的是(  )。

  A.印刷厂周围受噪声影响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B.分析印刷厂车间工人受噪声影响情况

  C.分析扩建工程设计中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对策的适用性和效果

  D.分析现有工程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投资合理性

  正确答案:

C

  3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以下属于从声源角度降低噪声的措施是(  )。

  A.设置声屏障B,降低列车运行速度

  C.采用低噪声通风隔声窗

  D.合理規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

  正确答案:

B

  38、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新建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从公路中轴线至少向外延伸(  )m。

  A.50

  B.100

  C.200

  D.300

  正确答案:

D

  39、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开展工程分析时,工程平面图中的“地表状况”不包括(  )。

  A.动物群落

  B.主要水体

  C.植被类型

  D.周边村庄

  正确答案:

D

  40、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某公路工程需进行生态影响3级评价,其生态现状评价中生态制图必须配有的基本图件是(  )。

  A.植被现状图

  B.土壌侵蚀分布现状图

  C.工程平纵断面图

  D.土地利用现状图

  正确答案:

41、某设区的市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則》,以下可不列入“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的是(  )。

  A.确定该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

  B.该市产此结构与布局环境影响分析论证

  C.该开发区集中供热方案的环境可行性论证

  D.识别该开发区区域开发活动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C

  4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中“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C.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D.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正确答案:

B

  4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开发区规划方案初步分析”的内容应包括(  )。

  A.开发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合理性分析

  B.开发区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C.开发区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D.公众参与分析

  正确答案:

B

  44、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下符合开发区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是(  )。

  A.总量控制因子应包括COD、TN、TP

  B.总量控制因子的确定应考虑当地降水量

  C.根据开发区技术经济条件确定水环境允许棑放总量

  D.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制定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正确答案:

A

  45、《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对开发区规划的环境可行性进行综合论证”的内容不包括(  )。

  A.开发区开发性质的合理性

  B.开发区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C.开发区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

  D.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

  正确答案:

A

  46、以下規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是(  )。

  A.县级水利发展規划

  B.电力集团发展规划

  C.造纸厂发展规划

  D.国家能源发展規划

  正确答案:

D

  47、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开展城市总体規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合理时机是(  )。

  A.城市总体规划公示之后

  B.城市总体規划公示期间

  C.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初期

  D.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后期

  正确答案:

C

  48、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則(试行)》,设区的市级工业发展規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不包括(  )。

  A.拟议规划目标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B.规划热网供热压力选择合理性分析

  C.环境影响识別

  D.公众参与

  正确答案:

B

  4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规划分析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規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B.规划环境目标的确定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D.規划方案的初步筛选

  正确答案:

B

  50、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试行)》,确定环境保护减缓措施时应遵循的优先顺序是(  )。

  A.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重建措施、修复补救措施

  B.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C.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预防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D.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预防措施、重建措施、修复补救措施

  正确答案:

 

51、以下风险事故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木导则》的是(  )。

  A.甲醇罐爆炸

  B.液氮罐爆炸

  C.天然气田井喷

  D.炼油厂污水处理厂输送管道断裂

  正确答案:

D

  5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木导则》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是(  )。

  A.源项分柝、风险识别、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B.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C.风险识别、后果计算、源项分析、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D.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识别、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正确答案:

B

  53、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工作阶段划分正确的是(  )。

  A.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三个阶段

  B.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四个阶段

  C.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D.确定项目来源、准备、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正确答案:

C

  54、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时段划分为(  )。

  A.施工期、运行期两个时段

  B.施工期、试运行期两个时段

  C.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三个时段

  D.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运行期四个时段

  正确答案:

C

  55、某建成的高速公路项目,短期内交通量无法达到设计能力的75%。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規范生态影响类》,该公路项目可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运行工况要求是(  )。

  A.必须等待交通达到设计能力的75%或以上

  B.应在车辆畅通、交通量达到设计能力的50%或以上

  C.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交通量必须达到设计能力的30%或以上

  D.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注明实际调査工况

  正确答案:

D

  56、某工程竣工环境保栌验收调查时,发现工程存在一些环保问题,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论是(  )。

  A.建议不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B.建议对部分工程通过政工环境保栌验收

  C.对存在环保问题的工程提出整改方案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D.限期整改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正确答案:

D

  57、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50m高棑气筒的氯乙烯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2kg/H,60m高排气简的氯乙烯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6kg/h,54m高排气筒氯乙烯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  )kg/h。

  A.14

  B.14.4

  C.13.6

  D.13.2

  正确答案:

B

  58、依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企业空压机房邻近厂界,评价该处厂界环境噪声测量结果时,必须采用的评价量是(  )。

  A.昼间、夜间声压级和昼间、夜间最大声级

  B.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和夜间最大声级

  C.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和昼间最大声级

  D.昼间、夜间倍频带声压级和昼间、夜间最大声级

  正确答案:

C

  59、依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关于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施工阶段夜间作业噪声限值均为55dB

  B.夜间施工以打桩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最大

  C.昼间不同施工阶段中以装修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最小

  D.打桩阶段昼间作业噪声限值不得超过75dB

  正确答案:

C

  60、依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商场楼顶空调冷却塔噪声对临近居民住宅楼影响时,必须选择的评价量是(  )。

  A.昼间、夜间等效声级

  B.冷却塔工作时段等效声级

  C.昼间、夜间最大声级

  D.冷却塔昼间工作时段最大声级

  正确答案:

 

61、某县国土面积为1500km2,其中县城约80km2,其余为农村地区,在农村范围内有50km2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县政府在县城下风向规划10km2的工业区。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县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面积是(  )km2。

  A.1420

  B.1440

  C.1450

  D.1490

  正确答案:

C

  62、依据《环境空气貭量标准》,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NO2一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是(  )mg/m3。

  A.0.24

  B.0.12

  C.0.08

  D.0.04

  正确答案:

A

  63、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SO2、NO2年平均浓度统计数据的有效性规定,表述正确的是(  )。

  A.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9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10个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B.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9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12个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C.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D.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6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0个日均值

  正确答案:

C

  64、《地表水环境屑量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  )。

  A.近岸海域

  B.处理后的城市污水

  C.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D.经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

  正确答案:

C

  6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規定的III类水质总磷的限值是(  )mg/L。

  A.0.1(湖、库、0.0025)

  B.0.2(湖、库、0.05)

  C.0.3(湖、库、0.01)

  D.0.4(湖、库、0.2)

  正确答案:

B

  66、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已知某污染物Ⅰ、II、III,IV类标准值分別为0.001mg/L、0.001mg/L,0.002mg/L和0.01mg/L,某处地下水该污染物分析測试结果为0.001mg/L,采用单项组分评价,该处地下水质量应为(  )类。

  A.I

  B.Ⅱ

  C.Ⅲ

  D.IV

  正确答案:

A

  67、依据《海水水质标准》,以下应执行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是(  )。

  A.水产养殖区

  B.海洋渔此水域

  C.滨海风景旅游区

  D.海洋开发作业区

  正确答案:

A

  68、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在进行环境噪声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