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92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1-5)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1、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所有的水

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资源

C.冰川是地球上水的主体

D.河流、淡水湖泊、浅层地下水是目前利用的主要水资源

2.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

A.夏秋多,北方多B.冬春多,东部多

C.夏秋少,南部少D.冬春少,西部少

3..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箭头是()

A.a、b、c、dB.b、c、h、e

C.d、e、f、gD.e、f、g、h

4..图甲为蔗糖的溶解度曲线。

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则烧杯底部的蔗糖固体质量将()

A.变大B.不变

C.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5.实验室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3%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用3g氯化钠与100g水配制得到B.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

D.用50g质量分数6%氯化钠溶液与50g水配制得到

6.配置溶液时最常用的溶剂是(  )

A.植物油B.汽油C.酒精D.水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水B.矿泉水C.蒸馏水D.冰汽水

8.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不是浓溶液B.碘酒的溶质是酒精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m克,表示该温度下100克饱和溶液中有该物质m克

9.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  )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5

10

15

20

25

溶液的质量/g

55

60

65

67

67

A.在20℃时,实验3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B.在20℃时,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

C.在20℃时,实验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D.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5g

10.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

11.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能加快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  )

A.将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B.将硝酸钾固体研磨成粉末

C.在加入硝酸钾的同时不断搅拌D.增大压强

12.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

13.如图为市售盐酸标签的部分内容,其中36.0%~38.0%

表示该盐酸中(  )

A.氯元素含量B.溶质溶解度

C.溶质质量分数D.溶质式量

14.潜水运动员从水面开始下潜到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潜水运动员受到的(  )

A.重力变大B.浮力不变C.水的压力差不变D.浮力变大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量取液体

C.

滴加液体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16.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B.图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

A.

B.

C.

D.

D.图③和图④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7.一长方体铁块按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处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象是(  )

 

18.把一个木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50g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质量是(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

A.等于50gB.小于50gC.大于50gD.无法确定

19.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人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

A.F1>F2p1>p2B.F1=F2p1>p2

C.F1<F2p1=p2D.F1=F2p1=p2

20.将适量的橡皮泥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液体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C.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用它直接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二、简答题:

(共20空格,每空格1分,共20分)

1.同一艘轮船装载同样的货从长江驶入近海,受到的浮力_________,浸入水中的体积将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1)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

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ml。

(水的密度约为1g/cm3)

②称量:

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______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在右盘添加____,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③溶解: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______,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贮存: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____________,放到指定的地方。

4.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正负极产生色,其体积比是。

正极的气体能;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5.读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问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2)世界上径流量最多的两个大洲是和。

(3)大洋洲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少的大洲,同时它也是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三.实验探究题(14空,每空2分,共28分)

1.以下是有关CO2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①一个标准大气压时CO2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度(单位:

mL/g)

温度/℃

溶解度溶剂

-60

-40

-20

0

20

30

甲醇

66

24.5

11.4

6.3

4.1

3.6

丙酮

127

50

24

13

8.2

6.6

甲苯

8.7

4.4

4.0

3.5

3.0

2.8

②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

mL/g)

压强/大气压

温度/℃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请根据数据分析:

(1)影响CO2的溶解度的因素有、和.

(2)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简单说明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

(3)打开汽水瓶有CO2气体溢出,说明瓶中的压强(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大气压强.

2.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

G物(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浮力F浮(N)

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

ρ水=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

F浮=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

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

号可初步得出结论:

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共12分)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2.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的标签上的部分内容,阅读后计算:

(1)该硫酸未开启前质量为克(盛装的瓶子除外);其中溶质的质量是克。

(2)欲配制6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毫升?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5)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A

D

D

C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B

D

C

B

A

D

D

二、简答题(21空格,每空格1分,共21分)

1.不变变小

2.AAC

3.15烧杯砝码搅拌贴上标签

4.无气体1:

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5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亚洲南美洲大洋洲人口少,因此人均径流量多

三、实验探究题(10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

1.

(1)溶剂种类 温度 压强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分);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1分)  (3)大于 

2.⑴20.5⑵大1、4或者2、5或者3、6⑶0.5阿基米德⑷A⑸小0.7

四、分析计算题(第1题9分,第2题10分,共19分)

1.

(1)12牛

(2)8牛(3)1.5×103kg/m3

2.

(1)920901.6

(2)65.22厘米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