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978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docx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与环境保护

9.4化学与环境保护

13.(成都)(6分)纽扣电池常用于手表等精密电子产品。

下面是某常见纽扣电池中发生的反应:

H2O+Zn+HgO=Zn(OH)2+Hg

(1)该反应中,Zn的化合价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

(2)将该反应中的反应物进行简单分类,则下面横线上的物质是(填名称):

单质:

_____________

纯净物

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____

(3)该电池中通常还加入炭粉,是因为炭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

(4)废旧的纽扣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回收。

14.(成都)(6分)近日,成都市环保局发布《2009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

去年,我市城区共采雨样243个,降水pH均值为5.12,城东降水pH均值为4.14。

(1)从数据看,因5.12小于__________(填数值),说明我市城区有酸雨污染;酸雨污染较严重的区域是__________;

(2)由降水离子分析可知,2009年度成都市降水中阴离子浓度最大的是硫酸根,其次是硝酸根;酸雨呈硫酸雨型污染。

①写化学式:

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

②酸雨呈硫酸型污染,说明污染源排放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若某酸雨样本的主要成分是H2SO4,则加入B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11.(龙岩)(8分)“酸雨”大家一定听说过,可“碱雨”呢?

1958年以来,有人陆续在美国等地收集到碱性雨水(即“碱雨”)。

“碱雨”是如何形成的?

原来,人们向植物施铵态氮肥时,由于某些干旱地区土壤多呈碱性,使得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进入大气,进入大气

中的氨遇雨而降便形成了“碱雨”。

回答下列问题:

(1)“碱雨”的pH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酸雨”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大量排放____________造成的。

(3)NH4Cl与Ca(OH)2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施用铵态氮肥提出一条合理措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龙岩)2010年1月第二届

“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广东举行。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实效低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2.(武汉)“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主流。

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近距离出行时,用自行车替代机动车

B.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C.大量实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D.推广使用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4.(楚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下列做法对新农村建设有促进作用的是()

A.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

C.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废旧塑料薄膜

D.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22.(楚雄)(5分)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大旱。

(1)抗旱首先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不相符的是_____(填序号)

A.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B.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2)人工降雨对抗旱发挥了很大作用。

常用的人工降雨剂有碘化银(AgI)和干冰。

碘化银属于___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主要是利用干冰升华时会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

(3)右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

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起吸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C

(2)盐吸收(3)过滤活性炭

11.(徐州)“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9.(河北)“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B.少用一次性木筷

C.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D.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4.(宽甸)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方针,明确地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节能性社会。

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手关灯,随手关水,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用洗澡水冲洗厕所,用洗米水浇花

D.节约用纸,草稿纸使用时要两面都用

2.(汕头)“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焚烧大量秸杆B.焚烧垃圾发电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D.使用可降解塑料

 

1.(温州)“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B【解析】家庭电器长期不用要关闭电源,因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也要消耗不少的电能。

2.(温州)今年3月21日,温州市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

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人颗粒物。

依据下表判断,当天温州空气质量状况属于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A.优B.良C.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

D【解析】

1.(宁波)上海世博会上最受欢迎的中国馆,处处蕴含着“低碳”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提倡步行B.一水多用C.少用空调D.焚烧垃圾

4.(兰州)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畜饮水困难。

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B.开发利用地下水

C.使用节水龙头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5.(潼南)下列与“低碳经济”不相符的是()

A.广泛使用风力发电B.大力开发化石能源

C.照明大力提倡使用节能灯D.发展循环经济

6.(烟台)(9.4)“绿色化学”要求工业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零排放”的是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1.(鄂州)2010年初,云南、广西等地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接着,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又出现了大面积的洪涝灾害,环境问题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C)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B.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

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

11.(镇江)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3.(重庆)“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6.(重庆)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1.(义乌)下列措施符合“生态义乌”理念的是()

将垃圾分类处理

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

B.

C.

D.

B

1、(金华)“低碳生活”目前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时尚,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精神的是()

A.避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纤材质的服装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文印

C.使用手绢代替餐巾纸

D.夏天将空调开的很低

11.(龙岩)“酸雨”大家一定听说过,可“碱雨”呢?

1958年以来,有人陆续在美国等地收集到碱性雨水(即“碱雨”)。

“碱雨”是如何形成的?

原来,人们向植物施铵态氮肥时,由于某些干旱地区土壤多呈碱性,使得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进入大气,进入大气

中的氨遇雨而降便形成了“碱雨”。

回答下列问题:

(1)“碱雨”的pH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酸雨”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大量排放____________造成的。

(3)NH4Cl与Ca(OH)2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施用铵态氮肥提出一条合理措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于

(2)二氧化硫

(3)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36.(温州)今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流动大面积蔓延。

(1)二氧化硫(S02)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

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S02+2H20+02=2H2S04,试计算16千克的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多少千克?

(3)除火山等自然因素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加剧酸雨的形成。

写出一种有利于减少酸雨的措施:

▲。

36.

(1)1:

1

(2)解:

设能生成硫酸X

2S02+2H20+02=2H2S04

128196

16KgX

得:

X=24.5Kg

(3)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37、(金华)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值是▲;

(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1400吨,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

37、

(1)2;

(2)化合反应(3)1280吨

24.(烟台)(7分)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中国承诺:

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

充分展示了中国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1)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①将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

CO2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将工业上产生的CO2进行收集、处理,作工业原料,如用作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

CO2与饱和氨盐水制取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开发和利用清洁而高效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①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

②开发太阳能、风能、海水热能等能源。

目前,烟台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达到总户数的48%以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7.4千瓦,居全省第一;并正在尝试利用海水热能来取暖。

这些新能源的利用,除了能减少CO2的排放外,还有哪些好处?

(请列举一条)

(3)节能减排:

烟台万华集团成功利用秸秆造出板材,它的意义在于。

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做法能直接或间接降低碳排放?

(请列举一条)

结成小雨滴(5)节约用水(或为灾区捐款、捐水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1)①CO2+H2O=H2CO3

②CO2+4H2

CH4+2H2O

③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①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②节约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能源(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减少对森林的砍伐(或减少环境污染等)双面使用纸张(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2)①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②节约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能源(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减少对森林的砍伐(或减少环境污染等)双面使用纸张(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