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0241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doc.docx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doc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三单元

(150分  150分钟)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木讷(nà) 狡黠(xiá) 飞来横祸(héng) 矫揉造作(jiǎo)

  B.讥诮(qiào) 沉湎(miǎn) 若即若离(jí) 暴殄天物(tiǎn)

  C.根茎(jīng) 信笺(qiān) 怙恶不悛(quān) 量体裁衣(liàng)

  D.翘首(qiáo) 文档(dàng) 如椽之笔(chuán) 休戚与共(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慑服       勘探       砰然心动       感恩戴德

  B.斡旋       题纲       集腋成裘       别出心裁

  C.摒弃       磋商       胸无城府       涣然冰释

  D.诋毁       荒废       因地治宜       前倨后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考试通史》一书       古今考试资料,历经十年编纂,日前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②韩美日三方对朝鲜在声明中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严重担忧,三方        朝鲜立即重返六方会谈。

  ③社会保障法研究所黎建飞博士说:

“民工无论到什么地方打工,首先要记住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的电话,这是最       方便的维权途径。

  A.网罗   郭促   简洁 B.收罗   督促   简洁

  C.网罗   督促   简捷 D.收罗   郭促   简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样做既可以使大家得到锻炼,也可以为集体增加一点收入,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B.实验已进入最后阶段,我们一定要严肃认真,如有一点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

  C.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在近日地震和海啸中遭受灾难的东南亚国家表示同情和慰问,对邻国所受苦难,中国感同身受,并将对有关国家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D.以文为诗,自昌黎始,昌黎之文别开生面,而至东坡则大放厥词,别出心裁,蔚然成一代之大观。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足协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其实,谁来接掌足协,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都是如何以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挽救中国足球?

  B.对于他自己经常在公共场合标榜的所谓“我不在乎”,我始终都表示怀疑——我想大概也不会有人会像他所期待的那样对他顶礼膜拜。

  C.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人注意,让人拿它作为自己心目中最可宝贵,最值得珍惜的资源。

  D.“我们从来都只是在想为自己争取最基本的权利,”老张激动地对大家说,“凭什么要求我们去忍受城市人的毫无道理的仇恨!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型国营企业发生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企业内控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有关。

  B.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2004年是又一个大选年,选举结果是民主党克里竞选失败,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为美国第55届总统。

  C.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

踢球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喜爱。

  D.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思想政治课都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寓言,儿童不宜。

这是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提出的观点。

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之父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

他们这样讲有什么依据呢?

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

”钱先生却说“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

卢梭得出这个观点的演绎过程是这样的:

他是“原始主义者”,认为“人性本善”,倡导“回归自然”。

寓言故事反映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性相对于他所向往的人性来说,是复杂的。

卢梭认为读寓言有“坏心术”,他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

读了会使人变得狡诈,变得不择手段。

那就无法回归到他所竭力倡导的那种社会去了。

所以小孩子不宜读这类故事。

那么,钱先生的推导过程是怎样的呢?

“孩子是善良的,他们同情乌鸦,憎恶狐狸。

乌鸦是生活中那种因虚荣   这是人性弱点   而受骗的弱者,你如果同情它,帮助它,甚至因此与狐狸结怨作对,就会受到凭欺诈阴谋而得权势财富的强者狐狸的嫌弃攻击。

你在现实生活中会吃亏、摔跟头。

当一个善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吃亏之后,他逐渐变得‘聪明’起来了,去投靠取媚狐狸,奚落欺侮乌鸦。

应该说钱先生的推导是正确的。

卢梭主张科学和艺术是道德的罪恶的敌人。

对文明持否定态度,希望重建原始初民的生活。

他的这个观点比较接近《老子》一书中的“小国寡民”。

纵使那时人类“与自然万物和平相处,跟所有族类友好不争”,但要人类抛弃一切文明,回归到原始状态,那是绝不可能的事。

钱先生固然认为禽兽中间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比较公平清楚,古代的狡猾奸诈也不像现代这样“蔚为大观”,但他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使他对企图重塑人性、再造社会的乌托邦思想有着理性的警惕和抵制。

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整体史观,他说:

“我是相信进步的人”。

对其中的“进步”一词应该这样理解: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的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精神文明也多有长进。

但人类的道德会堕落败坏,产生的各种丑陋卑劣的现象,在文明的进程中也会越积越厚。

举个不雅的比喻,那好像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排出的粪便。

两人的理据貌似迥异,其实细究下去,他们推论的前提却是同中有异。

钱先生在《读<伊索寓言>》文中最后说:

“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呢?

这就全看我们成年人造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来给小孩子长大了过活。

”至此我们明白了钱先生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1.下列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卢梭反对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希望与自然万物建立和谐的关系,反映了他关心人民疾苦、同情人民的现实主义思想。

  B.钱钟书反对历史的倒退,肯定社会的发展,同时能正确看待社会前进中的黑暗,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C.钱钟书先生与卢梭都认为儿童不宜看寓言,虽然他们的观点相同,但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却并不相同。

  D.钱钟书《读<伊索寓言>》一文的写作意图在于揭露现代文明中伴随的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丑陋,呼吁儿童要远离寓言。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释卢梭倡导的“那种社会”是怎样的一种社会。

3.请写出“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这句话的含义。

4.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及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梭希望复古,回归“小国寡民”的生活,他怕纯朴的小孩失去本真,因此可以看出他思想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B.钱先生以发展的、整体的历史观看待现代社会,因此他不赞成小孩子读寓言,怕他们适应不了复杂的社会生活。

  C.人类精神文明伴随物质文明的进程中,也难免产生“垃圾”,但要回归原始状态,终将被历史车轮碾碎。

  D.钱先生希望成年人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纯净的社会,来给孩子们过活,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武则天)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仁杰好面引①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而系之。

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

入见,常止其拜,曰:

“每见公拜,朕亦身痛。

”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

“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辛丑,薨,太后泣曰:

“朝堂空矣!

”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

“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太后尝问仁杰:

“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

”仁杰曰:

“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

”太后曰:

“欲用为将相。

”仁杰对曰:

“文学媪藉②,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

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

”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数日,又问仁杰,对曰:

“前荐柬之,尚未用也。

”太后曰:

“已迁矣。

”对曰:

“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

”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

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

或谓仁杰曰: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仁粟曰:

“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初,仁杰为魏州刺史,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

后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贪暴为人患,人遂毁其像焉。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

  【注】①引:

揭发,检举。

②藉:

宽和,宽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名:

称呼名字 

B.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 审:

明白

C. 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 固:

一定

D. 愁在公门矣  公门:

府衙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狄仁杰正直的一组是(  )

  ①仁杰好面引廷争。

②仁杰曰:

“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

”③对曰:

“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

”④仁杰曰:

“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⑤仁杰为魏州刺史,有惠政。

⑥百姓为之立生祠。

  A.①③⑤ B.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狄仁杰在世时,武太后十分信任倚重他,常称他“国老”;狄仁杰去世后,武太后很悲伤,感叹朝堂空了。

  B.武太后要为朝廷选拔人才,狄仁杰就推荐了几十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唐朝的名臣。

  C.狄仁杰不仅在选才上认真,而且在用才上也很较真。

他举荐张柬之为宰相,然而武太后没有照办,他就敢于当面提出不同的看法。

  D.狄仁杰一生清正廉明,受到百姓的爱戴,但他因教子无方,最后损害了自己的名声。

四、(18分)

1. 把下面的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②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⑥封人因窃谓仲曰:

“④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

“如子之言,

⑤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9分)

乡  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天涯”一词在前两句中反复出现,请说出两个“天涯”不同的含义。

(4分)

(2)古诗中有“无理而妙”的评论语,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析。

(5分)

3. 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诗歌到了唐代体制最完备。

有古体诗,如    的《琵琶行》;有律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尾联是“戎马关山北,     。

(2)宋代,词发展到了最盛时期,词分     两大派。

前者以柳永为代表,代表作是《雨霖铃》,其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

杨柳岸晓风残月”;后者以苏轼为代表,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春秋时代的思想家    (人名),他的著作富有哲理意味,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就是这样一个名句。

 五、(18分)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

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

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的枝干,风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存。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   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

饭要烧熟,对不对?

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

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

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车,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

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

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在沙丘上。

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

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

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

有人说,你本末倒置了。

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

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

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

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

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

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

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

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

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

这样,红柳就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需气力较少。

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下那最古老的树灵了。

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   用炸药!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

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尺骸散地了。

我们风餐露宿。

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了,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

会想到那些曾被困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

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会遥远。

1. 结合全文,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红柳的特点。

(5分)

2. 简析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4分)

(1)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2)“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3. 最后一段中的两个问句具有怎样的作用?

(5分)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写高原的自然环境,有力地映衬出离太阳最近的红柳的不平凡。

 B.文章借红柳的遭遇,委婉地表达了对历经苦难的仁人志士崇高品质的赞美。

 C.用炸药这一高科技的法子替代人力砍伐红柳,表现了人类对付自然的聪明才智。

 D.倒数第二段,“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这句话与开头第二段末句“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存”相呼应,读来发人深思,令人痛心。

 E.整篇文章感情强烈,作者用激愤的语言愤怒地控诉了人类残暴自然生灵的行为。

六、(12分)

1.请拟一条以“珍爱健康”为内容的公益广告。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在10~20字之间)(4分)

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4分)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对世贸组织最不发达国家小组委员会最近通过的在多哈宣言有关条款基础上制定的旨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的经济合作发展规划表示欢迎。

3.根据下面表格内的资料,在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语句,表达要符合情理。

(4分)

兴趣对象 感兴趣 一 般 不感兴趣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文学 74 72.55 22 21.57 6 5.88

语文 47 46.08 37 36.27 18 17.65

语文课 16 15.69 39 38.24 47 47.08

    上表是某高中对100多名学生对文学、语文和语文课的兴趣状况的调查结果。

语文课和学生的联系最直接,尽管语文课是教语文的,又与文学有密切联系,但是兴趣程度的比较,表明语文课①          。

由此可见,要重振语文教学的精神,提高语文教学效果,②          。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赤着双脚走路。

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

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

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

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只能摇头叹息。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议:

“陛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

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

”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即收回成命,采纳了这个建议,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

请以“改变自我与改变世界”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第三单元标准检测卷

一、1.B 点拨:

A项木讷nè,飞来横祸hèng;C项信笺jiān;D项休戚与共qī。

某些字音的识记可以结合字义来辅助。

如“如椽大笔”有“椽笔”之说,形容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

“量体裁衣”中“量”应读“liàng”,意义为“按照”。

2.C 点拨:

A项砰→怦;B项题→提;D项治→制。

以义定形和积累一些固定搭配是解此题的基础,排除筛选是策略,如“怦”与“心”有关,“提纲、金榜提名”为固定搭配。

3.D 点拨:

“网罗”本义为“捕鱼的网和捕鸟的罗”,它有名词性质。

比喻束缚人的东西;也有动词性质,指从各方面搜寻招致(人才)等。

“收罗”把人与物聚集在一起,后可跟人才或材料。

二者适用对象不同,①应用“收罗”。

“敦促”指催促,带有诚恳意。

“督促”监督并催促。

“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简捷”①直截了当。

②简单快捷。

所以应选简捷。

4.D 点拨:

A项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得到民两个方面的收获。

B项前功尽弃:

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

C项感同身受:

①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②泛指别人遭到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

在本句中取其②。

D项昌黎是“别出心裁”,东坡应为“别开生面”。

5.B 点拨:

A项是“如何以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挽救中国足球”只是话题,并无疑问,句末不应用问号。

C项中“最可宝贵”与“最值得珍惜”是并列短语,此处应该用顿号。

D项中“我们从来都只是在想为自己争取最基本的权利,”后引号之前应该为句号。

首先判断各项中在考查哪一类标点,然后根据此标点使用规则作决断。

6.C 点拨:

A项句式杂糅,应删除“是由于”。

B项语意前后矛盾且表意不明,应为:

民主党克里落选,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成为美国第55届总统。

D项成为残缺,“应该把”后要加“讲授”之类的动词。

病句的检测先从结构入手,单句首先看主干,再看修饰,从词语搭配、成分赘缺、表意不明、句式杂糅等角度考虑。

复句要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前后顺序。

主语在前后分句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之后;主语在前后分句中不同,关联词在主语之前。

较长的句子可分割成较完整的短语逐次判断。

二、1.C 点拨:

A项“反映了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与前文表述不符,文中也无此义。

B项钱钟书反对历史的倒退与他“相信进步”内涵不同。

D项“呼吁儿童要远离寓言”不当,见最末段。

2.抛弃一切文明,重建原始初民的生活,回归到原始状态的理想社会。

 点拨:

关注倒数第3段,看“这个观点”和“要……的事”,吸取要点。

3.借谈寓言对儿童的影响来表达对现代社会出现的丑陋现象的强烈不满。

 点拨:

“他人酒杯”指寓言对儿童的影响,“自己块垒”指自己的观点。

4.D 点拨:

钱钟书希望成年人营造的世界或社会的原因不是出于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而是出于孩子们该不该读寓言的考虑,且有上文中钱钟书的推导。

再者成年人营造的世界、社会只能是复杂的,现实性很强的。

三、1.D 点拨:

公门,您的门下。

用代入法排除。

2.C 点拨:

A项“而”,表承接关系;B项“乃”,就,副词;C项“久之”的“之”,音节助词,“所之”的“之”为动词“到”;D项“其”,那,代词。

3.B 点拨:

②句是不解之问,③句是肯定政绩。

⑥句是百姓爱戴狄仁杰之举。

4.D 点拨:

“教子无方”之说于文中无据。

四、1.①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

②绮乌守边境的官吏跪着让他吃东西,样子十分恭敬。

③守边境的官吏乘机偷偷对管仲说:

④“假如侥幸(幸亏,或敬词不译)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

”⑤“我将重用贤人,使用能人,评定(奖赏)有功之人,我凭什么来报答你呢?

” 点拨:

①句中“束缚”被动用法,“之”为动词“到”。

②句“封”句词边疆,在此译为“守边疆”;“食”sì喂养,给……吃。

③句中“固”乘机,“窃”私下里。

④“用齐”是“用于齐”的省略,“何以”介宾前置句式。

⑤“且”将要,“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是以“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式。

“子”对人的敬称,可译为“您”。

2.

(1)首句中的“天涯”即落日的地方。

第二句中的“天涯”则是游子寻望故乡的方向。

 

(2)“碧山”的阻隔,“暮云”的遮拦,都是自然的景物。

无辜的景物,却招来诗人的钝 恨,从理性看,这是无理的(重点是对“恨”字的赏析);从诗性看,却真切地流露出诗人非常强烈的思乡之情,这就是诗句的巧妙之处。

  点拨:

据题旨解答“无理”与“妙”的原因。

抓住关键字眼:

恨。

3.

(1)白居易  凭轩涕泗流。

 

(2)婉约与豪放(不可颠倒)今宵酒醒何处

 (3)老聃(老子、李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五、1.①是高原上仅有的树,唯一的绿色。

②生命力很强,可以存活千万年。

③有美丽的树干和叶子,可开出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恶劣环境微笑。

④能用庞大的根系牢牢固住高原上的流沙。

⑤它的根系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合紧密,与高原的土地生死相依。

2.

(1)生动形象地(或“运用拟人手法”)说明红柳具有顽强的抗拒恶劣环境的生命力。

 

(2)行动形象地(或“运用比喻手法”)说明红柳具有强大的根系和固住流沙的伟力。

3.表达了作者对掘净烧光的红柳的无限怀念和对人为破坏所造成的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的忧虑。

收束全文,表明主旨:

人类应保护自然环境。

4.A、D 点拨:

B项拔高题旨。

C项对人类作者持批判的态度。

E项主旨偏离。

六、1.例:

(1)生命是事业的本钱,健康是成功的保证。

 

(2)健康是福,珍重一生。

2.世贸组织最不发达国家小组委员会最近通过了一项经济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