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92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docx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4

座次号

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初一历史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寒假,张昊与爸爸要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他要去的地方应该是()

A.北京周口店B.陕西西安C.浙江余姚D.云南元谋

2.关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大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引发广泛关注。

其中最早把粟作为主食的居民是()

A.半坡原始居民B.山顶洞人C.大汶口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4.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右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D.山顶洞人

5.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参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并发表祭文。

宋楚瑜祭文里面特别提到:

“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文中的“人文始祖”指

A.禹    B.尧   C.黄帝   D.舜

6.某同学参加《开心辞典》时遇到这样一个题目:

在XX里键入“公元前2070年”“禹”“王位世袭制”,点击搜索将会出现()

A.夏朝B.商朝C.周朝D.汉朝

7.七年三班同学要编排历史剧“夏、商、西周的残暴统治”,三位同学分别要扮演夏、商、西周时期的亡国之君,他们分别是()

①启②纣③周幽王④桀⑤武王⑥汤

A.①③④B.④②③C.①⑤⑥D.②④⑥

8.《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C.宗法制   D.分封制

9.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

”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A.黄帝B.尧C.舜D.禹

10“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里的苦心人指的是()

A.越王勾践B.楚庄王C.吴王阖闾D.晋文公

11.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2.图中,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BCD

13.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家争鸣”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家争鸣的()

A.出现时间B.出现原因

C.学派D.作用

14.朱敏在复习时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归纳,笔记本上出现“葵丘会盟、问鼎中原、商鞅变法”等关键词,那么她复习的主题应该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

15.成语“朝秦暮楚”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形势B.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形势

C.秦国和楚国的地理位置D.秦国楚国灭亡的时间

16.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投资环境的问题。

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

C.加强思想控制D.打击分裂势力

17.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D.三国---→西晋

18.能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BCD

19.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20.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A.夏B.唐C.周D.秦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并改正。

每题2分,共10分)

21.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错误:

改错:

22.公元前260年,秦在城濮之战大获全胜,自此六国再无力抗秦。

错误:

改错:

23.把商朝又称殷朝是因为“殷”字吉利。

错误:

改错:

2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道德经》

错误:

正确:

25.对华夏族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是尧和舜

错误:

改错:

三、材料分析题

26.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

依据所学内容及题中的图片回答问题。

(本题共8分)

(1)“中国人和水稻打交道七八千年”,那么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哪一聚落居民就已种植水稻?

(1分)

(2)看右图,他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教民播种五谷”的农业创始人,请问他是谁?

(1分)

(3)工具的革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

重要因素,观察右图说说下列工具

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

(1分)

铁制农具牛耕图

(4)右上图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工程的示意图?

该工程是什么时期由何人主持修建?

该工程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

(3分)这一工程至今仍发挥哪些作用?

(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27.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请依据以下时代特征,探究下列问题:

(共42分)

(1)【追根溯源】(3分)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是由于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什么制度?

(1分)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2)【争霸兼并】(14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一些大的诸侯国为取得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春秋五霸”。

①在“春秋五霸”中,首先起来称霸的诸侯是谁?

(1分)

 

②他为什么能率先成就霸业?

请写出两条理由。

(2分)

 

材料二:

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

几个大国之间经常展开激战。

请你:

自习研读右图《战国七雄示意图》,并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4分)

A:

B:

C:

D:

图中于公元前230—前221年,先后兼并其他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是国(请写出符号),定都。

它的统一具有的深远历史意义是。

(2分)

该国完成统一后,为抵御民族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东到的长城。

(3分)

(3)【变法运动】(7分)

材料三: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记、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①以上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2分)

 

②商鞅变法中使秦国实现“富国”和“强兵”的主要措施分别是什么?

(2分)

 

改革中哪项内容遭到旧贵族强烈反对?

(1分)

 

秦孝公死后,商鞅遭逮捕,受酷刑而死。

由此,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

为什么?

(2分)

 

(4)【百家争鸣】(18分)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2018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我国还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广泛宣传中国文化,以此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阅读下列关于他的图文材料,并完成相关试题(1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材料三:

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

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

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是不够稳重。

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材料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一中的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一学派?

(1分)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分)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谁继承和发展的?

(1分)

 

根据材料二,说说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2分)

材料三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1分)

材料四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孔子的言论主要收集在哪部著作里?

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2分)

材料五:

观察下图漫画,回答问题(9分)

 

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并请写出在战国时期对应的代表人物。

(6分)

学派

代表人物

图一

图二

图三

战国诸子百家除了漫画中已列举的,请再举一例、并写出代表人物和他的思想主张。

(3分)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