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9292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docx

变电站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

本次实习是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的,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增加了我们的专业实践知识;进一步培养了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总结、分析、处理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我国对电力工业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本次实习主要是为了结合课程所学知识,了解电能生产的全过程及主要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构成、型号、参数、结构、布置方式,对变电所生产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熟悉变电所主接线连接方式、运行特点;初步了解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为今后在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为今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实习内容

1、实习单位简介

阳曲县位于太原市北部,地域面积785.7平方公里。

全县辖14个乡镇,356个行政村,1070个自然村,社会总人口约60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阳曲县电业局成立于1975年12月,1980年7月划归阳曲地区电业局行业管辖,更名为阳曲县供电局。

1994年被阳曲电力实业公司代管。

全公司现有职能部室10个,专业机构8个,职工总人数476人,其中主业在岗职工370人,多经83人,转业军人在外培训23人。

全公司现设财务资产部、门市部、营销部、安全监察部、察审计部、策划发展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工作部九个职能部室,设置变电中心、输配电中心、电能计量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台区管理中心、物流服务分中心六个专业机构。

担负着全县14个乡镇的农业排灌、农副加工、生活照明、乡镇企业等各类用电任务,用户数量为172700户。

目前,全县乡、村、户通电率均达到100%。

截止到目前,整个供电区域内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两台,总容量30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2座,总容量143兆伏安;系统内35千伏变电站8座,总容量80.95兆伏安;县局管辖35千伏线路113.84千米;10千伏配电线路56条,总长度1122千米;400伏线路4285千米,农综配电台区1105个,专用变407个。

近几年来,阳曲电力实业公司认真贯彻阳曲供电公司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局职工上下同心同德、凝心聚力,致力于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紧扣“一强三优”发展战略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强化基础管理,深化同业对标,实现提质增效,服务地方经济,为阳曲县的社会发展与经济腾飞提供了稳定、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通过多年的努力。

阳曲电力实业公司先后荣获明业公司先进集体、“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政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西省创新企业”、“太原市A级纳税信用企业”、太原市供电公司抗灾抢险恢复供电功勋单位等荣誉称号。

继续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和公共服务行业行风评议中连续五年蝉联第一名。

2、变电站一次接线方式简介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电气一次设备根据工作要求和它们的作用,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起来而构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又叫一次回路、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二次设备连接成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二次接线或二次系统。

电气主接线表示出电能的生产、汇集、转换、分配关系和运行方式,是运行操作、切换电路的依据。

二次接线表示出继电保护、控制与信号回路和自动装置的电气连接以及它们动作后作用于一次设备的关系。

用国家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将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绘制成的电路图或电气接线图,称为电气主接线图(常绘制成单线图)和电气二次接线图。

这里主要介绍一次接线方式。

一次接线方式分类:

单母线:

单母线分段、单母线三分段、单母线分段带旁路、环形接线

双母线:

双母线带旁路、双母线单分段、双母线双分段、双母线母联兼旁路一个半接线

桥型接线:

内桥接线、外桥接线、扩大桥接线

•单母线分段

•双母线分段

•内桥接线

内桥接线

3、变压器

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电器,它通过线圈间的电磁感应,将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它是由相互绝缘且匝数不等的两个绕组构成电路),套装在有良好导磁性能材料叠成的铁心上(构成磁路),两绕组之间只有磁的耦合而没有电的联系。

变压器的作用:

变换电压,以利于功率的传输。

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送点的经济性,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降压变压器能把高电压变为用户所需要的各级使用电压,满足用户需要。

变压器油的作用:

排出空气,避免部件因与空气接触受潮氧化而引起的绝缘降低;变压器油的绝缘强度比空气大,使绕组与绕组之间,绕组与铁芯之间均保持良好的绝缘;使变压器的绕组和铁芯得到冷却。

变压器油的运行要求:

水分是油氧化过程的主要催化剂,直接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并会促使油老化,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油受到氧化和金属元素对油品氧化的催化作用,使油产生酸性氧化产物和油泥。

酸性氧化产物腐蚀金属,又使油中的金属含量增加,加速油的氧化。

酸、碱、硫、灰分等杂质含量越低越好,以尽量避免它们对绝缘材料、导线、油箱等的腐蚀。

变压器油枕工作原理:

油枕(储油柜)采用密封的办法来减小油与大气的接触面积,一般有胶囊袋密封、隔膜式密封。

胶囊式储油柜是在储油柜的内壁增加一个胶囊袋,胶囊袋内部经过呼吸器及其连管与大气相通,胶囊袋的底面紧贴地浮在储油柜内油面上,使胶囊袋与油面之间没有空气。

隔膜式储油柜是在储油柜的中间法兰处安装密封隔膜。

变压器油面通过呼吸器和空气的接触,可以防止外界的湿气、杂质等进入主变内部,使主变能保持一定的干燥程度。

当油面随温度变化时,胶囊袋也随着膨胀和压缩(隔膜、膨胀金属也随着张驰),起到了呼吸作用。

变压器油枕的作用:

变压器油箱内的油面波动的危害:

油面降低时露出铁芯和线圈部分会影响散热和绝缘;二是随着油面波动,空气从箱盖封排出和吸进,而由于上层油温高,加速油的氧化和受潮。

当变压器油的体积随着油的温度膨胀或减小时,油枕起着调节油量,保证变压器油箱内经常充满油的作用;油枕的油面比油箱的油面要小,减少了油和空气的接触面,同时,油枕内的油几乎不参加油箱内的循环,温度比油箱内的上层油温低的多。

因此,油枕可以防止油的过速氧化。

有载调压油枕:

单独的油位表、呼吸器、瓦斯继电器,和主变的油是不连通的。

主要是因为有载调压装置的油工况比较恶劣,油质较主油箱油质差。

油位表:

指示油枕中的油面。

油位表指示油位不正常的处理:

变压器油位因温度上升有可能高出油位指示极限,经查明不是假油位所致时,则应放油,使油位降至与当时油温相对应的高度,以免溢油。

变压器渗漏油巡视:

渗油部位有灰尘,相应的底部鹅卵石有油迹。

油面温度:

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的最高上层油温一般不得超过85℃;油浸风冷和自冷变压器上层油温不宜经常超过85℃,最高一般不得超过95℃。

变压器油温异常升高:

应通过比较安装在变压器上的几只不同温度计读数,并充分考虑气温、负荷的因素,判断是否为变压器温升异常。

检查变压器冷却装置:

冷却风扇和油泵出现故障、温度计损坏、散热器阀门没有打开等均有可能导致变压器油温异常。

油面温度计:

利用液体的热膨胀冷缩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由弹性元件、3个部分组成一个密闭系统。

当温包感受到温度变化时,密闭系统内的压力因液体体积发生变化而变化引起弹簧管曲率变化使其自由端产生位移,在通过连杆和传动机构带动指针转动,在表度盘上指示出被测温度。

绕组温度计:

绕组温控器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互感器取出与负荷成正比的电流,经变流器调整后,输入到绕组温控器弹性元件内的电热元件,电热元件

产生的热量使弹性元件产生一个附加位移,从而产生一个比油温高一个温差的温度指示值。

绕组温控器就是用这种间接的方法得到绕组温度的平均指示值。

冷却器的运行注意事项:

强油风冷变压器,一般3组运行,1组辅助,1组备用,并定期轮换,检查其自动装置的可靠性。

油浸风冷变压器,正常运行时风扇不启动,达到启动条件后启动通风。

风冷启动条件:

55℃启动,45℃返回。

主变高压侧电流的70%。

强油风冷变压器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切除全部冷却器时,变压器在额定负载下允许运行20分钟。

当油面温度尚未达到75℃时,允许上升到75℃,但冷却器全停的最长运行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冷却器表面污垢严重时,风扇吹过的自然风无法从冷却管束之间的间隙通过,冷却器冷却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时可降低冷却效果达75%以上。

一般在冬夏高峰负荷到来之前或主变检修时,用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吹净管束间堵塞的杂物,若油垢严重可用金属刷洗净擦洗干净,带电冲洗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触电。

高压设备巡视规定:

经本单位批准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人员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灾害发生时,如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时,应得到设备运行管理单位有关领导批准,巡视人员应与派出部门之间保持通讯联络。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

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

进入SF6高压室、配电室巡视时,入口处若无SF6气体含量显示器,必须通风15分钟后,并用检漏仪测量SF6气体含量合格。

尽量避免一人进入SF6高压室、配电室进行巡视。

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关门。

变压器正常运行的条件:

变压器完好。

主要包括变压器本体完好,无缺陷;各种电气性能符合规定;变压器油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油位正常,声响正常;

各辅助设备完好无损,其状态符合变压器的运行要求变压器额定参数符合运行要求。

主要包括:

电压、电流、容量、温度等;辅助设备要求的额定运行参数也满足要求(冷却器工作电源,控制回路所需的工作电源等);运行环境符合要求。

主要包括变压器接地良好,各连接头紧固;各侧避雷器工作正常,各继电保护装置工作正常等。

冷却系统完好。

变压器运行中的异常状态:

1、严重漏油;2、油位过低;3油位过高;4、油枕、套管上看不到油位;5、变压器内部有异常声音;6、有载分接开关调压不正常滑档;7、变压器套管有裂纹或较严重破损,有对地放电声,接线桩头接触不良有过热现象;8、气体继电器连续报警,间隔趋短,气体继电器内气体不断聚集;9、冷却系统有不正常情况;10、同样环境温度和负荷下,变压器温度不正常,且不断上升。

变压器运行中的事故状态:

1、各异常状态继续发展成严重状态,从而使变压器事故跳闸;2、发生不符合变压器正常运行的一般要求项目的现象,且有可能出现使变压器烧损的情况;3、变压器发现有隐患、火光、声响很大且不均匀或者爆炸声;4、变压器着火。

变压器巡视项目:

1、变压器运行的音响是否正常;2、油枕及充油套管中的油色、油位是否正常,有无渗漏油现象;3、各侧套管有无破损,有无放电痕迹及其它异常现象;4、冷却装置运行是否正常;5、上层油温表指示是否正确,有无异常情况;6、防爆管的隔膜是否完好,有无积液情况;7、呼吸器变色硅胶的变色程度。

4、继电器

屋外配电装置的继电器室需满足以下要求:

一、继电器室应靠近配电装置,使控制电缆最短。

二、环境条件应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等的安全可靠要求。

三、应有良好的防尘、防潮、照明和必要的采暖通风设施,为检修、调试创造较好的条件。

四、保护为双重化时,不同出口的保护屏宜分开布置在继电器室的两个半边,它们之间的电缆沟宜用防水隔墙隔开。

电力网的控制屏(台)在第一单元控制室内,其蓄电池或直流分配电屏也可布置在继电器室内。

在变电站电磁继电保护装置中,安装方向继电器是为了防止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无选择性地动作。

通过在电流保护回路中加装功率方向继电器来判断故障电流的方向,电网一旦发生事故,过电流保护能有选择地断开故障点。

在双电源系统回路中,由于短路时的电流方向是分别从2个电源指向短路点的,所以功率方向继电器感受的功率也不相同。

当方向指向线路侧时短路功率方向由母线流向电路,保护装置才动作;而由线路流向母线时不动作。

其方向元件接线方式为90°,只有正方向流过故障电流时保护装置才动作。

功率方向继电器在过电流保护回路中,其常开触点和电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是穿连接在一起的。

当双电源线路中发生短路事故时,短路电流在电流互感器二次感应故障电流,启动电流流经继电器和功率方向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

由于回路接有功率方向继电器,只有与功率方向继电器方向指向线路一致,一次侧电流从母线流向电路时,功率方向继电器才动作使常开触点闭合。

于是正控制电源经电流继电器常开触点、功率方向继电器常开触点启动时间继电器,经延时使保护装置获得必要的动作时限,闭合其触点,再经信号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发出跳闸脉冲电压,使断路器跳闸。

而当流入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与功率方向继电器规定的方向相反时(一次电流从线路流向母线时),功率方向继电器不动作,将方向过电流保护闭锁。

架空输电线路阻抗角一般为20°——30°,采用90°接线方式的目的是消除近处两相短路的动作死区。

接入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与电流的极性必须正确。

否则,将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

从驱动时间继电器工作的电源要求(驱动线包工作电压)来分,一般继电器分交流继电器与直流继电器,分别用于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另外,依据其工作电压的高低,有6、9、12、24、36、110、220、380等不同的工作电压,使用于不同的控制电路上。

时间继电器另一个区分点是它的触点(执行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电路的开关),分别有常开、常闭、转换的区别,另外还有触点多少的区别,可以控制多大的工作电压及电流(即触点允许控制的功率)的区别,供不同用途选用;另外特殊触点还有带自锁(动作后即使控制电压消失,触点自己保持失去控制时的状态),带延时吸合或延时释放功能等种类,供特殊情况下使用。

时间继电器是当吸引线圈通电或断电后其触点经过一定延时再动作的继电器。

类型认识有:

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电子式。

①直流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用于直流电气控制电路中,只能直流断电延时动作。

优点:

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寿命长;缺点:

延时时间短。

②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阻尼作用获得延时。

分:

通电延时、断电延时两种。

③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分R-C式晶体管和数字式时间继电器。

优点:

延时范围宽、精度高、体积小、工作可靠。

④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以RC电路电容充电时电容器上的电压逐步上升的原理为基础。

电路有单结晶体管电路和场效应管电路两种。

分类:

断电延时、通电延时、带瞬动触点延时三种。

通电延时型——当吸引线圈通电后,其瞬动触点立即动作;其延时触点经过一定延时再动作。

当吸引线圈断电后,所有触点立即复位。

断电延时型——当吸引线圈通电后,所有触点立即动作。

当吸引线圈断电后,其瞬动触点立即复位;其延时触点经过一定延时再复位。

时间继电器原理:

空气阻尼式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结构示意图a)中当线圈1通电后,铁芯2将衔铁3吸合,推板5使微动开关16立即动作,而活塞杆6在塔形弹簧7作用下将带动活塞13及橡皮膜9向上移动。

由于橡皮膜下气室空气须经进气孔12缓慢补充,因此橡皮膜下气室短期内形成负压,导致活塞杆不能迅速上移产生延时,活塞杆缓慢升到最上端时才能通过杠杆15触动微动开关14,延时时间长短取决于进气孔12的大小,可通过螺杆11调节。

图b)是断电不延时工作原理。

当线圈1断电时,衔铁3在复位弹簧4作用下将活塞13推至最下端时的状态。

由于橡皮膜下气室内的空气通过可通过活塞杆6与橡皮膜之间的间隙须利进入上气室,上下气室间不形成负压,因此微动开关14与16都迅速复位。

图c)是将电磁机构倒置安装构成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示意图。

断电时微动开关15将在延时后触动。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延时精度较低,不能精确设定延时时间,延时精度要求较高的电气控制线路中不宜采用。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原理

a)通电延时原理b)断电不延时原理c)断电延时原理

1-线圈2-铁芯3-衔铁4-复位弹簧5-推板6-活塞杆7-塔形弹簧8-弱弹簧

9-橡皮膜10-空气室壁11-调节螺杆12-进气孔13-活塞14、16-微动开关15-杠杆

晶体管式和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能精确设定延时时间。

新型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具有体积小、延时精度高、延时可调范围大、调节方便、寿命长等优点,其内部延时电路则采用晶体管组成,可应用于延时精度要求高的电气控制线路中。

晶体管式和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能精确设定延时时间。

新型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具有体积小、延时精度高、延时可调范围大、调节方便、寿命长等优点,其内部延时电路则采用晶体管组成,可应用于延时精度要求高的电气控制线路中。

精确延时时间继电器a)晶体管式b)电动机式

5、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构成及技术要求

(一)系统结构:

主要分二部分即站控层和间隔层(也有再分第三部分设备层)。

站控层发生故障停用时,不能影响间隔层的正常运行。

站控层:

由主计算机、操作员工作站、前置机(数据处理和通信)站长管理PC

机及终端服务器、数据通信网关等设备构成。

间隔层:

由按电气单元组屏的I/O测控单元组成,具有:

交流采样、防误闭锁、

同期检测、就地显示、短路器紧急操作等功能,并按电气一次设备电压等级分

散布置于小室。

(二)技术要求

●硬件要求

1.必须取代常规的监控手段,如:

模拟屏、控制台、光示牌系统、远动系统、事件顺序记录仪等。

2.变电站所有的断路器、刀闸、变压器、交直流电源、站内辅助设备、继保系统和各相关装置状态信号都纳入监控系统的监视和控制范围。

3.计算机监控系统应满足“少人值守”的运行原则。

4.与继电保护交换信息:

(1)各种保护的跳闸信号应采用硬接点的方式接入I/O测控单元。

(2)各种保护的重要告警和装置主要故障信号应采用硬接点的方式接入I/O测控单元。

(3)其他保护信号宜采用通信接口方式与监控系统的站控层网络或间隔层网络连接。

(4)数字保护采用通信接口方式与监控系统连接方式下的数据传送宜采用IEC60870-5-103《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或其它国际、IEC标准规约。

(5)原则上由保护向监控系统单方向传送数据,若监控系统需调用保护信息,应有权限设置。

监控系统不能修改保护参数和其它任何设置。

(6)通过通信接口传送的保护信息必须满足实时性要求,其事件分辨率应<2ms。

(7)通过通信接口传送的保护信息应能组合到监控系统的数据库。

(8)上述1、2通过通信接口接入监控系统的保护内部信号量,可通过站内自动化系统提供给网调。

●软件要求

1、应用软件

(1)监视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

(2)数据库管理软件

(3)网络管理软件

(4)人机接口软件

(5)时钟及定时管理软件

2、支持软件

(1)编译软件

(2)诊断软件

(3)计算机通信支持软件

(4)开发接口软件

●网络通信

(1)专线通信:

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二台专用的远动数据通信机与三级调度进行信息交换,采用标准的通信规约,如:

CDT、及IEC870-5-101等。

传输媒体为载波、微波、光纤等。

(2)网络通信:

计算机网络通信,利用路由器等结合设备,通过数据网络,采用标准的通信规约IEC870-5-104与主站进行通信的方法,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点。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特点:

1.监控对象相对独立,具有运行和检修并存的特点。

(1)各I/O测控单元应按各电气间隔设计配置。

(2)每个I/O测控单元的电源、数据采集、处理、逻辑运算控制、开关同期等应独立于其它I/O测控单元。

(3)系统功能设计模块化、分布化、各电气间隔退出运行或系统任一装置、部件、功能的故障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2.变电站的建设具有“统一规划,分期投运”的特点,存在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部分电气一次、二次回路调试并行的矛盾,为了不影响变电站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要求变电站具有:

(1)间隔层网络节点可容许分期投运;

(2)监控系统站控层应具备在线编辑和修改功能;

(3)调试阶段网络和主机的数据交换量很大,为了防止由于信息堵塞而引起的死机,在监控系统主站或前置机的设计中,必须考虑这种情况,留有一定的富裕量。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

●安全监视功能:

交流采样、计算和显示;其它数据采集和监视;事故及参数越限告警、记录;操作记录;事故追忆;趋势显示和记录;SOE事件顺序记录;全站各测控单元及主站的GPS时钟同步;运行报表的自动生成和打印。

●运行管理功能:

历史数据检索、存储;断路器正常和事故跳闸次数统计;电压合格率、变压器负荷率、变电站负荷率、变电站负荷率及电量平衡统计计算;各条线路、主变高、中、低压侧电量、站用电电量分时段统计、计算和记录。

●控制功能:

AVQC;断路器及主变分接头的远方控制;断路器、刀闸和主

变分接头的站控层控制;断路器的间隔层控制;断路器、刀闸操作联闭锁功能;断路器自动同期。

简述如下:

操作控制方式:

操作控制功能可按远方调度、站控层、间隔层、设备级的分层操作原则考虑。

原则上间隔层和设备级只作为后备操作或检修操作手段,这二层的操作控制方式和监控范围可按实际设计要求和设备配置灵活应用。

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无论设备处在哪一层操作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和选择切换开关的状态都应处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监视中。

各层选择切换开关位置和设备在各层操作控制的权限见下表:

选择切换开关位置

操作控制

设备层

间隔层

站控层

就地

远方

就地

远方

就地

远方

设备层

间隔层

站控层

调度层

#

N/A

N/A

×

×

×

#

#

N/A

×

×

×

#

#

#

×

×

×

#

#

#

×

×

×

N/A-任何位置

√-控制有效;×-控制无效

#-选择开关位置

-设备层选择开关指断路器、刀闸电气回路和主变就地控制柜上的选择开关。

-间隔层选择开关指I/O测控单元上的选择开关。

-当设备层或间隔层的选择开关在“就地”位置,站控层或调度层的不可控只对该设备或该回路而言。

电压无功自动控制(AVQC)

监控系统应能根据远方调度或站内操作员设置的500kV/220kV电压或无功目标值自动控制无功补偿设备,调节主变分接头,实现电压无功自动控制。

监控系统的电压无功自动控制不包括系统事故状态下的无功补偿设备快速投切功能。

1)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功能应独立于站控层的其它功能。

2)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应具有三种模式:

闭环(主变分接头和无功补偿设备全部投入自动控制)、半闭环(主变分接头或无功补偿设备退出自动控制)和开环(电压无功自动控制退出),可由操作员选择投入或退出。

3)运行电压控制目标值(高限、低限、高高限、低低限)应能在线修改。

4)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可选择优先满足500kV或220kV运行电压的方式。

5)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设计应充分考虑投入和运行的闭锁条件:

如断路器状态、有关被控设备的保护告警、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6)无论是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硬件还是软件故障,都应立即发出告警信息,并终止任何控制操作。

7)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可对主变分接头的调节时间间隔进行设置。

8)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可根据各电容器/电抗器的投入次数进行等概率选择控制。

断路器、隔离刀闸和接地刀闸的控制和联闭锁

1)具有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隔离刀闸和接地刀闸以及主变分接头的控制都可在操作员工作站上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